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宜娟(臨夏縣先鋒鄉(xiāng)張梁小學/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
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出了界定,要求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針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又作出了規(guī)定和補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
閱讀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一般而言,小學生需要掌握的閱讀能力有三種,分別是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概括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是否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物的特征,能否簡潔完整地對文章整體或局部內(nèi)容進行概括性復述,能否用簡潔語言對文章內(nèi)容表達的情感進行概括。而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學生進行正確而又大量的閱讀,讓學生愛上閱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對學生的學習來說至關重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喜歡上讀書,愛上閱讀。
在教室內(nèi)、走廊上張貼顏真卿的“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朱熹的“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等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這些名人名言包含深刻的哲理,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經(jīng)常向?qū)W生介紹名人名言的含義、道理,讓學生深刻理解其含義。學生會逐漸領悟其中的道理,持續(xù)產(chǎn)生對閱讀的興趣,久而久之,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學生身邊從來不缺少有關讀書的勵志故事,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掘這些故事,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書籍,讓故事中的主人公去影響、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和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相關實踐表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說教抵不上學生在閱讀有關名人讀書故事時所獲得的啟示。如有的學生平時讀書馬馬虎虎,沒有責任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讀了鑿壁借光的故事后,其行為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了,能自覺讀書了,較之以前認真了許多。從這一事件中,筆者發(fā)現(xiàn)名人的示范效應,對小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其實,教師宣講名人讀書的故事,除了引導學生喜歡閱讀外,還能陶冶情操,讓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興趣。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勤于練筆,每當讀完一篇文章后,要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回顧,動筆寫下來,這既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也是對自己思維能力的鍛煉和開發(fā),更有助于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在閱讀時,學生應該在相應空白的地方寫批注,寫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這既是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有時也是自己靈感、智慧的具體體現(xiàn)。學生每人每學期都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專門做讀書筆記,如摘抄好詞好句好段、名言警句等。高年級學生可以寫讀書心得或讀后感,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字數(shù)可長可短,不做限制。每學期,教師通過抽查讀書筆記,能夠了解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及時提出閱讀建議和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學生通過翻閱讀書筆記,查漏補缺,能夠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并注意改正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不足。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睙o論做什么事情,方法是最重要的。只有方法正確,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往往會事與愿違,欲速則不達。小學生由于知識儲備不足,學習方法單一。此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傳授相應的學習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常見的閱讀方法有:精讀、略讀、瀏覽、快速閱讀等,當然還有朗讀、默讀、誦讀等。不同的閱讀方法,其具體要求也不相同。如默讀要求學生做到:不發(fā)出聲音、不能動嘴唇、不能用手指指著讀。
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認清每一個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養(yǎng)成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不良習慣。心到,就是要集中注意力,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邊讀邊想,理解字詞意思、句子大意,還要思考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從整體上理解全文。手到,就是在默讀時,邊讀邊動筆,劃出重點語句、優(yōu)美詞句或自己喜歡的語句;可以標出段落層次,或劃出自己不懂的語句,記下自己難以理解的問題。
當然,默讀時還要注意速度,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字詞上,而是要放在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上。默讀時,由于省去了發(fā)音的動作,所以速度快,避免了學生之間的互相影響,保證了環(huán)境的安靜,使得學生能夠集中思考、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且不易疲勞。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稱之為高水平的默讀。
又如,朗讀時,學生要做到讀音準確,吐字清晰,音量適當,要做到聲情并茂,充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學生既能體會到文章中的情感,又能深化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感悟,朗讀的核心就是要“傳達真情實感”,即將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朗讀出來,學生根據(jù)句式的長短、特點,能夠讀出不同的節(jié)奏和語氣,給人帶來審美享受。
如學習《燕子》時,朗讀基調(diào)是輕松歡快的,讀者根據(jù)內(nèi)容變換語速,用舒緩、輕柔的語調(diào)讀出描寫輕風、細雨、柔柳的語句:“輕風微微地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讓學生讀出對春天景象的欣喜之情。
針對不同的文本、體裁和教學需要,在具體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追求閱讀教學效果最大化。教師可以抓住段落結(jié)構(gòu),借助關鍵詞句概括文章內(nèi)容。在閱讀文章時,學生的目光并不是直線的,也不是等速的,有時是快速劃過的,一目十行;有時要集中在關鍵語句和重難點上,停留的時間會長一些;有時還要回顧前文,關聯(lián)后文,梳理文章的段落結(jié)構(gòu),分析表達特點,建立文章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深化主題,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無論采用哪一種閱讀方法,學生都要迅速確認文章中的關鍵語句,抓住文章主題。通過對比等方式,理解句子或段落的意思,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內(nèi)容。如在閱讀五年級上冊《將相和》這篇課文時,要抓重點段落,在默讀時,連詞成句,特別要關注事件的人物、時間、地點、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六要素,以及展現(xiàn)人物特點的重點詞句,理清文章脈絡,并借助小標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葉圣陶說過:“學習語文的目標就是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從而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绷己玫拈喿x習慣是在反復練習中養(yǎng)成的,學生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相關研究表明,閱讀是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 80%的知識是通過閱讀獲取的。孩子在閱讀各種各樣書籍的過程中積累的故事、字詞、語言表達形式,都慢慢將成為他們寫作的素材、借鑒的范例。
要營造讀書氛圍。幼兒在2—3歲時,應學會看一些簡單的繪畫書,家長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每年購置相關書籍,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讓學生從小生活、成長在充滿濃郁知識氛圍的家庭環(huán)境里。父母應自覺帶頭讀書,讓孩子進行效仿,因為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強的。家長也可以開展親子閱讀,讓家長陪伴學生閱讀,陪伴學生成長;利用節(jié)假日,家長可以帶領學生參加與閱讀相關的群體活動,讓孩子大聲朗讀,交流發(fā)言,與其他孩子共同成長;利用圖書館、社區(qū)舉辦的各種與閱讀相關的活動,如閱讀會、故事大賽、朗誦會等,為孩子提供交流成長的平臺和機會。只有身處閱讀的環(huán)境,孩子們的閱讀習慣才會逐漸形成。
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引導學生去閱讀,在教室設立圖書角,配備與學生年齡、知識、心理結(jié)構(gòu)相適應的書籍,鼓勵學生去圖書館借閱,學生之間相互借閱、班級之間相互借閱,讓一本書發(fā)揮它的最大效益。教師應幫助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制定個人讀書計劃,每學期需要讀哪些課外書,列出條目,讓學生去選擇、去閱讀。在此過程中,學生慢慢學會了如何選擇、閱讀。隨著年級的遞增,教師可結(jié)合語文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情況,定期組織交流活動,和學生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寫讀后感或是自己對某個人物和事件的評析。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時還會引發(fā)辯論,學生們的討論過程十分熱烈,難分難解。這樣的讀書會,學生的收獲非常大,遠勝于一堂普通的教學課。教師要提倡工具書進課堂、進學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詞,要借助工具書查明讀音,弄清字義,從而理解句段意思,讀懂全文。
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重復閱讀同一本書,這主要針對學生喜歡的,并且對部分內(nèi)容還沒弄懂的書籍?!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接龍”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一個人大聲讀,其他人認真聽,比比誰讀得好。對于閱讀積極、進步明顯的學生,教師在適當?shù)臅r機要加以獎勵,如口頭表揚、頒發(fā)獎狀、獎勵一本書等,形成比學趕幫超的閱讀局面,學生樂在其中,就不會覺得厭倦和疲憊,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通過閱讀,學生會在文章分析、問題解答和作文寫作等方面獲得諸多方便和好處。如對閱讀理解,能夠做到有問必答、有問會答、問答一致;在作文寫作方面,寫一篇三百字左右的作文,不再是難事,很多學生能夠輕松完成。以前學生提起作文時,就會頭疼;拿起筆來,無從下手,詞不達意,文不對題。這些小學生常見問題和現(xiàn)象,在師生共同努力的堅持下,終于被一一解決。這些學生以后在更高學段的學習中,在語文閱讀方面遇到的問題,自然就少了許多。因為閱讀的習慣已經(jīng)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往往會讓人受益一生。
魯迅曾有過這樣一段論述:“……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延伸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感悟和繼承歷史文化,塑造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徑,通過閱讀大量的、不同體裁的時文美文、詩詞曲賦、經(jīng)典原著、現(xiàn)代精品,學生能夠開闊閱讀視野,提高文學修養(yǎng),汲取營養(yǎng),感悟哲理,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除了教材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jié)合課文向?qū)W生推薦課外讀物,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推薦《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學習《寓言兩則》時推薦《寓言故事》。當然,教師在推薦閱讀書目時,還是要依據(jù)新《課標》,不能不加選擇,盲目推薦,否則會適得其反。如何開展閱讀教學,答案不再課內(nèi),恰恰在課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只給學生講授有關閱讀的基本要領,如方法、技巧等一般原則,對教材中課文的講解、分析,可以看作是引領學生走進閱讀之門的第一步,通過對如何閱讀一篇文章的典型示范或演示,學生在課堂上能夠?qū)P穆犞v,認真思考并回答文中問題,理清文章脈絡,建立閱讀知識體系。這是課堂閱讀教學能夠帶給學生最大的幫助和實際意義。
學生在掌握了有關閱讀的基本要領和方法后,需要廣泛、大量地閱讀課外書,因為光靠閱讀教材里的課文,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需求,也無法讓學生形成閱讀能力。閱讀教學的重點在“讀”字上面,只有閱讀大量課外書籍,靠學生自己去讀懂文章內(nèi)容,才能讓學生在讀中求知、讀中求智、讀中悟道。
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生活里沒有了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睂W生處在閱讀的世界里,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書籍,耳朵所聞之聲皆是瑯瑯書聲,他的身心就會是愉悅的。我們所說是環(huán)境育人,也是這個道理。在一個催人閱讀、讓人學習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與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行為。當學生自覺地投入到閱讀之中,他的思想是活躍的,思維是開闊的,精神是飽滿的,狀態(tài)是積極向上的,學習效果就能夠得到保證。在閱讀中,學生獲得了他需要的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閱讀已經(jīng)成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閱讀課外書成了生命的主宰,學生的思緒隨著作者設置的情節(jié)而跌宕起伏,對文中主人公產(chǎn)生同情。如讀魯迅的書,會被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某嘧又拇騽?;讀李白的詩,會被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打動。這些積極向上的作品所反映出的精神會對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提升起到升華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個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更離不開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參與與幫助,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廣大師生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學生的閱讀能力、方法、習慣和閱讀視野達到相應的程度和層次,閱讀教學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