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蘇芬 張先義
[摘要] 積極心理學對生產生活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能夠為心理活動課的開展提供理論基礎、實踐經驗和創(chuàng)新視角。以青春期教育課為例,通過發(fā)揮帶領者的積極心理學專業(yè)素養(yǎng),挖掘活動設計中的積極情感因素,激發(fā)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能夠提升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習共同體建設。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心理活動課;青春期教育
積極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優(yōu)勢與幸福的一門心理學學科,它著眼于積極情緒、積極優(yōu)勢、積極組織等方面,通過快樂、參與和意義三個途徑來幫助人們通往幸福與快樂。心理活動課是“以實踐和應用為主的教育活動,一種發(fā)展性的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開放參與體驗式活動,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品質。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中小學心理活動課,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激發(fā)學生內在積極力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積極心理學指導心理活動課綜合分析
(一)積極心理學為心理活動課開展提供理論基礎
綜合積極心理學以往的研究成果,學者們關注學校師生的積極優(yōu)勢、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積極組織六大主題。在這樣的理論體系支撐下,心理活動課的選題將體現出積極心理品質的科學內涵,如“積極優(yōu)勢”包括智慧即認知優(yōu)勢、勇氣即堅持目標的情感優(yōu)勢、仁愛即人際優(yōu)勢等;心理活動課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將注重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策略,如“積極情緒”通過活動“走下情緒的電梯”幫助學生覺察情緒并有效調節(jié)情緒;心理活動課的評價將更注重成效和多元化可能,如“積極關系”設計異性交往課,引導學生認識男生和女生在心理上的差異。綜上,如何在自主開放的氛圍中澄清正確的價值導向應進一步探討和實踐。
(二)積極心理學為心理活動課開展提供實踐經驗
2009年,教育部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辦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討會,會議指出,積極心理學與團體心理活動課代表了未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趨勢。相比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對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研究,積極心理學以其關注人類幸福感與優(yōu)勢的特點,在21世紀的教育界得到了廣泛的響應。越來越多的一線心理教育專家參考積極心理學的理論體系與歐美幸福課實踐,嘗試開發(fā)更符合當前國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團體心理活動課模式,如陽志平等人編寫的《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一書,就激發(fā)了廣大中小學心理教師探索、使用和推廣心理活動課的熱情,也受到了不少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三)積極心理學為心理活動課主題拓展提供創(chuàng)新視角
青春期教育系列課程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心理活動課模式開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幫助學生發(fā)展自身積極向上的力量去對抗心理困擾甚至消除問題行為,從而建立抵御挫折、心理創(chuàng)傷和障礙的預防機制。這既符合全體師生發(fā)展的需要,也符合當前學校改善育人環(huán)境的需求?!秶H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指出,針對10-18歲人群的學齡期進行青春期性教育非常重要。課程主要內容,從第二性征的出現、青春期逆反心理、經期護理、異性交往、意外懷孕等到艾滋病性病防治教育等知識內容。本文基于七年級青春期教育系列中的“青春小秘密”一課,探索積極心理學理念在心理活動課中的實踐,并對活動帶領者、活動設計、活動過程、活動效果等方面進行總結反思,以期不斷完善。
二、積極心理學指導心理活動課的實踐探索
積極心理學對積極情緒、積極人格和積極關系的研究,展示出了豐富的教學價值,并為反思當前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理論視域。
(一)發(fā)揮帶領者的積極心理學專業(yè)素養(yǎng)
青春期心理活動課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積極心理學素養(yǎng),有耐心——傾聽學生訴說,有智慧——與學生開展對話,有技巧——實施心理指導,從而讓青春期心理活動課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教授青春期知識,豐富學生青春期情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如下課堂中師生間的一段對話。
生:“青春期到來,女生發(fā)育的時候每個月下身會流血……”
師:“嗯,你說的下身具體是什么部位?”
生:“就是女生小便的那里,是隱私部位?!?/p>
師:“的確,那個部位書面語叫什么?如果你知道,可以大方地說出來。老師希望大家在這個課堂上能真誠坦然地交流我們女性共同的話題哦!”
生:“媽媽告訴我,那個部位叫陰道?!?/p>
師:“是的,子宮內的經血由女性陰道排出體外。謝謝你,為我們開啟了共享青春小秘密之旅?!?/p>
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帶領者用鼓勵的語言,期待的眼神等待學生回答。這位溫柔的教師走近學生身邊微笑著輕拍肩膀,她真誠的態(tài)度和堅定的氣場激發(fā)學生內在力量,使她勇敢并坦然地與老師對話。對話結束,老師用科學的語言總結,并呼吁全班同學用掌聲表達認同和感謝。實踐證明,具有積極心理學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更有親和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生命力。
(二)挖掘活動設計中的積極情感因素
青春期教育的心理活動課,在設計活動時務必考慮活動對象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即七年級學生進入青春期,在面對一系列生理變化時,心理上可能會因為害怕、焦慮、自卑、尷尬而產生困惑、煩惱?;谶@些情感因素,在設計活動時應圍繞引導學生科學認識生理發(fā)育并悅納變化、解決困惑和正確應對進行展開。
在“青春小秘密”導入環(huán)節(jié),破冰游戲之后,教師設計了“猜猜她是誰”的環(huán)節(jié),素材來源于班級兩位女生的幼兒期照片和少年期照片,既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又自然過渡到“美麗的蛻變”主體展開環(huán)節(jié),了解青春期有哪些生理變化。同學們勇敢談蛻變,用幽默化解羞恥,在課堂上暢談各自的“美麗蛻變”,并懂得了個體差異及發(fā)展先后。
活動設計中,關于第二性征的形象化解讀,也激發(fā)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女孩子的“小花蕾”逐漸發(fā)育長大,是女性成年后的哺乳器官,是母愛的象征,它的大小不會影響功能,穿合適的內衣很重要,而有些女性為了保持身材拒絕哺乳是不合理的,甚至會影響乳房的健康;對于女孩子的“好朋友”來訪,則選擇圖文并茂的視頻素材科學講解月經是怎么回事;至于男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搭帳篷”和“畫地圖”是怎么回事,因為個體差異,有的男孩還沒有經歷,有的男孩即使經歷了也沒注意到,有的男孩因此分心??紤]到這些實際的情感需要,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總結。
(三)激發(fā)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的情緒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活動。心理活動課的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的心理成長為目標的。而“心理成長=體驗+感悟”,讓學生參與活動,獲得直接的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比較、分析與反思,從而提升心理品質。有位教師在女生課堂熱身環(huán)節(jié)用“手指操”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從1加到10,再從10減到0,要求跟上老師越來越快的速度。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興趣盎然地迎接挑戰(zhàn)。當游戲結束交流感受時,教師告訴大家進入青春期后大腦發(fā)育越來越成熟,因而思維敏捷反應靈活、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可見,積極的情緒體驗活動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快樂、參與和意義感。
又如,女生課堂設計了“青春的困惑”:老師同事的女兒叫小雅,她在學校里迎來了“好朋友”,遇到一些困惑,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吧。問題情境用小雅的口吻來描述,打印在信紙上,由每組小組長抽信封,打開信,學生都好奇心滿滿,迫不及待地閱讀和交流,把各自的小妙招寫在便簽紙上。列舉情境如下:
“今天,我發(fā)完作業(yè)本,轉身看到幾個同學竊竊私語,同桌低聲和我說,那個弄到褲子上了,褲子紅了。我感到尷尬極了,我想回家,可面對男班主任又不好意思開口。我該怎么辦呢?下次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同學們在集思廣益的話題中共享小妙招,或許“尷尬”和“竊竊私語”在學生中就會無跡可尋。
三、成效與反思
(一)積極心理學指導心理活動課的實踐成效
1.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心理活動課更注重師生積極互動,從共同商定課堂的守則“認真傾聽、彼此尊重、主動參與、保護隱私……”,就定下了課堂的基調,教師在課堂上傳遞著尊重、共情、真誠等積極心理學理念,在一節(jié)課中能體現出積極情緒、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等積極心理學維度。“青春小秘密”是青春期教育系列課之首。將積極心理學運用到心理活動課堂當中,讓師生間彼此敞開心扉,破除心理隔閡,組建學習共同體,在觀點碰撞、思想啟迪中收獲積極的關系與心靈的成長,也為系列課程的持續(xù)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利用《青少年簡易特質希望問卷》對447位初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關注其精神健康、生活滿意度、心理幸福感、社會良好適應的心理狀態(tài)(如下表)。
由上表可見,大多數學生在基本水平以上,即持有相對持久和穩(wěn)定的希望傾向;希望傾向在性別方面差異較小;平均水平與較高水平相接近,即學生整體上都表現出較高水平的希望傾向。課程結束后的問卷調查反饋也表明,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青春期心理活動課的開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積極心理學指導心理活動課的深度思考
1.運用更廣闊的視野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通道。從青春期活動課的活動目標達成度來看,用一堂課40分鐘了解青春期生理變化的特征、月經及如何應對困擾,知識性目標和技能性目標相對較多,不同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互動風格不同,對各環(huán)節(jié)的把控情況不同,不同班級氛圍也存在差異,因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在內容和形式方面做適當調整。例如講月經,可以使用視頻資源,可以使用知識掛圖,還可以用實物代替現場演示。同時,在面對青春期教育系列課的“分享”時,當一些個人化的隱私信息“登上了大雅之堂”時,如何科學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化解因生理發(fā)育帶來的尷尬、焦慮等負性情緒情感,也值得探究。
2.運用更適切的方式方法增進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為增進學生的體驗與感悟,教師會選擇道具進行課堂演示,男生課堂深刻記憶的詞語是“尊重、愛護”“健康、隱私、安全”“不亂講、不讓摸、不傷害”,女生課堂深刻語言是“月經初潮意味著生理發(fā)育成熟,有懷孕能力,但沒有懷孕的資格”。實物演示雖直觀,但其科學性和接受度需要再斟酌。例如,用蘋果表示子宮,流產意味著從內部刮掉一層果肉,很多次以后子宮變得千瘡百孔很難再孕育一個新生命,警示女生要對自己的身體和健康負責,要自愛自重。今后,教師可通過課前調查、課后訪談等方式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擾或焦慮情緒。
[參考文獻]
[1]陽志平,彭華,等.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20.
[2]張先義.團體心理活動課適應教育新常態(tài)的冷思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1).
[3]姚堯.積極心理學視域下教學實踐的反思與建構[J].教學與管理,2019(36).
[4]李潔.體驗式心理活動課的實踐與反思[J].新課程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