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翟宏菊 呂晶銘
摘 要:本文主要根據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2021年高考全國卷理綜甲、乙卷化學第28題的內容分布、出題意圖、命題特點、素養(yǎng)體現以及備考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而高考試題的素養(yǎng)考查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引導中學教學要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的形成與深化,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具備高素質和國際視野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旨在為高中教師提供教學建議和備考策略,著力提升學生的學科思維,培養(yǎng)化學核心素養(yǎng),為社會進步和國家發(fā)展做出貢獻,促進高考與課程改革之間的良性互動。
關鍵詞:高考試題;化學;化學核心素養(yǎng);反應原理題
2017年《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逐步內化而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主要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1]。高考是國家規(guī)定公平地評價學生的能力和選拔人才的一次考試,在高考化學試卷命題中,充分體現了化學核心素養(yǎng),本文以2021年全國卷理綜化學甲、乙卷化學第28題反應原理題為例,進行深入探究,從而為化學教學提供有效策略。
一、2021年全國卷理綜化學甲、乙卷第28題對比分析
(一)甲、乙卷考查內容及能力
1.甲卷
①題(1)中的要想求反應熱可直接根據蓋斯定律進行計算,其次根據計算所得反應是放熱反應,進而去比較反應物、生成物總能量的高低,最后題中反應①為慢反應,活化能越高反應越難發(fā)生,從而得到反應①的活化能高于反應②。實際上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反應焓變與活化能之間的關系并根據蓋斯定律進行簡單計算[2],同時考查學生觀察圖像、分析圖像的能力。運用所掌握著的知識對題中關系圖像進行分析,并正確運用化學用語進行合理解釋說明。
②題(2)中的①相對簡單,主要是基礎知識的考查,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列出分壓化學平衡常數,題中②中在等壓過程中,判斷溫度與化學平衡移動的關系,對于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根據甲醇物質的量分數來推測等壓曲線[3]。題中③根據圖像以及給定的甲醇物質的量分數,列化學平衡“三段式”,進而解得平衡轉化率,同時在圖像中找到給定點,推斷滿足給定點時所處于的反應條件。要求學生能熟練應用化學理論知識,運用對立統(tǒng)一思想和定性定量結合的方式揭示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
本題仍然主要體現了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前四個,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涉及較少,以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制甲醇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要具有“綠色化學”觀念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通過與數學學科相聯(lián)系,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數學模型與化學現象之間的聯(lián)系,并根據模型特點來判斷和解釋化學變化,最終建立解決實際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
2.乙卷
①題中(1)可通過回憶元素周期律以及鹵族元素性質中溴單質為紅棕色液體,要求學生能夠根據物質的顏色進行推理判斷物質的組成元素。
②題中(2)中首先根據化學平衡原理寫出“三段式”中的有關數據,利用已知條件求出一氯化碘平衡時的分壓,并根據新得到的反應方程式里列出分壓化學平衡常數,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化學變化的多樣性,能從多角度,動態(tài)地分析化學實際問題。
③題中(3)的①中要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解題,觀察圖像的橫縱坐標,解得溫度與化學平衡常數之間的關系,對于化學反應方程式①來說,溫度越低,平衡常數越小,從而確定化學反應①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化學反應②恰恰相反為放熱反應[4]。題中②中就是考查化學平衡常數與反應方程式書寫之間的關系,再根據降低相同的溫度,K1與K2變化量的差異,從而得到題中化學反應是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數學模型與化學反應原理建立聯(lián)系,根據模型進行分析推理,提高學生歸納論證的能力,從而塑造出適應未來發(fā)展的必備品格。
④題中(4)中根據反應機理進行加和,就可以表示出NOCl與光子之間的數量關系。直接從宏觀物質和微觀激發(fā)態(tài)及光子結合的角度進行分析,通過數量關系更好地解決化學的實際問題。
本題仍然主要體現了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前四個,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涉及較少,但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可使學生開拓學術視野,深刻認識到化學對社會的重大貢獻[5]。雖然對于學生來說,題中的內容涉及的領域非常陌生,但是最終還是落實在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上,著重考查學生思維、敏捷性和深刻性和跳躍性。
(二)甲、乙卷命題特點
2021年全國甲卷側重對學生素養(yǎng)的考查,而乙卷側重對學生計算、推理能力的考查,各有千秋。甲卷試題主要以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出題,并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yǎng)。乙卷試題主要以抽象理論與計算、推理相融合的方式進行出題,并通過史料傳達化學的重要性。
甲卷和乙卷的28題主要從“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方向出題,而且呈現方式多元化,運用數據曲線關系、文字敘述以及化學方程式等呈現試題內容,豐富試題內容的表征形式[5],并以真實的科技前沿為試題背景,展示我們國家的科技飛速發(fā)展,促使學生民族自豪感得以增強,這一特點深度契合我國“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
甲卷試題相對于學生做題會更加容易,而乙卷推理過程較為復雜,但從難度、閱讀量和內容量來看,二者不相上下,但甲卷本題占14分,乙卷本題占15分,而且均具有覆蓋面廣,綜合性強,設問角度靈活多樣,要求學生知識點儲備豐富,思維層次高,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且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實際就是重視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化學、技術、社會和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6],體現出知識與能力、與素養(yǎng)相互統(tǒng)一,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為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遠大志向奠定基礎。
二、有關學生的答題技巧
(一)分析評分標準,進行規(guī)范答題
在考試過程中答題的首要原則就是答題規(guī)范,在考前一定要分析試卷的評分標準,查看采分點,尤其是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內容、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用語,反應條件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都是高考化學的重要考點。在答題過程中文字要清晰明了,保持卷面整潔。
(二)挖掘有效信息,確定出題方向
遇到一道題,除了通讀題目,接受題目中的顯性信息之外,更要深入挖掘它暗含的隱形信息,確定題目所考查的方向,回憶相關內容,即使題目中的物質或者反應原理都沒有見過,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把握住集中的本質,不要被思維定式所局限,進行靈活應變,舉一反三,這樣,在面對陌生情境、陌生問題時迅速地進行情境關聯(lián)、問題歸類,從而利用自己的思維方法與思路解決問題。
(三)整合知識體系,實現自主學習
當學完每一節(jié)、每一章的知識點以后,要自覺整合知識體系,按照“知識點→知識線→知識面”的過程制作思維導圖、流程圖等方式,將知識內容進行梳理,課后不斷地進行深刻反思,實現深度學習、自主學習。同時可以查閱相關知識的文獻,了解更多有關化學的知識,使自己學習認知得到升華,點燃學習的熱情。
三、有關教師的教學啟示
(一)立足教材,穩(wěn)固雙基
通過前面的分析發(fā)現,高考化學中的第28題只是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與數學的相關內容聯(lián)系,給學生造成了難、繁、偏的假象,但實際還是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更應加深學生對教材的內容的理解,比如化學學科的核心概念及基礎理論,讓學生真正地弄清楚、搞明白,再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能力,避免學生出現遇到復雜的題就退縮,不想深度思考的想法。
(二)強調素養(yǎng),培養(yǎng)能力
自從2017年新版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出版以來,一直在強調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那么,我們根據高考卷也發(fā)現,試題中十分注重學生接受信息、吸收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綜合能力,那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雙基”為本,提高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可更多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總結的能力,從而形成化學學科獨特的思考與方法,同時獲得更高層次的發(fā)展。
(三)豐富情境,弘揚精神
教師在教學中應更加豐富教學情境,多注重對化學史實和發(fā)展前沿的拓展,這一點在高考試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題中會以實際問題為情境融合一些化學知識,讓學生了解更多實際當中的化學知識。在課堂上對學生來說,只講化學理論性知識顯得枯燥無味,適時地增加一定的化學史料,要能夠體現時代性、發(fā)展性、啟發(fā)性、科學性。例如,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和元素周期表的發(fā)展[7],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自覺傳承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應增加我國科技前沿的發(fā)展,讓學生更加了解化學學科,熱愛化學學科,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四)聯(lián)系數理,綜合運用
從2021年全國卷高考題看出化學原理題注重考查學生對數形結合觀念的認知,更多的是以數學模型與化學原理相結合[8],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將化學與數學、物理等學科聯(lián)系起來,并具有一定的知識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形成一個整體的觀念,對圖表、圖像題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在備考時,也要進行化學原理題的專項練習。教師也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煉總結解題技巧,例如反應原理題,提高學生對于圖像、圖表信息的處理,分析和運用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抓牢化學理論知識和主要考查內容,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思維與能力。
(五)注重創(chuàng)新,促進遷移
目前,開拓創(chuàng)新已寫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六中全會)的決議當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更應多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內容,例如,可以多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進行探究,或讓學生將實驗進行改進,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敏捷,養(yǎng)成獨立思考,勤于探究,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9],引導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促進探究能力的遷移。
結語
在前幾年,高考一直因為只重視成績分數不重視過程被人質疑,但自從核心素養(yǎng)提出以后,無論是從試題背景、考查形式,還是出題意圖等方面均體現出對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視,而高考試題就是以書面形式檢驗學生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落實成果,引導學生通過接受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最終更好地解答問題。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教師提供教學備考新思路,最終促進學生個人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單旭峰.回歸學科本質 促進學科理解——2021年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1(13):14.
[3]毛璐佳,王祖浩.新高考化學主觀題情境創(chuàng)設水平的研究——基于2021年六套高考化學試卷的分析[J].基礎教育課程,2021(Z2):7381.
[4]李慧敏,魯靜,張文華.2018年高考全國卷化學實驗題的分析與啟示[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9,40(17):3137.
[5]馬平.在化學反應原理中考查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評析2021年高考全國乙卷理綜第28題[J].中學化學,2021(08):4446.
[6]楊婷,張?zhí)锢?,尹筱?“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考查研究——以近三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1(26):6062.
[7]白建娥.精準把脈 對癥施策——化學實驗題的命題特點與復習備考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2(01):4651.
[8]張建武.研討高考化學真題 落實化學核心素養(yǎng)[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1(23):6164.
[9]廖敏華,孫建明,王后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綜化學試題評析[J].教育測量與評價,2021(04):3745.
基金項目:吉林師范大學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學校化學教學改革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021年5號
作者簡介:張悅(2000— ),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