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十六國時期后燕慕容垂軍事思想與實踐

2024-01-27 09:46:26程國玉
濱州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慕容軍事思想

程國玉

(1.貴州師范大學 歷史與政治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師范大學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25)

我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軍事的地位,《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2。學術界對古代君主、將領及文臣的軍事思想研究成果豐碩,但在研究時段上看,十六國作為中國古代戰(zhàn)爭發(fā)生次數(shù)最多的時期之一,相關研究卻相對薄弱,應為史料闕如等緣故所致。

慕容垂作為后燕創(chuàng)立者,慕容燕諸政權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亦是十六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之一,具有重要影響。前秦王猛評價其為:“人之杰也,蛟龍猛獸?!盵2]2891權翼更是對苻堅言道:“垂爪牙名將,所謂今之韓、白,世豪東夏,志不為人用。頃以避禍歸誠,非慕德而至,列土千城未可以滿其志,冠軍之號豈足以稱其心!且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便高揚,遇風塵之會,必有凌霄之志?!盵2]3080足可見其人。慕容垂為當世人所知不僅因其與前秦主苻堅的“君臣之情”,更在于其屢戰(zhàn)屢勝立下的卓著軍功。學界對于慕容垂人物的研究成果殊少,多為政治史方面,對慕容垂軍事思想與實踐,迄今未見專題論述。(1)關于慕容垂人物的相關研究,參見馮君實:《評慕容垂》,《松遼學刊》1986年第2期;金洪培:《淝水之戰(zhàn)與慕容垂復燕》,《延邊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郭云奇:《慕容垂棄燕考》,《長江叢刊》2018年第12期。關于慕容垂軍事實踐的相關研究,則散見于部分戰(zhàn)爭史研究著作中,如臺灣“三軍大學”編著:《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筆者試梳理慕容垂一生親自指揮或參與的重大戰(zhàn)役并對其軍事思想做初步探討,敬祈方家指教。

一、慕容垂生平與軍事實踐

慕容垂,字道明,原名慕容霸,前燕慕容皝第五子,后燕開國皇帝。其一生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其軍事思想也隨著人生進程而逐漸發(fā)展成熟。第一個階段為前燕皇子、皇弟、皇叔,前燕皇室及政權核心人物(326-370年)。慕容垂“年十三,為偏將,所在征伐(筆者未在相關史籍中找到對該戰(zhàn)的描述,猜測此戰(zhàn)慕容燕面對的對手可能為宇文鮮卑、段部鮮卑或高句麗。),勇冠三軍”[3]2065,十八歲便以全軍前鋒的身份參戰(zhàn),“以滅宇文之功,封都鄉(xiāng)侯”。[2]3077其屢立軍功,受慕容皝寵愛,甚至“恩遇踰于世子俊”,但這也導致“(世子)俊不能平之”[2]3077,為其之后的人生軌跡留下隱患。盡管如此,在慕容俊及其子慕容執(zhí)政時,慕容垂仍以太祖之子的身份及其才能為前燕政權定國安邦。在此階段,慕容垂軍事斗爭的主要對象為宇文氏與東晉政權。第二個階段為前秦寵臣(370—383年)。慕容垂在其侄慕容執(zhí)政時期,受前燕內部政治斗爭影響,太傅慕容評及太后可足渾氏欲陰謀殺慕容垂[2]2853,慕容也受到影響,“垂俱禍及己”[2]3078,投奔前秦。苻堅本就“陰有圖燕之志,憚垂威名,不敢發(fā)”[4]3223,因此對于慕容垂的投奔自是欣喜,以國士之禮待之,尤其面對王猛對慕容垂的陷害,不知情的苻堅仍堅定信任于垂,對其“恩待如初”[2]3078。慕容垂也大為感動,發(fā)出“國士之禮每深,報德之分未一”[2]3079的感嘆,這也是其在前秦政權中屢立戰(zhàn)功的原因之一。在這一階段,慕容垂軍事斗爭的主要對象為東晉政權。第三階段為后燕開國皇帝(383—396年)。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日衰,慕容垂及其子弟趁機逐漸脫離前秦控制并最終反秦,復國,而這時的慕容垂也已近花甲之年。之后,其勵精圖治,基本恢復了慕容燕政權的地位。最終以古稀之齡病逝于親征北魏的途中。這一階段是慕容垂軍事思想臻于成熟的時期,其存在令北魏拓跋儀有“垂死乃可圖(后燕),今則未可”[3]370之語,在此階段,慕容垂面對的對手數(shù)量也大大增加,主要有東晉、丁零、西燕及北魏四個不同的軍事力量。慕容垂人生三個階段雖屬不同政權,但相同的是在此三階段他都親自指揮或參與了諸多戰(zhàn)爭,并且絕大多數(shù)時候取得了勝利。見表1。

表1 慕容垂軍事活動統(tǒng)計表

由表1可以看出,慕容垂參與的軍事活動數(shù)量隨著其人生道路的發(fā)展而逐漸增加,尤其至后燕時期,慕容垂軍事活動在數(shù)量及所面臨的對手方面都有了增長,且其一生軍事活動中多以勝利為結果,僅有385年面對東晉劉牢之時稍有小敗,但隨后便立刻穩(wěn)住局勢并轉敗為勝,這也充分體現(xiàn)出其高超的軍事才能。這些分散于長達半個世紀中的軍事活動不僅豐富了慕容垂的軍事經驗,亦對慕容垂個人軍事思想的深入發(fā)展提供了幫助。

由于慕容垂在各個階段的身份不同,其軍事思想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的作用亦有變化。前燕時期,慕容垂作為皇室重臣,為前燕政權提出諸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但最終決定權始終在其父、兄及侄的手中,慕容垂的軍事思想難以得到充分實踐,且在此階段,慕容垂正值壯年,豪情滿懷以至于多次沖鋒在前,例如在面對后趙夜襲的過程中就曾有“霸起奮擊,手殺十余人”,使敵軍“不能進”的表現(xiàn)[4]3104。前秦時期,慕容垂已年過半百,老成持重,且其對前秦政權的感情定遠不如對慕容燕政權,而苻堅的信任又使其能夠有機會獨當一面,故而這一階段慕容垂對軍事活動指揮的自主權相對提高,但限于對異族政權效力的緣故,慕容垂在指揮戰(zhàn)爭時或有所保留。例如在淝水之戰(zhàn)前,慕容楷和慕容紹對慕容垂進言:“主上驕矜已甚,叔父建中興之業(yè),在此行也?!蹦饺荽沟溃骸叭?非汝,孰與成之?!盵4]3309可見,慕容垂在戰(zhàn)前已有異心,而這必定會影響其在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后燕時期占慕容垂人生的時間最短,但其在這一時期的軍事活動卻最多,此時期慕容垂在軍事活動中多負責戰(zhàn)略方向的抉擇,后燕君主的身份不僅令其全心全意地為所有戰(zhàn)爭謀劃,同時也使其得以充分發(fā)揮戎馬一生所形成的軍事思想,這一時期慕容垂指揮最經典的戰(zhàn)例為臺壁之戰(zhàn)。

二、慕容垂軍事思想內容與特點

慕容垂與十六國時期其他民族政權領袖一樣,其戎馬一生中展現(xiàn)出的軍事思想與中原兵學思想有諸多互通之處,實為吸收中原兵學精粹基礎上結合自身軍事實踐經驗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軍事思想。

(一)待時而動、赴機在速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對把握時機的重視。在慕容垂一生用兵之中多次體現(xiàn)出其對戰(zhàn)場時機把握的重視及其精準程度。

后趙太寧元年(349)四月,石虎病危并于同月卒。后趙政權內部隨后爆發(fā)了以劉后、太子石世、張豺為代表與以石遵、石鑒等為代表兩個集團間的激烈沖突,最終以石遵發(fā)動兵變并奪得后趙政權的結果收尾。[4]3088-3091前燕得知這一情況后,慕容垂向其兄慕容俊上書進言:“時來易失,赴機在速,兼弱攻昧,今其時矣”,意在趁后趙內亂發(fā)動進攻,但被慕容俊“新遭大喪”(筆者注:指去年慕容皝之死)為由拒絕。[2]3077-3078慕容垂隨后親赴龍城(今遼寧朝陽市[5]11-12)面見慕容俊,言:“難得而易失者,時也。萬一石氏衰而復興,或有英雄據(jù)其成資,豈惟失此大利,亦恐更為后患”[4]3092,可見其對時局認識之透徹。慕容俊后在慕輿根與封奕的勸諫下任命慕容垂為前鋒都督,進攻后趙并取得大勝。[4]3102-3105這是史料中慕容垂第一次展現(xiàn)出“待時而動、赴機在速”這一軍事思想,這是其對孫子“兵貴勝,不貴久”思想的繼承。慕容垂充分認識到在戰(zhàn)場中關鍵時機的重要程度,因此一定要趁敵人虛弱、混亂之時果斷把握時機以取勝。

東晉太和四年(369),桓溫第二次北伐,率步騎五萬,自清水(濟水自巨野澤北納汶水以下的別稱[6]2418)入黃河,并先后于湖陸(今山東魚臺縣東南微山湖一帶)敗慕容忠,于黃墟(今河南開封市東)敗慕容厲,于林渚(今河南新鄭東北)敗傅顏。[4]3215之后,桓溫進軍至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南前枋城村),距離鄴城僅有二百里,前燕大震,慕容甚至計劃避禍和龍(即龍城,今遼寧朝陽市)。慕容垂進言:“臣請擊之,若其不捷,走未晚也”[4]3215,得到允準。后桓溫因糧草不繼等原因開始率部撤退,前燕諸將“爭欲追之”,唯慕容垂言:“不可,溫初退惶恐,必嚴設警備,簡精銳為后拒。擊之未必得志,不如緩之。彼幸吾未至,必晝夜疾趨,俟其士眾力盡氣衰,然后擊之,無不克矣”,于是“帥八千騎徐行躡其后”,桓溫果然兼道而行。數(shù)日后,慕容垂下令急追,大破桓溫。[4]3218慕容垂由此“威名大振”[2]3078。盡管此戰(zhàn)桓溫戰(zhàn)敗有很多方面的原因[7]250-265,但亦不可忽視慕容垂的戰(zhàn)術思想因素。

東晉太元十年(385),同樣面對東晉,慕容垂圍符丕于鄴城之時,劉牢之率軍來救,燕軍處于劣勢,因而向新城以北撤退,劉牢之在未通知符丕的情況下獨自率部追擊慕容垂,而符丕則在得到消息之后才整軍追趕。劉牢之追慕容垂至董唐淵(又名澄湖、黃塘泉,在今河北曲周縣西北),慕容垂對部下言道:“秦晉瓦合,相待為彊,一勝則俱豪一失則俱潰,非同心也。今兩軍相繼,勢既未合,宜急擊之”。于是慕容垂趁秦晉二軍因尚未“合勢”而出現(xiàn)的短暫時機主動邀戰(zhàn),果然大破晉軍,劉牢之單馬逃走。[4]3343-3344

在這幾場戰(zhàn)爭中,慕容垂或是已經在戰(zhàn)爭中處于有利、不利的位置,或是戰(zhàn)爭還未發(fā)生的情況下,都是在洞悉敵軍狀態(tài)的前提下采取行動,其對戰(zhàn)場動態(tài)變化的精準預測與時機的精確把握對己方的勝利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慕容垂軍事思想的實踐離不開其卓越的軍事才能,且這種洞悉戰(zhàn)場時機的能力在其青年時期便已具備。

(二)奇正結合、出奇制勝

在中國古代兵學思想中,“正”一般指常規(guī)戰(zhàn)略戰(zhàn)術行動,而“奇”則指非常規(guī)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行動?!氨?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孫子兵法·計篇》)這是孫子對軍事非常經典的一段論述。所謂“詭道”,最終都要落實到“出其不意”上來,以奇兵令敵奇之。歷代經典戰(zhàn)例,無不與“奇”相關,慕容垂亦是善用奇兵之將帥。

慕容垂“奇正結合、出奇制勝”的軍事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383年與東晉桓沖的交鋒中。前秦建元十九年(383)五月,東晉桓沖率眾十萬攻襄陽,兵分數(shù)路。苻堅遣符睿、慕容垂等率步騎五萬救襄陽,慕容垂兵至鄧城(今湖北襄陽區(qū)東北)。七月,晉將郭銓及冠軍將軍桓石虔敗前秦兗州刺史張崇于武當(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并“掠二千戶以歸”。符睿“遣慕容垂為前鋒,進臨沔水”救之。[4]3308在這種情況下,慕容垂并不占據(jù)優(yōu)勢,如若采取常規(guī)的作戰(zhàn)辦法,必定要付出一定傷亡。而有苻堅大恩于前,慕容垂建功需求在后,此令不可不行,出“奇兵”便是最好的選擇。慕容垂派遣士兵于夜間手持矩火系在樹枝上,每名軍士持火十炬,這樣便展示出己方十倍兵力的假象,以至于“光照數(shù)十里”。桓沖看后懼怕,退兵至上明(今湖北松滋市北)。[4]3308這并不能稱為一次戰(zhàn)斗,但其效果卻勝過實際作戰(zhàn)?!耙云鏋檎?敵意其奇,則吾正擊之;以正為奇者,敵意其正,則吾奇擊之。使敵勢常虛,我勢常實”[8]43,慕容垂用偽裝的辦法令桓沖懼怕而不敢與之作戰(zhàn),正是以奇為正。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謀攻篇》),慕容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自是將帥最高境界;“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謀攻篇》),慕容垂處于劣勢,貌似只能“逃之”“避之”,但其又需達到作戰(zhàn)目標,便只能出奇制勝?!胺矐?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謀攻篇》),慕容垂最終得到既避戰(zhàn)于敵,又救援己軍的效果,正是這一思想運用的結果。

(三)虛實結合、因敵制勝

虛實結合與因敵制勝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疤搶嵔Y合”主要指通過對己方部隊的調控來制造“虛”和“實”兩種不同的場景迷惑敵人,使敵人難以分辨或者分辨錯誤;“因敵制勝”則是指根據(jù)敵情的變化而使用不同作戰(zhàn)策略來取勝。前者主動權在己,后者主動權在敵,慕容垂將二者融合,以己之變促敵之變,從而達到自己的作戰(zhàn)目標,充分體現(xiàn)出其對戰(zhàn)爭局勢把控的能力。

慕容垂“虛實結合、因敵制勝”的軍事思想成熟于其軍事生涯后期,即慕容垂創(chuàng)立后燕以后,這一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后燕與丁零翟釗與西燕慕容永的戰(zhàn)爭中。

后燕建興八年(393),丁零翟釗進逼鄴城,被慕容農擊退。隨后慕容垂攻伐丁零翟釗于滑臺(今河南滑縣東南城關鎮(zhèn)),兵至黎陽津(今河南浚縣東南古黃河河畔),翟釗所部于南岸據(jù)守,慕容垂屬下諸將認為翟釗精兵強將,皆建議慕容垂不要渡河進攻。慕容垂卻笑道:“堅子何能為,吾今為卿等殺之”,于是“為牛皮船百余艘,載疑兵列杖,溯流而上”,徙營至西津。[2]3088翟釗本已于黎陽津部署防務,見前燕軍轉向西津,只好“棄營西距”。不料慕容垂秘遣慕容鎮(zhèn)、慕容國連夜率軍于黎陽津渡河,并于南岸駐守。翟釗奔還為時已晚,最終大敗,單騎逃往西燕長子(今山西長子縣西南)。[2]3088隨后慕容垂著手發(fā)動對西燕的戰(zhàn)爭,派軍出滏口,入壺關,自己則領主力于鄴城西南按兵不動。慕容永以為“垂詭道伐之”,于是親自率軍至軹關據(jù)守,而慕容垂則趁機從天井關進入太行山,直抵臺壁,后又以“偽退”戰(zhàn)術誘敵深入,兩翼夾擊,一舉敗之,最終攻滅西燕,奪并州之地。[2]3088-3089

這兩次戰(zhàn)爭都充分體現(xiàn)出慕容垂“虛實結合、因敵制勝”的軍事思想。所謂“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虛實篇》),慕容垂通過虛實變化而將守方本已布局好的防務狀態(tài)打破,充分將敵人建立的優(yōu)勢削減至最低甚至消失,并利用敵人變化的短暫間隙發(fā)起進攻,直接扭轉戰(zhàn)場形勢,進而獲得勝利?!胺虮蜗笏?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篇》)。慕容垂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中的地位自然不如白起、韓信高,但從這兩場戰(zhàn)爭來看,慕容垂無愧于權翼“今之韓、白”[2]3080的評價,實可為一代戰(zhàn)神也!

(四)實用主義特點

前文總結慕容垂軍事思想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其對軍事的看法或在歷次軍事實踐中的實際指揮應變之中,并未有相關論著流傳。因而慕容垂軍事思想具有重實踐而輕理論的實用主義特點,功用性較強。筆者認為,造成這一特點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一是慕容垂來自鮮卑慕容部,文化水平低,故輕視文獻或者缺乏撰寫著作的能力;二是慕容垂一生中身份變化數(shù)次,但其最核心的身份基本未變,那就是軍隊將領、統(tǒng)帥,作為職業(yè)軍人的他一生中的許多時間都在軍隊中度過,因而重視實踐是理所當然的;三是十六國時期戰(zhàn)亂頻繁的時代背景不容許慕容垂這種當世豪杰、政權領袖花費過多時間去研究軍事理論,也就更不可能著書立說,這一時期各政權將領、統(tǒng)帥的軍事思想大多來源于實踐并直接應用于戰(zhàn)爭當中。

三、臺壁之戰(zhàn)中的軍事實踐

前文所述后燕滅西燕之戰(zhàn),是慕容垂一生中指揮規(guī)模最大、過程最為精彩的戰(zhàn)爭之一。作為后燕君主、全軍統(tǒng)帥的慕容垂將其戎馬一生所積累的軍事經驗與軍事思想充分發(fā)揮在此次軍事實踐之中。這次戰(zhàn)爭主要戰(zhàn)場在上黨地區(qū),晉陽之戰(zhàn)史載簡略,本文亦不做探討。上黨地區(qū)的戰(zhàn)斗學界又稱為“臺壁之戰(zhàn)”。筆者以臺壁之戰(zhàn)為例,梳理慕容垂在此次戰(zhàn)爭中的相關軍事實踐活動,從而對慕容垂相關軍事思想展開進一步探討。

關于此次戰(zhàn)爭,靳生禾、謝鴻喜兩位已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該次戰(zhàn)斗作詳細梳理,見于《臺壁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考察報告》[9]200-208(以下簡稱“靳文”)。筆者對其文中的相關說法有幾點疑惑之處,在此不揣淺陋,試做探討。

《晉書》對此戰(zhàn)記載較為詳細,如下:

“(慕容垂)乃發(fā)步騎七萬,遣其丹陽王慕容瓚、龍驤張崇攻永弟支于晉陽。永遣其將刁云、慕容鐘率眾五萬屯潞川。垂遣慕容楷出自滏口,慕容農入自壺關,垂頓于鄴之西南,月余不進。永謂垂詭道伐之,乃攝諸軍還杜太行軹關。垂進師入自天井關(2)《魏書·徒何慕容廆傳》中作“木井關”。按:“木”應為“天”之訛。,至于臺壁(3)《晉書》原文作“壺壁”,按注修正為“臺壁”,應為混淆“壺”與“臺”之故。。永率精卒五萬來距,阻河曲以自固,馳使請戰(zhàn)。垂列陣于臺壁之南,農、楷分為二翼,慕容國伏千兵于深澗,與永大戰(zhàn)。垂引軍偽退,永追奔數(shù)里,國發(fā)伏兵馳斷其后,楷、農夾擊之,永師大敗,斬首八千余級,永奔還長子。慕容瓚攻克晉陽。垂進圍長子,永將賈韜潛為內應。垂進軍入城,永奔北門,為前驅所獲,于是數(shù)而戮之,并其所署公卿刁云等三十余人。永所統(tǒng)新舊八郡戶七萬六千八百及乘輿、服御、伎樂、珍寶悉獲之,于是品物具矣。”[2]3088-3089

后燕軍進軍路線、西燕軍防守要地及戰(zhàn)役大致經過由此可見。關于戰(zhàn)爭記載中的具體出現(xiàn)地點學界已有相關研究,在此依前人考察研究做出標示:潞川:今濁漳河辛安至石梁25公里河段兩側[9]198;臺壁:今黎城縣東臺北村附近[9]205;長子:今長子縣西南附近[5]15-16;壺關:今黎城縣東北東陽關鎮(zhèn)[6]2059。

靳文中寫慕容垂攻長子兵分四路,分別從軹關陘、太行陘、羊腸坂與滏口陘四道進軍。軹關陘一路是否出兵不見記載,但考慮到慕容永率大軍“還杜軹關”,慕容垂或派有疑兵,否則慕容永不會愚蠢到僅憑猜測便不顧臺壁大軍而輕易轉向進攻長子最遠的軹關陘。太行陘一路有天井關,但亦屬遠道,也符合史料記載。但靳文認為史料中的慕容垂所出之天井關為今武安市西北天井關(天井峧),其依據(jù)為《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中“天井關,在武安縣西八十里,通山西要路,削壁如井狀,后燕慕容垂滅西燕,‘出滏口,入天井關’,即此”,且認為慕容垂不可能繞道懸遠至太行陘的天井關。筆者以為,此觀點存在諸多矛盾,首先,《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中所謂(武安)天井關可通山西是否為清代情況,北朝時期該處是否有天井關設置,如若有,如此重要之關口為何不見史料記載。其次,即便慕容垂果真從該處入太行,最終亦需經過臺壁東北之壺關,即與出滏口道路線一致,其繞道的意義何在?再次,如史籍記載慕容垂所入天井關指武安天井關,則靳文中慕容垂兵出太行陘之一路史料從何而來?這在其文中并未發(fā)現(xiàn)相關解釋,實為自相矛盾之說。最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慕容永率軍“還杜軹關”,前文已述或有疑兵,但實際來看,少量疑兵是否足以令慕容永率主力前往軹關?答案是否定的。慕容永作為西燕國主,在歷史上亦算一方豪杰,能夠做出如此重要的決定,必定有其現(xiàn)實原因。軹關陘雖距滏口較遠,但其與太行陘卻不算太遠,較為可信的解釋是:慕容垂率軍至太行山南一帶,慕容永率軍來拒,慕容垂趁西燕軍至軹關陘時從太行陘進入,如此一來,二者至臺壁的時間不會相差太久,符合接下來的史實。反之,如若慕容永至軹關,而慕容垂仍從滏口一線進入,則之后的戰(zhàn)爭時間與經過便不合情理。故筆者認為,慕容垂所入天井關,即太行陘之天井關。

羊腸坂一路,靳文寫作“壺關百里羊腸坂道”,應指今壺關縣東南大峽谷鎮(zhèn)回車村至大河村段峽谷路段。[10]靳文認為有此一路應是將“慕容農入自壺關”一路中的“壺(口)關”認作“壺關縣”所致,但筆者以為此處存疑。靳文在注釋中以《讀史方輿紀要》所載:平順縣有照城、益陽城、陽護城,“皆慕容永所筑”“以拒慕容垂者”一條為據(jù)[11]1968,指出平順于明代嘉靖年間設縣前三村蓋隸壺關縣,且此事當?shù)卮鄠?父老亦如是說。時過境遷,人口流動,傳言是否可信暫且不論。顧氏所記三城只說是慕容永為拒慕容垂所筑,只因此處有溝通太行山之通道而已,但這并不能證明慕容垂出兵伐永有此一路。并且顧氏在其著中把“壺(口)關”與壺關縣之“壺關山”混淆,致后世諸多學者受其影響。[10]筆者對顧著中此條記載存疑,由此作論據(jù),亦不可不審慎。另外,壺口縣羊腸坂道乃蜿蜒小道,經考證即為當年曹操《苦寒行》中所記“羊腸坂”[10],其路“艱哉”“車輪為之摧”“水深橋梁絕”,致使曹操發(fā)出“我心何彿郁,思欲一東歸”的感嘆,十分不利于行軍,慕容垂伐永時已距曹操過羊腸坂近兩百年,其間戰(zhàn)亂頻仍,此地區(qū)人口流亂,行路之人應當更少,路況只會較曹操所經時更差?故筆者推測慕容垂出兵并未有此一路,“慕容農入自壺關”應指今黎陽縣東之壺(口)關(今東陽關)。(4)前文《晉書》所載:“垂遣慕容楷出自滏口,慕容農入自壺關”。按:此句或為書寫風格之緣故?致使某些學者誤認為二將出兵為不同路線,實則不然。至于滏口陘一路,則與史料相符,也合乎戰(zhàn)爭思路。

除以上理由外,文獻中還有一處重要線索可證明慕容垂進軍非是由滏口陘一路。《資治通鑒》載:“(四月)甲戌,垂引大軍出滏口,入天井關……五月,乙酉,燕軍至臺壁?!盵4]3414從四月甲戌日至五月乙酉日,共計12天。由鄴城經滏口陘至臺壁一路大致距離為100公里,加之慕容垂的此次的出兵行動需要在時間上搶占先機,因此這樣的距離卻行軍12天是不可能的,慕容垂必然是走了南方的太行陘路線。

從臺壁之戰(zhàn)經過可知,慕容垂在此戰(zhàn)中運用的軍事思想除前文所述“待時而動、赴機在速”“虛實結合、因敵制勝”外,還有“以逸待勞、誘敵深入”等,可謂是慕容垂軍事思想的一次集中展現(xiàn)。可見,此階段慕容垂的軍事思想已十分成熟,并且能夠在軍事實踐中靈活應用以推動戰(zhàn)場局勢朝著有利于己方的方向發(fā)展。

四、結語

在戰(zhàn)亂頻仍,群雄割據(jù)的十六國時期,慕容垂以其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及實用的軍事思想分別在三個不同政權中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尤其為慕容燕政權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也成就了傳奇的一生。概而言之,慕容垂軍事思想較為豐富,主要包括:待時而動、赴機在速,奇正結合、出奇制勝,虛實結合、因敵制勝等。其軍事思想很多都能從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兵學思想中找到共性,并體現(xiàn)出重實踐而輕理論的實用主義特點。在其軍事思想的指導下,一系列軍事活動取得了成功,尤其是臺壁之戰(zhàn)集中體現(xiàn)了慕容垂諸多軍事思想。慕容垂軍事思想及其實踐為其本人創(chuàng)立赫赫軍功,同時以枋頭之戰(zhàn)、五橋澤之戰(zhàn)及臺壁之戰(zhàn)等一系列戰(zhàn)爭為代表的軍事實踐也極大豐富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實踐。

猜你喜歡
慕容軍事思想
如何“聽”見一幅畫
怎樣才算“看見”一幅畫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復制還這么了不起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勇于試錯是進步的開始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軍事幽默:局
軍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軍事
无锡市| 五华县| 嘉荫县| 山西省| 洛川县| 同江市| 达孜县| 兴化市| 台前县| 南乐县| 丹江口市| 望谟县| 安顺市| 沈丘县| 石狮市| 云梦县| 合川市| 三台县| 沂南县| 来凤县| 营口市| 庆阳市| 中方县| 朝阳县| 天全县| 河间市| 慈利县| 屯门区| 五河县| 昌江| 梁河县| 逊克县| 焦作市| 静宁县| 保亭| 新闻| 托克托县| 弋阳县| 扶余县| 永济市|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