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E O OH
中國殘留孤兒是一個特殊群體。這個稱呼來源于日語,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日本人遺留在中國的日本孤兒。他們有的是父母在戰(zhàn)爭中雙亡,有的是在戰(zhàn)爭中與父母走散。本研究以回日本后的殘留孤兒群體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經(jīng)歷過中日兩國文化價值的激烈摩擦甚至沖撞后,是否出現(xiàn)文化接受障礙或無法融入日本社會的現(xiàn)象。研究方法上,作者對中國殘留孤兒群體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參與式觀察,以面對面形式訪談了12位殘留孤兒。訪談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間進行,訪談時長為30分鐘到1小時不等。在正文中,受訪者個人信息作匿名化處理。
1 中國殘留孤兒的形成與尋親
1.1 關于中國殘留孤兒
“中國殘留孤兒”是指二戰(zhàn)后遺留在中國的日本兒童。日本厚生省的“在中國的日本人殘留孤兒尋找直系親屬的要求”文件中將其界定為:1945年8月9日以后,由于中國東北以及其他地區(qū)的動亂,與父母失散、被拋棄或父母在戰(zhàn)爭中雙亡,當時留在中國生活的年齡在13歲以下的日本兒童。據(jù)統(tǒng)計,二戰(zhàn)結(jié)束前被留在中國的日本遺孤有2800余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20世紀80年代踏上尋親之路,陸續(xù)回到日本。如今,這些殘留孤兒的平均年齡為80歲,算是十分高齡。
1.2 遣返工作開始,孤兒尋找親屬
1945年至1948年大約有104萬日本人被遣返回國,1948年中斷遣返。此期間為前期大規(guī)模遣返。
1952年12月1日,中國表示愿意協(xié)助“殘留邦人”(與“異邦人”相對,常指因工作、學習等原因,滯留在國外的日本人)回國,啟動民間組織恢復了遣返工作。
隨著1972年中日邦交正?;?,遣返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更多的重視。
1981年3月2日,日本政府開始對殘留孤兒進行尋親調(diào)查,并為返回開辟了道路。
根據(jù)日本厚生勞動省統(tǒng)計,2022年12月31日為止,殘留孤兒的總數(shù)為2818人,其中1284人已確認身份。已經(jīng)回日本定居的人數(shù)為6724人。其中,殘留孤兒為2557人(包括家庭成員在內(nèi)共9381人)。
2 殘留孤兒群體的異文化適應
許多人會認為殘留孤兒回國后,相關問題就解決了,實際上殘留孤兒的困難,更在于回國后的異文化適應。留在中國生活的孤兒,被中國養(yǎng)父母收養(yǎng)后,往往用中文與之進行溝通。因此,中文反而是他們的“母語”,日語為“外國語”。他們回到日本后,所面對的文化和社會反而成了“異文化”。
2.1 理論分析
一個人的文化以及行為都是通過特定的其所屬的民族中的社會化而形成。“通過社會化過程,個體獲得特定的自我同一感,即一種種族或民族身份感,使他認同于特定的民族群體,而不是其他的群體。[1]”
民族認同理論是同一民族的個體感覺到同屬于一個共同體的心理理論。“民族社會化的中心就是要形成對本民族的認同感、身份感,即個體歸于某一民族團體的感覺。M.B.斯賓塞認為民族認同的內(nèi)容包括民族意識(ethnic awareness)、民族態(tài)度(ethnic attitudes)和民族行為(ethnic behaviors)。[1]”個體在認識自己是某個特定民族中的一員的同時形成了對其民族的認同,一旦認同,將很難改變或轉(zhuǎn)移到其他民族群體中。
殘留孤兒在中國長大,民族意識、民族態(tài)度、民族行為中都能體現(xiàn)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傾向,然而他們的國籍、親人,也都是屬于日本民族的。這導致他們在中國被看作是“日本人”,日本人又會看他們?yōu)椤爱惏钊恕??!皯撘允裁礃拥纳矸菡J同自己?”也許是所有殘留孤兒都有所思考的問題。
2.2 殘留孤兒接觸異文化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許多殘留孤兒陸陸續(xù)續(xù)踏上回國之旅,準備定居。日本政府對返回日本定居的殘留孤兒采取了急于求成的“強行同化政策”[1]。政府規(guī)定,回國的殘留孤兒以及家屬(配偶者、未滿20周歲的孩子)都要先在學習中心花4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語言學習。之后政府會讓殘留孤兒選擇今后是否需要領取生活保護費。如果選擇領取就代表殘留孤兒無法獨立生活,生活上也要受到監(jiān)督。選擇領取也代表著他們沒有工作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法做子女的擔保人,因此子女不能去日本與父母團聚。如果這些殘留孤兒想要與子女團聚,就需要自立方可做兒女的擔保人,這意味著他們領取不到生活保護費。但比不能領取生活保護費更嚴峻的問題是那時殘留孤兒已經(jīng)人到中年,學習能力變?nèi)?,短?個月,難以完全掌握在日本社會獨立所需的有關技能。
適應異文化社會最關鍵的就是語言。然而很多殘留孤兒自小說中文,沒有日語學習的基礎,日語對于他們來說難度很大。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能把日語學會是不可能的,但想快點兒把孩子也帶回來,所以我就拼命地找工作啊,但是因為不會說也聽不懂話,所以當時很難找到個好工作……總是被拒絕?!保ˋ,原中國東北一個城市的教師,45歲回日本)
殘留孤兒移居后語言壁壘導致他們工作選擇范圍狹窄,難以融入日本社會,社會地位、經(jīng)濟狀況較低下。
2.3 中日文化差異
中日文化差異也影響著殘留孤兒的異文化適應。
日本人認為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使是家人也不例外。距離感是相當重要的。而中國人與朋友交往,往往認為關系越好,就越應該“親密無間”“如膠似漆”。
日本人注重前后輩文化,后輩要對前輩說敬語。即使是同年出生的人,因為入學時間不同,成為了一年級和二年級,也算前后輩關系。然而在中國人看來,只差一兩歲,就是同輩。中國人還往往因為志趣相同,還會比自己小很多或者大很多的人結(jié)成“忘年交”。
中國的飯桌文化是喜歡“請客”,這代表著主人熱情好客,客人重視社交,因此往往會出現(xiàn)大家爭搶著去“買單”的情況。日本人聚會往往AA制,認為在金錢等敏感問題上,分得清清楚楚,才能尊重隱私,實現(xiàn)長期相處。
因此,回國的殘留孤兒會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理解自己的“同胞”,會認為日本人性情冷漠淡薄,不好相處,無法和本土日本人建立友誼、聯(lián)系,這加大了殘留孤兒融入日本社會的難度。加之當時日本社會經(jīng)濟屬于高速發(fā)展時期,日本經(jīng)濟幾十年強勁增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日本人對此非常自傲,對于來自中國的殘留孤兒,難免有些輕視心理,更加劇了殘留孤兒的邊緣化情況。
“他們罵我也不知道,聽不懂啊,我還在那兒笑說‘謝謝,因為那會兒只會‘早上好這兩句?!保―,原東北一個城市的工廠主任,49歲回日本)
“以前受過傷身體不好,回來就申請了生活費。我想回去給我養(yǎng)父養(yǎng)母上墳。可是我回不去呀……因為市役所規(guī)定只能外出兩個星期,回一次中國兩個星期時間根本不夠,因為我有5個養(yǎng)父母。不在家時間長了,周圍鄰居還去市役所告狀,因為他們都知道我是吃生活費的,天天很緊張,很痛苦。和日本人的關系很陌生?!保℉,60歲回日本)
對大部分殘留孤兒而言,移居后異文化環(huán)境難以適應的問題使他們長期處于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并沒有感受到真正的歸屬感。
3 社會中的“邊緣群體”,群體中的“邊緣人”
有學者認為,“日本在華遺棄孤兒其早期社會化在中國形成,中年(40歲以上)回到日本,相對日本來講,他們屬于社會化不全(的情況)。以后生活將有一個再社會化過程,而且是相當艱難的過程。[1]”殘留孤兒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完成社會化以后,形成了具有中國人特征的自我人格,知道是日本人后有向日本文化靠攏的心態(tài)?;厝毡竞螅m應日本社會就必須再一次社會化?!巴ㄟ^再社會化,一部分人適應了日本社會,形成‘整合人格,而更多的人則形成‘邊緣人格。這種‘邊緣人格是個體在與急劇變化的社會文化體制、人際關系和規(guī)范作用時,其內(nèi)在心理要素發(fā)生矛盾、沖突、自我協(xié)調(diào)后呈現(xiàn)的多元交織的身心結(jié)構(gòu),其文化特質(zhì)在于跨時代、跨民族的生活要素融于一身,使人格具有過渡性、邊緣性和易變性。[2]”
筆者認為,并非所有日本在華遺棄孤兒的早期社會化都在中國形成。有的殘留孤兒有著與原生父母生活的記憶,這意味著他們很可能已經(jīng)具有最初期的日本民族文化特征,對日本民族有認同,筆者將這種特征稱為“初人格”。他們遇見養(yǎng)父母接觸新文化后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社會化,形成了具有中國人特征的自我人格。有學者認為,從心理學的觀點看,如果個體擁有自由選擇自己所屬的民族群體的權(quán)利,個體完全有可能發(fā)展成其民族群體特有的文化行為模式。這僅限于擁有“初人格”的殘留孤兒。也就是說,雖然當時年幼的殘留孤兒從環(huán)境等因素上沒有選擇自己所屬的民族群體的權(quán)利,但有著當時的記憶就代表著一度認同過日本民族文化,因此回國后通過再社會化迅速適應了異文化,并且將兩種文化相結(jié)合形成了“整合人格”。
另外,研究發(fā)現(xiàn),形成“邊緣人格”的殘留孤兒不具有“初人格”。他們把養(yǎng)父母當作親生父母,從零開始接觸中華民族文化并對其民族產(chǎn)生認同。知道自己是日本人后,他們開始對日本感到好奇,回國前對日本抱有美好的幻想,然而回國后對日本社會文化的不適應使他們神經(jīng)崩潰,逐漸不接受,甚至抵觸、反感日本文化,在再社會化過程中形成了“邊緣人格”。“所謂‘文化邊緣人是位于兩個文化群體之間的人,他們是文化沖突中的新生派,同時擁有兩種文化,卻(自認為或是被別人認為)不完全屬于其中任何一種。[3]”
“總是覺得自己比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要低,即使他們對我很好,見面都打招呼,我也會這么覺得?!保↖,原黑龍江中等城市的婦科醫(yī)生,51歲回日本)
邊緣人經(jīng)歷了兩種社會、道德、身份等不同的文化條件的沖擊,對文化有著期望的同時也有著失望,在文化沖突中他們選擇了兩者都不深入?yún)⑴c的形式,這也許是邊緣人的“最舒服”的選擇。
4 結(jié)語
本研究從民族認同視角出發(fā),以中國殘留孤兒群體為研究對象,通過調(diào)研總結(jié)他們回國后面對異文化適應問題的行為方式和心理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殘留孤兒群體是社會中的“邊緣群體”,在中國是“日本人”,在日本又是“中國人”,回國后語言的不適應、日本文化的冷漠無情等,使得他們難以形成歸屬感。
其次,邊緣群體中有兩種人格。
4.1 “整合人格”
他們短暫接觸過日本民族并有所了解其文化特征形成了“初人格”,在中國又形成中華民族的社會化,回國后又更新了“最初期日本民族文化特征”,通過再社會化形成了“整合人格”。
4.2 “邊緣人格”
與“整合人格”不同的是,“邊緣人格”者不具有“初人格”,回國后無法更新“最初期日本民族文化特征”,異文化環(huán)境使他們身心疲憊甚至精神崩潰,形成了“邊緣人格”,在文化沖突中他們往往選擇兩者都不深入?yún)⑴c的形式。
引用
[1] 王歡.殘留孤兒的社會適應性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14-17.
[2] 王歡.文化休克與邊際人格的生成——殘留孤兒日本社會適應過程中的文化沖撞[J].日本學刊,2002(1):106-121.
[3] 郝素玲.賽珍珠:一位文化邊緣人[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64-67.
作者簡介:YOSHIE O OH(1998—),女,日本人,碩士研究生,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