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大米
小時候我還挺喜歡冬天,因為冬天,能看到下大雪。但我喜歡冬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冬天里能吃到很多的燉菜。
燉菜,坐炕上吃最滋潤??簧霞芤粡埿〔鑾?,把菜都往上面一端,然后一家人就圍著這張茶幾,一邊看著《射雕英雄傳》一邊吃著飯,我爸還會和爺爺喝點小酒。所以冬天的東北,氣溫聽起來動不動就是零下幾十度的,很嚇人,實際上因為熱炕頭的存在,大大削減了寒冷冬日的存在感。
此外,要提升自身御寒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吃點熱乎的。而提到熱乎的,就不得不提東北豪爽的大燉菜了。最出名的,像鐵鍋燉大鵝、豆角燉排骨、酸菜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這是規(guī)矩的燉,如果不規(guī)矩的,直接把苞米、土豆、五花肉等耐燉的食物,隨便往鍋里一丟,再隨便倒點水、醬油,在灶上燜煮四十來分鐘。開鍋的時候,那個水汽直接就在廚房里散開,香味更是傳得滿屋都是。
我們家一般都是奶奶做飯,奶奶會做的飯就那么些,很少會弄些花樣;或者是在已經(jīng)熟練的菜式上弄花樣。比如有的時候,家里燉排骨土豆,之前包餃子還剩點面團,就揉一揉,拉成長條,貼在鐵鍋邊上,就有了鍋貼。這么一想,能最大化利用所有食材的奶奶,是當之無愧的生活家。
豪爽的食材處理方式,最終的成果并不黑暗,正相反,各個食材都在一鍋亂燉中,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口感。土豆是綿軟且多汁的,南瓜是軟爛帶著一絲清甜,豆角雖然有時候會吃到?jīng)]摘干凈的絲,其實嚼起來也算是爽口,作為冬天里罕見的綠色蔬菜,豆角的出現(xiàn)不光對口感進行了補充,在顏色上也顯得別具一格。
說來有趣,如果肉食和土豆一塊燉的話,在我們家,最先被消滅的絕對不是肉,而是土豆。讓土豆多汁的唯一辦法,就是燜。在燜煮的過程中,土豆就會浸潤肉汁。但土豆再怎么入味,鐵鍋亂燉的主角也依然是肉。沒了肉香,你土豆就什么都不是。肉是冬天卡路里的最大來源,就算是家里比較困難的那兩年,家里人還是會爭取每半個月開一次葷,尤其是到了立冬,家里包餃子、燉鐵鍋菜,囤一身的秋膘,開始硬剛三九天。
燉菜上了桌,最直觀的,一個大海碗占了C位,碗里的菜堆到快溢出來,視覺上就帶了點壓迫感。吃燉菜配的主食向來是饅頭,偶爾是米飯,不過要運氣好遇上了鍋貼,那就很賺。鍋貼是大鍋菜一塊上來的,它單獨裝在一個盤子里,掛滿了湯汁。小孩子哪經(jīng)得起這種誘惑啊,上桌第一件事不是大口吃肉,而是夾起一塊鍋貼就往嘴里放,也顧不上燙嘴,就是中意蘸了湯的面片味兒。
吃完個鍋貼,再喝口湯。雖然東北的燉菜口味都很重,空口喝湯容易被齁,不過一口兩口嘗嘗味兒問題不大,每日攝入的鹽分不會超標。湯里的醬味兒很濃,肉里的油脂浮在湯表面,輕嘬一口先暖胃。
在這么長時間的鋪墊之后,終于到了吃肉環(huán)節(jié)。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燉排骨,排骨的肉比雞肉足,嚼起來也不會有雞肉的干柴,更多的是豬肉的潤香。而且吃排骨最妙的,不光是吃肉,還有嗦骨頭。從骨頭里嗦縫隙里的肉,或者是縫隙里的湯,都是啃排骨時才有的絕妙趣味。
記憶里,窗外白雪皚皚,屋里的橙色燈光下照著歡聲笑語的一家人,陪著我走過溫暖的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