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
想讓孩子把能力轉(zhuǎn)化為自信,家長要做的是——
我們都有這種體會,就是只有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從內(nèi)心生發(fā)出自信,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也要走這條路。
有家長說,道理我懂,我要的是做法。下面,我就來談談做法。
想讓孩子把能力轉(zhuǎn)化為自信,家長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建立良性反饋,多肯定孩子。如何肯定?我推薦“341肯定法”。
“肯定”不同于“賞識”和“表揚”
首先,家長要明白肯定的重要。
你問一萬個人,是經(jīng)常被肯定容易自信,還是經(jīng)常被否定容易自信?一萬個人會告訴你同一個答案。
再想想你青春年少時,如果老師總否定你,你跟他的關(guān)系咋樣?你喜歡不喜歡上他的課?你的成績咋樣?如果家長總打擊你,你還想不想和他們親近?他們說的話,你是照做還是不聽?
不用我說答案,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中獲得答案。一個經(jīng)常被否定的孩子,是沒有自信的。對家長來說,經(jīng)常否定孩子,是無法真正地對孩子進行教育的。
其次,為什么家長要多肯定孩子,而不是多賞識和多表揚孩子呢?因為肯定與賞識和表揚是不同的。
賞識,含有居高臨下的意思,即把自己擺在高位,把對方擺在低位。如,老師賞識學生、領(lǐng)導賞識部下,沒有學生說“我很賞識校長”,沒有員工說“我很賞識董事長”。家長想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需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所以賞識不是我們提倡的。
那表揚呢?表揚是有條件的:做得好的時候,才有資格得到表揚;沒做好的時候,你表揚對方,對方會以為你在挖苦他。
相對于賞識和表揚,肯定更平和、更普通,但一樣包含著正向的力量,這對能力較低、需要培養(yǎng)自信的孩子來說,最合適。
“341肯定法”的具體操作
“3”指三個任何: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事情。
就是說,對待孩子,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事情都可以肯定。即,肯定是無條件的。哪怕孩子考了20分,你依然可以肯定他。但是當孩子考了20分的時候,顯然你很難表揚他。其實,即便你言不由衷地表揚了,孩子也不會相信。
“4”指四個方面:肯定情緒、肯定動機、肯定已經(jīng)做到的地方、肯定可以提升的空間。
前面說了,肯定是無條件的。當孩子做得好時肯定他很容易,就不說了。我只說當孩子沒做好時,家長仍然可以從4個方面肯定他。
1.肯定情緒
情緒是心情的表現(xiàn),是通向一個人內(nèi)心世界的大門。如果你能夠覺察并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就等于找到了打開他心門的鑰匙。想想看,如果你能夠開啟孩子內(nèi)心世界的大門,能夠走進去看到孩子的渴求,這會不會讓孩子瞬間覺得你非常了解他?
我們也可以換位思考一下。比如,你和伴侶因意見不同而爭吵。你心情糟糕,而他關(guān)注的不是你的心情,而是繼續(xù)大講特講為什么他的看法是對的、你的看法是錯的。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根本聽不進去他講的任何話,因為你的心門關(guān)閉了。所以,我們要肯定一個人,首先要肯定他的情緒。
也許一開始無法做得很到位,但是沒關(guān)系,只要記得提醒自己。一旦你開始關(guān)注對方的情緒,你就等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已經(jīng)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可孩子沒有給你想要的回應,你千萬不要灰心喪氣,就此放棄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你依然要觀察孩子的表情,他雖然沒有給你想要的回應,但表情放松了,或者他一開始不看你可是現(xiàn)在看你了,這些表現(xiàn)都說明你做對了,你正在走向他的內(nèi)心世界。
2.肯定動機
任何行為的背后,都能找到一個正向的動機。還舉前面那個例子,孩子考了20分,回家后心情沮喪。這時,家長要先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你沒考好很難受,是嗎?”這時孩子也許會有正向反饋,對你訴說事情的經(jīng)過和內(nèi)心的痛苦,也許什么都不說,繼續(xù)待在自己的情緒里。于是,你可以肯定他的動機:“你難過是因為想考好但沒考好,這說明你是一個要求進步的孩子。”
3.肯定已經(jīng)做到的地方
肯定孩子做到的地方,不只是讓孩子心里舒服、親子關(guān)系密切,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幫助孩子形成能力。就像打籃球練習三步上籃一樣,這次孩子做對了,但下次不一定能做對。只有反復嘗試,多次做對,他的上籃動作才會變成一種標準反應,從而形成能力固定下來。所以,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做得好、做得對時,一定要告訴他、肯定他。這樣,既讓孩子感覺自己的努力被看到了,以后會更加勤奮,又能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力量的。
4.肯定可以提升的空間
這部分是很多家長熟悉和擅長的。因為在傳統(tǒng)教育中,沒有前三步,家長一眼就看到了孩子的缺點,上來就說孩子的不足以及以后怎么改正。
不過,也有家長說自己和孩子說話是有第三方面的。比如,會先表揚孩子一句:“總的來說,你做得還不錯。”然后才是批評,“但是你在哪里哪里做得不好,要去改正?!?/p>
這種做法,貌似先肯定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后談問題,可孩子并不買賬。于是,有些家長抱怨:“我都已經(jīng)表揚他做得好的地方,可他為什么不領(lǐng)情呢?”
家長之所以有此疑問,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他的做法有問題。他肯定孩子的話說得籠統(tǒng),內(nèi)容也少,可是孩子沒做好的地方、要怎么改正,他說得很具體,內(nèi)容也多。前面的肯定輕描淡寫,后面的批評針針見血;前面說得虛,后面說得實,孩子當然不領(lǐng)情。所以家長要注意,肯定孩子時要說具體、說細節(jié),要真心表達,并給予充分肯定。
這里,有必要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已經(jīng)做得很好,那么第四方面可以進行,也可以不進行,尤其當孩子長期沒有獲得肯定,現(xiàn)在終于有機會做好一次的時候,這第四方面不如先放放不說,讓孩子盡情享受成功的快樂就好。
“1”指一個標準。
判斷肯定是否有效,唯一的標準是孩子的正向感覺有沒有得到保護和增強。這點非常重要。
很多家長認為:我都肯定孩子了,所以孩子得行動、得改變、得進步,否則就辜負了我、對不起我。
我只能說,這種想法是家長的一廂情愿。因為任何成長和改變、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不是單單靠別人的肯定就能得到的。比如,你學開車,教練夸你幾句,你就學會了?當然不是。想會開車,還得靠自己摸著方向盤練??!當然,如果旁邊有人肯定你,你有正向感覺,會更愿意練習,也更容易形成能力。
就是說,只有孩子得到了更多的正向感覺,才說明家長的肯定做對了。家長的肯定做對了,孩子的正向感覺就會增強,并愿意踐行。家長引導他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然后再肯定他,孩子的正向感覺更強,更愿意踐行。經(jīng)過若干次的良性循環(huán),終于在某天,量變成為質(zhì)變,孩子的能力會破土而出。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