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客觀題情境是命題者在客觀題中創(chuàng)設的各種情景、環(huán)境、氣氛、活動等的統(tǒng)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接下來,筆者在喚思教育視角下,立足命題實踐,闡述客觀題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
一、確定情境主題,篩選情境素材
(一)選擇合適主題,保障客觀題情境的學科性
我們在選擇客觀題情境主題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該主題是否能體現(xiàn)思政學科的學科特色,是否能彰顯思政學科在立德樹人中所發(fā)揮的獨特育人價值。
筆者在設計一道指向《經(jīng)濟與社會》模塊的客觀題情境時,選擇“農業(yè)”作為情境主題。理由如下:通過該主題,學生可以感受到農業(yè)的重要性,更關注社會生活,也可以更深刻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全面辯證地看待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可以聯(lián)系到教材中發(fā)展壯大農村集體經(jīng)濟、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等知識,有效考查學生在該模塊的學科知識和思維、能力和素養(yǎng)。
(二)選擇權威渠道,保障客觀題情境的真實性
情境的真實性是發(fā)揮客觀題考查功能的前提,也是貫徹喚思教育思想的基礎。為此,我們在確定客觀題情境主題后,要從權威渠道獲取情境素材,如:官方媒體,政府部門網(wǎng)站,學習強國APP等。
二、加工情境素材,形成情境初稿
(一)構建復雜情境,保障客觀題情境的層次性
筆者在加工情境素材時,通常用情境素材構建復雜情境,形成多維情境結構,更有效地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筆者根據(jù)收集到的素材,初步確定了客觀題的情境結構:把國家關于農業(yè)方面的政策文件和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基層實踐有機融合。這樣既有宏觀層面,也有微觀層面;內容既有政策文件,也有實踐;主體既有政府部門,也有基層農戶。具有復雜結構的客觀題情境會給學生帶來關于農業(yè)的立體、全面、深刻的認識,也為設問和選項的創(chuàng)設提供更大空間。
(二)暢通情境邏輯,保障客觀題情境的嚴謹性
只有邏輯順暢、前后一致、指代明確的試題情境,才能向學生清晰展示情境信息。我們要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語言,把情境的不同內容巧妙地連接在一起,使詞、句、段之間合理銜接,不突兀、不混亂、不前后矛盾。同時還要考慮試題邏輯和學科邏輯。按照以上要求,筆者創(chuàng)設出客觀題情境初稿如下:
2023年2月13日,新華社報道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培育鄉(xiāng)村新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深入實施“數(shù)商興農”和“互聯(lián)網(wǎng)+”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fā)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某地抓好產銷對接,開展網(wǎng)絡促銷,促進了傳統(tǒng)產業(yè)和電子商務的融合,保障群眾脫貧增收。
三、打磨情境素材,完善試題情境
(一)限定情境篇幅,保障客觀題情境的可讀性
客觀題情境如果篇幅過長,會加重學生閱讀負擔;如果篇幅過短,情境所蘊含的信息容量過少,起不到考查的效果。在保證試題邏輯和結構完整的前提下,筆者對初稿進行了打磨:
2023年2月13日,新華社報道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兑庖姟饭膭畎l(fā)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某地積極響應號召,開展網(wǎng)絡促銷,保障群眾脫貧增收。
與初稿相比,在減輕學生閱讀負擔的同時,并不影響情境結構的完整性和學生對情境的理解。在“某地”的后面增加了“積極響應號召”,把情境前后兩部分的內容連接起來,讓情境更加連貫。
(二)斟酌情境詞句,保障客觀題情境的準確性
詞句是構成試題情境的微觀主體,詞句水平的高低對命題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斟酌情境詞句時,不同類型詞句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事件發(fā)生的準確時間、政府文件名稱、政府文件等內容需要原封不動地引用;命題者對事件的總體概括、細節(jié)描寫等內容可以進行調整。筆者命題時會參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相關學術論文和書籍等資料,也會向經(jīng)驗豐富的同事請教,反復推敲詞語的詞義、詞性、感情色彩和習慣用法等,盡量做到精煉、準確。經(jīng)過反復斟酌,確定客觀題情境的最終版本,如下:
2023年2月13日,新華社報道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兑庖姟饭膭畎l(fā)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某地積極響應中央號召,開展農產品網(wǎng)絡促銷,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與前一個版本相比,改動后的表述更加清晰明了,用詞更加嚴謹準確,減少了歧義。
總之,創(chuàng)設客觀題情境是一個循序漸進、精雕細琢的過程。廣大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在喚思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創(chuàng)設出高質量的試題情境,更好地服務于當前教育改革。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1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基于卡干結構法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研究”(課題編號:2021YQJK29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廣東省中小學老師培訓中心2021年專項課題“‘喚思教育提升鑄魂育人的實踐反思及經(jīng)驗推廣研究”(課題號:GDSP-2021-H003)的研究成果;深圳市教育科學2021年度規(guī)劃重點資助課題“‘喚思教育提升“大思政課”實效性研究”(課題號:zdzz21019)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湛江市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