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福 杰
(溫州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0)
歷史上,凱撒被刺后,羅馬并沒有回歸古典的共和國,而是由屋大維創(chuàng)立了羅馬帝國,“凱撒”一詞也成為此后的帝國皇帝的稱號。莎士比亞的《尤利烏斯·凱撒》著重描寫了這場政治斗爭,同時將事件的背景擴展到底層,表現了多種社會力量的沖突、角逐和妥協,從而使這一歷史事件呈現出更復雜的面目。令人深思的是,戲劇中的平民群體在舞臺上始終都非?;钴S。莎士比亞為何要將平民推上政治舞臺?他本人對平民持何種態(tài)度?對此,儀愛松和姜德兩位學者指出,民眾選擇的凱撒總體上是個優(yōu)秀的君主,這反映了莎士比亞對君主制的認同[1];胡錦羚則認為,莎士比亞盡管重視群眾,但并不欣賞甚至鄙視群眾[2];范若恩通過劇中的群體暴力事件,闡明了劇中平民群體的非理性特點。這些觀點或多或少都注意到了平民的破壞作用,也都立足于莎士比亞本人的政治觀探討文本的政治傾向,值得肯定,但還缺乏更為內在的分析,也沒有呈現出完整的平民形象。其實,文本中平民通過欲望敘事和玩弄語言游戲來表達自我,同時他們參與政治的形式對事件的走向、主要人物的命運乃至于羅馬的未來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面對羅馬的內戰(zhàn)和凱撒的勝利,平民也有表達的欲望,他們并不愿意安心等待事情結束,老老實實從事生產,因此他們既運用行動也運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傾向,哪怕是以一種胡鬧的、戲謔的方式。
戲劇的第一幕第一場以弗萊維厄斯、馬洛勒斯和若干民眾之間的對話開始。由民眾出場引出矛盾,這固然是對焦點問題的側面敘述,但也表明民眾是矛盾的發(fā)生條件,他們的作用十分重要。很明顯,民眾支持凱撒,而弗萊維厄斯兩人作為龐貝的擁護者反對凱撒。弗萊維厄斯在對話中指責說,在工作日,身為木匠的市民甲不應該在外面閑逛,他強調對方要承擔正常的社會功能;馬洛勒斯則對市民乙上街時的穿著提出要求:要能顯示出自己的職業(yè)特征——“你的皮圍裙在哪里?還有你的木尺?”[3]141更重要的是,兩人連續(xù)不停地追問兩位市民的具體職業(yè),重復多達五次,厲聲厲色的威權和逼迫者形象躍然紙上。
從皇家版莎劇全集的《尤利烏斯·凱撒》原文(含注解)可以看到,市民乙在一段介紹自己工作的話語中使用了大量雙關語,它們基本與性器官和性活動有關:在“I meddle with no tradesman’s matters ,nor women’s matters”這句話中,“women’s matters”的注釋為“the concerns of women sex or perhaps vaginas(陰道)”;此外,市民乙說的“handiwork”一詞暗示了“possible connotation of masturbation(手淫)”[4]1806。進一步說,作為主要的對話者,市民乙在交流時語言四處游移,既不簡潔,更不精確,而是充滿修辭色彩、俏皮意味。這表明,平民不是死氣沉沉的愚拙存在,他們內心世界豐富,充滿自尊和活力,擁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和顛覆性的表達能力。縱觀整個對話,以下三點需要重視。
第一,正當凱撒擊敗對手,實質上將成為羅馬世界最高的統治者時,平民自行組織起來祝賀凱撒的凱旋,并愿意為此放棄一天的工作;但是弗萊維厄斯拒絕承認市民參與的必要性并對其做出道德批評,認為這是對龐貝的遺忘與背叛。學者羅伯特·S·米奧拉(Robert S.Miola)認為背后的原因是“平民因其偽善,自利和忘恩負義而丑陋”[5]276,平民所稱贊的凱撒的勝利來自羅馬公民的犧牲,是可恥的內戰(zhàn)。另一方面,在弗萊維厄斯指責的背后是另一套邏輯,他對群眾職業(yè)的強調恰恰說明了他對政治的要求與理解:政治事業(yè)是自由的行動,關乎崇高和榮譽,因此政治參與者必須擺脫一般的生活需要和肉體束縛,完全進入精神世界。而這群工匠,承擔的只是社會生產功能,滿足的只是日常和肉體所需;無論是補鞋匠還是木匠,他們的作品都稱不上不朽——時間會腐蝕皮革與木頭,再精妙的技藝隨著人的消亡也必定消失[6]??墒驱嬝惒煌?盡管在歷史記錄中他失敗了,輸給了凱撒,但他的榮譽和聲名是不朽的,他存活于書籍和傳說,后人看到“龐貝”二字還是能感覺到這個人的存在。換言之,平民的表達無足輕重,是一場鬧劇,他們無法為政治事件增添哪怕一絲光彩。
第二,貴族們對“民眾”的認識是雙重性的,一方面蔑稱他們?yōu)椤澳绢^石塊”,是善變、不可靠的群體,另一方面弗萊維厄斯也提到“see where their basest mettle be not moved”[4]1806,其中“basest mettle”是雙關語,即下賤的東西和來自煉金術的低級的金屬。盡管這句話對民眾完全是貶低的,其中的語義是消極的,但“moved”一詞也暗含了普通的金屬變成黃金的可能,即平民也許能自我完善,成為優(yōu)秀的公民。更直接的論述來自后文的比喻:民眾成了凱撒的羽毛助他一飛沖天,“凌駕于眾人之上”。在這里,民眾完全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如果不加控制,就會帶來轉而投靠敵對者的惡果。
第三,關于市民乙的雙關語對話,大量的性暗示既展示了他的低賤身份,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也表現了他的刻意發(fā)泄,對對方的諧謔,而其中的微妙之處卻是對方體會不到的。肉體的自然欲望與補鞋匠的日常勞作,選用了同一個詞,表明了一種原始的、創(chuàng)造性的力量的并生。在隱喻的層面,作為平民,盡管他們無法體面地表達自身,不能正式、正當地參與政治事務,但很明顯,他們作為整體性存在,潛藏著如同性活動般的龐大力量。
總的來說,平民在言語表達中回蕩著自身的身體欲望,充斥著隱喻,這是來自底層的生命經驗,而這樣的話語與貴族格格不入,瑪羅勒斯和弗萊維厄斯兩人的無動于衷就是明證。同時,這里平民的對話與后文勃魯托斯和安東尼的兩場演說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市民甲乙的對話都簡短、迅速,沒有長篇大論。平民一般而言沒有接受長時間的特殊訓練,類似雄辯術的藝術并不為平民所掌握,但這不意味著平民就無法表達,他們破碎地、經驗地、隱喻地表達,其目的就是在與貴族對話時戲謔一下,而非說服對方或與對方爭辯。對話結束后眾市民的退場也顯示了平民一觸即走的語言游戲策略。
平民本身是政治的一部分,一方面平民運用占卜術、夢境等宗教上的手段合理地參與到具體的政治事件中,另一方面作者對柏拉圖《理想國》的接受導致對平民墮落本質的不喜和對統治者墮落的擔憂。總的說來,平民在劇中是否定的政治參與者。
平民在凱撒被殺之前就已經警告過他,然而是以“預言者”的身份。在廣場上,一位“預言者”突然出現,要凱撒“留心三月十五日”。凱撒對此毫不在意:“他在做白日夢,我們不理他,走吧?!盵3]145第三幕第一景,再次出現凱撒與預言者的簡短對話:“三月十五日已經到了……但還沒有過去?!盵3]188此外,一個名叫阿特米道勒的人也準備了一封短信,想提醒凱撒小心來自身邊的危險,但凱撒沒有接受,他說道:“和我們個人有關的,應放在最后處理?!盵3]188好幾位平民,包括凱撒的妻子卡爾帕妮亞在內,都勸告凱撒,但最終沒有結果。關鍵在于這些平民的勸告方式是外在于政治權力的,或是神秘預言,或是短信告知,或是夢中預演。奇怪的是,在第一、二幕中出現了很多奇怪的征兆,又是獅子又是火團等,它們與平民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胡玉娟老師提出:“平民也有自己的占卜術和預言師。公元前391年,高盧人劫掠羅馬城前夕,平民預言師馬爾烏斯·凱迪奇烏斯(Marcius Caedicius)向執(zhí)政的軍政官們匯報,他‘在黑暗中聽到一個不同于凡人的聲音,警告說高盧人正在迫近’。該平民氏族馬爾西烏斯(Marcii)把預言術傳入意大利。公元前294年,在羅馬公民大會的會場(Comitium)為該氏族的預言師馬爾西亞斯(Marsyas)樹立了一尊塑像?!盵7]此外,在羅馬早期,平民無法擔任執(zhí)政官等公職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平民沒有掌握“天命”(auspicia),后來隨著貴族與平民的三次論爭(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67年、公元前300年),平民的占卜術和預言開始進入公共政治領域,平民在政治上逐漸掌握了宗教資格。在《凱撒》中,平民預言者和卡爾帕妮亞都預見了“凱撒之死”,體現了預言術的政治內涵。
第一幕第二景中,凱撒在廣場上與平民見面,后者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幾次大聲歡呼。正是平民激烈的幾次歡呼讓勃魯托斯擔憂“人民會把凱撒選作國王”,促使他接受卡修斯的建議參與暗殺。另一方面,當勃魯托斯向凱斯卡詢問在廣場具體發(fā)生何事時,凱斯卡以一種鄙夷的口氣提到平民們高聲狂叫、拍手和他們滿是汗臭的睡帽、口臭以及廣場上污濁的空氣,最后總結說:“像他們在戲院子里那樣?!比欢?從轉述的話語來看,凱斯卡在九行文字中四次提到“I”,兩次提到“to my thinking”,這說明了描述的主觀性,凱撒不一定真的在愚弄民眾和演戲[5]278。當然,這些對平民的描述是否屬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平民的這種認識從何而來。
一方面,這是對民眾盲從的嘲諷。他們的表現完全是重復性的,整個會場只能聽到一種聲音,只能看到一種表情,無法聽聞任何異議的表示。以凱斯卡為代表的貴族階級認為,沒有矛盾、對立的政治是最壞的政治,是邪惡的專制,凱撒此刻的表現說明他已經完全控制住了民眾,這意味著自由的危險。
另一方面,來自平民的奉承會腐蝕凱撒作為合格執(zhí)政者的品質。莎士比亞筆下的凱撒是一個墮落的、虛弱的凱撒:他原先的軍事征服、他身體上的虛弱、他不公正的審判、他的迷信觀念等。研究者芭芭拉·L·帕克(Barbara L.Parker)認為,戲劇《凱撒》不僅得益于對《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參考,莎士比亞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同樣受益匪淺。按照《理想國》的政治理論,國家應該由三個階層組成,其中“the Workers,or populace”,即勞動大眾,在最底層,“Guadian or Guardians”,即統治者,在頂部,而國家的幸福最終是取決于統治者的,在其全部意義上,統治者必須以理性制止、反對那種引誘勞動者的魔力,也必須控制和引導意志。然而,凱撒本人不然,他不止一次地自我夸大,無限地自我拔高,甚至在圍觀民眾的擁護下陷入昏迷,這樣的凱撒是無力承擔統治責任的。
此外,凱撒之所以如此與狂熱的平民也不無關系。在《理想國》中,勞動者是由黃銅和鐵組成的,輔助者由銀組成,統治者由黃金組成,既然勞動者或平民因為材質的緣故會不可避免地墮落,那么統治者必須讓自己保持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中,以免種子被污染、腐蝕。但是凱撒偏偏與貴族同胞疏遠,與群眾有密切聯系。凱撒三次拒絕馬克·安東尼遞上的王冠,由此為他贏得了平民的好感和擁護。同時,來自平民的奉承和吹捧也極大影響了凱撒,如面對卡爾帕妮婭的噩夢,德修斯做了相反的、意在吹捧凱撒的解讀,直接導致了凱撒之死[8]。
綜上,平民對凱撒之死的預言體現了平民階層對羅馬政治的洞見,然而由于缺乏政治經驗,平民只能以一種直覺的、神秘的方式來把握或者敘說政治。與此同時,平民形象與凱撒形象直接聯系在一起,前者的墮落本質引發(fā)了、加速了后者的政治墮落。不體面的平民正對應著不體面的凱撒。
第一幕第二景還講到勃魯托斯聽到民眾歡呼之后,擔心“人民會把凱撒選作國王”。他們殺死凱撒,也是借口說凱撒將成為羅馬人的暴君。而在凱撒被殺之后,勃魯托斯安撫“驚惶失措的群眾”的方式就是安排演講,向包括平民在內的公眾說明必須殺死凱撒的原因。這都表明,平民參與了政治并產生了或顯或隱的影響。早在羅馬共和國中期,平民階層作為一股政治勢力就揭竿而起了,護民官、平民大會這兩個機構的存在保障了平民的利益,隨后一些法律的頒布(《十二銅表法》《李奇尼烏斯法》等)導致羅馬建立了貴族—平民政體[9],可以說平民在羅馬政治上是一股重要力量。因此,面對凱撒被刺這個黨爭同時也是政治陰謀的結果,他們是否認可暗殺的合法性成了關鍵。當勃魯托斯和安東尼等人試圖回應平民的要求時,平民實際上擔任了法官的角色,他們聽取雙方的爭辯,做出自己的判決。
盡管劇作只展示了勃魯托斯的演講以及隨后安東尼的講話,但對于兩次演講,圍觀市民的反應截然不同。這里,市民因善變、狂暴和易被煽動等特質一直受到詬病,他們完全成為一股破壞性的力量,威脅著羅馬的秩序。但是,平民是否真的是不合格的評判者?他們依靠什么原則進行審判?
漫長的演講中,要求安靜并認真聽講話的呼聲一直穿插其間,就是在這里隱藏著平民的秘密。如何處理聲音一直是政治生活的主題之一,發(fā)布命令、頒布規(guī)章、訓誡大眾、教育民眾等都是對聲音的利用,要保證群眾聽到應該聽的,對他們屏蔽不該知道的或不允許知道的,這既是聲音的控制,也是統治的藝術。作為傾聽的一方,首先要求聲音的來源清晰可辨且是單一的,只有一個聲音被允許和被歡迎聽見,只有一種聲音是有價值的,即聲音具有唯一性,也有一個中心;除此之外所有的聲音都是嘈雜的,需要被清除和屏蔽。其次,聲音必須是有距離的,它不能從內部、邊界內發(fā)出,這個唯一的聲源來自外部,具有異質性,它很好地穿透了整個空間,循著聲音的路徑,傾聽者才得以與外界交流,進行更高一級的組織。最后,這聲音既是作用于集體,更是直接作用于每個個體,它直接在耳旁回響,在心里共鳴,每個人都必須對這聲音做出反應。
由于政治上的聲音具有如此特點,那么當兩個不同的聲音先后出現時,群眾必須選擇一個并拋棄另一個。那么,第一要解決的是勃魯托斯和安東尼的演講在哪些方面會成為不同的聲音;第二要解決的是民眾選擇傾聽安東尼的聲音帶來了哪些后果,對民眾的形象構建有何影響。
在三個方面,兩者的聲音是有區(qū)別的,甚至是針鋒相對的。勃魯托斯的演講是具有空洞形式的德行的聲音,講究的是對等和區(qū)分,功德與罪孽嚴格區(qū)分的同時,各部分都得到對等的遭遇:“我用眼淚,回報他的愛;……用死亡清算他的野心?!倍矕|尼的演講是內容雜多的情感的聲音,作用于聽眾的情感和心靈,重要的是讓聽眾對安東尼本人產生認同和信任。
勃魯托斯的演講是主動的、積極的聲音,而安東尼的演講是被動的、消極的聲音。勃魯托斯本人要當眾宣布“凱撒致死的原因”,為此他組織并切分聽眾:“那些愿意聽我的,讓他們留在這兒。”但安東尼的演講“得到勃魯托斯和他同僚的允許”,表面看來,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只是順接著勃魯托斯的觀點和話語來展開,借用其詞匯來描述凱撒。相對于勃魯托斯的話語,安東尼的演講處于附屬、派生的地位。
勃魯托斯是自信的、論斷的聲音,安東尼是坦白的、不確定的聲音。在確定了凱撒即將成為自由的阻礙后,勃魯托斯毫不猶豫地決定刺殺凱撒,同時堅信自己的無私和美德,甚至還允許安東尼上臺演講。勃魯托斯認定自己與市民們共享同一套基本的準則,如對自由的認可、對榮譽的崇敬、對羅馬的愛,因此他三次提問是否有人要做奴隸而不愿做羅馬人、不愛國家,也三次回以“如果有,請說出來,因為我已經得罪他了”[3]202。但安東尼強調自己“只是說了所知道的事實”,他列舉事實,拿出遺囑,幾乎坦白民眾所不知道的一切。
事實上,根據莎士比亞寫作時參考的《希臘羅馬名人傳》,勃魯托斯并沒有成功說服民眾,人們還保存懷疑。盡管在劇作中,民眾在演說后是極其信任勃魯托斯的,但是并沒有真的理解演講:民眾仍要將凱撒的地位給予勃魯托斯。這解釋了安東尼最后的勝利:勃魯托斯的演講對象似乎不是普通民眾,而是高貴的、懂得雄辯術的聽眾。勃魯托斯是以貴族的身份進行演說,目的是統治平民和平息一場即將到來的內亂。相反,安東尼的演說是真正的政治演說,目的就是挑起群眾嘩變,因此他一直在強調自己的演講對于聽眾是易懂的,風格是樸實的,他好幾次稱呼聽眾為“friends”;不同于勃魯托斯堅持榮譽,安東尼用利益打動聽眾[10]。這些都說明了安東尼的成功,但讀者還不應該忽略在場的凱撒尸體在這場演說中的重要性。
一邊是堅定的、自信的、具有德行形式的聲音,另一邊是沾滿血污的尸體,兩者的對比是如此刺眼,這里是視覺與聽覺的較量。當聽眾“圍著凱撒的遺體站一圈”時,聲音就退居第二位,而畫面出現了,這是死人的畫像,圍觀的人就是這幅畫的邊界,就是畫框。那么凝視這畫面,帶來了什么呢?
列維納斯認為,他者的面容向我發(fā)出的第一條戒律就是:汝勿殺。這是面容在心中所引發(fā)的道德律令?!八说脑趫鼍偷扔谫|疑我對世界愉快的占有?!薄拔覀儼堰@種由他人的出場所造成的對我的自發(fā)性的質疑,稱為倫理?!盵11]當圍觀的聽眾看到凱撒被刺的尸體、死亡的面容時,心中的倫理反應被激起,他們深刻意識到一條戒律(你不可殺人)被違反了,而違反的理由僅僅是勃魯托斯的三段論推理,甚至都不是根據預言或上天的預兆,即神的意志。抽象的理論面對具體的生活、血淋淋的事實時面臨破產的困境,平民無法接受勃魯托斯的開脫,安東尼成功激起了嘩變。
綜上,在這兩場關鍵的演說中,平民并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他們是積極的法官,主動回應著演講人,在雙方的互動下平民充分調動起自己的官能,進而失序,發(fā)生暴亂:他們處死一個生命并不需要密謀、籌劃,事后也不需要進行辯論。
劇作中,凱撒與平民在同一幕退出舞臺中央,前者在被刺殺的同時失去了領袖的身份與權威,后者在為凱撒復仇的同時失去了理智和秩序。當只能以軍事作戰(zhàn)來處理政變時,原本復雜的博弈局面就簡化為雙方力量的正面碰撞,這時無論是凱撒還是平民都不再占據中心位置。因此,他們同時退場就成為必然,只是這也揭露出平民與凱撒的特殊關系。
此外,《凱撒》展示了貴族的危機,成為一名羅馬貴族意味著處于一種競爭狀態(tài),即同時想要摧毀和承認并深愛著同一階層的其他成員。勃魯托斯等人與凱撒的關系就是如此,只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于是刺殺凱撒的兇器同時也刺進了他們自己的身體。作為貴族原則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階層的貴族在自我競爭中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安東尼和屋大維所代表的新秩序,即保存了競爭狀態(tài)卻消除了愛的可能[12]。
與此對應的,當從平民到士兵、由城邦到戰(zhàn)場的轉變發(fā)生時,背后是作為平民與國家或政體中介的貴族的消亡,這一角的坍塌直接讓平民直面新興的君權,從此,平民在某種程度上作為臣民發(fā)揮其作用,維系著政治運轉。
縱觀《凱撒》中的平民,它一直是個復數概念,更是個物質概念,平民的肉體、身體、全部的官能是其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素和出發(fā)點。由于重精神、理性,輕欲望、意志的傳統,對平民本質的貶低似乎成了不言而喻的真相或實話,莎士比亞也部分繼承了這種論述的話語。布魯姆提到莎士比亞時稱:“并非他缺乏對窮人的同情;而是他相信某些重要的德行只能被少數人所擁有,即那些通過特殊訓練和長時間傳統熏陶出來的少數人……使他強調貴族的特殊權利?!盵13]201然而,也應該看到,正是由于凱撒之死及民眾嘩變,最終開啟了奧古斯都和羅馬帝國的輝煌,也預示了從民間而來的耶穌和基督教的到來,這是對平民歷史角色的一個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