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夕龍
與動筆結緣源于那篇《我和孩子們》,以蒙太奇的方式,記敘了我在鹽城市第一小學的實習生活,獲得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帶著這份欣喜走上了三尺講臺。
教書的日子忙碌而美麗,給我的筆端帶來不少鮮活而飽滿的文字。最先發(fā)表的是當年九月《東臺教育報》上的《一個新教師的教學日記》,教導主任特地用紅筆圈上,張貼到教師辦公室。面對教學生活,我寫下不少散文、詩歌,后來自編成了《笑對教?!泛汀毒捉廊松返奈膶W作品專集,受到同行和家長的肯定,更增添了我點燭破夜讀書寫作的信心和思考的力量。當時的華景超老校長看到我的“潛質”,建議我當個學校的“義務通訊員”,為學校管理和教學活動寫寫新聞報道,我受寵若驚,校長“吩咐”了,得弄幾篇“亮亮相”。所幸,在師范里我就是學校廣播臺的編輯,對新聞報道不算陌生,幾年下來,在市、縣報刊或業(yè)務內刊發(fā)表了大小新聞稿件近百篇,有的還獲得縣級獎勵。
受市局教研室在我鎮(zhèn)中心小學召開作文教學研討會的影響,我開始涉足作文教學研究,在自身專業(yè)水平提升上下功夫。當時教研風氣并不濃厚,也沒聽說有什么課題立項。我自主進行了《縱橫序列式作文教學》的研究,將作文教學分為兩條序列,縱序列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橫序列為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訓練,自編自印了《小學生作文導讀》,學生習作興趣濃厚,不少同學領略到了習作發(fā)表的快樂,當年的《鹽城教育報》曾報道過我的教研事跡。后來我又進行了《班級自主管理與學生素質發(fā)展》《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思考》等自主課題研究,在《鹽阜大眾報》《江蘇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大小報刊發(fā)表了一些稚嫩的教研心得。其中《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造性摭談》獲《中國教育報》“教育孩子的藝術”征文二等獎,獲贈教育知行圖書一套,這也成了我今后教學與思考的工具書。憑著《把準小語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四個“基本點”》應邀參加了由《人民教育》編輯部在湖南長沙舉辦的“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研討會,在眾多專家名師中參與意見,成為難忘的記憶……思考給我?guī)斫疱X也換不到的收獲。這時的我已被吸收為《鹽阜大眾報》通訊員,已能在《小學教學改革與實驗》《中國教育報》等大報大刊小試身手,如2002年9月6日《中國教育報》《集體備課教學展示》,介紹了我校集體備課教學研究的具體做法與初步成效。2007年2月7日《中國教師報》《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培訓模式探微》,介紹了我校教師培訓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走過一段蹣跚學步式的課題研究之路后,我擔任了鹽城市立項課題《小學德育活動化教育方式的研究》課題組組長。適逢學校新辟教科室,與教科室的兩位主任在思考中開始了走真路、真走路式的課題運作。我們先后舉行課題沙龍、階段成果匯報、子課題研究推進會、德育課題現場活動等等,在活動中推進德育活動化教育方式的研究。這當中,我除了受學校指派外出看現場、聽講座之外,還通過廣泛閱讀,汲取網上資源等厚實自身功底。如何調動廣大教師的教科研熱情,這是課題運作過程中進入我腦際的又一道思考題。在《中國教師報》剖析《教科研為何熱不起來》的同時,在校長的支持下,我主持制定了《安豐鎮(zhèn)小學教師工作業(yè)績獎勵條例》,突出教科研業(yè)績的肯定與褒獎。在教師工作考評中,專列教科研工作過程及績效子項,使全??蒲蟹諊山┑交?,由活到鬧。江蘇省第六期重點課題《小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實踐與探索》、鹽城市立項課題《小學德育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研究》等3項課題均成功結題。我倍感欣慰,更不敢絲毫懈怠,讀書不斷,思考不停,筆耕不止,見刊文章逐年攀升,且課堂教學主陣地不丟,參加市小學校長優(yōu)質課展評,獲一等獎。這時的我已如愿加入鹽城市作家協(xié)會,出版?zhèn)€人教育教學專集《面對生命的教育感知》。老師們在我的帶動下,在市級以上報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或新聞作品230多篇,28名青年教師在省、市論文、課堂教學、基本功等競賽中獲一、二等獎。
這些年,局里對教育新聞宣傳工作一直重視,出臺了專項考核辦法。這期間,我服從組織安排,先后任社區(qū)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雖配有校級兼職通訊員,但只要是我主持或參加的活動都是自己動手寫成新聞稿件,上傳學校及相關網站,這對我來說是一件趣事,學校新聞宣傳工作也一直走在同類學校前列。
現在,我回到教育工作的第一站任黨組織書記,教育新聞宣傳又成了我的分內事之一。除了寫寫黨建工作、教育教學管理心得之外,寫寫學校大型活動或經驗報道,先后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德育報》《集體備課教學展示推動學??缭桨l(fā)展》《把青年教師成長當作黨建分內事》《黨建引領守初心“培土育苗”當先鋒》等文章。
華中師范大學郭元祥教授說,“具有寫作愛好的教師,總是睜開思考的眼睛,觀察生活周遭的事情、人物;具有寫作興致的教師,總是擁有一個理性的頭腦,審視自我的生存狀態(tài);具有寫作沖動的教師,總是保持著一顆敏銳的心境,悉心地體察身邊的沖突與矛盾,凝集點滴心靈感悟,匯成思想的洪流?!苯逃龑懽鞯倪^程實則是思想行走的過程。譬如,我結合先后在社區(qū)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任現職學校的不同經歷,進行回顧、總結、研究、思考。針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認真研讀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教師隊伍建設是新時代興教之本》,新時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思想建設是建設中的基礎”“要以現代學校制度作保障”“要以創(chuàng)新機制為支撐”“要以科學考評為導向”發(fā)表于2018年第21期《甘肅教育》《卷首語》;針對新時代背景下,學校如何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持續(xù)發(fā)揮學校辦學主體作用,結合管理實際,提出《學校管理改革的“六要六不要”》,即“要執(zhí)行課程計劃,不要計劃與執(zhí)行相分離”“要堅持立德樹人地位,不要說起來重要忙起來忘掉”“要努力抓實教師發(fā)展,不要避重就輕引錯方向”“要強化同伴互助,不要‘揚州的鑼鼓各打各”“要科學考評教師業(yè)績,不要機械分三六九等”“要確立‘教師第一思想,不要忽視情感體驗”,發(fā)表于2018年第11期《教學月刊》;面對“中小學生課業(yè)‘減負”的熱點話題,對學生課業(yè)狀況進行區(qū)域性調查,歸結出主客觀因素,發(fā)出“‘減負需要協(xié)同‘用力”的呼喚,即“學校層面要樹立科學的育人觀”“教師層面要力求出新”“家長層面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發(fā)表于2019年1月30日《中國教師報》。在關注學生“減負”的同時,發(fā)出《教師減負令下學校管理“五問”》發(fā)表于2019年1月30日《中國教育報》。我認真研讀《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針對責任督學對學校與教師層面的監(jiān)督指導較多,對校長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層面的監(jiān)督指導有待加強的客觀存在,提出《責任督學也要多多督導校長》的思想主張,發(fā)表于2021年6月21日《中國教育報》。
教育寫作是份“苦差事”,但這種“吃苦”是一種磨煉與成長,在各類稿件見諸報刊媒體的同時,自身專業(yè)成長相信也不會遜色。拿我來說,先于同行上了中學高級職稱,獲得大市級學科帶頭人稱號,受到大市級教科研先進個人等表彰,還出版了個人教育教學論文選集《面對生命的教育感知》,第二本選集《在思考中行走》正在選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