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藝軒
摘 要:在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的音樂美育論中,就提出音樂的社會作用。亞里士多德在受到畢達哥拉斯、柏拉圖等哲學家的影響后,對音樂美育論做了全面論述,并提出了音樂具有教育、凈化精神享受等多種社會功能的美學觀點。在西方音樂發(fā)展的過程中,受社會形態(tài)、人文背景等因素的影響,每個時期的音樂風格都獨具特色。本文通過分析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的發(fā)展狀況,并以具體作品為例,闡述浪漫主義鋼琴音樂所體現(xiàn)的表達、認知與娛樂功能。
關鍵詞:浪漫主義;鋼琴;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5-00-03
一、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的發(fā)展狀況
在音樂史上,19世紀被稱為浪漫主義時期,它是隨著浪漫主義文學而產生且深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它強調人的力量,關注個人的信仰,強調自如表達愿望和情感,他追求想象出來的東西,追求未來以及現(xiàn)實中不存在需要精神去構造的世界,從而區(qū)別于古典主義時期的理性。在此文化潮流下,浪漫主義在后來包括文學在內的所有藝術領域中擴展開來,體現(xiàn)出一種新時代的價值和標準??偟膩碚f,浪漫主義是對于一種個性的情感的表達,藝術家以此思想作為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的基礎。
在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家的社會地位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逐漸擺脫了對宮廷和教會的依附,出現(xiàn)了很多的自由音樂家。音樂的服務對象不再是宮廷中的貴族,而是普通大眾,使得其內容或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人們也非常樂于去聽音樂會,欣賞音樂,使得許多演奏家成為當時閃亮的明星,如小提琴界的帕格尼尼,鋼琴界的克拉拉、李斯特等。另外,在樂器的發(fā)展上也做出了重大的改革,鋼琴在浪漫主義時期有了飛速的發(fā)展,并由從前的伴奏樂器成為獨奏樂器,并開始出現(xiàn)鋼琴獨奏專場音樂會,從而也使鋼琴音樂的發(fā)展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
二、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家及創(chuàng)作風格
(一)舒伯特(1797-1828)
舒伯特出身貧寒,一生在貧病之間掙扎,卻一直堅持創(chuàng)作,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大量的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他的音樂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理想寄于詩和幻想的世界,從而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說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氣息,就是從舒伯特開始的。
舒伯特主要的鋼琴作品可分為兩類,即奏鳴曲和鋼琴小品。舒伯特寫了22首奏鳴曲,且在舒伯特的創(chuàng)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的奏鳴曲既有古典奏鳴曲的傳統(tǒng)形式,又有浪漫主義時期新的情感表達。舒伯特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小品,包括即興起曲、舞曲、進行曲、音樂瞬間等,總體風格既抒情又輕快優(yōu)雅,結構嚴謹。
在他的鋼琴小品中較有代表性的鋼琴小品有即興曲和音樂的瞬間。音樂瞬間是舒伯特首創(chuàng),他的此類作品具有浪漫主義的樂思,旋律自由抒情。
(二)門德爾松(1809-1847)
門德爾松主要的鋼琴作品是他的鋼琴小品,在他作品中無詞歌是他首創(chuàng)的鋼琴小品體裁,共有48首。這部作品通常用日常生活場景來進行抒情寫意且非常富有標題性與歌唱性,在較小的作品篇幅當中表達了真實的靈感??梢哉f,門德爾松的無詞歌為小品開辟了鋼琴創(chuàng)作的道路,同時也代表了鋼琴音樂進入了新的領域,是抒情的歌唱風格與講究和聲的風格相結合的典范。
在鋼琴創(chuàng)作領域中,除了無詞歌以外,門德爾松還有幾首大型作品,如兩部鋼琴協(xié)奏曲、嚴肅變奏曲等,同樣也是其魅力之作。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旋律生動、優(yōu)美純凈,音樂淳樸典雅、清新自然,像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中的一縷清流[2]。
(三)肖邦(1810-1849)
肖邦可以說一生都與鋼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所創(chuàng)作的所有作品都跟鋼琴有關,作品題材也豐富多樣。小型作品包括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瑪祖卡、波蘭舞曲。大型作品包括諧謔曲、敘事曲、奏鳴曲等。他深入挖掘和豐富了鋼琴音樂所潛在的藝術表現(xiàn)力,賦予了它們新的內容。
肖邦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作品旋律極其優(yōu)美,富有詩意,將鋼琴這種樂器旋律聲樂化。他的音樂中經常采用民間音樂作為基調,旋律來自波蘭的民間舞曲或歌曲,如他的瑪祖卡、波蘭舞曲及一部分練習曲。同時,在他的旋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用了很多古典主義時期所沒有的新的和聲語言,他經常使用不和諧的七和弦及九和弦,大大增強了和聲的色彩功能,對和聲完美的運用成了肖邦音樂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在他當時所處的時代,這些合身的大膽運用也為20世紀印象派的音樂開辟了新的方向。
在肖邦的音樂中,他非常喜歡使用裝飾音,有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他的裝飾音比主旋律更好聽。同時,肖邦非常注重鋼琴踏板的使用,小心地處理聲音的消失、延長及強與弱的對比,從而增強它的抒情性旋律或英雄性主體的豐富表現(xiàn)力。
(四)李斯特(1811-1886)
李斯特也是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鋼琴作品非常豐富多樣,且大多技術高超。他的鋼琴作品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鋼琴作品,如他的12首超技練習曲,6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3首音樂會練習曲,還有不少大型的作品,如他有兩首鋼琴協(xié)奏曲、旅行歲月套曲等。另一類作品是李斯特根據(jù)其他作品的素材加工而改編的,如他曾改編過舒伯特很多藝術歌曲,他的鋼琴改編曲,起到了推廣的作用,又拓展了鋼琴的表現(xiàn)力。
在生活上,李斯特與肖邦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在創(chuàng)作中李斯特在肖邦奠定的和聲基礎上朝色彩化方向邁進。同時受到帕格尼尼的影響,李斯特大大挖掘了鋼琴輝煌的技術,富有張力的表現(xiàn),在鋼琴上展現(xiàn)出一種交響性的效果[3]。
李斯特的鋼琴作品,正如他的性格一樣,大多都是熱情而外向性的,這些不僅是由于鋼琴演奏上的炫技,也反映了李斯特熱情的性格。他輝煌的演奏技術以及他的作品在當時的巴黎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也風靡歐洲鋼琴界。李斯特將鋼琴這個樂器,推上了樂器之王的地位,發(fā)展現(xiàn)代鋼琴的演奏技巧,并確立了現(xiàn)代鋼琴獨奏音樂會的形式。
除上述作曲家以外,浪漫主義時期在鋼琴創(chuàng)作領域的作曲家還有舒曼、勃拉姆斯、福列,包括晚期的魯賓斯坦、柴科夫斯基等。這些重要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鋼琴作品,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使鋼琴作品無論是在和聲語言還是音響效果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極大地豐富了鋼琴作品的音樂內涵和藝術表現(xiàn)力,使得鋼琴樂在浪漫主義時期發(fā)展到頂峰的狀態(tài)。
三、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所體現(xiàn)的社會功能
(一)表達功能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能夠表現(xiàn)感情,且能體現(xiàn)人的性格?!痹诶寺髁x時期,音樂家也通過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內心情感。
我們前面介紹的被稱為鋼琴詩人的肖邦,我們從他的音樂作品中既能感受到憂郁而又多愁善感詩人的性格,又能看到他對自己生活和對祖國的熱愛。如他的練習曲作品10第12號被稱為《革命練習曲》,它是肖邦在得知自己的祖國淪陷后,逃往巴黎的途中所寫。樂曲左手奔騰不息的音流貫穿始終,體現(xiàn)出憤怒悲痛的情緒,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華沙陷落后的心情。
又如肖邦的夜曲Op48 no1,這部作品是肖邦創(chuàng)作成熟時期的作品,作于1841年,且這首樂曲是所有樂曲中結構最龐大的一首,我們從清晰明了的三部曲式中,可以明顯地體會到音樂主題強烈的發(fā)展及其張力。再現(xiàn)段主題出現(xiàn)時左手的伴奏相對于呈示段音型變得復雜而厚重,表現(xiàn)出作者內心的一種強烈的不安。曾有音樂評論家說:“這是最高貴的樂曲構思,有短音樂劇的感覺在雙倍速度處加強了戲劇性的效果,此曲具有英雄性,脫離了傷感,讓我們看到偉大的肖邦?!边@首夜曲中不和諧和弦的頻繁使用以及強烈的力度變化,使他們感受到情緒前后巨大的起伏,以及內心的復雜與不安[4]。
又例如他的《降D大調圓舞曲》作品69之2,這首小品也被稱為《小狗圓舞曲》。其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他的情人喬治桑的一條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團團轉,這樣的一個有趣的情景,肖邦把小狗打轉的情景,形象生動地通過音樂形式表現(xiàn)出來??焖俚娜淖?,非常鮮明地表現(xiàn)了小狗追著自己尾巴轉的有趣畫面,可以看出肖邦對生活的熱愛。
(二)認知功能
1.認識音樂中的民族風俗與特色
19世紀的歐洲處于一個較為動蕩的時代,很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從而躲避戰(zhàn)亂。如李斯特,雖說是匈牙利人,但在1823年,他僅12歲的時候,就隨家人一起去巴黎,此后一直在巴黎開始他的事業(yè)生涯。而肖邦作為波蘭人在出生的那一年,自己的國家就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多次瓜分,在他19歲的那年波蘭被沙俄占領后,不得不去往巴黎,并在那里度過了余生。
音樂家雖然人在異國他鄉(xiāng),但是心里卻時時刻刻思念著自己的那片故土,同時用自己的鋼琴作品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思念。如李斯特寫過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引用了匈牙利民歌和民間舞曲音調,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樂曲結構精美,內容豐富,表現(xiàn)了匈牙利的舞曲特點,以及吉普賽人豪放、樂觀開朗的性格。我們從他的作品當中可以感受到匈牙利以及吉普賽人的民族民間風情。
又如作曲家肖邦寫的17首《波蘭舞曲》,這些舞曲最初是波蘭貴族在舞會上所使用的舞曲。其音樂內容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強壯富有節(jié)奏感的,敘述波蘭往昔的繁華,另一類則為憂郁的,反映出在沙皇俄國壓制下苦難的波蘭。這些舞曲都有波蘭民間舞曲的節(jié)奏及波蘭的民間音調,我們從這些樂曲當中也能夠了解到19世紀波蘭的民族風俗文化。在他的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當屬“英雄”波蘭舞曲作品53,英雄波蘭舞曲是一首充滿戰(zhàn)斗力量和英雄氣概的舞曲,整首樂曲氣勢磅礴,一氣呵成,是一首波瀾壯闊的交響詩,表現(xiàn)出波蘭民族在與敵人斗爭中的英勇抵抗,肖邦用音樂描繪出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滿腔的愛國熱情。
2.認識音樂中的文學內容
與文學高度融合,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風格特征之一。此時出現(xiàn)了許多標題音樂,有的音樂作品名稱之下,甚至也會有一首詩歌,從而使音樂內容更具體。
如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門德爾松的鋼琴小品集《無詞歌》。這種鋼琴小品的題材是門德爾松首創(chuàng),之所以叫無詞歌是因為樂曲的旋律像在歌唱,而又沒有歌詞。他的這部作品中有很多都帶有標題,標題形象生動地表達了樂曲的內容,如《甜蜜的回憶》。這首樂曲是一個流暢的行板,優(yōu)美的旋律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清流而下,帶著青春浪漫的氣息,旋律抒情悠長。又如《失去幸福》,左手切分節(jié)奏的伴奏音型讓人感覺到一種隱隱的不安,右手不斷下行的旋律讓人體會到一種失落的情緒。又如《蜜蜂的婚禮》,這首作品也叫《紡織歌》,一開始就是半音階式的旋律,速度急而快,像是在模仿蜜蜂飛舞的聲音,同時也制造出一種它們到處飛的混亂感[5]。
又如作曲家李斯特也非常喜歡根據(jù)詩歌來創(chuàng)作,很多都是來自文學作品的靈感,如他的第4首超級練習曲《馬捷帕》就是根據(jù)法國作家雨果的詩歌而寫成的,講述的是一個著名波蘭流亡貴族的故事。我們欣賞作品時將文學故事與音樂相結合,能感受到音樂內容更加具體化、更加生動化。又如改編了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魔王》,樂曲一開始急速的震音形象地模擬出故事中馬蹄急促奔馳的聲音,烘托出緊張的氣氛。又如改編歌曲《水上吟》,這是一首非常優(yōu)美抒情的藝術歌曲,李斯特將音樂分為三個層次,將主旋律置于中聲部,高聲部的密集音型與低聲部的和弦構成伴奏聲部,形象地表現(xiàn)出水面波光粼粼的畫面。經過李斯特改編的藝術歌曲,成為大型的鋼琴音樂作品,我們從他的鋼琴作品中既能欣賞到舒伯特歌曲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又能感受到逼真的故事情節(jié)。
(三)娛樂功能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可以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即緊張勞動后的安靜和休息?!痹谌魏螘r期,我們所認為的好聽的悅耳的音樂既能給人聽覺上的舒適感,也可給予我們心靈上的滿足,陶冶我們的情操,使我們的精神得到放松與享受。而在浪漫主義這個優(yōu)美抒情,旋律至上的時代,音樂帶給人聽覺的享受尤為明顯。
一方面,因為音樂對人的情緒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我們在欣賞肖邦夜曲時,內心會十分平和、安靜,而且聽李斯特狂想曲時會熱情洋溢、心潮澎湃、重拾信心。人們在音樂的選擇上,會根據(jù)音樂所產生的不同娛樂功能而選擇欣賞不同的音樂。另一方面,在浪漫主義時期,鋼琴制造基本完善,且鋼琴的音域較寬,一個人就可以彈出多個聲部,演奏起來較為方便。因此,鋼琴在當時已成為一門重要的獨奏樂器,同時鋼琴也可以有許多其他的樂器合奏。所以人們既可以去音樂廳欣賞獨奏音樂會,也可以將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以鋼琴獨奏或者鋼琴重奏的形式,舉辦一場作為室內的小型音樂會聚會。因而,在浪漫主義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鋼琴三重奏、鋼琴五重奏等室內樂的重奏形式。音樂家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如柴可夫斯基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舒伯特的《“鱒魚”鋼琴五重奏》等。通過這種小型家庭音樂會不僅使人們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也能增進朋友與親人的情感。
四、結束語
我們常說藝術高于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音樂與人、與社會的影響是相互的。音樂作品因社會背景、時代特征、個人情感等因素而產生,同時我們也能從這個時代的音樂中感受其藝術形象,體會其樂趣,了解其文化。在我們了解音樂的基本功能以后,可充分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不僅可以更深刻地欣賞音樂,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精神享受與熏陶,領悟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的藝術魅力,也能使我們在藝術作品的鼓舞下更積極地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zhàn),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參考文獻:
[1][美]科爾比.鋼琴音樂簡史[M].劉小龍,孫靜,李霏霏,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2]張珊珊,張錦方,吳靜.鋼琴音樂的發(fā)展及其演奏技巧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3][德]達爾豪斯,著.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M].尹耀勤,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
[4]余志剛.西方音樂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王次炤.西方歷史上有關音樂社會功能的論述[J].中國音樂,1985(0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