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二十大英譯報告的概念隱喻研究

2023-11-17 02:53楊金龍梁穎珊
中州大學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語料二十大隱喻

楊金龍,梁穎珊

(四川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重慶 400031)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致力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傳播體系,提升國際影響力。在此背景下,如何理解中國話語,形成具有中華特色的話語敘事體系成為時代所需。武建國、謝思思和李晶[1]認為,政治話語作為一種專責機構話語,往往較難識別,而概念隱喻作為一種思維方式,能夠?qū)碗s抽象的政治事實映射到熟悉具體的體驗中,激發(fā)公眾情感,起到勸說作用。一方面,概念隱喻的系統(tǒng)性可使聽者在復雜的政治話語中,通過抽象概念轉(zhuǎn)化為具體,將不可知概念轉(zhuǎn)化為可知概念,從而更好地理解說話者的政治觀點和目的。鑒于此,概念隱喻成為政治說話者的上佳之選。另一方面,政治具有延續(xù)性,政治話語的傳遞往往是對先前觀點的重復或闡述新的觀點[2],這一構建過程與隱喻構建過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Thompson[3]198認為,沒有隱喻的政治就如同沒有水的魚,可見二者的密切聯(lián)系。概念隱喻應用廣泛,在政治領域的應用尤為突出。由此,本文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語料,借助Antconc來分析其中概念隱喻的涉及類型、使用頻次及其功能,進而探討如何準確理解新時代中國政治話語,促進中國聲音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相關研究綜述

(一)概念隱喻

“隱喻”一詞來源于希臘語中的metaphora。其中,meta指跨越之意,而pherein指轉(zhuǎn)移之意。因此,從字面含義來看,“隱喻”即從一點轉(zhuǎn)移到另一點。Hawkes[4]認為,隱喻是一種特殊的語言過程。在此過程中,一事物的某些方面被轉(zhuǎn)移到另一事物之上,從而使后一事物能像前一事物那樣被述說。隱喻的本質(zhì)就是“通過一種事物來理解和體驗當前的事物”[5]3。圍繞隱喻認知功能這一話題的探究可溯源至亞里士多德時期的隱喻修辭觀。隨后,以Richards和Black為代表的隱喻互動觀認為,隱喻由主題和次題構成,將次題的相關意義集合投射到主題即可得到隱喻。自20世紀70年代起,以Lakoff和Johnson為代表的西方學者開始了對隱喻認知功能的進一步探索。Lakoff和Johnson認為[5]3,隱喻不僅關涉語言,人類的思維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隱喻的,并將其大體分為三類:結構隱喻、本體隱喻和方位隱喻。其中,結構隱喻指一個概念通過隱喻的方式用另一個概念表達出來,這兩個概念之間在結構上存在某種相似性。本體隱喻指人們借助對客觀事物或事物的經(jīng)驗認知來理解其他事物,這樣的物質(zhì)實體所構成的隱喻即本體隱喻。方位隱喻不同于以上所提及的隱喻類型。它不通過另一個概念來構建,而是立足于人對空間方位的感知來組織一個互相關聯(lián)的概念完整系統(tǒng)。束定芳[6]認為,概念隱喻由源域和目標域這兩個概念域組成。通過由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即將熟悉、已知的概念映射至不熟悉、有待理解的概念上。這一映射過程同時反映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過程,即從具體到抽象。

(二)政治話語中的概念隱喻

話語是由社會構建并由社會形成的:它構成情景、知識對象和社會身份,以及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7]。吳明華[8]提出,政治話語產(chǎn)生于一定的政治環(huán)境,并且是一種帶有特定傾向的話語行為,通常帶有宣傳政治理念等重要作用。對于政治話語的概念界定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而言,幾乎所有的話語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譬如,Nair[9]認為,只要是以政治為中心所展開的有目的的交際則可視為政治交際。彭文釗[10]將政治話語定義為一種以政治交際為中心的言語活動。狹義而言,政治話語則限于政治家的言語活動,或政治官員出于某些政治目的而進行的事務溝通話語。

一些研究表明,政治話語是國家實現(xiàn)政治權力的重要載體,其與概念隱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也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例如,Lakoff[11]以兩次伊拉克戰(zhàn)爭為例,探究了政客如何運用概念隱喻進行國際話語傳播,構建伊拉克戰(zhàn)爭的合法性。Juszczyk、 Kona 和 Fabizakd[12]通過分析波蘭和美國的總統(tǒng)選舉演說發(fā)現(xiàn),隱喻有助于說服潛在選民,且能夠幫助候選人建立與選民之間的凝聚力。王維民和黃婭[13]的研究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1978-2011)為例,發(fā)現(xiàn)不同時期語料中的概念隱喻具有強烈的語篇及時代特點,這些特點有助于建構各自時期的政治立場。汪少華和張薇[14]通過分析美國總統(tǒng)布什、奧巴馬的環(huán)保演講,發(fā)現(xiàn)隱喻能夠幫助演講者彰顯聽者導向的道德價值觀。

綜上,政治話語與概念隱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已受到國內(nèi)外學界的廣泛關注,但相關研究的語料選擇往往以本國語為主,探究政治話語中的概念隱喻是如何引導目標聽眾的。然而,以政治話語的英譯本為語料的相關研究仍相對匱乏。新時期下,面對國際形勢新發(fā)展,探究新時代中國政治話語的英譯本如何展現(xiàn)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文以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以下簡稱二十大報告)為語料,分析概念隱喻在語料中呈現(xiàn)的特點及其功能。

二、二十大英譯報告中概念隱喻的呈現(xiàn)

(一)語料庫的建立

本文以新華網(wǎng)發(fā)布的二十大英譯報告為研究語料,并將其以txt格式保存,借助EditPlus刪除語料中多余空行符號,自建字數(shù)為25281的小型語料庫,以AntConc 3.5.9作為語料庫檢索統(tǒng)計工具。

(二)概念隱喻的識別

文本中的隱喻識別遵循由Pragglejaz Group[15]所提出的隱喻甄別程序(MIP),其立足于大規(guī)模語料話語事實中的隱喻識別,能夠提供一套適用于普遍語料的算法。首先,我們從新華網(wǎng)下載二十大英譯報告文本,通讀語料把握其整體意義。隨后,我們仔細閱讀報告,鎖定其中的詞匯單元,并借助Antconc中KWIC對不同隱喻類型的重點詞匯進行篩選。例如,對于結構隱喻下的建筑隱喻,鎖定重點詞匯單元build、foundation、support等。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確定隱喻關鍵詞匯時,首先結合語境,確定該詞匯在其他語境中是否具有更具體、更精確的意義。若詞匯具有更基本的語境意義,將其與基礎意義進行對比理解,檢查二者能否相互理解。當以上條件得以滿足時則可認為是隱喻詞匯。此外,由于一個隱喻詞匯單元存在多種詞形變化,我們檢索時以詞根為主,圍繞詞根所衍生的其他詞匯同樣歸于此詞匯進行檢索計算,同時參考Charteris-Black[16]提出的“共鳴值”概念,通過量化的方式,計算特定隱喻下重點詞匯出現(xiàn)頻率高低,由此得到結構隱喻、本體和方位隱喻下各隱喻類型使用頻率(如表1所示)。

表1 隱喻的分類明細

由表1分析可見,旅程隱喻的共鳴值最高,其次是戰(zhàn)爭隱喻。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共鳴值百分比共計48.3%,表明旅程隱喻和戰(zhàn)爭隱喻在二十大報告中的使用頻率較高,說話人更傾向于使用旅程和戰(zhàn)爭的相關特征來闡述政治事實。戰(zhàn)爭隱喻后分別是建筑隱喻、人類隱喻、上/下隱喻、植物隱喻和容器隱喻。其中,上/下隱喻、植物隱喻和容器隱喻三者共鳴值均低于10%,表明以上三種隱喻類型在文本中適用性較低,說話人只在談論相關話題時才使用此類型隱喻。此外,家庭隱喻的共鳴值占比最低,說話人僅在探討特定話題時才會使用此隱喻。

(三)概念隱喻的呈現(xiàn)

參考Lakoff 和Johnson[5]11所提出的隱喻分類,本研究結合具體語句,分析結構隱喻、本體隱喻和方位隱喻在二十大報告中的呈現(xiàn)特點。

1.結構隱喻

Lakoff和Johnson[5]61認為,結構隱喻是以一種概念的結構來構建另一種概念。該隱喻往往借助具體概念來顯示抽象的概念系統(tǒng),即說話者使用系統(tǒng)中高度結構化的概念來描述另一概念,使聽眾更好地理解復雜的政治概念。二十大報告中,結構隱喻往往從不同事物的結構出發(fā),幫助人們通過經(jīng)驗體驗理解政治概念,如表2所示。

表2 結構隱喻示例

(1)旅程隱喻

我們發(fā)現(xiàn),二十大報告中的旅程隱喻借助人們對起點、道路選擇、路途險阻和終點等旅途概念的體驗或理解,將旅程的結構投射到國家社會發(fā)展,由此來展現(xiàn)國家的發(fā)展方向。例如:

① We have kept to the path of socialist political advance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② In pursuing modernization, China will not tread the old path of war, colonization, and plunder taken by some countries.

以上兩個例子中“path”指道路,途徑和路線。從源域的角度出發(fā),指的是在旅途過程中的道路,將此映射到目標域即得到的是國家發(fā)展道路,其中所選擇的方向道路即為國家的發(fā)展方向。語料表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無論是對過去發(fā)展的總結還是對未來發(fā)展的展望,國家發(fā)展都如同一段旅途,通過不同的發(fā)展路徑或方式,最終達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這一目標。

(2)建筑隱喻

語料中的建筑隱喻借助人們對磚瓦、鋼筋泥土和支柱等建筑材料的經(jīng)驗理解,將建筑的結構映射至國家領域。其中,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即國家各領域的發(fā)展,由此來呈現(xiàn)社會發(fā)展對國家的建設性作用。例如:

③ The next five years will be crucial for getting our efforts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off to a good start.

④ A society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i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we can build a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例③和例④中“build”指建設。從源域的角度看,這指的既是建筑物,也是建筑工程和建筑結構,將其映射到目標域后即為社會各領域的運行結構、發(fā)展現(xiàn)狀、國家建設。其中,例③將未來五年的發(fā)展看作建設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基礎,未來工作對于國家建設而言如同建筑物的根基,由此來突顯未來五年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例④將法制社會看作法制國家建設的地基,只有法制社會的“地基”牢固才能穩(wěn)步建設法治國家,這呈現(xiàn)出法制社會建設對于法制國家建設的支撐性作用。

(3)戰(zhàn)爭隱喻

戰(zhàn)爭隱喻將人們對戰(zhàn)役部署、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排兵布陣等概念認知投射至國家政策部署和行動決策中,展現(xiàn)新形勢下國家政策的緊迫性和戰(zhàn)略性。例如:

⑤ At these sessions, major strategic plans were also made for advancing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⑥ We have ensured and improved public wellbeing as a matter of priority and pooled resources to wage a critical battle against poverty.

例⑤中,“strategic plans”指的是一些戰(zhàn)略性計劃。從源域角度看,指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略部署。將此結構映射至國家發(fā)展舉措,每一項都是基于國家長遠發(fā)展基礎之上所提出的系統(tǒng)措施,由此展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籌安排能力。例⑥中,“battle”將脫貧視為戰(zhàn)役,借助人們思想認知中對戰(zhàn)爭的畏懼及對勝利的渴望,激發(fā)讀者情感共鳴,同時表明國家對脫貧攻堅的重視和決心,激起讀者情感上共鳴。

(4)家庭隱喻

家庭隱喻借助人們對兒女、骨肉、血脈等家庭概念的理解和重視,將家庭的概念結構映射至人民同胞,由此讀者產(chǎn)生對家庭關系的共鳴。例如:

⑦ It is also a shared aspiration of all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natural requirement for realizing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⑧ Blood runs thicker than water, and fellow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re one family bound by blood.

例⑦和例⑧中,源域“sons and daughters”“one family”等家庭概念映射到國家和人民的關系中,表明全國人民是一個大家庭,每一個民眾都是家庭中的一員。這樣的使用符合中國政治話語突出人民性這一特點,呈現(xiàn)人民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符合國家與群眾一心的初心信念。

(5)植物隱喻

植物隱喻借助人們對花、果實、土壤等植物結構和生長環(huán)境的體會,將植物相關的結構映射至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因素和所取得的成就,由此理解社會各領域的發(fā)展情況。例如:

⑨ Only by taking root in th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oil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can the truth of Marxism flourish here.

⑩ With this, we will ensure that Marxism puts down deep roots in China.

例⑨和例⑩將馬克思主義傳播看作植物種植,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是孕育其生長的沃土,植物經(jīng)過不斷滋養(yǎng)最終扎根生長。由此可以凸顯本國優(yōu)秀歷史文化以及社會傳播環(huán)境的重要性。

2.本體隱喻

本體隱喻是將具體事物映射到抽象事物上的隱喻[5]23。本體隱喻可以促使人們從具體的物體感知抽象的物質(zhì),例如將事件、情緒、活動等看作實體和物質(zhì),這有助于人們以相對簡單的方式理解抽象的事物。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二十大報告中,本體隱喻往往會使用具體的實體,如人和容器來理解特定的政治概念,如表3所示。

表3 本體隱喻示例

(6)人類隱喻

人類隱喻使用器官部分、語言現(xiàn)象和動作行為等與人有關的概念,并將此投射至社會建設和黨的發(fā)展等各方面發(fā)展,以便聽眾產(chǎn)生切身體會。例如:

醫(yī)學留學生的教育與國內(nèi)醫(yī)學生相比要求更高,難度更大,對于醫(yī)學留學生的臨床教學模式的探究,有利于留學生對于課程的掌握,也有利于提高我國留學生醫(yī)學高等教育水平,加速國內(nèi)醫(yī)學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我們在留學生先天性心臟病的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更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許多不足,因此也在不斷的完善與提升,加強教師隊伍培養(yǎng),以滿足不斷增加的留學生醫(yī)學教育需求,提高留學生醫(yī)學教育質(zhì)量。

(7)容器隱喻

容器隱喻借助人們生活中對于容器外表及特征的認知,將各式容器映射至社會群體及社會活動,由此體現(xiàn)邊界化和可量化的表述。例如:

3.方位隱喻

方位隱喻基于人們的身體經(jīng)驗感知,構建一個獨立完整的概念系統(tǒng)。在概念系統(tǒng)中,內(nèi)部各元素相互聯(lián)系且遵循彼此的空間定位。Lakoff 和Johnson[5]11指出,將源域的空間結構映射至目標域中,使抽象的目標域擁有意向圖式的基本邏輯。在二十大報告的方位隱喻維度,大部分與人相關的基本概念都依據(jù)一個或多個空間映射至抽象概念,如情緒、健康和社會地位等,如表4所示。

表4 方位隱喻示例

(8)上/下隱喻

上/下隱喻基于人的身體經(jīng)驗和文化經(jīng)驗基礎,提出空間化的概念,使讀者更易于理解政治現(xiàn)實及社會活動。例如:

三、概念隱喻的功能

通過對二十大英譯本中的概念隱喻進行歸納,我們發(fā)現(xiàn),結構隱喻、本體隱喻和方位隱喻在二十大英譯本中均有所體現(xiàn),且大致呈現(xiàn)以下功能:

(一)簡化內(nèi)容

聽眾既是話語接收者,也是話語傳播者。在此過程中,聽眾接收并理解話語是進一步實現(xiàn)話語傳播的前提。因此,說話人在闡述話語時應把聽眾的認知考慮在內(nèi),通過一定的話語傳遞技巧,促使信息更好為聽眾理解,從而促進傳播?;诖?政治語篇中使用概念隱喻是借助人們所熟悉的源域概念來理解相對陌生的政治領域概念,實現(xiàn)內(nèi)容簡化,促進理解傳播。Thomson[3]196指出,隱喻作為言語表達的工具,如同橋梁般連接話語和觀眾。就本文而言,二十大報告內(nèi)容涵蓋多個領域,如經(jīng)濟、政治、文化、外交、外貿(mào)、生態(tài)等,而其中的一部分話題對普通民眾而言是復雜或抽象的。在此背景下,使用概念隱喻能借助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釋抽象概念問題。例如,旅程隱喻和建筑隱喻可從旅途和建構兩個方向出發(fā),闡述國家發(fā)展道路的選擇及社會發(fā)展領域的投入支持;戰(zhàn)爭隱喻中,出于戰(zhàn)爭的緊迫性和人們對勝利的渴望的經(jīng)驗認知,報告提出“抗擊”一詞,聽眾更容易理解戰(zhàn)勝疫情的決心。可見,通過源域和目標域二者的相互作用,概念隱喻可以簡化相對復雜的內(nèi)容,縮短說話者和受眾間的距離,幫助聽眾理解話語,從而進一步接受并傳遞其價值觀點。

(二)激發(fā)情感

概念隱喻能幫助說話人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既表達觀點態(tài)度,又彰顯話語情感。例如,說話人在闡述兩岸關系時,使用家庭隱喻,表明兩岸同胞同樣作為祖國母親的兒女而存在。這一表述激活了讀者對家庭的情感認知,激勵讀者團結一致,共同守護家庭及親情??梢?概念隱喻可以作為話語和價值觀間潛意識情感的交流媒介而存在。對于大多數(shù)受眾而言,他們既是個體,也是國家社會中的一員,概念隱喻的使用能喚起植根于受眾的共同文化,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情感傾向。

(三)樹立形象

概念隱喻能呈現(xiàn)豐富而立體的國家形象。其中,國家形象的特征依據(jù)不同的概念隱喻類型發(fā)生改變,從而實現(xiàn)從多方位展示中國形象。例如,旅程隱喻所樹立的是“領路人”形象:國家是在發(fā)展建設道路上的引路人,帶領大家走向新的發(fā)展道路;戰(zhàn)爭隱喻中,面對社會潛在不安因素,如疾病肆虐,國家扮演的是“領軍人”:制定戰(zhàn)略性措施,帶領人們戰(zhàn)勝疫情,走向成功;在植物隱喻中,國家扮演了林、木的角色:通過土壤滋潤成為參天大樹,屹立于世界之林。當樹木不斷生長成樹林,維護樹林內(nèi)部生態(tài)系統(tǒng),即人民群眾共同努力推動國家發(fā)展的同時,國家實力的增強也有利于保護人民群眾。

四、結論

二十大報告是呈現(xiàn)國家形象、豐富國內(nèi)外讀者對中國認知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過分析二十大英譯報告中的概念隱喻,發(fā)現(xiàn)旅程隱喻、戰(zhàn)爭隱喻、建筑隱喻、家庭隱喻、植物隱喻、人類隱喻、容器隱喻和上/下隱喻最為顯著。此外,語料分析可見,概念隱喻在二十大英譯報告報告中主要呈現(xiàn)三種功能,即簡化內(nèi)容、激發(fā)情緒和樹立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本文借助了Antconc來確定不同隱喻的關鍵詞,但由于識別分析過程仍以人工為主,存在主觀上的理解差異。此外,對英、漢語料的分析與解讀同樣存在一定的主觀性,權當拋磚引玉,為以語料庫為基礎的政治話語研究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語料二十大隱喻
二十大頌
喜迎黨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基于語料調(diào)查的“連……都(也)……”出現(xiàn)的語義背景分析
華語電影作為真實語料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苗防備覽》中的湘西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