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娟
名家傳技
名家引路
一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nèi)绮蝗砹麴B(yǎng),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玩游,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并沒有像對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節(jié)選自鄭振鐸《貓》)
閱讀心得
這段文字運用細節(jié)設置伏筆,讓人難忘。第三只貓“大家都不喜歡它”,它從進入“我”家開始,一直有一個經(jīng)典動作——“蜷伏”。當“我們”回顧它的一生時,這個形象便揮之不去。“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這“蜷伏”里有對人陪伴的渴求,有對人愛撫的希冀,然而它卻什么也沒有,于是便愈加憂郁。這幾處關(guān)于“蜷伏”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只憂郁的、渴求安撫卻無人問津的貓的形象。這一切也為后來“我”對它的懲戒埋下了伏筆。
二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地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節(jié)選自魯迅《社戲》)
閱讀心得
這段文字中,作者描寫碧綠的豆麥田,就是為下文看戲歸來偷豆吃埋下伏筆。作者把孩子那種急切的、歡快的、充滿期盼的心寄托在身邊的景物上,很自然地描寫出來,自然貼切,詩意盎然。通過伏筆,突出了作者在結(jié)尾寫到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前后照應,使情感的表達更加充分。
三
“我的講義,你能抄下來么?”他問。
“可以抄一點?!?/p>
“拿來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并且說,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jīng)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xù)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jīng)學。
(節(jié)選自魯迅《藤野先生》)
閱讀心得
這段文字描寫了藤野先生給魯迅添改講義的細節(jié),使一位嚴謹負責的老師形象躍然紙上。那么,這些講義后來怎么樣了呢?這里就運用了伏筆的寫作手法。文章后面交代了“他所改正的講義,我曾經(jīng)訂成三厚本,收藏著的,將作為永久的紀念。不幸七年前遷居的時候,中途毀壞了一口書箱,失去半箱書,恰巧這講義也遺失在內(nèi)了”。這里用物品設置伏筆,突出了作者在人物身上傾注的情感。
寫作借鑒
伏筆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指文學作品中前文對后文將要出現(xiàn)的內(nèi)容預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筆強調(diào)的是上文對下文的暗示、交代。它的好處是前后呼應、交代含蓄,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密、緊湊,使讀者讀到下文時不至于產(chǎn)生突兀之感。
運用伏筆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緊扣主題,合理自然。
故事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題,所有的元素都必須為主題服務。如果伏筆和主題無關(guān),那伏筆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削弱故事的力量。伏筆要做到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不易被人覺察。
2.前有伏筆,后有照應。
俄國作家契訶夫?qū)ΨP的解說特別形象:“例如,在前面寫到客廳的墻上掛著一支獵槍,那么這支獵槍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彈。”“墻上掛著一支獵槍”就是最后“獵槍射出子彈”的伏筆;而后面“獵槍射出子彈”是對前面“墻上掛著一支獵槍”的照應。由此可見,伏筆要“有伏必應”。
3.要有照應,不宜緊貼。
如果伏筆前后貼得過近,反而會使文章顯得呆板、枯燥。如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作者在回憶爸爸去世時就多次使用伏筆,前后照應。在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開頭,“我”回憶去醫(y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jīng)大了,是不是?”這便是一處伏筆。
總之,伏筆的妙處在于一個“伏”字,且要“伏”得不露痕跡。因此,運用伏筆要有技巧。我們在寫作時,如果能夠善于運用物品、對話或細節(jié)等設置伏筆,就會使作文波瀾起伏,結(jié)構(gòu)嚴謹,更加具有可讀性。
學生習作
海之呼吸
李嘉燁
海鷗展翅翱翔,掠過水天相接的海平面;浪花輕撫沙灘,留下美好的時光印記。咸咸的海風,貯藏著海濱小城世代人的記憶。
小時候,我常常幻想:海的那邊是什么?我問奶奶,奶奶用神話故事講給我聽。如今,我初二了,對于這個問題,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暑假即將結(jié)束,我長吁一口氣,無奈而悔恨。看著計劃表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當初覺得它們是那么整齊秀麗,如今卻像一群飛蚊向我襲來,使我煩躁不堪。曾經(jīng)許下的豪言壯志,如今又實現(xiàn)了多少?“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我本想趁著余下的幾天時間再補救一番,可心中的無力感如潮水般涌來,于是又停筆沉思。
父親工作回來,看出了我的心事,便提議先把學習的事情放一放,一起去曹娥趕海。父親還邀了叔叔和堂弟一起。
正值初二,是趕海的好日子。天剛蒙蒙亮,我們一起乘車來到沙灘上。退潮后,大海將它贈予人類的禮物留在了海岸上。我和堂弟提著水桶,手持一把小鋼刀和一小瓶粗海鹽,打著手電,俯身仔細尋找著沙灘上的孔洞。忙碌一番,收獲了幾只橡皮大的面包蟹。我來到礁石邊上,細心辨認著與礁石融為一體的貝殼,用小刀一番試探后,鏟下了幾只大蚌。父親和叔叔弄到了幾只肥蟶子和類似貓眼螺的東西,表弟的水桶中只有幾條彈涂魚。他還把自己埋在了沙礫中,玩得一身泥沙。我們一行四人都笑了,就像四個孩子。
海風用它清涼的玉手輕撫著漁民的臉,海水仿佛永遠是那么澄澈、溫暖。我脫去上衣,漂浮在淺岸邊,任憑身體隨海浪浮動。天空中,幾縷蟬絲般的白云仿佛將我輕輕圍繞。“海的那邊是什么?”這個問題,我上小學后,從地理雜志上得到了答案?,F(xiàn)在我更加明白了,海的那邊不只有這些……
十平方的斗室,我意識中的世界。我明白,世界固然不止于此,正如許多事情也不只是我所以為的那個答案。踏浪前行,我發(fā)現(xiàn)了我所置身的世界,比書中所描述的世界還要精彩無數(shù)倍。每個人都像一本書,書里記載了無數(shù)的故事;而世界是一本最偉大的書,它包容了世間萬物。
海的那邊是什么呢?答案由我來填寫。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浙光中學】
點評
本文運用伏筆的寫法,“海的那邊是什么?”“我”到初二才明白。這里就暗示了“我”的一次獨特的經(jīng)歷。暑假將盡,很多同學都會產(chǎn)生失落之感。于是,一家人去海邊玩耍,傾聽海的呼吸,踩踏海的節(jié)拍,感受海的魅力。這時,小作者產(chǎn)生了奇妙的心理變化,再加上細膩的景物描寫,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海的那邊是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