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明
中國人歷來愛吃魚。杜甫曾以“無聲細(xì)下飛碎雪”“放箸未覺全盤空”來描寫魚的美味。然“君子各以所好為禍”,一旦不加約束,“所好”就會成為禍端。
唐朝段成式著《酉陽雜俎》載:和州劉錄事被免職后,情志不疏,飲食無節(jié),猶嗜魚味,且稱從未吃飽過。有人特意捕了百余斤魚,送給劉錄事吃,他果真吃了一盤又一盤。
魚屬陰性,偏食自生痰濕,劉錄事吃魚過程中被痰壅阻,痰閉心竅直至神志不清……這位任上嗜美味、被免職后仍貪吃者終于嘗到了惡果。
同樣是面對一條魚,有人卻因賢能而被傳頌。春秋時(shí)在魯國做宰相的公儀休,為后世留下“公儀休嗜魚”的故事。
公儀休當(dāng)上宰相后,許多人送魚給他,他都一一謝絕。他對弟子說:“正因?yàn)槲蚁矏鄢贼~,才不能隨便接受別人送來的魚。如果我因收受賄賂而被免職,以后可能就吃不到魚了;如果我廉潔奉公,就不會被免職,也就能常常買魚吃了?!?/p>
公儀休的一番自辯,正如《道德經(jīng)》所言的“少則得,多則惑”。想求取什么,少量的就能得到,貪多反而不能得到。以魚為鏡,遂生辯證法。
漢代南陽郡太守羊續(xù)廉潔自守。有個(gè)府丞聽說羊續(xù)愛吃鮮魚,便送他兩條大鯉魚,羊續(xù)婉言辭謝。府丞把魚往案上一擱,轉(zhuǎn)身就走。于是,羊續(xù)把魚懸于庭堂上,遂生“懸魚太守”美名。
《道德經(jīng)》里還有一句:“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一警世名言已流傳2000多年,也常見有人將此寫成條幅懸掛在客廳。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咀嚼其內(nèi)涵以自警呢?“拒魚”與“嗜魚”的典故,實(shí)在可引為今日為人、為官之鏡。
(摘自《解放日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