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九月中旬,在揚州的一個旅店內(nèi),26 歲的李白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靜夜思》。千百年來,許多人把“床前明月光”理解為李白望著床前的月光,頓起思鄉(xiāng)之情。
據(jù)筆者考證,李白詩中的“床”,與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床”有所區(qū)別:唐代時把“井欄”稱“床”,而非床榻。其實,不光在唐代,唐之前,“床”也指“井欄”。
在中國古代,人們習(xí)慣在院子里挖一口水井,以供全家飲水。因為是平地掘井,為防止人畜跌入井內(nèi),人們便在井臺的周圍砌上一圈木圍欄,叫作“井欄”。這種井欄四四方方,形狀像睡床一樣,所以古人又稱井欄為“銀床”。因為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人家,故古人常把水井與家鄉(xiāng)聯(lián)系起來,久之,就用水井來代稱家鄉(xiāng),或干脆視其為家鄉(xiāng)?!豆艠犯せ茨贤跗分杏小昂髨@鑿井銀作床”之句;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富平侯》,其中有句:“不惜金蟬飛林外,更筑銀床在井頭”;杜甫詩中也記有“露井凍銀床”之句??梢?,唐時人們普遍將水井稱為“床”。
此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一個佐證:在中國古代,“井欄”有一個專屬稱謂:“韓”,而《說文》中對“韓”字的解釋就是“井垣也”,即井墻之意。另外,《辭海》里對“床”的注釋,也有一則便是“古代指井上圍欄”。因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的正確解釋就是:井欄前的月色,好像是地上鋪滿了一層潔白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