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潔
茫茫蔚藍中,一艘漁船,一位老人,天人合一。轉(zhuǎn)眼間,海水涌動,似乎非要把小船搞得人仰馬翻。一條大魚騰空而出,又重重落入海中。這便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分凶钜俗⒛康膱鼍啊_@本書中有著無限的生命力量,一人一魚,皆生機勃勃。
正如伏爾泰所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我們仿佛找到了一個好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是和老朋友重逢。這位好朋友,對我來說,就是書中的生命。
身處世間,生命無處不在,一花一世界,都是生命,可這些都不如《老人與海》中老人的生命強勁。哪怕他不再是曾經(jīng)扳手腕一天一夜的冠軍圣地亞哥,哪怕他不再是曾經(jīng)有小男孩陪伴的那個漁夫,他也仍然敢于追尋海洋的足跡,敢于與浩瀚的大海搏斗,敢于挑戰(zhàn)生命的奇跡。生命的強勁在他與大魚搏斗廝殺的那些夜晚,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那條魚骨架到底有什么用呢?
面對這個問題,我回答說,那是生命價值的所在,體現(xiàn)堅守的魅力。的確,一根空空如也的魚骨架沒有大用,上面的魚肉也早已被虎頭鯊瓜分殆盡,無法賣得1000磅了。但正所謂“無用之用”,那條魚骨架的用處便在于它是老人以不服老、不服輸?shù)男膽B(tài)拼命得來的戰(zhàn)利品。它向世人證明,老人確確實實與一條大魚廝殺,并取得勝利,這條魚骨架身上承載了老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象征著老人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尊嚴與驕傲。老人魚叉刺下的,難道僅僅是魚肉?不,那是老人堅守的生命價值。如此,我們又怎么能說這條魚骨架無用呢?
縱觀古今,生命的價值也許與苦難分不開,也許真的是“文章憎命達”。蘇軾歷經(jīng)烏臺詩案,左遷黃州,爆發(fā)出驚人的生命魄力,寫下《赤壁賦》;司馬遷仗義豪言,被處宮刑,展現(xiàn)出生命的堅毅與頑強,寫下《史記》;而《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手被割破,四肢疲憊,卻仍然戰(zhàn)勝了大魚。雖說,生命的價值不一定與苦難息息相關(guān),但這本小說中的老人的生命,卻是與苦難分不開的??v觀《老人與海》,這也許是老人爆發(fā)出生命價值的根本原因吧!
反觀現(xiàn)實,人們對生命漠視的根源,也許是在于沒有明確的動力促使他們發(fā)揮生命價值。當代青年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把壓力轉(zhuǎn)化為生命動力,激發(fā)生命的價值,實現(xiàn)人生的目標。
大魚被刺后掙扎的場面,驚濤拍岸,亂石穿空,老人的不屈身影,是生命的價值所在!
【江蘇前黃高級中學國際分校高三(8)班,指導(dǎo)老師:徐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