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春
(江蘇省灌南縣蘇州路實驗學校,江蘇 灌南 222500)
單滑輪是初中物理中比較常見的一個概念,但是對于一些難題,學生往往容易陷入困惑.然而,通過巧妙運用受力分析原理,可以精準快速地解決這些問題[1].在解決單滑輪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將問題進行分類,進而細致地觀察和分析系統(tǒng)中的各個物體以及它們所受到的力,找出各個物體之間的聯(lián)系和作用,據(jù)此解決問題.
定滑輪問題是單滑輪問題中較為簡單的問題,簡單在于滑輪固定,只需要根據(jù)“繩子各處受力相等”的原理即可快速進行受力分析[2].雖然題設(shè)較為簡單,但也會出現(xiàn)一些容易忽視的點,在該類問題中,難點主要設(shè)置在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分析.
例1 如圖1所示,小紅使用定滑輪拉動物體,當小紅用F1、F2、F3的力分別沿著不同的方向以不同速度勻速拉動物體時,已知v1 圖1 定滑輪拉動物體 A.F1 C.F1=F2>F3D.F1=F2=F3 解析根據(jù)“定滑輪不改變力的大小”的特點,得到小紅拉物體時,物體所受的拉力,即為F1、F2、F3.同時,由于物體所受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保持不變,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也不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答案為D. 點評本題容易迷惑學生的點在于F1、F2、F3的方向并不相同,學生在受力分析時可能乍一看沒有“角度”這一已知條件,一時無從下手.此時,只要學生理解“定滑輪不改變力的大小”的原理,將受力分析的主體從滑輪轉(zhuǎn)移到物體本身,即可通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其所受力的情況. 例2如圖2所示,重 50 N的物體A通過細繩繞過滑輪與物體B相連,在推力F的作用下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物體B重 20 N,則墻給A的摩擦力的大小為多少? 圖2 定滑輪垂直受力 解析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A為研究對象,在豎直方向,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同時受到豎直向上的繩子的拉力,重力的大小為50 N,根據(jù)定滑輪不省力的特點,繩子對A向上的拉力為20 N,物體A不下落,是因為A還受到墻對A豎直向上的摩擦力,A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狀態(tài).所以f=G-F=50 N-20 N=30 N. 點評本題容易迷惑學生的點在于摩擦力的分析.滑動摩擦的受力與動摩擦因數(shù)和接觸面的壓力有關(guān),而靜摩擦力的分析需要對其它力進行合成后求解.本題依然需要通過“定滑輪不改變力的大小”進行分析,由于本題已知繩上拉力即為物塊B的重力,因此對A進行受力分析得知,A在水平方向的力與摩擦力的大小無關(guān),在平衡狀態(tài)下,A在豎直方向僅受三個力,進行求解即可. 動滑輪問題相較于定滑輪問題更為復(fù)雜,這是由于動滑輪直接作用于物體,造成了動滑輪整體受力與物體運動狀態(tài)相關(guān),給滑輪兩側(cè)的拉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3]. 例3如圖3是使用動滑輪提起重物時的幾種拉力情況,則( ). 圖3 動滑輪-不同方向拉繩子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F1、F2、F3一樣大 解析固定繩子的一端與動滑輪接觸的地方為支點,各力臂如圖4所示.若把動滑輪的直徑看成杠桿,使各力與杠桿垂直,則力臂越大,力越小,顯然F2的力臂為直徑,此時力臂最大,由杠桿平衡條件知F2最小.故選B. 圖4 動滑輪-不同方向拉繩力臂示意圖 點評本題可與例1對比來看,相同點在于“滑輪問題中,繩子上的受力處處相等”,不同點在于定滑輪中,繩子拉力端的力的方向不影響物體狀態(tài),即物體受力僅與繩子連接端的方向和大小有關(guān).而動滑輪相當于和物體為一個整體,其受力不僅與拉力端有關(guān),還與連接端有關(guān).本題可將物體與滑輪看作整體,只有豎直向上的力在水平方向沒有分力,故最小. 例4如圖5所示的動滑輪,其支點是A點.如果重物乙G=40 N,動滑輪重為10 N,繩子摩擦力不計,當重物勻速上升時,拉力F為多少?如果繩子拉力端通過的距離是4 m,則重物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圖5 動滑輪-豎直方向拉繩子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受力分析與例3相同,本題的考查點在于動滑輪的性質(zhì),即動滑輪省力,但是費距離. 例5如圖6所示,物體B的重量為50 N.A是一個動滑輪,若繩子的一端固定,不考慮滑輪自身的重量和摩擦力.當施加力F使得滑輪勻速上升0.8 m時,請計算所需的拉力F的大小,并計算物體上升的距離. 圖6 動滑輪-豎直方向拉滑輪 解析力F承擔了兩段繩子的力,所以F=2G=2×50 N=100 N,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這個動滑輪需要更大的力,但它可以節(jié)省移動的距離,動滑輪的移動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一半,上升距離為2×0.8 m=1.6 m. 點評本題涉及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式,不能僅僅根據(jù)常規(guī)的動滑輪原理來判斷,在理解題目中指定了動力作用位置(軸上)后,才能正確解答.這種動滑輪的使用方式是不尋常的,因此需要仔細觀察動力作用位置并理解力和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 例6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重200 N 的物體, 當勻速拉動物體時, 物體與桌面的摩擦力為80 N,如圖7所示.若忽略繩、滑輪的重力及繩與滑輪的摩擦, 水平拉力F是多少?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 圖7 動滑輪-水平方向拉繩子 點評本題考查了動滑輪的識別和計算.在動滑輪中, 拉物體的力由幾根繩子承擔, 則繩子自己端的力為拉物體的力的幾分之一,要求學生能區(qū)分動滑輪繩子末端的拉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不是同一個力. 例7如圖8所示,將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體A,使其向右勻速滑動,此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20 N.忽略滑輪、繩重以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請計算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以及物體A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若物體A移動的距離是0.2 m,則滑輪移動了多少? 圖8 動滑輪-水平方向拉滑輪 解析根據(jù)圖8我們可以得知,繩子兩端的力相等且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0 N,軸上的力F等于繩子兩端的力之和,即F=20 N+20 N=40 N.由于物體A勻速運動,水平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和繩子對物體A的拉力構(gòu)成一對平衡力,且兩者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f=20 N.由于動滑輪費2倍的距離,故物體A移動的距離是0.2 m,則滑輪移動0.1 m. 點評本題考查了動滑輪的特點和二力平衡的條件的應(yīng)用,從物塊運動狀態(tài)入手,受力分析得到物塊連接處的拉力是關(guān)鍵,根據(jù)該拉力在繩上處處相等,即可進行下一步的受力分析.在這類題的解題過程中,注意不要機械地應(yīng)用動滑輪省一半力.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巧妙運用受力分析原理,可以幫助我們理清物體之間的關(guān)系和作用,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單滑輪問題作為物理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巧用受力分析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單滑輪的特性和運動規(guī)律,因此,在學習初中物理時,我們應(yīng)該注重對受力分析原理的學習和掌握,進一步拓寬物理思維,以提高解決單滑輪問題的能力.1.2 已知繩上拉力,判斷物體受力
2 動滑輪問題中的四類受力分析
2.1 豎直方向拉繩子
2.2 豎直方向拉滑輪
2.3 水平方向拉繩子
2.4 水平方向拉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