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在《關于科普創(chuàng)作及其評論的一種評論》 (刊發(fā)在《科普創(chuàng)作評論》2022 年第 1 期上,以 下簡稱《一種評論》)一文中,筆者曾對科普給 出了一個個人化的定義:科普,就是指在正規(guī)的 學校教育之外,在社會上,面向非專業(yè)人士(也 即公眾)和在對內容的了解上非本專業(yè)的其他專 業(yè)人士(例如,這里可以是指其普及的內容并非 本專業(yè)研究領域的科學家或專業(yè)科學史家等)的 對與科學有關的各種內容,采用各種形式的有意 識的普及傳播。
在這個定義中,也還是有一些限制和約定 的,“有意識的普及傳播”就是其中之一。所謂 “有意識”,是指行動者在進行這種普及傳播時, 明確地知道是自己在做科普,或者也可以是指這 種普及傳播活動是被活動的組織者、資助者、相 關管理者或受眾明確地理解為是科普。當然,這 種認知和理解也取決于不同人對科普的界定。
不過,究竟如何認定科普,似乎并沒有形 成統(tǒng)一意見。就官方來說,每年都有關于科普 的詳細統(tǒng)計,并以《中國科普統(tǒng)計》為名正式出 版圖書。里面涉及全國各地的科普人員、科普場 地、科普經費、科普傳媒、科普活動等方面的詳 細數(shù)據。但在這些統(tǒng)計口徑中,只是涉及類型上 的區(qū)別,比如,科普人員當然是指從事科普工作 的人員,但什么樣的工作才屬于科普工作呢?再 如,科普經費應當包括經費的預算、來源和支出 情況,但具體地說究竟把錢花在什么地方才算是 科普支出呢?還有,所統(tǒng)計的科普傳媒部分,其 實只是涉及對不同媒體類型中科普作品的數(shù)據, 例如圖書、期刊、報紙、電視、網站、微博微信 等,而在這些媒體類型中,可以傳播的內容顯然 是非常多的,科普應該只是其中的一個子類,但 究竟什么樣的內容才可以被算作是屬于科普這個 子類的呢?這些數(shù)據來源于各級各部門的申報, 雖然在調查方案中提到數(shù)據會經各級審核,但審 核某項內容是否屬于科普的標準是什么,調查方 案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當然,其中的某些內容, 如科普場地項中的“科技館和科學技術類博物館”,我們姑且可以認為它們因其設計目標就是 科普,其中進行的活動自然也因運營者的認識、 判定和計劃,故屬于科普活動(其實對于科學技 術“類”博物館,尤其是那種具有交叉性質的博 物館,是否應將其分類到科學技術“類”博物 館,也還是有一定的可討論性)。但對于傳媒部 分,比如什么樣的圖書才算是科普圖書,要給出 很明確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就存在著可爭 議的空間。換言之,這背后涉及的仍是對于科普 概念的界定問題。
科普的界定并不是一個純粹、抽象的理論 問題,而是有著現(xiàn)實的功用。除了前面說到的科 普統(tǒng)計之外,當某機構要對某種類型的科普作品 (如科普圖書、科普影視)進行資助或獎勵時, 在遴選過程中,自然就會排除掉那些雖然具備圖 書或影視的形式但卻不被評選者認為屬于科普的 作品。如《一種評論》所提,目前關于科普及其 相關概念(如科普圖書)的界定仍有很多種,而 實際工作中,盡管評審者自己不一定能對界定方 式進行嚴密的概念表達,具體行動上卻可以按某 種默認的理解對作品進行判別。
其實,科普是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理解的。 這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情況。
其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從內容的角度,定義科普是“國家和社會普及科 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 揚科學精神的活動”。按此規(guī)定,當然可以判定 在內容上涉及這幾個方面時,某種傳播活動就 屬于科普。但在這“四科”中,要點還是要涉 “科”,而對“科”也即“科學”的嚴格定義也 存在著一定分歧,因而問題還是存在。不過,這 種按照傳播的內容來進行判斷,應該說是最為基 礎性的。
其二,科普也可以從傳播者所設定的工作 目標來進行判定,也就是說,傳播者自己對于其 傳播工作,從目標上或者說是工作性質上,就設 定了是要進行科普。這也可以由評判者認為某項 活動的工作目標是科普來判定。像前面所說的科 技館,應該就屬于此類,而對于科學技術“類” 博物館,情況就可能更復雜一些,會取決于場館 自身(即其規(guī)劃者、領導者和運營者)對于本場 館之傳播目標的理解,以及對科學和對其場館展 陳與科學之關系的理解。當然,在這種判定方式 中,只不過是把前一種從傳播內容來界定科普的 責任由傳播者(或評判者)來確定,來保證相應 的工作屬于科普。也正是由于認定責任的轉移, 使得在實踐中對某種活動是否屬于科普的認定要 更簡單、更容易一些。這樣的分類給予了某類活 動以科普之“名”。
其三,傳播的實際效果,其實也是可以作 為判斷某項活動是否屬于科普的判據。也就是 說,即使某項活動,從其實踐者或相關管理者來 看,或許并沒有將其當作科普,而從活動的效果 來看,卻是能夠讓參與者或者說受眾達到對“四 科”的接受,以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guī)劃綱 要(2021 — 2035 年)》提到的“具有應用其分析 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 升科學素質這一科普的終極目標。這樣類型的活 動,當然是具有科普意味的,有時其科普效果甚 至會更為理想。這是本文重點想要討論的問題的 基礎,即突破了對科普在“名”義上的判定約 束,而進入到科普之“實”。當然,在這樣的判 斷中,也突破了筆者《一種評論》一文所下的科 普定義中“有意識的”這一限定。
涉及科普的“名”與“實”的例子可以有 很多。下面可以舉出幾例來進行分析討論。
在影視領域,“科普片”(或稱“科教片”, 這個稱呼應該歷史更久)被認為是屬于科普,這 當然沒有疑問。但在影院或網絡中上映的許多 其他涉及科學人物或科學內容的影片,包括許 多在受眾中影響很大的“大片”,往往在其分類 中,卻并未被分到科普之列。這樣的例子可以有 很多。雖然其中像《黑客帝國》(The Matrix)這 樣影響巨大甚至成為經典的大片,也許因其“科 幻”色彩而可能與科普相關,但更多連科幻都不 算的商業(yè)片和藝術影片,也直接或間接地涉及科 學內容,卻顯然并沒有被看作是科普影片。過 去,筆者曾與學生合作研究過幾個案例。其一, 是對以偵破電影為媒介的科學傳播研究?!皞商?片”自然在分類上不會被認為屬于科普類型,但 其中卻大量涉及到與刑偵相關的科學技術內容, 如果將這些內容與科技部、中宣部印發(fā)的《中國 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相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兩者間其 實有很多的重合。那么,觀眾以娛樂為目標觀看 了這種并非以科普為目標且不具有科普之名義的 影片,其中的科學技術內容難道不會對觀眾有 “科普”式的影響嗎?另一個例子是,筆者還曾 與學生合作,發(fā)表過一篇題為“從《風之谷》看 宮崎駿作品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論文。宮崎駿 這部經典且影響巨大的動畫片,顯然不是以科普 作為目標,也通常不會被人們認為是科普作品。 但其內容涉及人與自然的核心問題,我們的研究 分析認為它連帶地也具有某種“生態(tài)女性主義” 的意蘊。如果按照“四科”標準,再考慮到它巨 大的受眾群體,如此多的觀眾在觀看這部未被分 到科普類的動畫時,觀念上多少潛移默化地受到 了影響,這難道沒有起到很好的科普效果嗎?但 在《中國科普統(tǒng)計》這樣的權威科普數(shù)據中,它 是否會占據一席之地呢?
在活動領域,群眾性的觀鳥活動是個很好 的例子。若干年前,隨著人們開始更多地注重休 閑,加上國際國內對于恢復博物學傳播的呼吁, 原本早就在國外很流行的觀鳥活動被引進到了國 內,普通公眾越來越多地參與進去,甚至許多人 熱情極高。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的觀鳥者加起 來可能大致有六位數(shù)了,而且這個數(shù)據還沒算上 近來更為新興的以攝影為主要目的參與觀鳥活動 的這一群體。相應地,各類與觀鳥相關的科普圖 書,無論引進還是原創(chuàng),都出版了不少。在這種 公眾自發(fā)組織的活動中,其實包含著對鳥類知識 的學習,同時也讓觀鳥者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 進一步認識,從效果上看,應該算是很好的科普 活動了。前些年,筆者也曾讓門中的一位碩士做 過以“北京觀鳥會活動科學傳播研究”為題的學 位論文,全文收入了筆者和江曉原主編的“我們 的科學文化”叢書中。之所以做這樣的研究,自 然也是因為筆者認為,觀鳥是一種很有意義而且 效果很好的、有特殊價值的科普活動。如果按照 當下比較熱門的博物學傳播普及標準,觀鳥當然 可以屬于科普,但官方列舉或資助科普項目時卻 幾乎沒有涉及過觀鳥活動。在某種默認的科普標 準之下,那些被資助的科普項目,往往是傳統(tǒng)中 更標準的,和物理、化學、生物、航天等學科相 關的項目。這也表明了在某種共識中,觀鳥這種 有益的科普活動雖然有其“實”,而且是效果很 好的實,卻往往未得到被承認的科普之“名”。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至少,在筆者 所指導的從事科學傳播方向研究的學生中,選題 很多都涉及了這種非以科普之名來進行但效果為 實的科普。它們因缺乏科普之名,沒有被認為屬 于標準的科普,從而被科普的領導者、資助者和 實踐者所忽視,所以才更需要被關注、研究,從而發(fā)展得更好。
就總結來說,結論也很簡單。即我們研究科 普、評論科普、資助科普,進行科普實踐,不應 該忽視這些無名有實的科普。這樣一來,科普就 又變成一個范圍更大的“大科普”了。這種認識 會在科普的評獎、資助等問題上帶來很不一樣的 結果。如果回到對科普創(chuàng)作的評論上,是不是也 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拓寬我們的眼界,將那些并無 科普之“名”但明顯有良好科普效果的作品,作 為評論和研究的對象呢?另一方面,對于那些 沒有科普之“名”卻明顯產生負面科普效果的作 品,為消除其負面影響,恐怕就更有評論的必要 了。否則,因其沒有科普之“名”而在評論中對 其視而不見,就更不利于達到科普的預設目標。
這樣的評論和關注,則又會讓我們從實際 效果的角度對科普作品產生新理解,在研究者與 作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作為一項有益的事業(yè), 科普工作本來就應該實事求是,不宜因為某些傳 統(tǒng)的認知而自我束縛,而是要以發(fā)展的心態(tài)和多 元的立場來看待、開展并改進科普評論。
(編輯 / 姚利芬 齊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