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堯, 周文杰
(大連理工大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 遼寧 大連 116024)
近年來,神經(jīng)科學的快速發(fā)展使人們有機會了解到更多關于個體大腦與行為之間的相互關系,關于道德增強倫理學的討論也從藥理增強更多地轉向了神經(jīng)技術。在以往,教育、法律、宗教以及精神病學都是促進道德行為的傳統(tǒng)有效手段,道德主體依照個人的自由意志來行動,保障了道德主體的個人同一性。如今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神經(jīng)生物技術手段,用藥物或電刺激大腦,直接改造神經(jīng)使人獲得道德生物增強。一些樂觀的超人類主義者認為,人類增強旨在改善人類形態(tài)或功能,而道德增強通過生命科學手段提高人的道德能力是全人類的福祉;而持反對態(tài)度的生物保守主義者則認為道德增強可能會破壞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平衡,因為強化與治療之間的界限很難明確,而且道德標準也因為社會、文化和時間的不同而不同。直接的技術干預對人的神經(jīng)進行了改變,這種道德提升的手段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倫理問題。許多案例表明道德主體在經(jīng)歷增強之后,性格、心理甚至是行為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否意味著主體失去了同一性,是否處于一種自由意志彌散的狀態(tài),這些問題對道德增強技術的未來發(fā)展具有關鍵的意義。
1.道德增強增強的是什么:認知還是情感
道德增強神經(jīng)技術引起爭議的一個原因就是:改變?nèi)说纳窠?jīng),究竟會改變道德行為中的哪一方面。根據(jù)最近的神經(jīng)影像學研究,道德行為過程利用了人腦中多種神經(jīng)網(wǎng)絡,包括情感、認知和動機過程。伴隨著生命的成長,神經(jīng)網(wǎng)絡之間也在不斷進行結構與功能上的整合:“發(fā)展起來的不僅是思想理論,還包括在道德判斷的背景下,將關于他人思想的知識與關于后果和情感的信息相結合的能力”[1]。因此,有的學者認為道德增強是對人的情感、動機進行了修正,還有的學者認為改變的是人的認知能力。佩爾松(Ingmar Persson)等沿襲了道格拉斯(Thomas Douglas)的理念,主張廣泛使用生物醫(yī)學技術來改變?nèi)祟惖牡赖聞訖C基礎。然而,他們的方法與道德拉斯略有不同:道格拉斯將弱化非道德情感視為強化道德動機的路徑;而佩爾松等認為增加人類的認識是危險的,提高人類的道德品質(zhì)可以通過直接強化人的核心道德情感(利他情感以及一些與公平正義相關的情感等)[2]。他們認為必須嚴格限制實施某些不良行為的愿望、意志或能力。道德增強不同于認知增強,這種限制并非是約束,而是對道德情感的強化。情感在道德行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強化負罪感、羞恥感或恐懼感可以阻止不道德行為的發(fā)生。道德增強通過神經(jīng)技術增強人的利他情感,使人具有良好的行為動機。
與之相對,哈里斯(John Harris)認為任何形式的道德增強都屬于認知增強的形式。哈里斯分析了幾種不同形式的不道德行為,堅持認為傳統(tǒng)的道德改進形式才是有效的。即便如今神經(jīng)科學技術大行其道,也只能是被增強認知方面的技術手段所取代:“對付錯誤信念和偏見的最明顯的對策是理性和教育相結合,不可能通過其他各種形式的認知增強加以幫助”[3]。在他看來,道德增強首要在于提高道德認知,而情感會遮蔽判斷,因此基于神經(jīng)技術的道德增強并非真正的道德增強,而是一種行為控制。直接的道德增強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并威脅到人的自由意志,這也是道德增強的最大爭議。
2.問題的提出:直接神經(jīng)干預是否破壞人的自由意志?
傳統(tǒng)的道德增強通常指向人的精神領域,而基于現(xiàn)代神經(jīng)科學的道德增強則直接對人進行改變。因此,道德增強的手段可以分為間接干預與直接干預:間接干預旨在改變思維模式和行為,進而重組一個人的大腦結構和功能;而直接干預的目的是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從而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間接(針對心智)和直接(針對大腦)的道德增強是實現(xiàn)同一目的的不同方式,兩者在結果上都是對人的道德能力進行提高。
根據(jù)哈里斯的道德專業(yè)知識理論,不能只追求“更善于做好人”,而是要“更好地了解善以及理解什么有可能有助于善”。道德增強不應該只涉及灌輸?shù)赖路矫娴闹R,而應該同樣能讓人多做好事。同樣,道德增強也不應該只提升做好事的可能性,而不相應地改變道德推理或情感。哈里斯認為改變道德情感不屬于道德增強。例如,誘導精神病患者增強恐懼心理會使這些人減少作出錯誤行為的可能性,但這種干預并不等同于道德水平的提高。這種干預在哈里斯看來是一種行為控制的形式,而不是道德的增強。相對而言,一些有反社會人格的人可能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但會因為沖動或者某些原因作出不道德的事情。減少沖動、加強注意力會增加這些人在充分理解道德理由的基礎上作出正確行動的可能性,這可以被稱為道德增強。雖然某些以結果為導向的干預措施可能會增加良好行為的可能性,但道德增強應該包括對道德原因的理解。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解,干預只是一種行為控制的形式。依據(jù)費舍爾(John Martin Fischer)等的說法,道德能力指的是我們不僅可以認識到非道德與道德的區(qū)別,還可以出于道德責任來采取行動的能力。具有一定道德能力的人意味著他有能力進行理性反應行為,既包括“對理由的接受”,又包括“對理由的反應”[4]。所以哈里斯認為間接手段似乎更符合道德決策與行為的本質(zhì),以及對自由的尊重;而直接干預不依賴接收者的積極參與,因此會繞過有意識的、持續(xù)的理性思考和自主選擇,這可能會損害自主性和同一性。然而以德拉茲亞(David DeGrazia)為代表的樂觀超人類主義者認為自我不是固定不變的心理特性,道德增強的變化受到道德主體的認同,其就會將變化融入敘事同一性中。
關于道德增強是否破壞了人的自由意志這一問題,首先要厘清更基礎的敘事身份的連續(xù)性問題。大腦敘事是神經(jīng)倫理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大腦構成了個人身份基礎的觀點是這一領域的基本假設。羅斯基斯(Adina Roskies)說:“我們的大腦和我們的行為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大腦與我們自己之間的特殊關系,產(chǎn)生了獨特的問題,是倫理與神經(jīng)科學思維之間的相互作用?!盵5]她把神經(jīng)倫理學建立在一種“神經(jīng)本質(zhì)主義”中,認為大腦定義了我們是誰。個性是由大腦中的某個組織決定的,它使人們以某種方式行事,并儲存?zhèn)€人記憶和習慣等。當然也有很多人否定這種說法,神經(jīng)本質(zhì)論作為一個哲學論題也引起了廣泛討論,但本文將其作為一個有效預設,因為如果沒有如此的大腦特異性,就不需要神經(jīng)倫理學。
人的敘事身份是基于經(jīng)驗、信念、記憶等心理因素建立起來的,這遵循了洛克(John Locke)的觀點。洛克將個人身份納入廣義的法醫(yī)學概念,其與責任、擔當?shù)雀拍盥?lián)系的最佳途徑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的,因此有人將個人身份總結為一種由某些心理因素構成的法醫(yī)學概念[6]。直接神經(jīng)干預(如非侵入性磁腦刺激)的道德增強不可避免地影響一個人的敘事身份。正常的敘事身份變化是生活展開的正常部分,也可能是各種改變生命的經(jīng)歷或環(huán)境的結果。但是,直接的神經(jīng)干預措施可能會引起激烈的變化,與一個人的敘事沒有任何關聯(lián),從而使敘事身份的連續(xù)性受到了威脅。身體及其功能對敘事身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道德主體的心理狀態(tài)更直接地提供了理解他們的經(jīng)歷和形成他們敘述的解釋框架。因此破壞心理的連續(xù)性也會改變?nèi)说臄⑹律矸?。道德主體的某些個性——沖動性、責任心、神經(jīng)質(zhì)、開放性——可以通過直接的神經(jīng)干預加以改變。道德增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道德主體的積極參與和努力。道德增強需要足夠的空間讓主體理性地思考干預過程所帶來的變化,如果不能認同這些變化,就要停止干預或采取別的手段。相反,如果直接改變一個人的大腦功能,卻不以同樣漸進的方式考慮個人身份的改變,就不能有選擇地認可或拒絕。隨著敘事醫(yī)學與神經(jīng)科學的進步,道德主體將獲得充分的空間與時間去體會干預過程所帶來的變化,從而接受神經(jīng)技術的改造并完成認同。
認同被認為是具有主體意識與自我意識的,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將認同作為主體在自我發(fā)展過程中對自我的確認或在作出人生抉擇之后自發(fā)的統(tǒng)和感與連續(xù)感。人可以意識到自身的變化與同一,可以通過選擇同一從而確認與塑造自我,而一旦沒有處理好自身變化與同一問題就會產(chǎn)生“認同危機”[7]。一些生物保守主義者認為這種危機會使人因為技術而失去原有的敘事同一性,也就是敘事認同。利科(Paul Ricoeur)認為認同倫理問題之所以產(chǎn)生了無謂的爭論,是因為將認同的兩種模式混雜在了一起。認同(identity)有兩種用法:同一性和身份。作為同一性的認同是一個關系概念,是諸關系的一種關系,在變化的相似性和不間斷的連續(xù)性基礎上形成不變的基質(zhì)。作為身份的認同是人獨有的,在變動中堅持自身。在兩者的辯證關系中我們可以得出敘事認同概念。敘事就是主體通過講述自身的故事而構建自身的認同,從這意義上來說,敘事即認同[8]。但這個解釋顯然不夠,我們依然需要用敘事認同來維護敘事同一性。敘事認同反映了構成人同一性的特征,包括一個人的自我概念中最中心和最突出的部分是什么[9]。“那些行為、經(jīng)歷、信仰、價值觀、欲望、性格特征等等都歸于某個特定的人?!盵10]因此,與敘事認同相關的,是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一個人在各種情況下獨特地影響其認知、動機和行為的一組動態(tài)的、有組織的特征,而不是用一套固定的心理特征來定義真正的自我。敘事認同依賴于這種“心理變化的動力”[11],這意味著一個人的信仰、欲望、人格特征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
根據(jù)敘事自我觀,人類將他們的經(jīng)驗整合成一個線性的、內(nèi)化的、不斷演變的故事,構成了自我。除了要把自我與自我敘事聯(lián)系起來,敘事自我觀認為要將意義賦予事件,就必須從敘事的角度來理解,而不是自然主義的、還原主義的描述。要了解一種行為、一種信念或一種感覺的意義,僅了解其潛在的生物學過程是不夠的。有意識的歷時觀是賦予事件主觀價值(意義)所必需的。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生活會不斷出現(xiàn)新認識、新情感、新內(nèi)容,這些都會逐步形成未來的自我,并隨時將個人心理和大腦的新特征整合到個人敘事中去[12]。舍赫特曼(Marya Schechtman)聲稱敘事的自我構成是動態(tài)的,提供了一個修復的方向,因為它強調(diào)一個生命的敘事的連續(xù)性,并闡明了敘事主體的重要性。雖然有潛在的敘事中斷,但這不一定是對身份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敘事方法認為主體處于一個連續(xù)的、自我表達的、正在進行的故事中[13]。所以,正常情況下的敘事在內(nèi)部是可理解的、連貫的,個人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并且有一個歷時和同步的基礎來解釋、判斷和行動。
因此,可以通過將身份與自主進行關系敘事的方法,從而解決因敘事身份的混亂而影響自我的復雜圖景。如果一個人在道德增強前后經(jīng)過了指導與咨詢,可以正確預見與理解心理變化的潛在性,這些變化就可以以一種連貫的方式融入一個人的敘述自我概念中,并且可以作為自我導向甚至自我表達的方式進行體驗。只要保障措施到位,適當?shù)闹橥獬绦蚓湍苁沟赖轮黧w積極地融入敘事身份的被動變化中。
在敘事認同的理論背景下,筆者認為在道德增強技術中引入知情同意原則,將為道德增強不會威脅人的自由意志而提供有效辯護。知情同意原則顯示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核心價值:尊重主體的自由意志,保護主體的自主性?;貧w道德主體的自主選擇,并得到其配合,從而很好地完成道德增強,更加符合道德主體的自身需求。同時,也有利于防止實施道德增強的人濫用科學技術,從而違背道德主體的意愿。本質(zhì)上說,道德是一種判斷,自由是一種選擇能力。“知情”是對個人知情權的尊重,“同意”也就是賦予個人選擇權,同意就意味著對個人的理性和自由的尊重,而自由意志就是知情同意原則的倫理目的。
許多哲學家一致認為,一個人要有自由意志必須具備三個一般條件:①選擇和行動的其他可能性;②對適當行動的理由作出反應;③作為行動的真正來源或行動者[14]。我們通常認為只有在意志自由的情況下,才有道義上的責任。這一條件意味著我們可以為自己的選擇和行動進行充分的解釋,厘清前因后果,也就是尋求道德增強前后的敘事認同。這也是學術界各方就自由與責任的性質(zhì)進行辯論的焦點。對于“相容論”者來說,自由意志與因果決定論是相容的,動機決定了行動。一些學者認為神經(jīng)科學的進步引發(fā)了一種特殊的焦慮,那就是道德增強技術會使人類思維簡化為神經(jīng)化學過程,進而影響自由意志。然而,即使像一些神經(jīng)科學家所說的那樣,神經(jīng)科學雖然不能確立決定論是完全可靠的,但它仍然可以提供有力的證據(jù)來證明我們的大腦是服從自然規(guī)律的物理系統(tǒng)或機制。如果神經(jīng)科學理論證明大腦是一個機械的物理系統(tǒng),那么我們就不必擔心神經(jīng)科學技術會剝奪人的自由意志。與之相對,如果我們的行動能被神經(jīng)機制控制,根據(jù)相容論,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就不必擺脫因果律的影響[15]。不管他們對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兼容性有何看法,大多數(shù)論及自由意志的哲學家都同意,只有當一個人反思自己接下來將面對何種選擇,在各種選項中作出合理的選擇,并按照他的決定行事,他才是自由和負責任的[16]。就像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說的那樣:“一個人,只要他由于被不正確的觀念所決定而有某種行動,決不能完全說是遵循德行而行。唯有他的行為是被他的理解所決定,方可說是遵循德性而行?!盵17]
佩爾松等引入關于“上帝機器”的思想實驗。上帝機器可以監(jiān)控每個人的思想、信仰、欲望和意圖,它能夠在納秒內(nèi)修改這些內(nèi)容,而不需要任何人類主體的自覺識別。它旨在給予人類近乎完全的自由。它只是干預人類的行動,以防止重大傷害、不公正或其他嚴重不道德行為的發(fā)生。人類知道機器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的干預。對接受道德增強改造的人來說,他們似乎只是自發(fā)地改變了主意,也就是說盡管受到干預,他們?nèi)韵碛凶杂梢庵??;谏窠?jīng)技術的道德增強直接提高了人的認知能力,但生物保守主義者反對這種非傳統(tǒng)的方法,認為神經(jīng)技術侵犯了人的自由意志。根據(jù)哈貝馬斯對人類增強的批判,盡管“我們應該幫助他人,盡我們所能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但“我們不能根據(jù)自己對他人未來生活的看法,確定這些人會在將來的生活中為自己的生活塑造道德形態(tài)”[18]。個人可以發(fā)起和控制自己行為這一概念是所有自由意志概念的核心原則,哈里斯等生物保守主義者認為真正擁有自由意志的人必須完全符合所有三個條件。認為上帝機器改變了人的行動,盡管人在上帝機器的作用下并未察覺到?jīng)Q定的變化,但他失去了選擇和行動的其他可能性,也就是失去了自由意志。此外,自由意志的物理基礎發(fā)生了變化,基于現(xiàn)代神經(jīng)科學的道德增強技術改變后的道德主體是生物與非生物的復合體,其知識條件在來源上也發(fā)生了性質(zhì)上的變化。哈里斯拒絕將情緒增強視為道德增強,雖然他承認增強情緒可能會產(chǎn)生親社會的結果,但并不構成增強道德本身。因為道德需要判斷,而情緒的增強會對道德判斷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使其屈服于情感本能,道德生物增強只有在提高推理或認知能力的情況下才是可行的。對此,超人類主義者展開了回應。首先,佩爾松等都認為道德增強技術在增強人的認知能力的時候,不僅沒有降低人的自主性,反而擴展了自主性。在他們看來,自主性需要一種推理能力,這種推理能力是自主性的必要條件,包括演繹推理、邏輯判斷、批判性分析等認知能力。提高認知能力,可以增強人對于洗腦、心理操縱、欺騙和自我意識缺失的防范。其次,道德增強沒有改變道德主體,取消不道德行為的選擇并非限制主體的行動,而是通過神經(jīng)技術增強人的道德動機或道德情感,使道德主體作出正確的選擇。選擇與行動依舊是道德主體自身作出的,不存在自由意志消失的問題。否認情緒增強為道德增強無疑與實證研究脫節(jié),因為所有的道德判斷都涉及情感,但并不代表道德主體被剝奪了自由意志。
因此道德增強的神經(jīng)科學手段提升的是人的基礎性、通用性能力,而沒有局限人未來具體的道德發(fā)展方向,所以并不會限制人的自主性。由前文所述,敘事身份的改變不影響主體的敘事認同,道德增強對身份的影響被融入整個敘事過程中[19]。支持道德增強的學者們在證明道德增強與自由意志相兼容的時候發(fā)展出了三條路徑:一是后果主義,即認同道德增強的有效醫(yī)學成果;二是以傳統(tǒng)德性論為核心,認為道德增強符合人的本性,即對善的追求;三是用知情同意論來為道德增強的合法性進行辯護[20]。知情同意無疑是最符合科技倫理、醫(yī)學倫理的一個方式,既提高了人實現(xiàn)積極目標的能力,也不會破壞人的精神完整性。精神完整性指一個人可以掌握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和大腦數(shù)據(jù),在沒有他的同意下,任何人都不能閱讀、傳播或改變這些數(shù)據(jù)和狀態(tài)。隱私就是大腦數(shù)據(jù)和精神內(nèi)容的保密,是自由行為的關鍵。精神完整是思想自由的基礎,也是必須給予個人的第一種和基本的自由。因此,道德增強需要使主體獲得完全的知情權,并讓其明白道德增強可能會令其未來的某些選擇與行動發(fā)生改變。這樣才能將道德增強技術本身置入到人的敘事中去,維護人的自由意志。此外,除了知情同意原則,在道德增強技術中還需引入“不傷害原則”以及“公正原則”。當個體出于自愿作出增強自身的決定和行為之后,我們可以將他的行為視為獲得了“知情同意”的授權,但不能違反不傷害原則。不傷害原則是道德增強的底線,也是科學能否造福人類的底線?!肮瓌t”是相對全人類而言,要避免任何群體被技術邊緣化,確保全人類都可以在道德增強技術中獲益。關于這兩個原則將在以后的研究中進行更詳細的論述。
康德將道德律稱為“意志自律”,就是主體可以按照自己的普遍準則來對自己加以規(guī)范,道德律指引著人們以普遍理性的絕對來貫徹自我的同一性[21]。道德意義上的人格同一性是由自由意志的自我規(guī)定與自我實踐構成的。自由意志使我們成為自身道德行為的原創(chuàng)者,也只有擁有自由意志,道德主體才會對行動產(chǎn)生道德意識并承擔道德責任?;谏窠?jīng)科學的道德增強技術作為一種直接的神經(jīng)干預手段,繞開了心智的培育過程而直接對人的道德心理進行了改造。對于道德增強技術是否會破壞人的自由意志,學界依舊存在很大的爭議。本文認為在敘事認同的理論框架下,正確的道德增強實行過程是道德主體自主選擇的,也就是說道德主體自己在尋求個人的改變,道德增強會被自我所消化并理解,而改變的過程將動態(tài)地整合進人的敘事中,因此大腦不會感受到意識的構建性質(zhì)。自由意志表達了這樣一種感覺:某些心理活動會出現(xiàn)在人們的意識中,并且得到人們自身的認同。因此,無論是什么選擇,只要是行動獲得了自身的認同,人就不會失去自由意志。當?shù)赖略鰪姳徽系絺€人的整體敘事中時,道德主體就依舊保留了自主性,進而維護了自身的自由意志。
當然,這一結論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除了神經(jīng)倫理學上的問題,還有傳統(tǒng)哲學中的自由意志問題。首先,自由的概念在現(xiàn)代神經(jīng)科學取得進展之前就存在,而且是獨立存在的。自由與自由意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例如我們說一個被奴役的人失去了自由,但仍然擁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倫理學的基礎,如果缺少自由意志的假定,整個道德和法律體系就失去了基礎。自由與自由意志的概念模糊性需要我們在哲學層面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其次,自由意志所隸屬的人的內(nèi)部現(xiàn)象以現(xiàn)有的技術尚不能提供確切的解釋,而且哲學與心理學等其他學科同樣不能對自由意志進行良好的說明。但科學技術的進步使我們不得不沿著它的方向前進,抨擊技術本身并不會帶來益處,道德增強神經(jīng)技術歸根結底是一種服務于人類、用于提升人類道德水平、構建更美好生活的有效手段。筆者認為作為人類高新技術的典型代表,道德增強技術反而會突現(xiàn)自由意志的獨立性。無論是出于主動增強還是被動治療的目的,人的自由意志在技術實行的過程中都發(fā)揮了核心樞紐的作用?;诂F(xiàn)代神經(jīng)科學的道德增強不是威脅,相反可以豐富我們對自己作為道德推動者的理解。我們應當以謹慎與寬容的科學態(tài)度使道德增強技術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