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一、童詩賞讀,激發(fā)問題
師:(出示童詩)老師帶來3個有趣的小問題,你們給這3個問題配上答案,就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詩呢?。◣熥x問題,生回答)
水、風和孩子
在天地間/咕嚕咕嚕轉的/是誰呀?/是水?!卫@著全世界/咕嚕咕嚕轉的/是誰呀?/是風。∥圍著柿子樹/咕嚕咕嚕轉的/是誰呀?/是想吃柿子的孩子們。
(師生多種形式練習朗讀)
師:讀著讀著,你們想不想像這樣問一問、答一答呢?誰先來試試?
生:繞著學校咕嚕咕嚕轉的是誰呀?
師:好問題!誰愿意回答?
生:是我們呀,小朋友呀!
師:你可真會想!請同桌之間一問一答,像他們這樣試一試吧。(生交流)現在呀,你們都成了快樂的小詩人!接下來,我們再來讀一首小詩。(出示詩,范讀后,指名讀,全班一起讀。)
奇怪的事
我奇怪得不得了/烏云里落下的雨/竟閃著銀色的光∥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綠色桑葉的蠶/竟長成了白色的∥我奇怪得不得了/沒人碰的葫蘆花/竟自己啪地開了∥我奇怪得不得了/問誰誰都笑著說/那是理所當然的。
師:這首詩里,雖然沒有問號,卻有許多好玩的問題藏在里面呢!看看第一小節(jié),誰能找到這些小問題?
生:烏云里落下的雨,為什么竟閃著銀色的光?
師:如果把“為什么”放到句子開頭,可以怎么問?
生:為什么烏云里落下的雨,竟閃著銀色的光?
師:不用“為什么”,還可以怎么問呢?
生:烏云里落下的雨,為什么會閃著銀色的光?
師:再找找第二、第三小節(jié)中的問題吧!
生:蠶吃下綠色的桑葉,身體卻長成了白色的,這是為什么呢?
生:為什么葫蘆花可以自己“啪”的一聲就打開呢?
師:讀了這首小詩,你知道如何才能提出問題嗎?
生:愛觀察、愛思考,就會有問題。
二、認識問句,清楚發(fā)問
師:(出示教材中的7個問題)能從生活里、大自然里發(fā)現問題的小朋友都特別了不起!一起看看,小朋友們都提了哪些問題呢?
(生朗讀7個問題,讀出好奇的語氣。)
師:這些問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這些問句都是向大自然提問,句子都用了問號。好幾個句子里都有“為什么”。
師:“為什么”“哪兒”“誰”“怎么”這些都叫疑問詞,問句中可少不了它們。同時,問號也不能忽略。你的心中藏著哪些小問號呢?
(學生在“學習單”上寫下自己的問題)
師:大自然是我們每個人的老師。請同學們睜大眼睛,開動腦筋,發(fā)現問題,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問題。
三、聚焦思考,趣味發(fā)問
師:“為什么星星會眨眼睛?”思考過這個問題的小朋友一定很多。其實,這個問題是在問什么?
生:星星為什么會一閃一閃的。
師:兩個問題的意思一樣,問法不同。你喜歡哪一種?
生:我喜歡第一種問法。這樣問,感覺星星就像我們一樣可愛。
師:“花為什么是五顏六色的呢?”這個問題還可以怎么問?
生:花為什么穿著五顏六色的小裙子?
生:為什么花可以披著美麗的彩虹?
師:多提幾個問題會怎樣?還是以星星為例,我們大家一起來問吧。
生:為什么星星那么淘氣,總愛玩捉迷藏的游戲?
生:星星是喜歡玩滑梯嗎?
……
師:接下來,請四人小組合作,每人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共同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
(小組合作,選擇同一個主題,各自在問題卡上寫下自己的問題,然后組合,最后集體展示成果。)
1.巧借詩歌,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童詩是兒童心靈的探秘,是激發(fā)想象力的游戲。為了突破這節(jié)寫話課的難點,我在課堂學習的三個階段,選用了幾首兒童詩,有效推動了兒童想象力的發(fā)展。學生積極提問,甚至在享受提問的過程。其中,《水、風和孩子》以其鮮明的節(jié)奏和生動的內容,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的目光。在“咕嚕咕嚕轉”的強烈召喚下,他們歡快地朗讀、欣賞,還迅速仿寫出自己的可愛詩句。如此學習和提問,學生仿佛在游戲,并綻放出屬于兒童特有的天真。為了啟發(f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我又運用了《奇怪的事》,借用詩人極為獨特的視角以及兒童化的語言,啟發(fā)學生找出藏在詩句中的問題,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疑問詞來提問,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可遷移的概念性理解。這個學習過程充滿趣味和挑戰(zhàn),學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2.架構學習階梯,提升兒童的思維力。如何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多提問題?發(fā)展提升兒童的思維力是關鍵。正確使用疑問詞,規(guī)范使用問號—— 如果只是把這些語文知識講授給二年級的學生,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對這節(jié)寫話課的教學設計,我尤為關注兒童學習的進階性。第一個階梯,大膽地提問。引領學生從大自然里平常的事物中發(fā)現問題,清楚表達。第二個階梯,有趣地發(fā)問。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比較,認識到充滿想象力的問題是好玩的,是讓人喜歡的。問題“花為什么是五顏六色的呢”激起了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欲望,而學生的精彩回答是我在備課的過程中無法預設的。這個學習過程也為接下來學生的創(chuàng)意提問做好鋪墊。
3.建構學習共同體,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認知心理學已經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兒童具有高階思維能力,他們就是“小創(chuàng)造者”。這節(jié)寫話課的最后一個學習任務,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首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兒童與生俱來擁有探究和表現的本能。學習中,小組的四個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按照他們自己選定的某一個方向,共創(chuàng)一首詩。為著這個共同的目標,四個小組成員帶著“我就是小組重要的一員”“我的問題卡片很重要”的想法主動思考,認真寫下屬于自己的獨特問題。在這一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學生在自我建構的學習共同體中不斷提升創(chuàng)造力,這是很值得教師去呵護的?!?/p>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