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虹聿
此次人事任命風波,從側面反映出歐盟將繼續(xù)推動實施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
近日,歐盟的一項人事任命掀起軒然大波:歐盟委員會宣布,將任命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菲奧娜·斯科特·莫頓擔任歐盟委員會競爭總司首席經濟學家,這是歐盟委員會首次有意讓非歐盟人士擔任如此高級別的職務。按計劃,莫頓將從今年9月1日起主導調查歐盟內部的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有媒體指出,莫頓與一些美國公司存在利益關系,而她即將擔任的職務相當于歐盟最高級別的反壟斷官員,其工作內容與監(jiān)管在歐洲的美國科技巨頭密切相關。另外,有歐盟官員懷疑,該項人事任命可能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有意出任北約秘書長有關——這是一種利益交換。
7月14日,歐洲議會中的“復興歐洲”、歐洲人民黨、綠黨等黨團聯(lián)合致信歐盟委員會負責數(shù)字政策和競爭事務的執(zhí)行副主席瑪格麗特·韋斯塔格,反對歐盟委員會的這一決定。這些黨團表示,在歐洲各界看來,任用一位美國人來監(jiān)督歐盟的商業(yè)競爭,將限制歐盟的決策力,也不符合歐盟的戰(zhàn)略利益。
7月19日,歐盟委員會宣布,莫頓致信歐盟委員會,表示她決定不出任歐盟競爭總司首席經濟學家。韋斯塔格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莫頓的信。莫頓寫道:“我已經決定,對我而言最好的選擇是退出,不擔任歐盟競爭總司首席經濟學家這一職務?!狈▏鴶?shù)字和電信部部長讓-諾埃爾·巴羅特,對莫頓的這一決定表示歡迎,稱“這是負責任的決定”。
歐盟競爭總司的主要職責,是對有關跨國企業(yè)的壟斷、并購和政府補貼等問題進行調查和評估。特別是法國推動歐盟出臺了《數(shù)字市場法案》,下一步還要對美國跨國互聯(lián)網企業(yè)征收數(shù)字服務稅,這使得歐盟競爭總司的工作變得更加重要。
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歐盟競爭總司的主要監(jiān)管對象就是美國跨國科技巨頭,包括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以及微軟等。在這個當口,歐盟委員會準備任命美國人擔任競爭總司的首席經濟學家,確實顯得不合時宜。
歐盟競爭總司首席經濟學家這個職位并非“顧問”那樣的虛職,而是專門對跨國科技和商業(yè)巨頭發(fā)起具體調查并實施處罰的“總執(zhí)行人”。他(她)直接向歐盟委員會執(zhí)行副主席兼反壟斷專員韋斯塔格負責。
綜上,西班牙《國家報》評價稱,“這是歐盟近10年來在經濟領域最糟糕的一項人事任命”。
有關莫頓的任命之所以遭到反對,不僅因為她持有美國護照,更重要的是,她被認為出自美國“旋轉門”系統(tǒng)。
早在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執(zhí)政時期,莫頓就在美國司法部擔任首席經濟顧問,當時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對美國互聯(lián)網巨頭進行“反壟斷監(jiān)控和調查”。后來莫頓離職,先后擔任蘋果、微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顧問。如今的莫頓雖然只是耶魯大學的經濟學者,但她畢竟曾在監(jiān)管職位、被監(jiān)管對象和學術身份三者之間“旋轉”,可以說是從美國“旋轉門”系統(tǒng)中走出來的典型。
西班牙《國家報》甚至調侃道:“讓蘋果、微軟、亞馬遜曾經的顧問代表歐盟監(jiān)管美國科技企業(yè),這不僅是我們經常說的‘裁判員親自下場踢球導致監(jiān)管混亂,更是‘請強盜的管家來保護我們的財物。這是‘背叛歐盟的行為?!?h3>法國艱難的“反對之路”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莫頓推掉這項任命是迫于壓力,但壓力并非來自整個歐盟,而是主要來自法國。
首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有充當美國利益代言人的嫌疑。莫頓的任命從醞釀階段到最終宣布,都是馮德萊恩強勢推動的。其次,對于這項“明顯不利于歐盟的人事任命”,歐盟27國中只有法國表示強烈反對,其他國家?guī)缀醵歼x擇了沉默?!妒澜鐖蟆氛J為,這樣的現(xiàn)狀說明,歐盟各國領導層與美國政府的關系“過于密切”。
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針對歐盟這項任命的“反對之路”走得很艱難。
第一步,法國數(shù)字和電信部部長巴羅特在莫頓人事任命的醞釀階段就表示了反對,但歐盟委員會未予理會。巴羅特在自己的推特上輸出觀點,但沒能激起太大的“水花”。第二步,法國派出負責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布恩,與歐盟負責反壟斷的執(zhí)行副主席韋斯塔格交涉,希望歐盟委員會更換人選。歐盟委員會的回復仍然是“不予考慮”。第三步,法國外長科隆納公開對歐盟的這一人事任命表示“震驚”,要求歐盟重新加以考慮。隨后,據法國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直接拒絕了法國方面的要求,并稱“莫頓的任命已經在歐盟內部得到確認,9月1日她將正式上任”。
歐盟的人事任命掀起軒然大波
最終,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在7月18日公開炮轟歐盟的決定。他甚至表示,“歐盟委員會任命美國經濟學者擔任首席經濟學家,這是認為歐洲沒有經濟學家”“歐盟委員會不信任歐洲自己的經濟學家”。這等于將歐盟與歐洲本土經濟學界對立起來。于是,6小時后,莫頓宣布不接受這一任命。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上述人事任命風波,從側面反映出歐盟將繼續(xù)推動實施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行動。當下就有兩項重要的反壟斷調查正在實施。
針對微軟將Teams應用與Office進行捆綁的行為,歐盟委員會已展開正式的反壟斷調查。有消息人士透露,微軟被指濫用了其在辦公軟件市場的主導地位,損害公平競爭。在正式調查結束之后,歐盟委員會最早可能在今年秋季對微軟提出反壟斷指控,并進行處罰。如果微軟最終被判定違反了反壟斷規(guī)則,那么該公司將面臨高達其全球營業(yè)額10%的罰款。
據外媒報道,微軟于2017年將Teams應用免費添加到Office 365 中,該應用程序最終取代了Skype for Business。對此,Teams的競品Slack指控微軟不公平地將Teams集成到其Office產品中。從2022年開始,微軟就與歐盟委員會進行談判,并提出相關補救措施,即推出一個不含Teams應用的Office版本,并降低該版本的售價。但歐盟委員會對這項措施并不滿意,希望微軟能進一步降價。
這是“IE案件”之后,微軟再一次面臨歐盟委員會的調查。2009年,歐盟委員會曾指控微軟濫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地位,捆綁和推廣IE瀏覽器。
另一項調查涉及兩家美國公司。在經過初步審查后,Photoshop軟件的制造商Adobe斥資200億美元收購設計初創(chuàng)公司Figma的交易,正面臨歐盟的全面反壟斷調查。據知情人士透露,Adobe不會采取補救措施來消除歐盟的擔憂,這將導致歐盟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對其展開全面調查。
Adobe在2022年9月宣布,擬以2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Figma,這一交易引發(fā)了監(jiān)管機構對其是否會影響市場競爭的擔憂。今年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對這筆擬議中的交易進行“評估”。今年6月,有媒體報道稱,這筆交易可能面臨歐盟委員會更詳細的第二階段調查和深入審查。7月初,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文件顯示,歐盟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將在8月7日之前決定,是否批準Adobe收購Figma。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