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全球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影響的文獻可視化分析

2023-12-30 07:50崔海洋黃艾薇陳子華
教育文化論壇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氣候變化

崔海洋 黃艾薇 陳子華

摘 要:隨著氣候變化研究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研究的深入,“氣候與遺產(chǎn)”議題在最近十年成為多學科關注的焦點,氣候變化對各類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成為重要的新興研究領域。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后發(fā)現(xiàn):一是“氣候與遺產(chǎn)”作為典型的跨學科研究,依賴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緊密合作。然而目前除考古學研究以外,其他社會科學貢獻度不明顯。二是中國學術界在文獻產(chǎn)出、文獻影響力上貢獻均較大,但國際合作較為不足。三是文化生態(tài)服務體系、遺產(chǎn)脆弱性、都市韌性、風險評估組成了相關研究的知識基礎。四是氣候變化引起的物理侵蝕、生物降解、化學腐蝕、環(huán)境退化、生態(tài)失穩(wěn)對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是研究前沿方向。

關鍵詞:文化遺產(chǎn);氣候變化;科學知識圖譜;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P467;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615(2023)06-0100-11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6.011

氣候變化泛指人們觀察到的氣候要素(溫度、濕度、氣壓等)逐漸改變并影響生態(tài)、動植物群的自然現(xiàn)象[1],氣候變化對人類文明交流與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從歷史角度來看,諸如雅利安人遷移[2]、漢藏語言傳播[3, 4]、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與中原文化交流[5]等種種現(xiàn)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進入“人類世”以來,氣候變化的成因逐漸由自然調(diào)節(jié)轉(zhuǎn)向人為干預[6],其變化周期不斷壓縮并逐漸威脅到地球生態(tài)體系[7]。因此,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的締約國每年都會對氣候變化趨勢及其帶來的挑戰(zhàn)進行討論,并制定、修改應對方案??梢姡瑲夂蜃兓呀?jīng)成為人類等物種演化、生存、發(fā)展的重要挑戰(zhàn),并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塑造、改變著人類的文化以及生產(chǎn)生活習慣。

近年來,雖然氣候變化議題在氣候?qū)W、能源、生態(tài)領域得到較大突破,但在文物保護、文化遺產(chǎn)領域仍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毫無疑問,文化遺產(chǎn)與氣候變化聯(lián)系密切[8]。一方面,諸多文化遺產(chǎn)是人類社會在適應、利用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基礎上建造的,許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本身就蘊含了適應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環(huán)境的地方性知識;另一方面,遺產(chǎn)本身也具有生態(tài)脆弱性,容易遭受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隨著全球?qū)W術界對“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重視,相關文獻也越來越豐富,研究主題包括氣候變化與農(nóng)業(yè)遺產(chǎn)[9]、小氣候現(xiàn)象與文物保護[10]、生態(tài)服務系統(tǒng)與文化遺產(chǎn)[11]、氣候變化與非物質(zhì)文化實踐[12]、氣候概念與生物體系遺產(chǎn)[13]等。研究內(nèi)容涉及農(nóng)業(yè)遺產(chǎn)體系、文化生態(tài)實踐理念、文物保護等多個方面。分析目前全球?qū)W術界相關研究的時空分布及區(qū)域間差距,對于推動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尤為重要。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的“氣候與遺產(chǎn)”文獻數(shù)據(jù),利用可視化技術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闡明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影響的研究熱點及未來研究動向,為推動文化遺產(chǎn)生態(tài)保護研究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

(一)數(shù)據(jù)來源

宏觀尺度上,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研究涉及環(huán)境科學、氣象、生態(tài)、文化、博物等不同學科。Web of Science(WoS)是全球獲取學術信息的重要數(shù)據(jù)庫,其中,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收錄的文獻可以覆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數(shù)據(jù)基于WoSCC信息檢索平臺,以“文化遺產(chǎn)(Cultural Heritage)”“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為主題詞抽取研究文獻,時間范圍為2000—2022年,共檢索到1 404篇文獻。經(jīng)過數(shù)據(jù)清洗,共保留1 140篇文獻作為研究樣本。

(二)研究思路

Cite Space軟件主要用于生成和分析可視化的作者共被引網(wǎng)絡、知識概念圖譜、知識聚類圖譜,幫助學者探索知識領域中的研究熱點、前沿和潛在趨勢[14],其處理分析WoS數(shù)據(jù)庫文獻的功能最為全面。本文主要通過Cite Space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影響的知識基礎、學科結(jié)構(gòu)和研究前沿。其中,被引文獻組成的共被引網(wǎng)絡分析可以揭示某一研究主題的知識基礎;關鍵詞共現(xiàn)網(wǎng)絡能夠清晰展現(xiàn)某領域的學科結(jié)構(gòu);施引文獻群組本身及施引文獻群組引用參考文獻兩方面可以展現(xiàn)該領域研究的前沿特征[15]。本文所有圖的模塊值(Modularity Q)均遠超過0.30,意味著該聚類結(jié)構(gòu)顯著;平均輪廓值(Mean Silhouette)均超過0.70,表明該聚類結(jié)構(gòu)具有可信服性[16]。

二、研究結(jié)果

(一)“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時間分布

氣候變化概念與文化遺產(chǎn)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被國際社會提出,并成為學科共識[17,18],在20世紀80—90年代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不過,關注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影響的研究出現(xiàn)較晚,體現(xiàn)出交叉學科研究的滯后性。圖1是2000—2022表中2022年的數(shù)據(jù)截至當年6月。年WoSCC數(shù)據(jù)庫中有關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影響研究的發(fā)文量及引用數(shù)據(jù)。從圖1中可以看到,2000—2006年屬于研究的萌芽期,發(fā)文量少;2007—2014年是研究的發(fā)展期,發(fā)文數(shù)量呈增長態(tài)勢;2016年后屬于研究的突顯期,這一階段發(fā)文量呈指數(shù)增長,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研究處于高速發(fā)展態(tài)勢。從各階段時間點來看,2007年在巴厘島召開的氣候大會上,達成了“巴厘島路線圖”決議,以替換1997年簽署的《京都協(xié)議書》。2016年,國際社會簽署了約定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巴黎協(xié)議》。可見,學術界對“氣候與遺產(chǎn)”議題關注度的變化,同時也體現(xiàn)出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認知度的變化。

(二)“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空間分布

發(fā)文量可以體現(xiàn)一個國家在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領域的活躍程度?;贑ite Space繪制的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領域國家(地區(qū))合作網(wǎng)絡(見圖2),制作出對氣候變化研究關注度較高的國家(地區(qū))及其合作關系指數(shù)統(tǒng)計表(見表1)。從出版物數(shù)量來看,美國(USA)、意大利(ITALY)、英國(ENGLAND)、德國(GERMANY)、中國(CHINA)排名前五。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名前十的國家中,除中國外其他均為高度發(fā)達國家。

節(jié)點關聯(lián)度(Centrality)代表各國關于該研究的“中心性關聯(lián)度”。中心性是指一個節(jié)點的度量網(wǎng)絡中任意最短路徑通過該節(jié)點的可能性,它顯示了一個節(jié)點與網(wǎng)絡中其他節(jié)點連接的貢獻[19]。根據(jù)圖2,在發(fā)文量進入前十的國家中,歐洲各國與美國之間具有相對較高的合作關聯(lián)度。中國發(fā)文量排名雖然靠前,但其節(jié)點關聯(lián)度值低于表1中其他國家。這說明中國在“氣候與遺產(chǎn)”這一跨領域研究的國際合作中呈現(xiàn)出弱勢。

(三)“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機構(gòu)分布

一個國家的科研機構(gòu)不僅能體現(xiàn)國家的科研實力,也體現(xiàn)出該國的戰(zhàn)略科技力量。Cite Space顯示全球有26個機構(gòu)(節(jié)點)在氣候與遺產(chǎn)議題上具有較高科研貢獻度(見圖3)。從表2可知,發(fā)文量排名前五的機構(gòu)為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 Sci)、倫敦大學學院(UCL)、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l Univ)、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NR)、牛津大學(Univ Oxford)。從中心性關聯(lián)度來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牛津大學、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具有較高的合作度(均為0.11)。中國科學院的國際關聯(lián)度排名也較高(0.09),但合作機構(gòu)主要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Fudan Univ)等國內(nèi)研究單位,與國際科研機構(gòu)合作較少。可見,目前我國科研機構(gòu)在“氣候與遺產(chǎn)”這一跨學科研究領域更傾向于國內(nèi)合作。

(四)“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知識基礎

分析不同時間段的共被引關鍵詞網(wǎng)絡,可以探索“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知識基礎。根據(jù)研究時間發(fā)展脈絡分析,研究關鍵詞在初期(2000年)聚焦“環(huán)境變化(environmental change)”“植被(vegetation)”“保護模式(conservation)”“海洋保護(sea protection)”“海平面上升(sea level rise)”等方面;研究發(fā)展期(2007年)逐漸轉(zhuǎn)向“文化遺產(chǎn)(cultural heritage)”“生態(tài)體系(ecosystem)”“多樣性管理(biodiversity management)”“景觀(landscape)”等方面,這一階段關鍵詞開始包含更多的社會體系要素;隨著越來越多文化研究、文物研究的學者加入這一研究領域,2016年以后的研究主要聚焦“建筑學(architecture)”“文物(heritage)”“脆弱性(vulnerability)”“韌性(resilience)”“建筑遺存(archaeological site)”等方面。從一系列變化中可以看出,研究話語經(jīng)歷了從環(huán)境科學討論到生態(tài)影響討論,再到人類影響討論的重大變化。被引文獻中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棲息地(habitat)”“阿爾泰地區(qū)(altai region)”“歷史城市(historic cities)”“遙感技術”(unmanned aerial vehicle)”“典型對應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阿拉斯加(alaska)”“生態(tài)文化知識(biocultural knowledge)”,其中既包含了研究對象、研究地點,也包含了熱門的研究方法、分析方法。

通過分析施引文獻關鍵詞可知,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影響研究的學科結(jié)構(gòu)主要集中在概念認定、遺產(chǎn)保護、環(huán)境變化、風險評估幾個方面。其中遺產(chǎn)保護除預防性保護外,還包括考古遺產(chǎn)管理、災害管理、完善氣候指標、挖掘植被歷史等;環(huán)境變化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風暴潮、空氣污染、泥土流失幾個方面;風險評估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恢復力兩個方面。從學科系統(tǒng)化與科學嚴謹性角度來說,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影響研究的學科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具備基礎概念定義、現(xiàn)象過程研究和路徑總結(jié)評估幾個部分,尚需繼續(xù)優(yōu)化學科群內(nèi)部機制,增加學科群內(nèi)部不同學科之間的互動。

(五)中國與西方學術界研究焦點異同

從表3可看出,在“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學科關注度方面,中、西方學術界目前關注度最高的均為地理科學(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與環(huán)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s),二者的發(fā)文量達到了“氣候與遺產(chǎn)”相關研究總體發(fā)文量的一半。其他如能源技術研究(Green Sustainable Science Technology)也占突顯地位,為研究從理論知識轉(zhuǎn)向技術產(chǎn)業(yè)提供了基礎。從關注度的差異來看,生態(tài)學(Ecology)、氣象科學(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在西方學者的研究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學科貢獻度分別約為5.97%與5.44%,學科關注度排名分別為第7位和第10位;而相關研究在中國學術話語體系中的貢獻度則明顯靠后,占比為1.50%與3.80%,排名并未進入前十,這顯示出西方在氣候變化相關研究話語體系上更占優(yōu)勢。此外,水資源管理研究(Water Resources)在國內(nèi)“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具有6.92%的貢獻度。

值得一提的是,除自然科學外,社會科學的參與也是“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必不可少的部分。社會科學研究憑借其獨到的文化研究視角,彌補了自然科學在人文分析方面的不足。目前來看,考古學(Archaeology)在中、西研究中均占據(jù)排名第4的重要位置,突顯出考古學對于研究文物的氣候脆弱性、史料價值性的學科意義。但除考古學以外的其他人文學科在這一研究中占比均不高,西方學術界約為4.61%,而中國學術界則僅為約1.54%??偟膩碚f,不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學術界,考古學與地理學、環(huán)境科學的交叉研究最為突顯,其他社會科學貢獻度明顯不足。

(六)國際研究前沿

Cite Space突顯分析(Burst Detection)可以清晰展現(xiàn)研究前沿關鍵詞(見圖4),不過該方法無法識別突顯詞類型,不足以理解研究前沿主題。因此,本文結(jié)合突顯詞對文獻進行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有以下5個前沿議題。

一是物理侵蝕對遺產(chǎn)的影響。物理侵蝕一直是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帶來的主要影響,包括流水侵蝕、風侵蝕、沙塵對建筑主體長時間的侵蝕破壞現(xiàn)象。2012年的關鍵詞突顯詞“沉積(sediment)”影響也屬于這一類(見圖4)。WANG X M對降水為古遺址和古墓葬帶來的整體風險進行研究,指出氣候變化對古建筑群的影響明顯高于對其他遺產(chǎn)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古建筑材料的易損性和年代性[20]。有研究認為,風暴期間的氣流會對遺產(chǎn)建筑和考古遺址的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作用,甚至造成巨大破壞。風增加了水滲透到多孔材料中的風險,可能會影響鹽結(jié)晶,進而產(chǎn)生風化,導致歷史建筑的墻壁變色[21]。沙塵對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干旱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風沙侵蝕的風險,風中攜帶的污染物、鹽分、沙子及其他顆粒物會侵蝕建筑材料,增加古巖石藝術品的磨損[22]。敦煌莫高窟毗鄰庫姆塔格沙漠,空氣干燥,雨量稀少,常遭遇極端沙塵暴天氣。為此,敦煌研究院開展了治沙工程,現(xiàn)已形成立體完整的防沙網(wǎng),有效遏制了沙害對壁畫與彩塑的侵蝕[23-25]。沉積物也是物理侵蝕對遺產(chǎn)造成的重要影響之一。氣候變化引起的水下沉淀對水下遺產(chǎn)影響很大,DIMAGGIO EN對埃塞俄比亞阿瓦什山谷下游地區(qū)的哈達爾群山進行了地質(zhì)填圖和地層分析,發(fā)現(xiàn)剖面下方約20米處為湖相沉積,其標志層是哈達爾群山中最古老的火山碎屑層。哈達爾地層被礫巖侵蝕面截斷,表明該地區(qū)受到了盆地氣候重大變化的影響,為阿瓦什山谷下游古人類遺址和古湖泊研究項目提供了地表特征等關鍵信息[26]。位于馬提尼克島東南部的安斯特拉波遺址,是一個容易受到海洋極端氣候影響的地區(qū)。研究人員在其地表深處沉積物中獲取了關于古代人類居住環(huán)境的信息,為研究人類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和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提供了經(jīng)驗[27]。

二是生物降解對古跡遺址的影響。氣候變化導致的濕度和溫度變化,會影響附著在建筑表面的微生物生長環(huán)境,改變真菌、地衣、木質(zhì)表皮等微觀生物聚落,進一步誘導生物降解現(xiàn)象的發(fā)生[28, 29]。在圖4的突顯詞中,與“溫度(temperature)”“同位素(stable isotope)”有關的研究顯示,這一現(xiàn)象近年來已經(jīng)獲得學術界關注。藻類生物膜的生長會抑制花崗巖建筑的風化,研究表明,綠色的生物膜可以保護巖石建筑。西班牙加利西亞的氣候與英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相似,研究人員由此地干燥的氣候推測花崗巖上的生物量在未來不會發(fā)生變化,但其花崗巖表面附著的生物膜組成結(jié)構(gòu)會發(fā)生改變,石材將在日后被降解。降水較多、濕度較高的北愛爾蘭地區(qū),砂巖建筑更容易受到生物污染和石材降解的影響,導致文化遺產(chǎn)的微觀生態(tài)保護體系被破壞。花崗石一直被用作公共工程和建筑的結(jié)構(gòu)和裝飾材料,在潮濕環(huán)境下,花崗巖外表有近乎永久性的黑色附著物。LOPEZ AJ用波長為355納米的激光器去除花崗巖表面的生物黑色附著物,通過建立安全的輻照條件保護以花崗巖為材料的文化遺產(chǎn)建筑[29-31]。

三是化學腐蝕對建筑環(huán)境的影響。圖4中2018年的突顯詞“室內(nèi)小環(huán)境(indoor climate)”顯示出氣候變化導致的化學腐蝕對建筑環(huán)境的影響已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有別于物理侵蝕,化學腐蝕是指材料與環(huán)境介質(zhì)通過非電極反應作用引起的金屬腐蝕[32]。宏觀氣候變化會導致局部小氣候的產(chǎn)生,進而引發(fā)室內(nèi)小環(huán)境現(xiàn)象出現(xiàn)?;瘜W腐蝕的影響目前主要體現(xiàn)在對文物遺跡等建筑物內(nèi)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上,包括存放文物的博物館、圖書館等。VARAS-MURIEL MJ對西班牙等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室內(nèi)環(huán)境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建筑受到自然通風、人類活動、供暖系統(tǒng)的影響,室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性降低,相對濕度波動大,可能會危及教堂文化資產(chǎn)的保護[33, 34]。TURHAN C監(jiān)控一所圖書館室內(nèi)環(huán)境的熱濕參數(shù)和PMV/PPD指數(shù),發(fā)現(xiàn)室外氣候變化導致圖書館室內(nèi)環(huán)境改變,藏書上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書籍因此被損壞[35]。DAHLIN J認為,對歷史圖書館室內(nèi)環(huán)境的評估應以是否能夠妥善保存紙質(zhì)館藏為主要依據(jù),同時微生物條件以及CO2、SO2、H2S等氣體和顆粒物污染濃度,也應保持在一定范圍內(nèi)[36]。

四是環(huán)境退化對農(nóng)業(yè)遺產(chǎn)的影響。從2015年開始,“土地利用(land use)”“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成為新的研究突顯詞,可見氣候變化除了直接影響生態(tài)體系以外,也會使不同文明的生產(chǎn)勞作行為產(chǎn)生變化。如何避免環(huán)境退化導致的農(nóng)業(yè)文化景觀消失匿跡,成為“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焦點議題。如SUN Y對元陽梯田、扎尕那等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進行調(diào)查,分析其在適應山地氣候、高原氣候方面的生態(tài)機制,提出減少氣象災害風險方法的分析模型[37]。CUCCHIARO S從數(shù)據(jù)合并和土地測量問題切入,強調(diào)加強對重要文化遺產(chǎn)景觀的管理和保護[38]。DAHLIN J通過對瑞典東部農(nóng)業(yè)從業(yè)者的深度訪談,討論了傳統(tǒng)耕作的復興如何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提出在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退化帶來的挑戰(zhàn)中,真正的可持續(xù)性需要文化體系的變革[37]。

五是生態(tài)失穩(wěn)對社會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由圖4可知,從2015年開始,“遷移與定居(settlement)”成為新的研究突顯詞。研究指出,“環(huán)境擾動(instability)”會迫使社區(qū)居民在生計行為、居住選址上做出改變,對其在社會生態(tài)認知、價值觀傳承以及非遺保護方面產(chǎn)生嚴重負面影響。如AKTURK G等研究氣候變化對環(huán)境認知帶來的影響,以及隨之產(chǎn)生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變遷問題 [12]。HENDERSON M等認為氣候變化增加了非物質(zhì)文化資源的脆弱性,但人們普遍接受氣候影響的必然性,以及文化遺產(chǎn)資源從有形向無形的轉(zhuǎn)變[39]。也有部分學者關注氣候變化大背景下地方性知識的積極作用,如LIN YR指出土著居民應對氣候變化的經(jīng)驗一直被低估,呼吁將地方性知識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來源[40]。

三、結(jié)論

文獻計量學研究在自然科學中運用較為普遍,但在文化研究中卻較少運用。近年來,OLIVEIRA BS等[41,42]對遺產(chǎn)研究進行了文獻計量分析,不過相關研究并未聚焦某一前沿領域,主要是分析學科分布。本研究關注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通過可視化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結(jié)論:第一,“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是典型的多學科交叉研究,早期研究聚焦在對氣候變化現(xiàn)象的理解方面,2007年后才逐漸衍生至氣候變化對建筑、文物、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等影響方面。從研究節(jié)點來看,“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與“巴厘島路線圖”的確定以及《巴黎協(xié)議》的簽署具有耦合關系,體現(xiàn)出該研究受到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認知度的影響。第二,目前“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學術貢獻主要來自西方發(fā)達國家與中國。中國“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合作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國內(nèi),國際合作不明顯。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學術界,在“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中貢獻度較高的均為地理科學以及環(huán)境科學,而與文化遺產(chǎn)研究關系相近的如人類學、民族學、博物學等學科領域目前貢獻度均有限。第三,“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的學術話語圈建立在較為復雜的知識積累上。除了生態(tài)研究外,文化生態(tài)體系、遺產(chǎn)脆弱性評估、都市韌性評估、風險評估等體系都構(gòu)成了該領域重要的知識基礎。第四,“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已經(jīng)形成了一些較為突顯的研究衍生方向,諸如物理侵蝕與遺產(chǎn)、生物降解與古跡遺址、化學腐蝕與建筑環(huán)境、環(huán)境退化與農(nóng)業(yè)遺產(chǎn)以及生態(tài)失穩(wěn)與社會文化遺產(chǎn),中國學術界在相關研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參與。

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來自于WoS數(shù)據(jù)庫,由于其收錄刊物審核嚴格,論文庫數(shù)量相對較少。不過,從本研究已經(jīng)可以看出,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對“氣候與遺產(chǎn)”這一新研究領域無疑作出了貢獻。此外,Cite Space在深入觀察與分析小規(guī)模數(shù)據(jù)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對處于地緣政治邊緣國家的相關研究成果缺乏足夠關注。而事實上,欠發(fā)達國家往往缺乏對文化遺產(chǎn)的妥善保護,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更加嚴重。要全面了解氣候?qū)@些地區(qū)的影響,需要進一步對文獻進行深度篩選與解讀??傮w而言,基于大數(shù)據(jù)共被引網(wǎng)絡的文獻計量學分析是可靠的,能幫助梳理以往的研究軌跡,也能對未來“氣候與遺產(chǎn)”研究前景作出整體性認識。

參考文獻:

[1] PARMESAN C.A Globally Coherent Fingerpri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cross Natural Systems[J].Nature,2003,421(6 918):37-42.

[2]JHA M.Migration,Settlement,and State Formation in the Ganga Plain:A Historical Geographic Perspective[J].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2014(57):587-627.

[3]MOKROUSOV I.Origin and Primary Dispersal of 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eijing Genotype:Clues from Human Phylogeography[J].Genome Research,2005,15(10):1 357-1 364.

[4]ZHANG Y,VOLIS S,SUN H.Chloroplast Phylogeny and Phylogeography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n Adjacent Regions[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0,57(3):1162-1172.

[5]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85.

[6]BOLLIG M.Afterword:Anthropology,Climate Change and Social-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Anthropocene[J].Sociologus,2018,68(1):85-94.

[7]方精云,朱江玲,王少鵬,等.全球變暖、碳排放及不確定性[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1,41(10):1385.

[8]付梓杰.氣候變化視角下的文化遺產(chǎn)——2022年度國際古跡遺址日“遺產(chǎn)與氣候”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22(3):104-110.

[9]MITCHELL N,BARRETT B.Heritage Values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s:Towards a New Synthesis[J].Landscape Research,2015,40(6):701-716.

[10]SAYRE M,STENNER T,ARGUMEDO A.You Can't Grow Potatoes in the Sky:Building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Potato Park of Cuzco,Peru[J].Culture,Agriculture,F(xiàn)ood and Environment,2017,39(2):100-108.

[11]HOLLY G.Utilizing Marine Cultural Heritag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Coastal Systems in East Africa[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2,10(5):29-31.

[12]AKTURK G,LERSKI M.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 Benefit to Climate-Displaced and Host Communit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Sciences,2021,11(3):305-315.

[13]SAMUELS K.Biodiversity in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Possibilities and Problems for 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Mobilizing Mitigation[J].Culture Agriculture Food and Environment,2017,39(2):116-126.

[14]賈維辰,李文光,余明媚.中文期刊知識圖譜研究范式的優(yōu)化[J].中國遠程教育,2020,11(1):10-76.

[15]CHEN C M.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5303-5310.

[16]BORNER K,CHEN C M,BOYACK K.Visualizing Knowledge Domains[J].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37):179-255.

[17]CROWELL J.Gondwanan Glaciation,Cyclothems,Continental Positioning and Climate change[J].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1978,278(10):1345-1372.

[18]GIFFORD J,REDKNAP M,F(xiàn)LEMMING N.The Unesco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Underwater Cultural-Heritage[J].World Archaeology,1985,16(3):373-376.

[19]CHEN C M,IBEKWE-SANJUAN F.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20]WANG X M.Assessing Climate Risk Related to Precipit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2,83(5):11-16.

[21]BONAZZA A.Climate Change Impact:Mapping Thermal Stress on Carrara Marble in Europe[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407(15):4506-4512.

[22]BONAZZA A.Mapp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urface Recession of Carbonate Buildings in Europe[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407(6):2039-2050.

[23]SEYEDASHRAFI B.Applying Heritage Impact Assessment to Urban Development:World Heritage Property of Masjed-e Jame of Isfahan in Iran[J].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17(31):213-224.

[24]QU J J.Conservation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Dunhuang,China[J].Gondwana Research,2014,26(3-4):1216-1221.

[25]劉洪麗,裴強強,張正模,等.強降雨條件下敦煌莫高窟崖頂緩坡沖蝕機制及預警研究[Z].甘肅?。憾鼗脱芯吭海?020.

[26]DIMAGGIO E N.Tephro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Young (< 2.94 Ma) Hadar Formation Deposits at Ledi-Geraru,Afar,Ethiopia[J].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2015(112):234-250.

[27]HOFMAN C L.Mangrove Archives:Unravelling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rom Deeply Buried Deposits at the Site Anse Trabaud,Martinique,Lesser Antilles (1290-780 cal BP)[J].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2021,6(5):26-28.

[28]HUIJBREGTS Z.A Proposed Method to Assess the Damage Risk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to Museum Objects in Historic Building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2(55):43-56.

[29]LOPEZ A J.Optimisation of Laser Removal of Biological Crusts in Granites[J].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2010,100(3):733-739.

[30]PRIETO A J,VERICHEV K,CARPIO M.Heritage,Resilience and Climate Change:A Fuzzy Logic Application in Timber-Framed Masonry Buildings in Valparaiso,Chile[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20,17(4):12-15.

[31]ADAMSON G C D ,NASH D J.Long-term Variability in the Date of Monsoon Onset over Western India[J].Climate Dynamics,2013,40(11-12):2589-2603.

[32]中國冶金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有色金屬冶金[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9:18-20.

[33]VARAS-MURIEL M J.Fluctuations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in Spanish Rural Churches and Their Effects on Heritage Conservation:Hygro-Thermal and CO2 Conditions Monitoring[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4(82):97-109.

[34]SENIOR C.The Spirit of Time-The Art of Self-Renovation to Improve Indoor Environment in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s[J].Energies,2021,14(13):27-30.

[35]TURHAN C,ARSAN Z D,AKKURT G G.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Indoor Environment of Historic Libraries in Mediterranean Climate Zon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Warming,2019,18(3-4):206-220.

[36]DAHLIN J,SVENSSON E.Revitaliz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actices:Conscious Efforts to Create a More Satisfying Culture[J].Sustainability,2021,13(20):16-18.

[37]SUN Y.Adapting to Droughts in Yuanyang Terrace of SW China:Insight From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13,18(6):759-771.

[38]CUCCHIARO S.Multiplatform-SfM and TLS Data Fusion for Monitoring Agricultural Terraces in Complex Topographic and Landcover Conditions[J].Remote Sensing,2020,12(12):29-31.

[39]HENDERSON M,SEEKAMP E.Battling the Tides of Climate Change:The Pow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 Values to Bind Place Meanings in Vulnerable Historic Districts[J].Heritage,2018,1(2):220-238.

[40]LIN Y R.Situating Indigenous Resilience:Climate Change and Tayal's "Millet Ark" Action in Taiwan[J].Sustainability,2020,12(24):22-25.

[41]OLIVEIRA B S.The Culina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UNESCO:A Review of Journal Articles in EBSCO Platform[J].Journal of Culinary Science & Technology,2020,18(2):138-156.

[42]SU X,LI X,KANG Y.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sing CiteSpace[J].Sage Open,2019,9(2):31-33.

Literatur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ultural Heritage

CUI Haiyang1, HUANG Aiwei1, CHEN Zihua2

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limate and heritag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many disciplines in the last decade, and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various types of cultural heritage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emerging research field.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veals that, firstly, as a typical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climate and heritage" relies on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However, except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ther social sciences rarely make their contributions. Secondly, Chinese academics have contributed more in terms of literature output and influence, b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insufficient. Thirdly,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service systems, heritage vulnerability, urban resilience, and risk assessment form the knowledge base of relevant research. Fourthly, the impacts of physical erosion, biodegradation, chemical eros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destabiliz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are at the forefront of research.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 climate change;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bibliometric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責任編輯:梁昱坤 郭 蕓)

收稿日期:?? 2023-03-02

基金項目:2018年國家社科一般項目“西南少數(shù)民族古村落演變機理及發(fā)展模式研究”(18BMZ070)。

作者簡介:崔海洋,男,吉林柳河人,朝鮮族,博士,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艾薇,女,四川內(nèi)江人,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

陳子華,男,貴州貴陽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后。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氣候變化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fā)布
氣候變化與環(huán)保法官
氣候變化:法官的作用
《廣西民族研究》創(chuàng)辦30年來刊發(fā)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我國職業(yè)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中文圖書評價體系研究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可視化分析技術在網(wǎng)絡輿情研究中的應用
國內(nèi)外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wǎng)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