文|何月豐
2020 年11 月3 日 周二
昨天單元檢測,今天試卷分析。因為之前外出培訓,落下一些課,所以今天的試卷分析我想追求速度,爭取一節(jié)課完成。但是,當看到如下試題中的2 和22這兩個數(shù)時,我的內(nèi)心開始猶豫了。
我想起批閱時只是讀了一遍題目,然后關注學生的答案對不對,也就是精力更多是放在結果上。而今在課堂上,面對2 和22 這兩個數(shù),我一瞬間看到了其中的“秘密”,此時我如果還是不去關注,是真的心有不甘。
于是,果斷決定在這里改變追求速度的初衷,開始追求質(zhì)量。
在實物展臺上出示這道試題,我與學生一起再次理解題意,同時板書了如下兩個算式:
師:你們還記得當時這道題是怎么想的嗎?
很快,很多學生舉手了,我任意請了一位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的方法在我的預料之中,我板書了這種方法(如下)。
師:除了這樣的方法,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
從現(xiàn)場情況來看,上面這個方法果真是所有學生的第一想法,因為面對“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此時沒有立刻舉手的學生。當然,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也不能怪學生,因為這是一道試題——考試的習題。做試題,目標是做對、得分?,F(xiàn)在,這道試題有如此可以快速想到且比較可靠的方法,考試時自然就不用再多想不一樣的方法了。
等了一會兒開始有學生舉手了。
生:我是這樣想的,這個三位數(shù)是不變的,2 到22乘了11,所以積也要乘11。
顯然,這種方法是這位學生就在剛才通過觀察、對比、分析得出的,他調(diào)用了本單元學習的“積的變化規(guī)律”來進行思考。這樣的方法不再是按部就班的解題,如此思考,思維才能得到鍛煉。這也是我在課始板書“???×2=316”和“???×22=?”這兩個算式的用意所在。
這位學生講完,沒有學生舉手了??磥?,剛才舉手的幾位學生想到的也是這種方法。為了讓更多學生明白這種方法,我又請一位學生解釋了一遍,然后結合學生的解釋在板書上跟進表示(如下)。
至于接下來的316×11 這一步,就可以省略了,因為我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這就是我看見試題中的2 和22 兩個數(shù)時發(fā)現(xiàn)的“秘密”。
就在我板書跟進表示完成之時,可以清晰聽到其他學生發(fā)出感嘆:“對哦,還可以這樣想!”聽到這樣的感嘆,本想“收手”的我順口又問了一句。
師: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
學生這下是真有點懵了。說實話,其實我內(nèi)心已經(jīng)滿足了,這個問題無非是為了過渡到下一道試題的分析。不過,我還是花了一點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我覺得此時有沒有新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都思考起來。但是,就是這么稍稍一等待,驚喜就來眷顧了。瞧,一位學生舉手了。我請他發(fā)言。
生:22,一個2 在個位,一個2 在十位。這個三位數(shù)乘個位的2 就是316,那么乘十位的2 也是316。但是因為這個2 在十位,所以其實是3160。這樣我們只要用316+3160 就可以了。
如此驚艷!顯然,這種方法是這位學生在剛才的等待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的。不過我看得出來,此時就這樣說一遍絕大部分學生還是一頭霧水,甚至有學生說“你這是湊巧”。但我已經(jīng)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師:非常棒!表揚兩次!
其他學生又是陣陣驚嘆,因為表揚兩次就意味著直接可以獲得一把“銅鑰匙”了(這是我在課堂上的激勵制度)。
接下來,我通過板書豎式的方式,再次和學生一起理解其中的道理,直觀理解為什么只要用316+3160 即可(如下圖)。
完成此題的討論耗費了一定的課堂時間,這讓我課前預設的分析目標沒能順利達成。但是,我的內(nèi)心還是認可并接受這樣的結果的,因為我有比完成分析目標更好的收獲:學生的思考,思維的鍛煉。
由此也給我們一種啟示:一道習題在學生眼里往往只是練習的一個對象,其核心目標是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用相對可靠的方法將其做對。但一道習題在教師眼里,就不能只是練習的對象,更應該是教學的對象。作為教學對象的習題,在分析時自然不能只關注結果的對錯,更應該關注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建構,即教師需要引導“自找麻煩”地尋求相對可靠方式之外的“怪異”方法,借此觸發(fā)學生更多、更深的思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本文系“習題教學記”系列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