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門峽市陜州區(qū)文物地質鉆探管理站 澠池縣文物鉆探隊
【關鍵詞】北朝墓葬;家族墓地;河南三門峽
【摘要】2021年8月至9月,為配合三門峽市陜州區(qū)12萬噸剛玉生產(chǎn)線項目工程建設,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三門峽市陜州區(qū)文物地質鉆探管理站、澠池縣文物鉆探隊對工程區(qū)域內(nèi)的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共清理32座兩漢至明清時期墓葬。其中有北朝墓葬19座,分為長斜坡墓道土洞墓和階梯墓道土洞墓兩類,各墓方向基本一致,排列有序,可分為4排。結合其出土遺物,推測可能為平民家族墓地。此次發(fā)掘為進一步研究三門峽地區(qū)北朝時期的喪葬習俗提供了實物資料。
2021年8月至9月,為配合三門峽市陜州區(qū)12萬噸剛玉生產(chǎn)線項目工程建設,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三門峽市陜州區(qū)文物地質鉆探管理站、澠池縣文物鉆探隊對工程區(qū)域內(nèi)的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發(fā)掘區(qū)位于三門峽市陜州區(qū)西南,上官村東北約450米處,東南距209高速路340米,中心地理坐標為34°40′46″N,東經(jīng)111°2′57″E(圖一)。
該發(fā)掘區(qū)域地層堆積可分為2層:第①層為表土層,為疏松的淺黃色土,厚0~0.5米,內(nèi)含少量植物根系、石塊及現(xiàn)代垃圾;第②層為擾土層,距地表0.5~2米,為疏松的灰色土,厚1.5米,內(nèi)含少量石塊、料礓石、青磚瓦礫等;②層下為生土,為較硬且純凈的黃褐色土,內(nèi)含少量料礓石。
此次發(fā)掘共清理兩漢至明清時期墓葬32座,均位于②層下,部分墓葬頂部被破壞。其中北朝時期墓葬有19座,分別是位于墓地北部的M1、M2、M4~M8、M14~M20,西南的M9~M11以及位于墓地東南的M12、M13(圖二)。本文僅對19座北朝墓葬作報告。
19座北朝墓葬均為單室土洞墓,坐北朝南。根據(jù)墓道形制可分為階梯墓道土洞墓和長斜坡墓道土洞墓兩類。
(一)階梯墓道土洞墓共15座,分別為M1、M4~M6、M8~M11、M14~M20,其中M4、M5、M6、M17、M19保存較好。
1. M6位于墓地北部,M5、M7之間,東距M5約0.8米,西距M7約0.4米,西北距M14約5.9米。開口距現(xiàn)地表1.8米,方向198°,由墓道、甬道和墓室3部分組成。
墓道略朝西南,平面呈長條形,北寬南窄,長3.38米,寬0.6~0.7米。直壁,南部有3級臺階,深0.24~1.3米。
甬道平面呈喇叭形,長0.64米,寬0.44米,高0.68~1.3米。
墓室平面呈不規(guī)則形,長1.92米,寬1.64~2.18米,殘高1.3米。頂部已坍塌,推測為拱頂,直壁,加工較規(guī)整。北部、東部各有一座長方形棺床,其上均存有部分人骨,推測分別為1個個體,腐朽嚴重,性別、年齡均不詳:北部棺床長1.52米,寬0.76米,高0.38米,東部出土1件銅簪;東側棺床南北向,長1.6米,寬0.72米,高0.28米,北部出土1枚銅錢和1件銅簪(圖三)。
2.M19位于墓地西北部,北距M17約2.7米,東距M8約12米,西距M20約2.7米。開口距現(xiàn)地表1.2米,方向221°,由墓道、甬道、墓室3部分組成。
墓道略朝西南,平面呈長條形,長2.78米,寬0.68米。直壁,南部有2級臺階,深0.32~0.94米。封門位于北端,在略經(jīng)夯打的黃土堆積上用殘磚堆砌而成。夯土厚0.22米,高0.4米;磚砌部分寬0.68米,厚0.24米,高0.26米。砌磚中發(fā)現(xiàn)刻紋磚1塊。
甬道位于封門以內(nèi),通往墓室,長0.22米,寬0.64米,高0.84米。
墓室位于甬道以北,平面呈梯形,長1.8米,寬1.3米,殘高0.94米。頂部已被破壞,推測為拱頂,底部較平坦。北部有一高0.25米、寬0.82米的生土棺床,其上存有少量人骨,保存較差,僅剩部分頭骨、肢骨,其余呈黃褐色粉末狀,推測為2個個體,均仰身直肢,頭向東,性別、年齡均不詳。墓室西南角發(fā)現(xiàn)銅錢4枚,東南角有一殘?zhí)掌鞯祝鋬?nèi)盛放若干泥丸。棺床上發(fā)現(xiàn)銅戒指、銅簪、玉飾、板瓦各1件,板瓦上亦盛放若干泥丸(圖四、五)。
(二)長斜坡墓道土洞墓
共4座,分別為M2、M7、M12、M13,其中M7、M12、M13保存較好。
1.M7位于墓地北部,北距M14約3.7米,東距M6約0.4米,西距M8約1.5米。開口距現(xiàn)地表2米,方向192°,由墓道、甬道和墓室3部分組成。
墓道略朝西南,平面呈長條形,北寬南窄,長2.3米,寬0.6~0.8米。直壁,斜底,北深南淺,深0.3~0.7米。
甬道長0.5米,寬0.56米,高0.7米。
墓室位于墓道以北,為單室土洞。平面近方形,長2.1米,寬1.8米,殘高0.7米。頂部已被破壞,推測為拱頂,底部較平坦。北部有一“L”形棺床,與墓室同長,寬1.1米,高0.3米,淤土中發(fā)現(xiàn)少量人骨,推測為1個個體,腐朽嚴重,性別、年齡不詳。西南近甬道處發(fā)現(xiàn)陶瓶1件(圖六)。
2.M12位于墓地東南部,西北距M4約21.4米,東距M13約0.9米,西北距M11約27.6米。開口距現(xiàn)地表2.3米,方向187°。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4部分組成。
墓道略朝南,平面呈長條形,北寬南窄,長7.9米,寬0.82~1.24米。直壁,底為長斜坡,與口基本同寬,長8.36米,深0.4~3.2米。中部有一長2.54米、寬0.94~1.08米、高0.96~1.4米的過洞。過洞以北有一天井,開口與墓道在同一層位,平面呈梯形,北寬南窄,長2.82米,寬1.08~1.22米,深0.28~0.84米。墓道北端用橢圓形青石壘成高1.62米、厚0.3~0.5米的封門。
甬道連接墓道與墓室。長0.84米,寬0.76~0.84米,高1.32~1.92米。
墓室位于墓葬北端,平面略呈長方形,直壁,拱頂,四壁加工規(guī)整,底較平坦。長2.84米,寬2.22~2.52米,高2.12米。北側有一高0.68米、寬1.04米的生土棺床,其上有木棺一具,腐朽嚴重,僅存灰白色及灰黑色棺痕,長1.7米,寬0.66~0.68米。棺內(nèi)葬一具人骨,仰身直肢,腐朽嚴重,初步鑒定為一成年人,性別不詳。頭骨附近發(fā)現(xiàn)銅簪1件。
耳室位于墓室東壁,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69米,寬0.72米,高0.88米。西北角出土陶壺1件(圖七)。
保存較好的8座墓葬共出土遺物24件(套),分為陶器、玉器、金屬器3類。
(一)陶器共7件(套)。
1.壺1件。M12∶2,泥質灰陶。侈口,平沿,方唇,細頸,溜肩,弧腹下收,平底微內(nèi)凹。肩部和中腹各飾一周斜線紋,上腹飾一周弧形紋。器身表面原有一層青色附著物,可能為彩繪??趶?.6厘米,腹徑16厘米,底徑8.8厘米,高20.7厘米(圖八,1;圖九,1)。
2.瓶2件。均為泥質灰陶,侈口,細頸,溜肩,弧腹,平底,素面。M7∶1,卷沿,圓唇,底微內(nèi)凹??趶?.6厘米,腹徑13.8厘米,底徑8.7厘米,高23厘米(圖八,2;圖九,2)。M5∶1,平沿,方唇,腹下收??趶?厘米,腹徑14.6厘米,底徑7.4厘米,高22.1厘米(圖八,3;圖九,3)。
3.器底1件。M19∶8,腹部及以上殘,斜壁內(nèi)收,平底。底部有一直徑4厘米的圓形紋飾,圓內(nèi)飾“十”字紋。殘高11.2厘米,底徑19.8厘米(圖八,4;圖九,5)。
4.刻紋磚1件。M19∶1,為半塊青磚,正面刻劃5×5棋盤狀方格,背面刻“十”字形狀。殘長16.4厘米,寬14厘米,厚5.8厘米(圖九,4;圖一〇,1)。
5.板瓦1件。M19∶6,平面呈長方形,橫截面為弧形,瓦外素面,內(nèi)印有細布紋。長37厘米,寬22.6厘米,厚1.4厘米(圖九,6)。
6.泥丸1套共52件,編號為M19∶7。均近橢圓體,分兩種規(guī)格:大者長5.1厘米,寬5厘米,厚1.6厘米;小者長3.6厘米,寬2.9厘米,厚1.1厘米(圖九,5、6)。
(二)玉器1件。
玉飾M19∶5,近正方體,青綠色,器身有磨制痕跡,中部有一圓形穿孔。邊長0.86厘米,孔徑0.1厘米,重1.5克(圖一一,6)。
(三)金屬器共11件,除1件鐵鏟外,其余均為銅質。
1.銅戒指2件,M19∶3、M19∶4。均為圓環(huán)狀,橫截面近圓形,素面,尺寸相同。直徑1.9厘米,截面直徑0.1厘米(圖一〇,7;圖一一,10)。
2.銅簪4件。均呈U形,由一根兩端為尖頭的銅絲彎折而成,簪體橫截面為圓形,直徑0.3~0.4厘米。M6∶2,殘長6.6厘米,寬1.6厘米(圖一〇,4;圖一一,11)。M6∶3,長15厘米,寬1.8厘米(圖一〇,5;圖一一,9)。M12∶1,殘破較為嚴重,僅剩一股保存較好,殘長10厘米(圖一〇,3)。M19:4保存較好,長10厘米,寬厘米(圖一〇,6)。
3.銅鐲1件。M13∶2,呈圓環(huán)狀,橫截面近橢圓形,素面。直徑6.8厘米,厚0.4厘米(圖一〇,8;圖一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