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怡
導讀:中國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痹谟變核囆g創(chuàng)作中,教師的任務應是懷著對幼兒的尊重與贊賞,走入幼兒的心靈,去發(fā)現驚喜與美景?!瓣P注生命的教學才能立住腳跟,滋養(yǎng)靈魂的教育才能永放異彩?!庇變旱拿恳环髌范际且槐境錆M童心的童話,教師要用心體味、感受,讓童心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得到釋放。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美術教育應提供幼兒個性發(fā)揮的機會,引導幼兒嘗試多種藝術形式,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與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苯處熞龅阶鹬赜變旱拿總€想法與作品,以贊許的眼光接納幼兒具有個人特色的表現手法。不同于成人局限性的思維方式,幼兒的思想往往天馬行空、十分活躍,他們在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上有無盡的上升空間。在如今的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畫畫卻常被教師理解為單純習得美術技能,通過學習掌握美術知識。這種固定的思維忽視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意愿,以及運用造型和色彩表達情感認知的需求和能力,剝奪了幼兒自主發(fā)展的權利。怎樣引導幼兒進行美術活動,一直是教師不斷探究、研討的課題。根據幼兒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如下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平等對話,讓幼兒敢畫
平等,即教師要親近幼兒,放低姿態(tài);對話,是指教師主動發(fā)起或接受幼兒發(fā)起的交流討論活動,使師幼之間的關系更融洽。平等、自主、信任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愛。
(一)不打擾幼兒的創(chuàng)作
日常美術活動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常要求幼兒跟著自己的思路繪畫,在幼兒創(chuàng)作時“指手畫腳”,甚至對幼兒的作品進行一些修改,達到畫面的效果。這樣的“指導”會使幼兒喪失思考能力,僅依靠教師的思維進行創(chuàng)作,妨礙真實表達,甚至打擊創(chuàng)造性。幼兒的作品最終成為“成人畫”,反而失去了童真。比如,在“我的爸爸媽媽”活動中,我先利用繪本《我爸爸》《我媽媽》進行導入,讓幼兒觀察畫面中爸爸媽媽的服裝、發(fā)型身材等特征,再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什么樣的,并繪制出來。我看到一個幼兒畫的媽媽留著短發(fā),根根豎起來,看上去很狂躁,但爸爸不一樣,頭發(fā)反而長長的,非常柔順。我親切地問:“我看到你媽媽是長發(fā),怎么這里畫的是短發(fā)呢?爸爸是短發(fā),怎么這里畫的是長發(fā)呢?你有沒有畫錯呢?”幼兒立即說:“我沒有畫錯,媽媽對我發(fā)脾氣的時候就是頭發(fā)豎起來的,反而是爸爸跟我講道理,我覺得爸爸比媽媽溫柔。”我這一問,問出了幼兒父母之間的家長里短。在和家長接觸的過程中,我也發(fā)覺了這一點,于是回應道:“噢!原來是這樣!”活動中,我充分尊重了幼兒的意愿和想法,使他們的表達更加純真、更有新意!
(二)觀察、傾聽、理解和尊重幼兒
在幼兒的創(chuàng)作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思想,避免干涉幼兒的創(chuàng)作,注意觀察、聆聽。當幼兒有要求或困難時,要及時發(fā)現引導、提供幫助。比如,在欣賞完繪本《快樂獅子》后,幼兒被故事內容深深吸引,畫面中黑白和彩色交織應用、獅子的表情、尖叫逃跑的人們和法式小鎮(zhèn)的細節(jié)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區(qū)域活動中,幾個幼兒在撕貼添畫一頭“快樂獅子”,這時我注意到一名幼兒撕了一塊小小的圓形紙片貼在畫紙的上方。我的內心產生了好奇:“這是獅王嗎?怎么感覺像是獅子的寶寶呢?”我并不急于打斷幼兒的創(chuàng)作,而是悄悄地觀察著。只見幼兒繼續(xù)在圓形紙片上添畫了獅王的鬃毛和五官。可是我還是看不出它就是獅王,禁不住詢問道:“你確定你畫的是獅王?”幼兒說:“是的,沒錯?!蔽易穯柕溃骸盀槭裁次矣X得它不夠威猛呢?”幼兒學著獅子的樣子說:“這只獅子它在走過來,看上去就是這個樣子?!蔽颐靼琢擞變旱南敕ǎ隙ǖ鼗貞溃骸拔抑懒?,原來這只獅王是從遠處走過來的,雖然看上去小小的,但很威猛?!卑l(fā)現我理解了他的作品,他開心地一直點頭。總之,只有尊重幼兒的思維特點,遵循其年齡發(fā)展規(guī)律,理解幼兒、鼓勵幼兒、賞識幼兒,放下教師的架子平等對待幼兒,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才能更愉悅、更大膽更投入、更享受。
二、慧眼識才,讓幼兒樂畫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具有新穎性、獨創(chuàng)性、發(fā)散性等特點。教師的評價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是重要的外部環(huán)境之一。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要積極、有效地回應幼兒的創(chuàng)作表現,對有所創(chuàng)新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贊賞等正面的評價。教師的慧眼識才,會讓幼兒獲得成就感。
(一)要善于在“涂鴉”中發(fā)現精彩
幼兒手部肌肉力量較弱,小肌肉的協(xié)調能力不夠靈活,作品常被成人評價為“亂七八糟”。比如,小班美術活動“回家路上”中,離園回家對小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是一種美好的期待。回家的路上幼兒會特別關注身邊的事物,帶著這種愉悅的情緒來創(chuàng)作,我們成人會以為畫面感很強,內容很具體。但我發(fā)現一張紙上就是幾根線條、一個大圓圈和兩個小圓圈而已。作為教師,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認真地想了想,猜到里面肯定有幼兒的情感所在。果真,猜對了!我在“涂鴉”的作品中捕捉到屬于幼兒的精彩:一個大圓圈就是溫暖的家,兩個小圓圈代表媽媽和幼兒。通過解讀作品,我感受到了隱藏在幼兒內心深處對家人的那份依戀和愛。
(二)要讓幼兒在糾錯中感受成功
在美術活動中,有時幼兒畫錯了或不滿意就會將紙張翻轉,重新作畫,還有部分幼兒會坐在原地發(fā)呆,直到教師給他重新?lián)Q張紙。在幼兒畫“錯”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改變圖像、添畫等方法,將內容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在糾錯中感受到成功、增強自信,也培養(yǎng)了幼兒不怕困難、有始有終的學習習慣。如幼兒在畫《毛毛蟲的一家》時,我發(fā)現畫面上只有一條很小的毛毛蟲,問道:“這是毛毛蟲寶寶吧,毛毛蟲的爸爸媽媽是不是還沒出門?你能把他們請出來嗎?說好一起去游樂場呢。”幼兒聽我說完馬上又添畫了兩條大的毛毛蟲當爸爸和媽媽,這樣的糾錯方式幼兒很容易接受,不會因為繪畫問題被指出而傷害到自尊心。
三、巧妙點撥,讓幼兒善畫
點撥,是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智慧的重要體現。美術活動中精確、巧妙的點撥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使幼兒更好地理解美術創(chuàng)作的技巧與方法,想畫、敢畫、樂畫。
(一)情境促動
有趣的情境能讓幼兒萌發(fā)參與美術活動的愿望,激發(fā)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運用有趣的情境將活動內容和幼兒經驗相聯(lián)系,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大班美術活動“打預防針”中,我采用了情境表演的貫穿法,引導幼兒表現不同的表情?;顒娱_始,請配班教師邊捂著肚子邊走進教室:“啊呀,肚子好疼?。 苯又?,引導幼兒觀察:“從哪里可以看出教師很痛苦的樣子?手捂的部位在哪里?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身體的姿態(tài)怎么樣?”我繼續(xù)以情境為主線,請配班教師扮演堅強勇敢的人,請幼兒說說教師的動作和表情哪里顯示出堅強和勇敢并展開模仿。這里,我將情境和方法融為一體,將表現要求、技巧傳授融入其中,拓寬幼兒的創(chuàng)作空間,鼓勵幼兒找到表現思路。結果,他們表演得淋漓盡致,人物姿勢和表情應有盡有,不再像以前那樣顯得呆板,順利完成了創(chuàng)作,達成了目標。
(二)設疑啟發(fā)
設疑啟發(fā)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的創(chuàng)作提出疑問,使幼兒轉變思路,避免陷入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比如,在“我設計的汽車”活動中,我發(fā)現大多數幼兒更喜歡為汽車設計炫酷的外觀、豐富的顏色,于是我問:“你們認為現在的汽車設計得怎么樣呢?它們有沒有缺點呀?”幼兒想了想,各抒己見。有的說:“現在車很多,爸爸送我來幼兒園總是堵車,如果車上有個能伸縮的翅膀就好了?!庇械恼f:“那天下大雨,我看見有的車泡在水里,打不著火了,我想設計一輛車輪能自由升降的車?!边€有的說:“汽車尾氣影響環(huán)境,我要設計一輛環(huán)保汽車?!痹诮處煹狞c撥下,幼兒“放開了”去畫,創(chuàng)作出了天馬行空的、與眾不同的汽車。
四、打破傳統(tǒng),讓幼兒喜畫
(一)視聽講結合法
美術活動中采用“視”,即在活動開始前提供幼兒有趣的視頻、圖片或自制的材料引發(fā)幼兒對本活動的興趣。幼兒對活動產生濃厚的好奇心,有利于后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美術活動中采用“聽”,即培養(yǎng)幼兒耐心聆聽對方講話的習慣,在聽教師講授的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美術活動中的“講”,為幼兒提供了想說、敢說、喜歡說、能大膽表達并能得到積極回應的氛圍,給予了幼兒更多自我發(fā)揮的空間。教師可以不拘形式,讓幼兒以講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或以動手操作的方式表現思想世界。比如,在大班“紙杯掛表”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掛表的制作過程視頻,使其了解掛表的結構和制作步驟,為下面的動手操作奠定基礎。通過講解的方式帶領幼兒運用紙杯做一做掛表,采用講述的方式表達構思,最后提供充分、自由動手操作的時間。
(二)小組合作教學法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小組學習有利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合作方式,以便在日后的集體活動中具備正確處理與他人關系的能力。教師可以開展難度高的活動,在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小組合作形式,培養(yǎng)幼兒尊重他人、合作共享的習慣,促使其努力做好小組的分內工作。同時,通過聘任一日小組長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和領導能力。大班幼兒合作意識較強,在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接龍的方式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比如,我讓每位幼兒都在自己小組的紙上畫上一筆,呈現出小組成員相互討論的痕跡。這樣的游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感情,提升幼兒的合作意識和關注他人的能力,還可以讓幼兒獲得合作的榮譽感。又如,開展大班“我會拼”的美術活動時,由于準備的材料較多,幼兒單獨完成作品的能力較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采用了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讓幼兒共同創(chuàng)作一個作品,使幼兒收獲合作的成就感。
五、良性互動,讓幼兒愛畫
杜威曾說,幼兒天生具備探索探究的能力,他們還具有好奇好問好沖動的特點。教師要尊重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以欣賞、接納、引導的態(tài)度面對幼兒,幫助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觀察力、操作能力及探索興趣,與幼兒一起分享作品的感想與發(fā)現。
(一)在幼兒入園時,建立基本的安全感、信賴感
在入園時,大多數幼兒離開朝夕相處的父母,容易產生焦慮感和恐懼感。在安撫幼兒時,教師應做到幫助幼兒消除對新環(huán)境的恐懼,多與幼兒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采取適宜的方式填補幼兒內心的缺失感。比如,經常性擁抱幼兒;允許幼兒攜帶最喜愛的玩具進入幼兒園;與幼兒相互分享彼此的小秘密;用歡快、柔和的語言與幼兒交流;以積極的態(tài)度開展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活動的溫暖。只有對教師產生足夠的信賴感,幼兒才能積極配合活動的進行。
(二)在幼兒犯錯時,寬容對待、耐心詢問
在美術活動擺弄材料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材料破損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保持平和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避免幼兒產生懼怕的心理,對美術活動失去信心。在創(chuàng)意美術的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中,易出現幼兒爭搶材料導致打架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首先要了解爭斗是否因為材料數量不足或種類過少,針對原因進行調解,注意在日后的活動準備時提供足夠的材料,盡量避免爭斗的現象再次出現。
(三)在幼兒困難時,積極態(tài)度引導幼兒
雖然美術活動以幼兒自由發(fā)揮為主,但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到幼兒的需要,針對幼兒的需要給予一定的幫助。一些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較弱,教師可以多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如示范材料的使用方式或提供簡便的方法,使活動能順利進行。教師要時刻做好引導者的工作,帶領幼兒掌握新的知識與能力,為幼兒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六、結語
美術活動是現今幼兒園美術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一般采用多樣的材料、多種的主題、不同的內容開展,通過多種方式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美術活動不僅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抓住自由發(fā)揮和提升專業(yè)能力機會。主動發(fā)掘新的教學模式。好的美術教育不僅有助于發(fā)展幼兒審美能力,還有助于幼兒開拓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美術教育不應成為“為了未來的果實寧愿犧牲花朵”的教育。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方式教幼兒如何畫畫,就違背了幼兒繪畫的自然成長規(guī)律,剝奪了幼兒認識事物的好奇心與樂趣,阻礙了幼兒成長所需的最重要的學習和發(fā)展能力。教師應順應幼兒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讓每個幼兒自然成長,從想畫、敢畫、樂畫,到借助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聲,實現“睜大眼睛看世界,閉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筆來畫出童心世界”的發(fā)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