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歡 惠向紅
摘要:打破傳統(tǒng)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以學生需要為中心,思政課教師備課必須從問題入手,尤其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是思政課程的核心課程,首先解決學生“想吃什么”的問題,學生“點菜”,老師“備菜”;其次解決學生“營養(yǎng)”問題,教師“加工”,學生“吸收”;最后就是要解決學生“消化”問題,實踐應用,健胃消食。
關鍵詞:思政教育;教育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教學模式是老師講自己領域里的知識,發(fā)揮其“特長”,只是一味地單向“喂”學生,沒有考慮到學生想“吃”什么的問題,也是以往思政課不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思政課大變形”等課改也在轟轟烈烈地進行,教學發(fā)生了很大改觀,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但如何充分汲取思政教材的“養(yǎng)分”,在實踐生活中不斷進行“消化”,有利于學生成長,使學生終身受益,值得進一步的思索。2019年3月18日,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為新時代高職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思路、新舉措、新經驗、新要求、新部署。習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彼麑V大教師寄予殷切的期望,也指明了思政課創(chuàng)新的方向。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事關莘莘學子理想信念、精神支柱的重大問題,全體思政課老師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要使思政教育效果顯著,能入腦入心,就不能是思政老師單向輸出知識,更需要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共同打一組師生相互配合的“組合拳”,用思政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倒逼我們深思思政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主打與學生對口對味的精神食糧,才能結出“幸福之花”。高職院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課程,是思政課程改革的實踐先鋒。
一、解決學生“想吃什么”的問題,學生“點菜”,老師“備菜”
思政課教師課前先要對學生的思想狀況摸清搞透,學生有什么思想糾結、理論疑問的問題,老師要一一做好相應的準備去應對解答,有目的地備課,老師牢牢掌握學生的相關情況,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解決問題,提升思想,端正三觀。 一份《抗日戰(zhàn)爭史實》的問卷調查先發(fā)給大一新生填寫,大概30多道題目為宜,通過學生對抗戰(zhàn)史實的認知和情感反應,判斷學生的思想狀況,了解清楚學生的“口味”,他們“好吃哪一口”,再和思政課具體要求與內容相結合準備“飯菜”,滿足學生的“胃口”。課堂上不管是社會熱點、理論焦點還是重要問題亦或是疑難迷惑……都是學生特別關注關心的話題,思政課老師可以借助這些話題用貼近學生的開場白,一開始就扣中學生的心扉,學生愿意主動參與,自愿準備相關資料,也許還可以探索出意想不到的驚喜,更加豐富了老師的課堂內容。就像飯店點菜一樣,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組合不同的菜單。特別注重學生的需求導向,學生點菜,教師配菜,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
二、解決學生“營養(yǎng)”問題,教師“加工”,學生“吸收”
第一,將專業(yè)理論通過教學視頻的方式呈現。教學視頻增添了豐富的歷史元素,如歷史圖片、文獻原文、影視、紀錄片等??蓪旧系闹R點和現實生活接軌,讓馬克思、毛澤東、鄧小平等從書本里走出來,通過播放時下熱播綜藝、紀實節(jié)目《馬克思是對的》《檔案》《非你莫屬》等大型生活類節(jié)目,用專業(yè)理論解釋當下熱點,比如“馬克思主義過時了”“余額寶了不得”“青年學生價值觀崩塌”等現象;還要與學生自我發(fā)展相聯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如何立足?如何發(fā)展?如何立于不敗之地?每位學生需要對自己做一番實事求是的評價分析,發(fā)展優(yōu)勢,彌補弱勢,不斷武裝自己,提高自我核心競爭力。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而是價值塑造[1]。
第二,誦讀經典,信念內化。馬克思主義是否過時?說馬克思主義過時的人,是真的沒讀懂馬克思,沒真正讀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要領略馬克思主義真正的魅力,就要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去品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通過誦讀經典,學習偉人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受益學生一生。好的形式可以很好地服務內容,誦讀經典可以讓誦讀者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心靈上的碰撞和共鳴,讀原著可以讓我們學生與偉人如同面對面一起平等對話,這在人的一生中是心得,是收獲,是一生永存的財富??梢越洺P越M織學生一起誦讀經典,指導老師答疑解惑,一起探討,進行學術交流。
第三,構建“活頁”式德育教材。用身邊人的故事進行課程設計,拉近學生與德育的距離,有親近感,育人效果當然事半功倍。職業(yè)院校學生相對來說比較抗拒課堂上老師枯燥的講解、概念的闡釋,他們舉辦學生活動特別積極,靜下心來聽課卻差強人意,因此我們的德育要具有針對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我們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與之相關與之對應的教材,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并且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滿足以上條件,我們的育人效果就比較顯著,預期目標就更容易達到[2]。把身邊的優(yōu)秀代表、道德典型、榜樣模范等先進人物請進校園、課堂,讓他們走入學生當中,學生能夠感受到真實的存在,活生生的案例,更愿意用心傾聽他們,更愿意真心信服他們,更愿意學習模仿他們,更能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堅定理想信念,去不懈奮斗與追求。這些遠比干巴巴的教科書效果要顯著,對學生的影響更巨大。身邊先進人物,與學生拉近了距離,真實有效,接地氣,學生更容易更愿意接受,如果是觸動學生心靈、戳中學生痛點的話,學生就會更加相信你、認可你、接受你的觀點。育人是一個“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的過程。發(fā)掘身邊先進人物,可以是“大國工匠”業(yè)績方面的先進;也可以是“舍己救人”方面的先進;可以是“忘我奉獻”方面的先進;也可以是“樂于助人”雷鋒式的先進;可以是“身殘志不殘”精神戰(zhàn)勝困難方面的先進;也可以是勤儉節(jié)約、愛護環(huán)境方面的先進……讓這支隊伍用各自的故事作為德育教材,學生易學易懂易接受易產生共鳴易形成正確的三觀,我們德育的目標就實現了。
第四,實地參觀感悟,觸摸家鄉(xiāng)的文化符號。比如,我校附近渭南市富平縣,有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是當習近平總書記的故鄉(xiāng),是革命老將習仲勛的棲息之地,有習仲勛陵園、紀念館等歷史文化遺跡。讓學生在欣賞青松翠柏、歷史遺照的同時,了解歷史,體驗文化??粗鴷r代遺留下來的佐證材料,聽著講解員生動的故事見解,回憶著往昔崢嶸歲月,憧憬著無限美好的未來,不是課堂效果卻勝似課堂,所有的思政理論、英雄人物都不再被束之高閣,有理有據、通俗易懂、親切可人、平易近人起來。讓歷史證明一切,學生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得到了教育,受到了啟發(fā)[3]。
三、解決學生“消化”問題,實踐應用,健胃消食
第一,用志愿服務活動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一方面,團員先行,細水長流送溫暖。志愿服務就是“尊老、愛幼、團結、友愛、互助、奉獻、進步”,可舉辦“九九重陽、關愛老人”、“關注兒童,傳遞愛心”主題活動、“深秋祭英烈,弘揚民族魂”祭拜已逝英雄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伸出你的手,獻出你的愛”義務獻血活動,帶領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服務活動。作為大學生團員志愿者,用所學與愛心,化為行動,關愛社會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以奉獻揚青春,與社會同進步。另一方面,全員參與,灑向社會都是愛。深入弘揚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雷鋒精神,每年3月舉辦“雷鋒月,學雷鋒”系列活動,全員參與,創(chuàng)設濃厚學雷鋒氛圍,逐步推進學雷鋒活動的常態(tài)化,讓雷鋒精神內化為人們的行動與實踐。讓學生在志愿服務中追尋雷鋒的足跡,宣傳雷鋒的事跡,傳播雷鋒的精神,做新時代的雷鋒,并讓雷鋒精神走出校園大放異彩。
第二,以“實事求是”的精髓指導就業(yè)工作?!皩嵤虑笫恰笔邱R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精髓,學生對自己做一番實事求是的評價,思考如何做自強不息的西航學生。如今大學生最難的就是就業(yè)問題,也是我國目前的一個難題,我們要想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社會上立足就必須適應它的變化,所以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工作崗位中努力地去磨練自己,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找出自己前進的道路。在改革開放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更要結合所學專業(yè),在本專業(yè)相關企業(yè)進行企業(yè)文化調研,“改革自己”“向外開放”,不斷提高自我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晉.通過“微思政”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20(18):27-29.
[2] 劉敏.講授式及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整合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10):14-15.
[3] 岳輝,閔建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課“雙主體”教學模式建構思考[J].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1):84-87.
基金項目:2022年度陜西省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課題項目“高職院?!睹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2022SZX073);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與實踐項目一般項目“疫情防控中陜西高校網絡輿情治理對策研究”(2022WSYJ100374)。
(作者簡介:李歡歡,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惠向紅,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從事大學生教育管理與教育法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