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 楊燕
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持續(xù)強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辦學,緊緊依托“兩課”(道德與法治課程、德育課程),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逐步形成“三潤”(潤法治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潤法治于德育課程、潤法治于校園文化)氛圍,進而取得“三潤”效果,潤法治于學生行為,潤法治于教師執(zhí)教,潤法治于學校管理。學校以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為牽頭部門,聯(lián)系初中部、小學部,并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特點,進行“三課兩潤”校園法治宣傳教育文化建設,讓法治教育從點到面不斷推進,逐步浸潤到課堂、班會、年級活動、學校管理等校園生活全過程。
以課堂為主陣地,打造循序漸進的道德與法治課程
學校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在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基礎上,堅持德法并舉,充分發(fā)揮課堂主陣地作用,開展循序漸進的法治教育。
一是分學段制訂課程規(guī)劃。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根據(jù)學情分年級制訂法治教育課程規(guī)劃。在七年級學段,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掌握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識和制度,明了行為準則和社會規(guī)則;在八年級學段,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憲法、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等內容,幫助學生領會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意識;在九年級學段,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等內容,從宏觀的角度理解法治精神,形成法治意識。
二是分年級開展主題活動。學校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通過模擬法庭、辯論會、手抄報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以德育課程為主載體,組織內容豐富的法治活動
在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背景下,由學校德育處牽頭,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法治德育活動。
一是主題專學。學校開展“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活動,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開展的“學憲法”活動,在線學習憲法與相關知識,按照憲法小衛(wèi)士行動計劃完成打卡、在線測評并進行憲法小衛(wèi)士火炬?zhèn)鬟f,還在國家憲法日開展憲法晨讀及國旗下的演講。二是競賽促學。學校利用主題班會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來調動師生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創(chuàng)作樂學。學校組織師生將法律知識以法治漫畫、法治演講等多種創(chuàng)作形式進行呈現(xiàn)和宣傳。四是互動聯(lián)學。學校充分利用校訊通等方式傳播法律知識,并邀請專業(yè)人士走進校園舉辦專題講座活動,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以校園文化為主渠道,營造感染力強的法治環(huán)境
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不斷強化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努力通過多層面、多角度的宣傳,營造知法、懂法、守法的校園氛圍。
一是多層面落實普法。學校從管理干部、教師、學生三個層面宣傳強化法治教育。管理層面由校長主導,以全體行管人員為主體,定期組織法律法規(guī)學習;教師層面由年級長主導,以各年級教師為主體,增強教師團隊的法治意識;學生層面由班主任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利用班會增強法治觀念,共同打造基于法治的和諧班級。二是營造學法氛圍。學校利用宣傳欄展示法治名言、法律法規(guī)知識等,讓廣大師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法律的熏陶。全校共同踐行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的理念,加強師德師風教育,規(guī)范教師教學行為,形成良好的法治校園環(huán)境。
未來,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將更加積極地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不斷增強法治觀念,自覺提高法治素養(yǎng),努力讓青少年不僅成為依法治國的受益者,更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