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光建 孫國良
作為國家第103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安慶市,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開始筑城,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建城史。自1760年至1937年,安慶作為安徽省布政使司即皖省省治所在之地,成為全省政治、軍事、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也使得近代安慶站在了時代變革的浪頭。近代安慶人文勃興,名人輩出,皖江文化異軍突起,使得安慶古城在風(fēng)云激蕩的近代,成為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記錄者和見證者。
安慶市有著豐富的歷史古跡,后因各種原因,古跡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幸存者大多殘缺不全,甚至成為“廢墟”。而出于發(fā)展經(jīng)濟目的,被修復(fù)的古跡又大多成為一種現(xiàn)代“古跡景觀”。
安慶古城和很多古城一樣,戰(zhàn)亂是最大的威脅,其中又以1853年(咸豐三年)遭受的破壞最為慘重。1853年9月26日,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軍再度攻占安慶。為了防御清軍進攻,封閉東西南北城門,只留康濟門以供出入,大面積拆毀城內(nèi)官衙、牌坊、廟宇、樓臺亭閣等,就地取材,修建軍事工程。據(jù)江雪《安慶古牌坊尋蹤》統(tǒng)計,史料所載安慶古城本有木制結(jié)構(gòu)和石材結(jié)構(gòu)各式牌坊71座。然而到了上世紀末,即便安慶人大多也僅僅知道“大司徒”和“黃門司諫”兩處牌坊。1915年出版的《懷寧縣志》卷四“名勝”卷載大觀亭、達樓、鎮(zhèn)皖樓、魁星閣、四宜亭等名勝無一例外皆在咸豐三年“毀于兵燹”。直至同治、光緒年間,在官府牽頭、地方士紳贊助下,經(jīng)過40余年的修繕,到光緒末年,才漸漸恢復(fù)?!爱?dāng)時的城區(qū)景點主要分三大塊,一是老景點的修復(fù),二是新景觀的建造,三是西式建筑的涌入。如東門振風(fēng)塔修葺一新,西門外的大觀亭恢復(fù)如初,縣下坡頂?shù)镍Q鳳樓重新建造,天柱閣也移建于譙樓之后。此外,類似于曾工祠、英公祠、彭公祠、程公祠等一大批建筑,也為安慶增添了不少亮色。而最重要的,就是天主堂、圣救主堂、成仁堂、福音堂等一批西式建筑,紛紛在城區(qū)興建,其中東北角一帶,南至黃家獅子,西至衛(wèi)山頭,東邊一直到城墻根,先后建有同仁醫(yī)院、圣保羅中學(xué)、培媛女中、天恩堂等,幾乎成了西式建筑的樣板。這也是安慶城區(qū)建設(shè)最為輝煌的階段?!雹偃欢?,僅僅30余年后隨著日寇侵占安慶城,修復(fù)不久的古城再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繼而,20世紀中葉那場浩劫的破壞和90年代后期的老城拆建,使得安慶古城建筑十不存一。歷經(jīng)劫難后,所幸存者也基本是殘存于現(xiàn)代城市建筑中,更多的只剩下一些地名和傳說。多數(shù)古城歷史建筑景觀我們只能從遺留下來的圖像去窺視它的形象及其背后觀念的衍生。
大觀亭是安慶古城最為著名的建筑景觀,被稱為皖府第一名勝。安慶古城沿著長江向西有一片狹長的平地,連接皖河入江處,便是大觀亭所在的山坡。雖然山阜僅50米高,卻因為其自平地突兀而起,令人有“極目云霄之上”的視覺感受。道光年間,懷寧縣令陶沄登上大觀亭,南望大江,感慨萬千,留下了吟唱大觀亭的名句:“倚檻蒼茫千古事,過江多少六朝山?!贝笥^亭景觀前身是為紀念元朝鎮(zhèn)守安慶的淮西宣慰副使余闕而建。自陳友諒葬余闕于正觀門外,到明初忠臣廟、正氣樓、感恩亭、仰高亭及余忠宣公祠等建筑的落成,歷經(jīng)數(shù)十年使得此片景觀具備了相當(dāng)?shù)囊?guī)模。
但大觀亭建筑卻是明中后期的嘉靖四年(1525),在安慶知府陸鈳等官員的倡議下于山頂作為市民游玩觀光之所而修建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安徽巡撫徐相國重修大觀亭,落成之日,他與同僚興致勃勃地登上大觀亭,看到“巖城翼翼,煙火萬家,江流如練,奔騰澹沱”,不由發(fā)出了“表揚前賢,修舉廢墜,守土有責(zé)”的感慨。
然而好景不長,抗戰(zhàn)時期,作為安慶標(biāo)志性的建筑,在日寇的炮火中淪為一片廢墟?!皶r至今日,環(huán)繞大觀亭一周,由大觀亭街、采菊巷、觀音街、觀音南街組成占地約6公頃……有的民居一戶門頭縱深三五間,里面有好幾家住戶,而有些已荒廢無人,墻頹壁裂,滿布青苔雜草,整體狀況保存不好,很多已成危房,亟待修繕……”②面對“廢墟”,因其殘破的場景更容易給人們帶來心理上的觸動,激發(fā)起人們追問與探求的興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作為景觀的“廢墟”,也是歷史的一種在場審視,是喚醒歷史記憶的重要方式。面對殘破“廢墟”,觀眾通常會生發(fā)還原歷史記憶,以彌補視覺殘缺的心理需求。此時,歷史圖像則可以充當(dāng)補償這種心理需求的替代品。
今天大觀亭勝景已不復(fù)存在,但值得慶幸的是幾張大觀亭景觀的圖像留傳了下來,使得我們今天還能從圖像上去一窺大觀亭真容。宣統(tǒng)三年(1911)刊印的《大觀亭志》中繪制的“大觀亭圖”,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大觀亭景觀圖像。圖中大觀亭景觀是太平天國戰(zhàn)亂之前的形象,圖像很寫實,為我們研究當(dāng)時的大觀亭景觀留下了寶貴資料。余闕墓在圖中前方,其后是上達樓,大觀亭在左,右為勵忠祠。主體建筑共分為四部分,既互相連通,又互相獨立。“上達樓在大觀亭左,舊名更上樓,乾隆壬子巡撫朱珪重建,更今名,咸豐間毀于兵,光緒戊申皖撫馮煦就此樓基址重建改名望華樓?!雹鄞藞D大觀亭為兩層正方形閣樓,飛檐回廊,給人以升騰之感。從此圖看大觀亭比“上達樓”地理位置略低,周圍有欄桿,門窗軒敞,可以憑欄而觀,一覽皖江勝景。民國四年的《懷寧縣志》中的“大觀亭遠眺”圖片真實地再現(xiàn)了大觀亭重建后的雄姿。也是收納于史志中大觀亭景觀唯一真實的圖像資料。應(yīng)該攝于1908年至1912年間,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另一張大觀亭景觀歷史圖像是安慶學(xué)者張健初所藏的日本攝影家山根倬三于1910年前后所攝的老照片。這是同光年間重修后的大觀亭景觀圖像,和《大觀亭志》中繪本相比較,二圖取景雖然角度不同,但差異卻依舊很明顯。如繪本大觀亭是正方形二層亭閣,而照片大觀樓則呈長方形,在形制上更為厚重,東邊的精巧的鏡舫更為繪本所無。相對繪本而言,大觀亭則居于整個景觀的最高點,突出了大觀亭的氣勢。大觀亭“三楹拓地,十笏循檐,一周回廊盡匝”的細微特征也得到了呈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圖中西邊的望華樓,建筑樣式更為現(xiàn)代化,體現(xiàn)著同、光年間建筑藝術(shù)的時代特征。另一張安慶博物館館藏的圖片也從不同角度再現(xiàn)了大觀亭的真實歷史形象。
從這些歷史圖片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為歷史真實圖像的大觀亭景觀,其物質(zhì)形態(tài)也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變遷中。隨著建筑景觀的不斷豐富,人和景觀之間的關(guān)系日益豐富,大觀亭景觀作為勝跡的色彩也日漸濃厚。光緒三年《大觀亭志》中的繪本圖像,便是從一位游覽者的角度來表現(xiàn)大觀亭景觀的。作為游覽者,從前面空地拾臺階而上,便來到勵忠祠,繼而登上達樓,再上大觀亭依欄覽勝,而后從余闕墓前院門出結(jié)束游覽,便基本將大觀亭景觀游覽完畢。清代嘉慶年間沈復(fù)《大觀亭游記》記載了游覽大觀亭景觀的過程:“是年九月,余從石琢堂殿撰赴四川重慶府之任。溯長江而上,舟抵皖城。皖山之麓,有元季忠臣余公之墓。墓側(cè)有堂三楹,名曰‘大觀亭’。面臨南湖,背倚潛山。亭在山脊,眺遠頗暢。旁有深廊,北窗洞開。時值霜葉初紅,爛如桃李。同游者為蔣壽朋、蔡子琴……其立腳全用磚石為之,承重處仿照西洋立柱法。幸面對南湖,目無所阻,騁懷游覽,勝于平園,真人工之奇絕者也?!雹?/p>
“勝跡并不是某一個單位的‘跡’,而是一個永恒的‘所’(place),吸引著一代代游客的詠嘆,成為文藝表現(xiàn)的不倦主題。與其他的‘跡’不同,勝跡作為一個整體并不吸引著追溯往昔的目光,而是從屬于一個永恒不息的現(xiàn)在。這是因為勝跡將各自為營的‘跡’融合為一個整體,從而消弭了單個遺跡的歷史特殊性?!雹輨氽E指向的是一個周流不息的整體,是由古今無數(shù)層次人類的經(jīng)驗所積累起來的一個以物質(zhì)為載體的文化概念,個體的表達是勝跡建構(gòu)過程中的組成元素。孟浩然所謂:“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彼詣氽E是可供今人登臨賞景、學(xué)習(xí)游樂、懷古覽勝的場地,而今人的行為又成為勝跡歷時性的構(gòu)建過程。故而,作為古跡的大觀亭是如何在歷史時空中實現(xiàn)觀念轉(zhuǎn)換的,便是我們需要接著探討的問題。
大觀亭景觀今雖不復(fù)見,然而從現(xiàn)存圖像中依舊可以喚醒我們登臨覽勝、緬懷先輩盛事、以發(fā)家國情思之懷的歷史記憶。實際上,大觀亭景觀作為勝跡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覽勝者對其文化觀念不斷構(gòu)建的過程。大觀亭景區(qū)最早建筑是余闕生前督建的勵忠祠,余闕生前曾多次來勵忠祠“講性命之學(xué)”。陳友諒葬余闕于正觀門外、勵忠祠以西,體現(xiàn)的是對余闕忠貞報國節(jié)氣的欽佩之情,宣揚的是一種崇拜英雄和忠臣的觀念。勵忠祠所宣揚的性命之學(xué)與余闕舍生殉國的節(jié)氣,二者精神達到了高度統(tǒng)一。明朝建立后,天下一統(tǒng),朱元璋作為新王朝的建立者,當(dāng)然更需要余闕這樣忠貞不二的臣子為明朝統(tǒng)治服務(wù)。故而,余闕墓作為這一精神的象征得到修繕與擴建便在情理之中。洪武25年(1392),朱元璋詔諭“表其墓”,在其墓前立碑,并在余闕墓地東西兩側(cè)分別修建了其侄女婿李宗可墓、馬卒墓及烈夫人祠等建筑。經(jīng)過明初的擴建,余忠宣公墓形成規(guī)模,大觀亭景觀的初始形態(tài)也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在此之后忠臣廟、正氣樓、感恩亭、仰高亭、余忠宣公祠相繼建成。至此,作為忠貞與氣節(jié)象征的物質(zhì)和觀念形態(tài)已然具備。
杰閣四望開,地扼中原控吳楚;忠魂一抔在,天留正氣壯山河。
——李丙榮題安慶大觀亭
此地何幸埋公,黃土一抔元氣在;小閣差堪坐我,青山四面大江橫。
——佚名題安慶大觀亭
天開圖畫,美盡東南,落日咽孤忠,戰(zhàn)血腥余千載后;魯酒不溫,高丘返顧,歌風(fēng)思猛士,江流倒卷萬山來。
——王復(fù)康題安慶大觀亭
巫鴻在《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shù)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中說:“作為‘勝跡’的泰山代表了一個特殊的‘記憶現(xiàn)場’(memorysite):它不是專為某人或因為某個特殊的原由而建,而是紀念著無數(shù)的歷史事件,傳達出不同時代的聲音?!雹尥瑯拥?,大觀亭之所以成為皖府第一名勝,對單一事件或觀念的解構(gòu)和重建也是必由之路,否則其將一直以名人祠堂形象示人。明嘉靖四年(1525),安慶知府陸鈳率一眾地方官到訪勵忠祠,繼而登山賞景,眼前“遠山近阜,濃淡分明,湖光塘坳,波光間映”,見風(fēng)光殊勝,然卻無覽勝佳所:“是足以覽一方之勝,何蔽于此也!今民少康,而一郡游觀之所,亦不可無也?!庇谑钱?dāng)年一座飛檐畫棟、氣象宏大且能四面觀景的大觀亭便在陸鈳倡議下在山頂落成。很快大觀亭景觀便成為安慶市民游玩休閑的好去處。故而大觀亭圖像所代表的觀念溢出了此前余宣忠公祠建筑圖像所象征的道德氣節(jié)觀念。自此大觀亭景觀由祭祀和憑吊死難忠臣的準宗教場所向風(fēng)景名勝景觀轉(zhuǎn)向。這一觀念轉(zhuǎn)變的背后既是多元化的觀念表達取代了單一的精神取向過程,也是“我輩復(fù)登臨”的今人,在場對江山勝跡在觀念上的重構(gòu)。大觀亭景觀作為勝跡圖像背后觀念的重構(gòu),使得個體登臨體驗從單一英雄崇拜表達中解放出來,走向了對皖山皖水、錦繡故土的贊頌,走向了有限的個體面對無限時空時碰撞的表達。
倚檻蒼茫千古事,過江多少六朝山。
——陶澍題安慶大觀亭
萬古乾坤此江水,千家山郭靜朝暉。
——馮志沂集句題安慶大觀亭
一碧無垠,吳楚青蒼分極浦;千秋如在,江山名勝得斯人。
——安慶大觀亭
不聳亭高,看天邊云樹蒼茫,無非樂土;潮平岸闊,問江上舟帆來往,那是閑人。
——佚名題安慶大觀亭
秋色滿東南,自赤壁以來,與客泛舟無此樂;大江流日夜,問青蓮而后,舉杯邀月更何人。
——李振鈞題安慶大觀亭
溯清水塘流,獨明季金沙河衣冠,甚同不朽;問皖公山色,與吾楊梅花嶺風(fēng)景,相較如何。
——楊竹簃題安慶大觀亭
康熙六年(1667)原江南省一分為二,原江南左布政司下轄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以及滁、和、廣德三州整合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從安慶和徽州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作為行省建制至此登上歷史舞臺?!巴睢睘椤懊篮谩敝猓巴钌酵钏币鉃椤板\繡河山”之意。安慶是春秋時代“皖國”故址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故而安徽省作為行政建制時間并不算太長。安徽主要由淮河以北的皖北、江淮之間的皖中及長江以南的皖南三大地域組成。安徽南北地理環(huán)境、文化風(fēng)俗差異很大,從歷史文化學(xué)的角度,相對應(yīng)的又可以分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及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區(qū)。雖然1667年安徽建省,安慶成為省會,但作為省會的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布政使”卻一直留在南京辦公。直到1760年,整整93年后,在乾隆皇帝旨意下,安徽布政司才勉強遷到安慶府。省會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寄寓另一省會近百年,官員不愿赴本省省會上任,這一奇觀的背后,透露出的顯然是官員們對南京強烈的依賴感和對省會安慶缺乏心理認同的信息。
近代以前,安慶城很大意義上是作為軍事要塞而凸顯其價值的。故而近代之前安慶人文并不燦爛,振風(fēng)塔的修建便是出于振興安慶人文之目的?!稇褜幙h志》記載:“皖城諸山雄峙西北,東南濱江平衍。形家言,須鎮(zhèn)以浮圖,青龍昂首,為人文蔚起之兆。明隆慶庚午(1570),安慶知府王宗徐謀于邑紳於惟一,吳宗周,乃建茲塔?!雹咔珊弦埠茫既灰埠?,此后安慶地區(qū)果真人文勃興,振風(fēng)塔也成為安慶人文璀璨的一種象征。不可否認的是,大到一國,小到一城,標(biāo)志性的建筑,往往成為一種文化精神的象征。如中國的長城、天壇、故宮,法國的凱旋門、巴黎圣母院、凡爾賽宮,美國的國會山、自由女神燈塔……這些建筑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物質(zhì)形態(tài)屬性而成為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征。隨著安慶成為省會時間日長,安慶人文積累也日趨厚重,而以迎江寺、大觀亭等為代表的建筑景觀圖像也逐漸成為安慶城市人文精神的物質(zhì)載體。
太平天國戰(zhàn)亂平息后,大觀亭景觀得以重建,安徽巡撫彭玉麟,感慨萬千,寫下了大觀亭名聯(lián):“五千年皖公何在,地接?xùn)|南,消除浩劫,選勝快登臨,盡鶴唳丹霄,鷗盟黃浦,拓此一亭佳景,蕩滌胸襟,寄語墨客騷人,莫孤負新秋風(fēng)月;卅六載賤子重來,天開圖畫,俯仰狂吟,憑欄休感慨,看龍巒疊翠,鵝嶼浮青,騁我百戰(zhàn)壯懷,放開眼界,收覽練湖灊岳,依然是舊日山河?!边@副對聯(lián)將安慶的人文歷史、文化精神,以深沉磅礴之氣概揮灑而出。我們或可說,至此安慶作為皖省省會在皖人文化心理層面終于得到確認?!啊ㄖ鞘^的史書,是視覺的意志表象。’中國古建筑留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視覺的美觀、內(nèi)心的升華,更體現(xiàn)了某種民族精神和特質(zhì)。”⑧從這個角度來審視,歷經(jīng)幾百年的觀念構(gòu)建,大觀亭逐漸成為近代皖省文化精神的一種象征。大觀亭象征的是對道德氣節(jié)、家國情懷的歌頌,對皖山皖水、錦繡故鄉(xiāng)的熱愛,對禮儀教化、思想人文的推崇。故而大觀亭景觀成為皖省第一名勝的背后是安慶作為省會在皖人文化心理層面得到認同的一種象征。
近代以安慶為中心的皖江文化的勃興,與安慶作為省會形成的凝聚力與文化感召力之關(guān)系絕非偶然。大觀亭、迎江寺等安慶景觀在皖人心中作為追尋文化心理歸宿感的意義依然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1928年,胡適應(yīng)邀到安慶講學(xué),游覽名勝如菱湖、迎江寺和大觀亭,尤以大觀亭印象最為深刻。安慶之行結(jié)束時,胡適站在緩緩離開的輪船上,感慨不已,寫下了“民國烈士墓,正對忠宣祠,此亦一‘大觀’,不須論是非”和“東有迎江寺,西有大觀亭,吾曹不努力,負此江山靈”兩首詩歌,激發(fā)了我輩當(dāng)努力自強,不辜負大好河山的情感。
1938年,安慶城被日寇占領(lǐng)。居于城市制高點的大觀亭不可避免地受到日寇的重點轟炸,重建僅僅70年的大觀亭景觀又遭到滅頂之災(zāi),再度成為一片廢墟。解放后,隨著省會遷離,這一帶成為大觀亭小學(xué)所在地,唯余一些殘壁斷垣,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勝跡終成廢墟?!?0世紀中國產(chǎn)生深遠影響,并發(fā)展成一種豐富的視覺文化的,是一種廢棄建筑的廢墟圖像。這種廢墟建筑和廢棄圖像所系的不再是憂郁的情趣和詩意的傷懷,而是傷痛和恐懼?!雹釓U墟也是一種圖像記憶,是對歷史不幸的一種喚醒方式,是傷痛和恐懼的一種永恒的記錄。在這個意義上,廢墟圖像也是對歷史觀念構(gòu)造的一種在場的參與,廢墟既指向過去,又面對當(dāng)下和未來。甚至廢墟圖像在訴說歷史時更為深沉有力。在某種意義上,廢墟也是一種名勝景觀,甚至充滿內(nèi)在的力量,雖然這種力量往往并不讓人愉悅和輕松。
新世紀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中國各地城市規(guī)模急劇擴大,安慶也不例外。大規(guī)模的城建行為,極大的改變了城市市容。與此同時,由于缺乏保護意識,城市中的古跡景觀往往破壞嚴重,幸存者也往往被孤立地擠壓于高樓大廈之中。圍繞大觀亭景區(qū),安慶城在近代以來已形成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qū),作為近代安徽省商貿(mào)、文化中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現(xiàn)代城市化歷史進程讓本來和城市功能連為一體的活景觀,成為失去生命的展覽“標(biāo)本”。大觀亭遺址現(xiàn)存范圍包括南到大觀街,北至觀音巷,西到采菊巷,東達觀音南巷的區(qū)域,但建筑大多殘破不堪,無人居住。雖然遺址與主城區(qū)連為一體,但依然割裂于現(xiàn)代安慶城市功能之外,成為一座城中孤島。
故而,面對歷史的輝煌和現(xiàn)實的落寞,思考大觀亭廢墟景觀作為歷史進程的參與者,如何在新的時期參與安慶城市建設(shè)及其背后觀念的重構(gòu),更是我們今天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
注釋:
①張建初《皖省首府老安慶》,黃山書畫出版社,2006年,第69頁。
②王萬峰《安慶大觀亭歷史文化遺產(chǎn)研究》,安徽大學(xué)2018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第39頁。③民國《懷寧縣志·名勝》卷四。
④[清]沈復(fù)《浮生六記》,中華書局,2018年,第79頁。
⑤[美]巫鴻《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shù)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80-81頁。
⑥[美]巫鴻《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shù)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第82頁。
⑦民國《懷寧縣志·名勝》卷四。
⑧薛忠文《建筑是石頭的史書——評〈中國古建筑和諧理念研究〉》,《光明日報》2017年12月24日。
⑨[美]巫鴻《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shù)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第117-1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