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燕
在舟山諸島,熏魚是大菜,過年、婚宴必備。當(dāng)年,魚鲞、腌魚、糟魚、醉魚等,家里常備,隨吃隨取,唯熏魚是稀客貴客,一年到頭吃不到幾回。
制熏魚的原料其實普通,常為馬鮫魚和帶魚,只不過制作過程相對繁復(fù),又比較費時,頗有點侍候嬌小姐的感覺。海邊人家平時勞作辛苦,沒有精力也沒有心思去那么悉心地對待一條魚,魚嘛,怎么吃不是吃呢,怎么吃也好吃的啊。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熏魚費油。那會兒,油貴魚賤,熏個魚小半瓶油沒了,嫁個宮女賠了公主似的,主婦心疼。
當(dāng)然,大日子好日子到了,那點心疼就被奔向紅紅火火新生活的熱情擠走了,熏魚也就轟轟烈烈地做起來了。帶魚選個大肉厚的,馬鮫魚以不大不小為佳,均剖肚洗凈。怎么切就講究了,帶魚切成約10厘米長的段,每一段上面畫叉叉,看上去像個“爻”字。父親切馬鮫魚很有一套,看著他一片一片從頭切到尾,最后拎起尾巴,魚還是整條的,魚頭朝地,連著骨頭帶著皮,白白的肉半遮半掩地翻著,像一根黑白相間的鏈條。制熏魚的馬鮫魚切片必須厚薄適宜,且每塊都要帶皮。切太厚,不好煎,外焦內(nèi)生,浪費油又糟蹋了魚;過薄,油炸時魚容易碎,賣相不好不說,重點是肉又老又有煳味,口感急轉(zhuǎn)直下。趁魚新鮮挺括或冰凍得硬邦邦時切最好,不然,一刀下去,糊糊一團(tuán)。一款優(yōu)秀的熏魚應(yīng)該是,擺在盤子里,姿態(tài)勻稱齊整,色澤油亮誘人,咬一口,外酥里嫩,松脆香鮮。
以為魚切成段或切成片后就可下鍋煎了嗎?肯定不是,哪有那么省心。魚段魚塊得自然風(fēng)干,半干。到底什么樣才是半干了,那就得觀顏色憑手感了,經(jīng)驗在哪里都很重要。切忌大太陽下暴曬,若一不小心,會產(chǎn)生類似哈喇味的氣味,那股味很頑固,即便魚在油鍋里被煎得死去活來,依然掩蓋不了。好端端的準(zhǔn)熏魚就這么毀了。
島上的廚男主婦們深諳海鮮的妙處,盡可能原生態(tài)烹制,那是檢驗食物是否美味的最好方法。透骨新鮮的海味值得被這樣對待。即便是制熏魚,晾干后,下鍋前,僅用鹽水或醬油稍微腌一下,不像其他地方,比如蘇式熏魚,光腌制就要用到老抽、料酒、生姜、蔥、糖,鹽等,繁雜、隆重,也難怪,他們用的是淡水魚,不似海魚那般“天生麗質(zhì)”,總要“涂脂抹粉”一番。
油至八成熱后,魚段或魚片即可下鍋,熱油噠噠噠起著泡,魚的顏色慢慢轉(zhuǎn)成金黃,用鍋鏟輕柔地按,謹(jǐn)慎地翻。風(fēng)干步驟的重要性在煎炸時顯現(xiàn)了出來:若太濕,炸魚時,油會飛濺,魚皮會脫落,魚肉散碎不成形;若太干,那么魚肉就會煎得干硬,失去了鮮氣。風(fēng)干到恰到好處,才能煎出魚片結(jié)皮、魚肉堅實的熏魚來。
煎魚時,鮮香味霸道地從灶頭一路漫延,溢出大門,到院子里依然濃郁不減,神仙聞到,怕也是站不穩(wěn)的。記憶里,那被熏魚香浸潤的日子,熱氣騰騰又安樂饜足。
同是熏魚,馬鮫魚做的熏魚最味美,咬一口,魚皮韌韌的,初嘗香酥,隨之牙齒與緊實的魚肉廝磨,歡悅、滿足,整個人陶醉在別樣的鮮美里?!吧缴销p鴣獐,海里馬鮫魚”,果真名不虛傳。
吃過上海熏魚,鮮、咸、甜,還有點酸,有一種吃糖醋魚的錯覺。他們制熏魚腌制、炸好后還有一道工序——做醬汁。醬汁用料豐富,八角、桂皮、醬油、冰糖、花雕、香醋……熬制后,將濃稠的醬汁均勻裹在煎好的魚塊上。上海熏魚自然獨具上海風(fēng)味,深受很多食客喜愛,但海島人表示不習(xí)慣那種糊糟糟黏搭搭的熏魚,我們的熏魚,干爽利落,煎成一塊了那就是一塊了,不膩乎。忍不住想吃,便伸手拈起一塊大快朵頤。每逢過年后,難得回島上的兒女們又要紛紛出島,求學(xué)的,工作的,做生意的,有了小家庭急著回歸的……趕早班船,父母摸黑起來,把過年時做的熏魚放鍋里“回”一下,而后悉數(shù)裝進(jìn)干凈的塑料袋,讓孩子們帶走,路上可以吃,到家可以吃,學(xué)??梢猿浴3S泻⒆哟騺黼娫?,說一到學(xué)校熏魚就被室友瓜分光了,讓下次多帶點。電話兩頭的人都是既驕傲又心疼。
熏魚塊用來炒菜也再好不過,炒什燴,家里時常在炒大白菜時加入熏魚,再配上香菇、胡蘿卜、黃豆芽,炒一大盤,熏魚的鮮香和蔬菜的清新相互沁潤,滋味美妙。舟山還有道著名的三鮮炒什燴,以肉、魚丸、熏魚、肉皮膏、鵝胗花、墨魚花、對蝦等為原料,結(jié)結(jié)實實燴成一鍋。這一鍋,配料隊伍堪稱奢華,可以說把舟山風(fēng)味全包羅了,所以又叫“全家福”。
對熏魚,從小到大都有疑問,不就是個油炸魚嘛,為何偏要叫熏魚?古時候有熏魚嗎,是什么樣的做法?某一日看到一段話,有關(guān)五香熏魚法的,摘自清代曾懿的《中饋錄》一書:以青魚或草魚脂肪多者,將魚去鱗和雜碎洗凈,橫切四分厚片,晾干水氣。以花椒及炒細(xì)白鹽及白糖逐塊摩擦,腌半日,即去其鹵,再加紹酒、醬油浸之,時時翻動,過一日夜曬半干,用麻油煎好,撈起。將花椒、大小茴香研細(xì)末,糝上,安在細(xì)鐵絲罩上,炭爐內(nèi)用茶葉、米少許燒煙熏之,不必過度。微有煙香氣即得。但不宜太咸,咸則不鮮也。這樣說來,從前的熏魚是名副其實要用煙熏過的。有資料說,大概從上世紀(jì)60年代開始,江南一帶制作熏魚時才省略了煙熏環(huán)節(jié)。
于我,每一口熏魚都是記憶與舌尖的雙重?fù)肀?,如臻化境,妙不可言?/p>
選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