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
英國殖民活動所引發(fā)的人類流散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及至后殖民時期,與之相關(guān)的人類流散仍以各種形式存在。本期《“牙買加在召喚”——〈檸檬的果實〉中菲斯的“家庭”危機與家族意識的覺醒》和《奴隸貿(mào)易、黃熱病與大西洋流散共同體的覆滅——〈老水手行〉的政治隱喻》兩篇文章,聚焦以前英屬加勒比殖民地和英國本土之間的后殖民流散為主題的文學創(chuàng)作,剖析了兩方面問題:一、殖民流散的道德批判;二、后殖民流散與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前者以主人公的“瘋狂”和家園危機為表現(xiàn)方式,后者以主人公由“中心”到“邊緣”的反向流散為表征。文章作者們指出,共同體認同和共同體安全始終是此類文學創(chuàng)作的焦點。
對“加勒比財富”“主人公的瘋狂”“英國家園/共同體危機”三者之間關(guān)系的文學闡釋可追溯至英國浪漫主義時期。19世紀英國廢除奴隸貿(mào)易運動期間(1807-1830),浪漫主義詩人柯爾律治曾指出,加勒比種植園里黑奴的血汗和生命換來英國人杯中的茶和糖,下午茶不再是一種心安理得的享受,而蘊含著英國殖民加勒比的罪惡?!独纤中小分?,老水手射殺信天翁的瘋狂行動與其加勒比販奴活動密切相關(guān)。老水手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奴隸貿(mào)易、黃熱病和道德譴責之間罪與罰的邏輯關(guān)系。黃熱病是奴隸貿(mào)易罪惡懲罰的外現(xiàn)。黃熱病引發(fā)的老水手的瘋狂導致英國殖民流散者命運共同體的毀滅,表現(xiàn)為同船英國水手相繼死去。英國老水手重復講述海上遭遇,是其“祥林嫂”式自我救贖的手段,也是對大英帝國殖民事業(yè)的道德警告,即:廢除奴隸貿(mào)易和廢除奴隸制勢在必行,否則英國國家共同體便會經(jīng)歷以販奴船為隱喻的毀滅命運。
英國對加勒比地區(qū)長達三個世紀的殖民史和殖民教育,使加勒比人對英國是“家園”和“我是英國人”的民族國家認同根深蒂固。1999年牙買加裔英國作家安德里亞·利維出版小說《檸檬的果實》時,加勒比島國牙買加已經(jīng)獨立建國37年。對以利維為代表的加勒比裔英國人而言,宣稱“英國是我家”始終是一個悖論。小說中,英國的衰落與牙買加的發(fā)展形成鮮明對比,牙買加英國移民后代女主人公菲斯的牙買加之行助其解除了“我是英國人”卻不被英國人接受的身份焦慮?!拔沂怯耍茄蕾I加人”的身份認同是菲斯牙買加民族國家自信心的表現(xiàn)。菲斯父母的英國流散和菲斯的牙買加之行,集中反映了加勒比人從“朝圣”到“自省”再到“回歸”的流散格局,以及民族國家共同體思想觀念的變遷。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