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1957年一個下著春雨的日子,加西亞·馬爾克斯初次見到海明威——那時,馬爾克斯未及而立,是個記者,只出版過《枯枝敗葉》;海明威年將58歲,3年前剛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24年后,也就是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前一年——1981年——他在《紐約時報》寫下這個段子:在圣米歇爾大道上,馬爾克斯隔街對海明威喊了一聲:“大師!”海明威回道:“再見,朋友!”當(dāng)時馬爾克斯說,海明威混在“索邦大學(xué)和舊書攤當(dāng)中”。
半個多世紀(jì)過去了,兩位大師隔街遞話的春天已成傳說。但如果你現(xiàn)在去圣米歇爾大道到盧森堡公園那一段,至少能看到這些:索邦大學(xué)的許多舊校舍(搖搖欲墜的木樓梯,音樂教室里的鋼琴聲),以及左岸的舊書攤。
廣義的左岸很長,整條塞納河的左岸,都可以算“左岸”。但如果要討論海明威、馬爾克斯、薩特、杜拉斯、咖啡館的左岸,大概,波伏娃橋、奧斯特里茲車站、植物園那一片就不算了。什么才算正經(jīng)的左岸呢?大概沿著左岸,過了敘利橋,看得見巴黎圣母院背后的飛扶垛,河岸邊出現(xiàn)綠色舊書攤,就到了。左岸和舊書攤,相輔相成。
左岸舊書攤實則是一大片分格綠色鐵皮箱,沿河岸一路綿延。夏日天氣好時,樹影斑斕。攤主們——許多戴著老花鏡——環(huán)伺一旁,等著游客挑選書籍。
話說,這一套是何時開始的呢?大概16世紀(jì),巴黎就有小販在新橋叫賣舊書了,當(dāng)時一波三折:比如路易十三當(dāng)權(quán)時,流動書攤?cè)∠^又恢復(fù)過,路易十四在位時也如此反復(fù)。一直到19世紀(jì),拿破侖忙碌于軍政之余,覺得還是該讓巴黎人民讀書,于是批準(zhǔn)在塞納河沿岸設(shè)置永久性書攤。書攤得以普及,于是窮學(xué)生和窮作家們都來了。整個左岸,遂成為巴黎巨大的戶外圖書館:12個碼頭,幾十萬本書堆在這兒。到19世紀(jì)60年代,巴黎市政府對舊書攤實施特許經(jīng)營,只有一個條件,不許賣新書,只許賣舊書刊和舊玩意兒。到20世紀(jì)30年代,舊書攤開始采用規(guī)格統(tǒng)一的綠色鐵皮箱,長不得超過2米,寬0.75米,靠河邊、靠岸邊,書箱打開的高度,各有規(guī)制。這也很方便,攤主們早上到河岸,拿鑰匙開鎖,書箱一開,書籍亮出來,開工;到收攤時,箱子一合,上鎖,回家。
經(jīng)營舊書攤的書商,都是很老派的人,許多是退休的老人,其中臥虎藏龍。教授、作家、歌手、畫家、普通工薪階層,也有些純是小眾愛好者。他們淘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進行出售,他們也知道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完全可以上網(wǎng)賣書,但他們就喜歡這種方式。
我問過一位老爺子,他念叨,就是喜歡收集不同的裝訂本。像英國與法國,19世紀(jì)時,有讀書人講究書封裝幀要用小牛皮、黑檀木;好的手抄本,偶爾還能趕上大師的銅版畫……他比畫著自己的書:英國某爵爺訂的一整套羊皮封面的德·昆西集子,夏加爾晚年在法國住著時簽過名的版畫集……然后感嘆世風(fēng)日下、人心不古,如今的書做得如何不精致,如何不耐摸,如何不耐讀,如何讀來都沒意味,只有在舊書攤能找著昔日光輝……
抬起頭,塞納河河水流動不絕,巴黎圣母院依然在修繕。變與不變之間的一切,歷歷在目。
(摘自2023年第24期《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