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
地處皖南山區(qū)的涇縣溪水回環(huán),是中國著名的宣紙之鄉(xiāng),宣紙、書畫紙企業(yè)有200多家,年產(chǎn)量800多噸。其中,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宣紙生產(chǎn)企業(yè)。在公司的“超級宣紙”生產(chǎn)車間里,彌漫著宣紙的香氣,近百名制紙工匠齊心協(xié)力地進行“三丈三”宣紙巨制。
“123,拖起來……”“123,挽起來……”44名技藝精湛的撈紙工匠和著嘹亮的勞動號子,在撈紙車間負責人戴光明的指揮下,共同抬起長11.4米、寬3.6米的竹簾,整齊劃一地重復著撈紙動作。工人們把粗壯的手臂扎進水里,一簾水、二簾水,他們在紙漿槽里來回托、挽兩次,靜待水從竹簾瀝下,紙漿便均勻而平坦地鋪在竹簾上。接著,一直站在紙漿槽邊的8名輔工拉緊繩子,竹簾應聲而起,龍門吊上滑輪轉(zhuǎn)動,將紙簾護送到上帖區(qū),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戴光明說:“制作超級宣紙,其中公認的技術(shù)難度最大、最關(guān)鍵的就是撈紙環(huán)節(jié),它直接決定了紙張的厚度和平整度。這個過程需要44名撈紙師傅小心翼翼、一絲不茍地配合?!?/p>
撈紙車間里有眾多撈紙名匠,他們仔細鉆研,終于找到了復原古代超大型宣紙的方法。工人后承平已經(jīng)從業(yè)30年,工作間隙,他都會把雙手伸進熱水中取暖。他說:“撈紙的要求很高,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才行。平時最難克服的就是天氣冷,撈紙時需要把袖子卷起來,胳膊放進水里,即使凍得難受,也要堅持?!碧岷?、放簾、掀簾,紙慢慢脫離竹簾,被安放在紙?zhí)?,這時工人才敢松一口氣,抬著竹簾返回紙槽,開始下一張紙的撈制。待紙張積累到150張時,工人會將紙?zhí)У胶娓蓞^(qū)。
烘干前,工人要先進行牽紙作業(yè),2名牽紙工騎在木梯上,從兩頭往中間小心翼翼將紙一張張撕下,底下6名牽紙工配合完成牽紙工作后,將紙送往烘干區(qū)。烘紙是利用蒸氣使密封的鐵板產(chǎn)生熱度,工人以長木條輕卷手抄紙,用毛刷整平,間接加熱使紙干燥。烘紙區(qū)高溫墻兩側(cè)各有6人,分上、中、下三個部位,用紙刷將濕漉漉的宣紙刷上高溫墻,水汽瞬間升騰而起。當宣紙漸漸變硬,工人再將宣紙細致地卷起。待宣紙烘干后,工人還要進行最后的工序——檢(剪)紙。檢驗女工需要用極快的速度剔除宣紙中每一個肉眼可以發(fā)現(xiàn)的瑕疵,再把合格的宣紙裁切、打包,蓋上印章封存起來,一張尺寸達11米×3.3米的“超級宣紙”才算真正完成。
“宣紙的制作有將近100道工序,每天可抄制65張左右,成品率只有40%,每張‘超級宣紙的市場價已達1.5萬元人民幣?!贝鞴饷髡f,宣紙的制作工序復雜,制作工人要有工匠精神。2006年5月,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6年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三丈三”宣紙曾榮獲吉尼斯“手工撈制的最大宣紙”世界紀錄證書。
宣紙,顧名思義,誕生于安徽宣城,是利用當?shù)靥赜械脑吓c傳承工藝制作出來的紙,是中國書畫藝術(shù)的重要承載。在戴光明的帶領(lǐng)下,近百人齊心協(xié)作,成功制作出巨型宣紙,整個撈紙過程場面震撼,激動人心,這些背后凝聚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匠心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