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志
札記:密集的密,密集的集
最近的一張畫,還是“密集”系列的。我在朋友圈里寫了幾個字:麻麻密密/覓覓尋尋。既是對畫的闡釋,又是人生自況。
兩三年前,我開始著手“密集系列”的嘗試,試圖把花、樹、山、石這些本有層次的立體空間化為二維平面。那么,怎樣使景深全無,而又不是簡單地把遠景拉近,直接畫成近景,就不得不想些辦法。思來想去,這來那去,解決方案就是:密集。
沒有太多具象的東西。樹干、樹枝就是一些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書法用線。花朵簡化成小圈圈,外面套個大圈圈。至于樹葉、山石等其它物象,就用短線細線,像木刻中三角刀刻出來的線條,反復交錯疊加,層層集結(jié),輔之以渴筆皴擦或淡墨暈染。枝干、花朵與葉、石等元素互相糾纏,有時枝干若有若無,似被遮蔽,花朵則隱匿在繁復密集的葉、石之中,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有時,也會在花朵上面稍加處理,率意地賦點色彩,這樣,顏色星星點點,在密集的葉海之間也別有一種意趣。
留白是必要的。密密麻麻的畫面肯定要滿構(gòu)圖。我做過多年平面設計,畫面自然而然用到塊面分割和構(gòu)成原理。滿滿的構(gòu)圖中,必須要有透氣的地方。古人早就說過,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我往往會營構(gòu)一些近似幾何形的塊面留白,用蒼、鈍、渴、澀的線性為之,有時,也會將毛筆側(cè)倒在宣紙上,有意無意干擦一番,讓這片空白不那么白得耀眼。有時,甚至在這空間里面寫上一些笨笨的、線條飛白的書法,這些書法當然得是與主體的密集相契相融的。
鳥兒不能缺少。鳥兒,各具表情,似乎在尋覓什么。出現(xiàn)在畫面里,畫面頓時活起來。但不能硬生生地、很寫實地把一群黃鸝、畫眉、喜鵲或八哥置于畫面中,那樣,顯然語言不合。這里的鳥兒,必須是個符號,只要把鳥兒的共性特征畫出來,無需讓人辨別出是什么鳥。這個符號,是經(jīng)過概括提練、夸張變形了的,且具有擬人化的神韻,讓人覺得:這鳥兒有趣。自然,鳥兒也不能畫得太顯眼,最好是站在樹下踱步,抑或在花陰下悠閑剔羽,和樹葉、山石的大背景有些含混,一片混沌,不好辨認。
密集系列,有意密集到近乎極致。少數(shù)有密集恐懼癥的觀眾看了,可能會有不適反應。無此癥的人士看了,怕也會心里“咯噔”一下。這說明,畫起到了投石生波的作用。茫茫塵海,有時確會令人糾結(jié)、壓抑或郁悶,我且用畫畫這點平凡手藝,尋尋覓覓,并定格世相人性的凝神一瞥。
我的域外寫生
若論方便,出遠門畫畫,工具盡量要簡單輕便,帶一冊速寫本、一支水性筆就夠了。但是,我平時習慣用毛筆在宣紙或卡紙上寫生,所以,每次都要備上一大攤子行頭,好在后來多次改良,行頭也越來越輕便。
每次出行,時間不長,最多也就兩個星期。去得最遠的地方是厄瓜多爾,繞了半個地球還多,時差16個小時,把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轉(zhuǎn)機等候的四五個小時算上,花了30個小時才到達厄國首都基多。
畫得最多的是在泰國,有組織保障,每天盯著一個地方畫,幾天下來,積累了數(shù)十幅作品。每天寫完生,還可以在小城的酒吧里喝上幾瓶啤酒。長得也還漂亮的女服務員為了銷酒的業(yè)績,間或來主動搭訕,讓你心癢癢一下。
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寫生是最驚險的了,坐在懸崖邊的石頭上,咫尺之外,便是萬丈深淵,一陣風吹過來,身體晃悠晃悠,生怕自己掉下去。若論險峭,比我們的太行山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老撾寫生,則遇到另一番驚險。從云南磨憨口岸自駕去老撾前首都瑯勃拉邦,行進在唯一一條高速公路上,說是“高速公路”,其實如同我們的縣道,可能還要差一點,有些路段硬化得不到位,開了一天車,卻是走了二百公里不到。最要命的是,路上還經(jīng)常碰到穿著破破爛爛的迷彩服、手端微型沖鋒槍的士兵(可能是民兵),讓我們緊張得不行。聽說之前這里發(fā)生過一次老撾士兵槍擊我國旅游巴士的事件,好在后來沒再發(fā)生,而這些士兵也應該是在巡邏,盡管只是些散兵游勇。
在厄瓜多爾緊鄰太平洋的瑪恰莉亞小鎮(zhèn)寫生,我和小奇兄脫離大部隊,兩人到了小鎮(zhèn)周邊的農(nóng)莊,其間有當?shù)乩习傩蘸闷妫瑏砦覀兩磉呌^摩,用西班牙語跟我們交流,聽不懂,權(quán)當是對我們畫的夸贊吧。傍晚時,我們沿著海岸往回走,沙灘上有一排竹棚簡易酒吧,小奇兄說,喝杯酒去,我自然附和。來到酒吧,用生硬得不能再生硬的英語說來兩瓶啤酒,老板居然只懂西班牙語,后來,我們直接用手指著啤酒瓶,他這才明白過來。我們倆坐在竹凳上,迎著海風,享受一片清涼——海岸無涯,胸襟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