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人生是一條漫漫長路,每個人從這形形色色的途中穿過,都會身披喧鬧與嘈雜。青年應(yīng)在這喧鬧的迷霧中尋得一絲光明、一縷清風、一條溪流,在屬于我們自己的空間里,不被外界干擾,于安靜中沉淀、成長。
古人講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比缃瘢皟?nèi)卷”是很火的話題,在這一大環(huán)境下,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愈發(fā)激烈。弓欲拉滿必先發(fā)力。曾國藩居于靜室,即使不擅長學習,但他仍不懈努力,最終考取了功名,成就了偉業(yè)。孟子,在母親的感化下,經(jīng)過三遷,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苦心鉆研學習,成就了一代儒家大師。青年應(yīng)在自己的空間中沉淀深思,徐步前行。
少年沒有烏托邦,心向遠方自明朝。自己的空間也是自我沉淀的空間,在這里,我們可以胸懷天下,續(xù)寫鴻鵠之志。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隱居南陽,躬耕數(shù)載,不被紛繁的戰(zhàn)爭擾亂心智,默默等待“伯樂”,最終與劉備共成一番偉業(yè)。青年身處自己的空間,心中有夢,就不會像迷失在偌大森林里的游客,驚慌失措;就不會像散亂在天空中的蒲公英,不知何去何從。青年有自己的空間,便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作為開拓者,向外開拓,往往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而留守于自己空間的人,便是王者。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jié)。青年正是樹立三觀的時期,往往會陷入“聽誰的,信誰的”這種矛盾的抉擇。面對不同的觀念,仿佛面前有千萬條岔路口。心智不成熟的我們也許已頭疼欲裂,這時不如退一步,躲進自己的空間,這不是逃避,而是防止被外界干擾。退一步,你可以從頭理清思路,看清現(xiàn)實,其實可能沒有誰對誰錯,往往只有自己獨處之后,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
青年人應(yīng)有自己的空間,不被外界所干擾的凈土,續(xù)寫鴻鵠之志。
評點:趙福海
主題健康,立意高遠。青年,應(yīng)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安靜,會讓青年獲得怎樣的獨立思考?面對這個問題,作者站在青年的角度上,表達了積極向上的思想認識,明確了青年成長的正確方向,展示出健康的思想主題,立意高遠。
要點清晰,結(jié)構(gòu)簡單。分析青年要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這一話題,作者在主體部分安排了三個角度,以深刻的剖析表現(xiàn)出對話題的理解,每個角度都做了充分論述。這種結(jié)構(gòu)安排,使行文更加流暢,讓文章的主題更加鮮明。
生動表達,深化內(nèi)涵。成功的表達,能夠讓文章多一份生動美感。議論性的文章,作者能夠?qū)懗錾鷦又?,實屬不易?!巴艘徊?,你可以從頭理清思路,看清現(xiàn)實,其實可能沒有誰對誰錯”這種語言既生動又能夠表現(xiàn)出思辨哲理。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