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峻熙
李白不諳世事,是因為他放蕩不羈。北溟魚給他的標(biāo)簽是“賭徒”,細(xì)細(xì)品來,回味無窮?!百€徒”應(yīng)該是對這個不懂政治的詩人最好的解讀。他的夙愿是入仕報國,但一直抓不住機(jī)會。他投奔永王李璘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也是最后的掙扎。從此書中,我們也能痛苦地知道一件事——可憐的李白從來沒有當(dāng)過翰林學(xué)士?!杜f唐書》稱其“待詔翰林”,《新唐書》也只稱“供奉翰林”,宋代葉夢得認(rèn)為唐朝開元以前根本沒有“翰林學(xué)士”這一職稱,明代王世貞也在《登太白樓》中說“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并且天寶年間翰林學(xué)士的名單上也沒有他的名字。但我依然祝愿他得到皇帝青睞,依然稱他為翰林大學(xué)士。
李白出身商人家庭,不能參加科舉,只能干謁。干謁的結(jié)果不出所料:他失敗了,他的文采并未得到豪門貴族的青睞。不過,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最終,他成功地得到玉真公主的引薦。而且,身為太子賓客的“四明狂客”賀知章與他一見如故,即刻金龜換酒,對飲暢談,并在看了其新作《蜀道難》后,驚嘆連連。有人說他說的是“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也有人說他說的是“子,謫仙人也”。無論怎樣,賀知章“謫仙人”的贊譽(yù),終于促使李白勉強(qiáng)入仕。入仕之后,李白立刻得到皇帝賞識,一路高歌猛進(jìn),甚至差點成為中書舍人。這估計是詩仙一生中最得意的時刻?!皸钯F妃倒酒,高力士脫靴”,足見李白的受寵程度。但“差點”終究是“差點”,李白距夢想仍有一步之遙。也許是他的囂張,也許是他遭人嫉妒,他被皇帝一把金子趕出長安城。命運(yùn),會在人最得意時開一個玩笑。
就這樣,李白懷著滿腔悲憤與才華被皇帝打入黑名單。在失意的日子里,李白也沒閑著,仍在干謁。當(dāng)然,《長安三萬里》中李白求仙問道,抑或是“仗義出手”。求仙問道確有此事,不過誰又追究過真正的原因呢。北溟魚說是因為玉真公主和皇帝都愛修道。我倒覺得未必。李白很可能并無修道之意,也無追名逐利之心,而是由于官場的不入流,心里郁悶,漫無目的放松罷了。因而他選什么來放松,也就不是我們所關(guān)心的。我們關(guān)心的是“長安如夢里,何日是歸期?”估計是受修道的影響,他開始醉心于劍術(shù),脾氣依然不改,一如既往地年少輕狂,倒也與俠客相配,瀟灑豪爽,卻恃才傲物。
他在山東濟(jì)寧過得并不好,受人嫌棄。可我們的大詩人李白怎能受氣,他大筆一揮,新作誕生:“會稽愚婦輕買臣,我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揚(yáng)長而去。744年,李白偶遇“少陵野老”杜甫,還有一個人——高適。此時高適毫無名氣,也不太會寫詩,自然也沒被李白放在眼里。但杜甫年紀(jì)輕輕,帥哥一個,又寫得一手好詩,李白心動了。他向杜甫夸耀當(dāng)年的事跡,看到小迷弟崇拜的眼神,他便興致勃勃地吟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杜甫一聽,秒變李白小粉絲。《長安三萬里》中,我們能看出兩人的關(guān)系:杜甫對于李白,只是萬千粉絲中會寫詩的一個帥哥罷了;但李白對于杜甫,簡直是神一般的人物啊!《千古風(fēng)流人物》中“李白專題”所講述的是杜甫天天“夢李白”,還為他寫了本《夢李白》專輯。我不知李白是否夢到過杜甫,寫詩就更不必說了。不過,李白與高適的關(guān)系更加微妙。
適逢安史之亂——所有詩人的噩夢。王維留在長安,被安祿山囚禁;杜甫一路逃亡;李白,這個堂堂謫仙人,決定抓住他最后的政治機(jī)遇,投奔永王李璘。讀書至此,我不由得產(chǎn)生悲涼之感。命運(yùn)對李白進(jìn)行無限嘲弄,而我們的大詩人曾泰然自若,從容寫詩,對冷嘲熱諷不聞不問。但,人終究是會老的,參政機(jī)會愈加減少,欲望從心中升騰而起。李白一直認(rèn)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一直看不到一絲希望:恐怕,這是最后的機(jī)會了。
李白眺望長安,想起當(dāng)年鮮衣怒馬、無所畏懼地浪跡天涯,心中泛起淡淡的憂傷。那時他可是文壇響當(dāng)當(dāng)?shù)男屡d領(lǐng)袖,多么受人尊敬啊。現(xiàn)如今,一切煙消云散,只剩自己孤身一人,在所謂的仕途上踽踽獨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泵鎸θ缪獨堦?,他仿佛看到自己即將踏上歸途,卻一事無成。李白沉默半晌,大雁掠過天際。難道他不是謫仙人嗎?不,怎么可能!李白永遠(yuǎn)相信自己就是能翱翔九天的大鵬,是百年難遇的天才。天才什么做不到呢?大鵬乘風(fēng),扶搖直上,李白只缺少“風(fēng)”。又是僅有一步,他就能實現(xiàn)自己一直以來執(zhí)著追求的夢想了。這次,大鵬不會再失手,也不能再失手了。他智慧的眼睛中突然射出兩道寒芒:永王李璘,就是我的風(fēng)。就這樣,李白暗自下定了決心。
可惜,他終究錯付了。
永王之亂,是高適平定的。北溟魚的敘述,完全顛覆《長安三萬里》中的那段佳話,高適根本沒救李白。最終,李白在宋若思的援手下免死,被流放夜郎。759年,李白在大赦天下中被赦免,從白帝城啟程回家。以前,我學(xué)《早發(fā)白帝城》時,從未深究其背景。也許,在那歡快下,隱藏著不易察覺的哀傷吧。不久后,李白客死異鄉(xiāng)。李白的死,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浪漫的就是李白在船上宴席中醉酒,為撈月跳水溺亡。但真正的死亡方式,我卻不愿去細(xì)查。這大概是對他的尊敬吧。他死了,和普通人一樣,沒有大型儀式,沒有千萬人來吊唁,僅僅多了一篇絕命詩。年少時,他心懷“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遠(yuǎn)大抱負(fù),而如今,只能迷惘地吟上一句“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不舍地看了一眼自己無比留戀的世界,緩緩松開世間沉重的枷鎖。他最終被改葬在以他崇拜的詩人命名的謝公山下。一代詩仙,伴隨著一顆流星點燃星空,就此隕落。
李白的一生,就是詩人們的縮影。寫詩只不過是他們的業(yè)余愛好,他們的夢想是參政,盡管大部分詩人幾乎毫無政治天分。他們都是我敬重的人。我不認(rèn)為只有李白是謫仙人,他們都是謫仙人。誰沒有經(jīng)歷一點挫折?成為謫仙人,榮幸之至。李白心中的大鵬雖然沒有展翅,可是我們都看見了,他就在天際,浴火涅槃,即使面對殘酷的死亡,也毫不畏懼。鵬嘯之聲,猶在耳畔。
(指導(dǎo)教師:惠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