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金風送爽,氣候宜人。探秋的念頭一直在我的心頭縈繞,終于有了一段閑暇的時光可以在鄉(xiāng)間徜徉。
昨夜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早晨登上露臺,發(fā)現(xiàn)已是秋色滿園:那樹紅楓血色盡染,石榴樹上的果兒笑咧了嘴,桂花香滿枝頭,荷葉亭亭玉立……低頭看看腳下,竟有幾片泛黃的落葉正隨風滾動。幾近中秋,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掠過面頰的時候,已覺有了絲絲涼意。正應了清代詩人徐庭翼那句“氣爽天高興也長,雨馀庭院作新涼”。
沿沭河東岸沖積平原穿行,田地里一畦畦的蔬菜青翠潤澤,一片片上黃下綠的青紗帳隨處可望,晚收的杞柳綠波起伏,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和無限的生機。秋風歡呼雀躍著吹過田野、村莊,紅通通,綠油油,沉甸甸,金燦燦,到處都是果實累累,一派歲稔年豐的景象。一朵朵潔白的祥云在蔚藍的天空中慢慢地飄蕩,好像貪戀這人間美麗的秋色,久久不愿散開。
河岸邊的沙土地上,連綿15公里的金灘栗海,近萬畝的栗林郁郁蔥蔥,枝頭上一顆顆油亮的板栗果撐破栗蓬,露出了“笑臉”;栗農(nóng)們有的手持長桿忙著敲打樹上的果實,有的忙著撿拾落在樹下的栗果,無論男女老幼,都是眉飛色舞,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手撫一棵被當?shù)卮迕穹Q為“千年栗祖”的隋代古栗樹,仔細觀賞,這棵栗樹老態(tài)龍鐘,雖歷經(jīng)滄桑,如今還是虬枝招展,掛滿碩果,就連新長出來的幼枝上每年也都開花結果,并且果實甘甜,營養(yǎng)豐富。相傳隋唐時期,名將程咬金為躲避追兵,在樹洞里藏過身,還是棵救命樹呢。至明朝隆慶年間,孫姓人家來此落戶,把這棵神樹上收獲的果子全種到地里,幾年的功夫,沭河岸邊挨挨擠擠全是栗樹,因村莊地處河灘,名曰“沙窩”。后來,當?shù)匕傩罩览鯓涫鞘芰擞^世音菩薩的神化,又在“栗祖”的附近建了一座觀音廟,以求佑護,多少年來,這里一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楊柳遮路不知村,綠林深處有人家。順著曲曲彎彎的林間小道前行,來到一戶坐落在板栗園中央的農(nóng)家小院,這是我高中同學西亮家的老屋,經(jīng)翻蓋整修,五間瓦房已是煥然一新,不大的院落關不住秋色,牽?;?、凌霄花爬滿了院墻,一串串絲瓜、黃瓜排列整齊,茄子、豆角相映成趣,月季爭妍,金菊飄香,南瓜露出憨厚的腦袋……不遠處的場院上,老鄉(xiāng)們在忙著曬秋,那白的薯片、花生,紅的辣椒、小豆,黃的玉米、谷子,綠的豆莢,褐的板栗……這五顏六色的果實點綴在大地上,本身就是一幅豐收的圖畫。
這個小院也是同學們2017年畢業(yè)三十年再聚首的分會場,為顯隆重,當時還特意掛上了班級“第一實踐基地”的牌子,西亮好客,近年來常邀同學們來此小聚。側耳細聽,當初我們留下的歡聲笑語和那首《友誼地久天長》的旋律猶在耳邊,師生圍坐吃大席的場面一直銘記在心,能在這收獲的季節(jié)故地重游,心中自然欣喜萬分。
栗林西北緊鄰沭河,雁聲響起,兩岸金黃的落葉隨風舞動,蘆花已泛白,遍地的野菊花和那些不知名的花兒競相綻放,水鳥奏樂,蟋蟀呢噥,蟲兒高歌,戲水的群鴨扎猛追逐,甚是快活,那撐船捕魚的艄公身姿敏捷,不時能聽到魚落船艙的聲音。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眼前的一切都在宣告,人們期待已久的中秋終于如約而至。春去秋來,雁去雁歸,母親河里的水一直這樣緩緩地流著,就像一部歲月的留聲機,記載著一個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車經(jīng)縣政府門前的沭新街,兩側的法桐樹依然遒勁挺拔,打記事記,它就枝繁葉茂,佇立深秋卻枝葉扶疏,精、氣、神十足,全然沒有“秋色老梧桐”的暮氣,50多年來,這道亮麗的風景一直讓這座小城引以為傲,珍藏在一代代臨沭人的記憶中。
來到于店水庫的時候已是夕陽西下,下游的村莊房子雖然原始,但庭院深深,錯落有致,屋頂上的炊煙已陸續(xù)升起,別有一番鄉(xiāng)村特有的味道。駐足水庫大堤,遙望遠處的山嶺田原,緩緩拾級而上,目之所及松柏蒼翠,紅葉似火,耳聽山澗流水清唱,云海渺渺處霞光萬丈,自然風光與濃郁的鄉(xiāng)野氣息,讓這方原本就美不勝收的山水更呈現(xiàn)出一片靜幽與祥和。
睹物懷想,年少時在堤壩下的大田里烤地瓜的場景歷歷在目,畢業(yè)留念冊上春光同學一則《烤薯翁》,將彼時的況味描述得淋漓盡致:“烤薯翁,偷薯砌窯垅溝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眼四顧十指黑,逃學烤薯為哪般?逍遙自在解嘴饞……”如今,由于這里的水澆條件好,土地平整,昔日的紅薯地全被高規(guī)格的大棚溫室代替,室內四季如春,反季農(nóng)作物應有盡有,再想在此燒窯烤薯已非易事,“烤薯翁”這一稱號已隨這片紅薯地的消失徹底留在了那個寂寥的秋天里。
舉目四望,我還想尋找那個秋日夕陽下騎牛晚歸的牧童,只可惜看盡余暉,望穿秋水,也沒能再次邂逅,更談不上再聽悠揚的笛聲了,那童年時隨處可見的風景已氤氳成了夢中的幻影。
路過一片墓地,看到有人在祭奠,又逢佳節(jié),可惜月圓人缺,秋色籠罩下的蒼茫更顯肅穆。去年的今天去探望大舅和二叔,他們還都行動自如,談笑風生,那情景恍若昨日。而今年再想見時,人已陰陽兩隔,只能長跪在三尺墳頭前送上祭品,讓秋風細雨寄托思念。
秋催落葉紅,遙看夕陽墜。等走過春的姹紫嫣紅,夏的奔放熱烈,一切都成了過往,才發(fā)現(xiàn)秋是多么成熟堅強,雖然歷經(jīng)坎坷,飽經(jīng)風雨,但最終收獲滿滿,修成正果,養(yǎng)精蓄銳準備迎接寒冬的挑戰(zhàn)。每個季節(jié)都會留下惆悵和感懷,一念花開,一念花落,放平心態(tài),于秋風中,輕拾一地斑斕,聆聽著秋的喁語,體驗著秋的韻味,感受著秋意綿長。秋高氣爽,會讓人頓覺天寬地闊,也會在剎那間明白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天涼好個秋,風清不知愁,閱盡人間萬象,最美還是金秋。
身為一名作者,寫得久了,難免覺得文思枯竭,才情匱乏??傁爰粢欢螘r光,找一處可以安放心靈的港灣,用閱讀充盈。幾棵文竹,幾盆幽蘭相伴,一本好書,一杯清茶,一個人獨享。
今年的國慶邂逅中秋,家國同慶,不愿外出游山玩水湊熱鬧的我,想到了一位文友多次向我推薦的奧德瑯琊國際城市書房,遂決定一睹為快。
“十一”下午,臨沂城區(qū)的北京路上,鮮艷的中國紅與秋的金黃交相輝映,讓人身心愉悅,神清氣爽。市政府西側的廣場四周梧桐挺拔,青松蒼勁,中間矗立著一座恢宏壯觀的地標性建筑——OCC奧德國際中心。
走進大堂,頓感視野開闊,寬敞明亮。行走其間,腳下油然生出一股向上的力量,整個裝修色調素凈典雅,美觀大方,22米挑高的穹頂金碧輝煌,輕盈的光感柔和舒適,采光充分,各個場景串聯(lián)于整體溫馨的情調中,引導著讀者漫步時的內心律動,寬闊的空間節(jié)奏感散發(fā)出大氣磅礴的氣息。
書房的管理者朱振莉經(jīng)理是一位氣質優(yōu)雅、青春靚麗的女士,對城市書房頗有自己的見地。她邊帶我參觀,邊熱情地向我介紹著這座地處城市中“芯”的最美書房?,樼鸪鞘袝坑蓨W德城投公司響應“建設書香臨沂”,打造“十五分鐘閱讀圈”的號召精心設計,屬于公益性場所,總面積165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層。功能布局合理,空間利用復合高效,看上去整個建筑既充滿文化底蘊又不失藝術性、觀賞性,彰顯出城市書房的時代特征。
書房于今年“4.23”世界讀書日正式開放。時間不長,便成為兼具藝術、閱讀、生活、商務等功能的城市文化會客廳;建筑外形與室內裝飾以沂蒙人民的母親河——沂河為核心概念,通過本土文化的置入與組合,形成臨沂特有的標志性“視覺感觀”和“精神共鳴”,別具匠心,獨領風騷。
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風清氣和”王友愛書畫展幾個大字,20余幅作品陳列樓梯間。友愛先生是瑯琊王氏的后代,當代畫家,自幼潛心創(chuàng)作,重視山川變化之節(jié)奏,構圖自然飽滿,縱情山河間,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今天展出的作品,多是以蒙山沂水風貌為創(chuàng)作原型,意境優(yōu)雅,自然入靜,是國慶獻禮作,深受沂蒙人民的喜愛。作品的展出錦上添花,為書屋增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觀者無不嘖嘖稱贊。
樓梯右側900平方米的梯田式巨幅立面次第而開,閱讀區(qū)拔地而起,立體的綠化圖畫掩映其中,光影斑駁的空間里,一整面書階,層層向上,像極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賦予它的能量一展無余,給人的視覺帶來強烈的沖擊,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目前藏書超20000冊,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少兒讀物等門類齊全,目之所及皆被富有藝術美的書籍和道具填滿,就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淡淡的書卷香氣。本該生長在市井中的自然文化生態(tài)被移植到室內,原野的美感和綠色的韻味栩栩如生。站在樓梯接壤處的平臺,環(huán)顧四周,無不為設計者的獨到之處拍案叫絕。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每級臺階還都被包裝成幾個閱位,三三兩兩的讀者或坐或立,有的在選書,有的在閱讀,“唰唰”的翻書聲不絕于耳,自然感與書香氣相融,營造出沉浸式的忘我閱讀空間。置身于此,你可以帶著來時的目的去找你所需要的書籍,也可以隨心情挑上一本,在可以觸摸的美麗文字里,放飛思考的翅膀,在知識的瀚海里盡情遨游。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二層的閱讀區(qū),面積約500平方米,層高6米,這里遠離浮躁和喧囂,是私密的沉浸式閱讀空間,擁有普通閱讀區(qū)、電子閱讀區(qū)、兒童區(qū)、休閑區(qū)等功能分區(qū)。舒適的環(huán)境,品類豐富的藏書,可供百人同時閱讀。亦可舉行文化沙龍、讀書會、藝術展等活動。我仔細觀察著來此讀書的人們,那些戴著花鏡、不緊不慢的老者,多是打發(fā)時光的;那些手提電腦,邊讀邊記的中青年人是來查找資料的;那些學生裝扮,靜不下心,經(jīng)常下位的是課外閱讀的;這里獨有的兒童立體讀物更是孩子們的最愛,精美的設計,直觀立體的展示,寓教于樂,讓小讀者們樂讀不疲,任憑家長怎么催促還是戀戀不舍。幾位慕名而來的網(wǎng)紅流連其間,左顧右盼,忙著拍照直播,他們輕手輕腳,動作舒緩,不忍打擾這里的寧靜。
有書陪伴的時光彌足珍貴,大家一起共享美好也是一種緣分,鄰座有悄悄討論的,也有戀人、同事結伴閱讀的,聽服務人員介紹,經(jīng)常來讀書的幾對有情人還終成了眷屬呢,可謂同為愛書人,書便是紅媒。聽著輕柔如水的輕音樂,還有時不時傳來紙張翻動的聲音,就像世外桃源里的天籟之音。如果喜歡獨處,你可以拿上心愛的書,倚靠在舒適私密的沙發(fā)里,點上一杯德咖啡,一份甜點,面前氤氳著咖啡濃濃的香氣,手里捧著你喜歡的書,時光就像定格了一般。此刻不要想我從哪里來,更不用去考慮明天去干嘛,盡管將思緒融入到書本中就好,也可以讓書中的故事引導自己走向更加遼闊的精神世界。
循著臺階來到三樓,這里的場館環(huán)境優(yōu)雅,裝飾考究,眺望窗外,藍天白云,綠草如茵,菊綻柿黃,閱讀環(huán)境極佳,可以滿足會議、接待、休息、洽談等多樣化需求。在這里,我有幸和朱經(jīng)理一起認識了由市陽光家庭社工服務中心和蒙陰縣舊寨慈善服務站組織的35名孤困兒童學習參觀團的孩子們。他們來自蒙山深處,第一次領略了藏在臨沂城天花板級寫字樓里的最美書房。在這里,大家共同穿越5000年的悠久歷史,感受華夏文化的一脈相承,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高層次閱讀空間,聞書香,談感想,體驗美學與文化的碰撞。團體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孩子們書寫自己的感想,他們紛紛寫下了“祖國在我心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來瑯琊書屋讀書”等發(fā)自內心的話語。朱經(jīng)理還為每位小客人都贈送了一套文具、一本書。身臨其境,目視著孩子們洋溢著幸福和喜悅的笑臉,我體會到了瑯琊書屋的大愛無疆,淳樸善良。
時光雖然短暫,但我已深深愛上了這繁華中心之上的靜謐空間,雖然今天沒能讀上一本好書,記上一頁筆記,但我不會忘記在國慶節(jié)這天受到的這次滌蕩肺腑的文化洗禮。
曾國藩曾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可以改變氣質。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腹有詩書氣自華,博覽群書渙疑惑。忙里偷閑,我還會經(jīng)常剪一段時光,來到這個雅致的瑯琊書房,與書相伴,靜享一杯咖啡的悠閑,品味無絲竹之亂耳的淡然。
——選自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