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藝寧
周末,我無意中看到開蚌取珍珠的視頻,不禁驚嘆于大自然的神奇,一粒粒粗糙的沙礫竟能變成一顆顆璀璨的珍珠,而這背后是蚌日復一日地精心呵護。我不禁聯(lián)想到,這一粒粒沙礫與那些犯了錯誤的孩子何其相似。身為人師的我們,若能像蚌一樣,用平和的心態(tài)接納“沙礫”,用柔軟的愛去浸潤“沙礫”,用生命和精神去感化“沙礫”,假以時日,這些不起眼的“沙礫”一定也會發(fā)生質變,變成光彩奪目的珍珠。
小旭是一個讓我頭疼的學生,他初中時就時不時撒謊、打架斗毆、無故曠課。入學不久,他便給了我一個“下馬威”,短短一周與同學打架3次,上課頂撞各科老師。面對我苦口婆心的教誨與懲戒,小旭都無動于衷。
我深知,學生的問題背后一般都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在與小旭的父母和初中老師詳細溝通后,我大致了解了他的情況:小旭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離異了,母親再婚重組家庭,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小旭跟隨奶奶一起生活。初中時,老師在小旭違紀后多次請家長、記過,不僅沒有改變小旭,反而讓他越發(fā)“張狂”。
原生家庭的殘缺使小旭缺乏安全感,初中又遭受了太多冷遇和排斥,因此,他才會對老師、學校產(chǎn)生強烈的抵觸。了解了小旭的具體情況后,我更加堅定了幫助他的決心。
顯然,空洞的說教對“油鹽不進”的小旭已經(jīng)失效,當務之急是尋找恰當?shù)钠鯔C與突破口。
契機源自一次偶然。一天上課,我夾在課本中的一張林俊杰書簽恰好掉到了小旭的腳邊?;腥婚g,我捕捉到小旭看到書簽時眼中閃過的一絲光亮。我撿起書簽,什么也沒說,繼續(xù)上課。
下課后,正好是大課間,學生紛紛離開教室走向操場。等到教室里的同學都走光了,小旭神秘兮兮地追上我,問:“老師,老師,你也喜歡林俊杰嗎?”
我笑著點點頭,果然,小旭也是林俊杰的粉絲,這也許就是拉近我們心理距離的突破口。
如何利用好這個共同愛好呢?第二天的“課前一支歌”給了我靈感。以往的“課前歌單”都是我精心挑選的,雖然我沒有選擇那些學生覺得老掉牙的歌曲,但也沒有給予他們太多選擇的自由。現(xiàn)在,我決定把“歌單制訂權”還給學生,讓每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歌曲,但必須保證歌曲主題積極向上。
我提前與班干部召開會議,與他們商定讓小旭首先負責制訂下周的歌單,并讓他們把消息傳達給其他學生。
班會課上,我宣布了這個決定,教室里頓時一片歡呼。小旭開始似乎有些不屑,但我的下一句話讓他的表情發(fā)生了變化。
“這個改變從離我最近的小旭同學開始,大家有意見嗎?”
“沒有!”幾名班干部心領神會地帶頭響應我的提議,其他學生也紛紛表示贊同。
從小旭臉上的一絲紅暈和不太自然的神態(tài)中,我猜想,他還是渴望有這樣的機會。我順水推舟:“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小旭,第一周的歌單就由你制訂吧,你來給大家打個樣!”
小旭答應了。
萬瑋 攝
沒想到,新歌單的效果竟好得出奇。如我所料,小旭果然選了許多林俊杰的歌,這讓他在班上找到了不少有共同愛好和共同話題的朋友。小旭開始慢慢地融入班集體。
恰好學校不久要舉辦合唱比賽,我大膽地將合唱排練任務交給了小旭。小旭選了林俊杰的《愛與希望》,和小伙伴們一起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從聲部的選擇、服裝的準備再到隊形的編排、大屏幕圖片的設計,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當然,整個排練過程也少不了我與班干部的默契配合。
比賽非常順利,我們班如愿拿到了合唱比賽第一名。小旭很興奮,這是我第一次從他的臉上看到這樣的表情。于是,我趁熱打鐵,鼓勵他參加“校園十大歌手大賽”,結果他成功入圍了十強。
我在為他感到高興的同時,還不動聲色地關心他的生活??荚嚽?,我從圖書館為他借復習資料;他生病時,我及時打電話問候;他過生日時,我送上一張林俊杰的音樂專輯……
小旭并沒有如我預期的那樣馬上“逆轉”,不交作業(yè)、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仍然時有發(fā)生,但他從原來的從來不交作業(yè)變成一周能交兩三次作業(yè);偶爾也能專注聽課,頂撞老師的次數(shù)少了,眼神里的桀驁不馴也悄然淡去。我知道,對于小旭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一定會堅持下去。
小旭的故事讓我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所謂的“問題學生”何嘗不是對教師成長的一種成全?正因為他們,教師才會不斷檢視、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在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師生雙向奔赴、彼此成全、共同成長。
因此,對待這些并不完美的“沙礫”,教師不僅要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還應該理解、包容他們,如同蚌孕育珍珠一樣,用柔軟、慈悲、大度的心,堅定而執(zhí)著地包裹“沙礫”。愿每個為師者都有蚌一般的情懷與胸襟,以柔軟的愛溫潤學生的心靈。(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