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亮 汪智星
“老師建議我們先看看這幾幅山水畫,再用石材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建’一座山,營造出一種山水畫的氛圍。”南昌市東湖區(qū)揚子洲學校八(5)班學生楊琴一邊選擇石材搭配盆景,一邊笑著對同伴說。在她身邊,一些同學正聚精會神地用砂紙打磨樹根,木屑伴隨著“沙沙”聲飄揚在空中,好一派繁忙的勞動場景。
專家導學,實現(xiàn)深度學習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實踐性,落地與實施需要課程理念的支撐和引導。為此,南昌市東湖區(qū)利用2022年暑期開展主題為“以課標為綱,為素養(yǎng)奠基”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深度解讀與教學指導整體解決項目,為廣大中小學勞動課程教師搭建學習平臺、提供交流機會。培訓中,教師明白了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的關系,領悟了勞動課程理念,明晰了勞動課程內容。在培訓的基礎上,東湖區(qū)還組織40余名勞動課程教師參加省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在線培訓與課例研討活動,推薦20名勞動課程教師參加2022年南昌市義務教育新課標深度解讀與教學指導培訓活動。
“中小學勞動課程教師通過自主學習、專家導學、主題征文等活動,深度參與《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交流與學習活動,有效促進了中小學勞動課程教師對課程理念的思辨、課程實踐的思考,為中小學勞動課程教師的教學實踐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東湖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負責人欣然說道。
創(chuàng)新齊研,推進實踐研究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是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抓手之一,以豐富多彩的勞動項目為載體,廣大中小學勞動課程教師積極開展實踐研究,東湖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作為區(qū)域中小學教研服務、管理部門,緊緊圍繞三個“依托”做教研,引領師生共成長。
一是依托視導做教研。東湖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利用周三走進學校視導,深入學校了解日常勞動課程教學情況,并結合學校勞動推薦課的教學情況,實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將推薦課的評價等級納入學校“校本教研評估體系”,引領勞動學科的校本教研走深走實。
二是依托競賽做教研。壓力和動力并存的競賽活動能有效凝聚學科教師的向心力。在東湖區(qū)“駿馬杯”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學校領導分工負責、學科團隊研課磨課的場景屢見不鮮。豫章小學教育集團和右營街小學在這方面就有優(yōu)良的教研傳承。在每一次教學競賽中,區(qū)、校兩級教研團隊共同研磨,把賽課做出亮度,把教研做出溫度。
三是依托課題做教研。結合市級重點課題“城區(qū)小學生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課例研究”,帶領廣大中小學勞動課程教師積極開展課例研究,引領廣大中小學勞動課程教師在“整理書包”“衣物折疊”等課例的研制過程中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如基于分類思想的“整理與收納”群勞動項目的實踐與探索、基于設計思維的“烹飪與營養(yǎng)”群勞動項目的實踐與探索,讓教師通過主題教研活動,共同構建“以實踐為主、與生活相通、與發(fā)展相隨”的勞動課例,以點帶面,促進區(qū)域勞動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多元共建,開辟場域建設
“揚子洲學校的食育工坊,數(shù)十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壓面皮、包餡料、做模型,學生桌上擺放著許多漂亮的冰皮月餅。郵政路小學教育集團郵政路校區(qū)的‘小木工坊’,學生在陳老師的指導下制作鳥籠……真實的勞動過程充滿了學生的勞動創(chuàng)造?!睎|湖區(qū)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熊金輝介紹。
學校勞動教育需要場地的支撐,有的勞動項目還需要專業(yè)性強的實踐場地來支撐。學校作為勞動教育的主陣地,應加強勞動教室和校內勞動實踐場所的建設,以滿足學生勞動實踐的需求。為了避免各自為戰(zhàn)、倉促上陣、隨意建設、類別單一等問題,東湖區(qū)教育體育局堅持統(tǒng)籌共建、整體推進,引導學校結合當?shù)刭Y源、校園文化、師資情況等各方面的優(yōu)勢,推進勞動教室和校內勞動實踐場所的建設。
郵政路小學教育集團基于學校特色發(fā)展和勞動課程實施,引進航模專業(yè)人才,建起了“小木工坊”和“航模之家”,依托陳志偉名師工作室開展日常勞動教學課程和課后服務的社團活動。地處城郊的揚子洲學校,周邊有許多花卉栽培、蔬菜種植的農業(yè)基地。為此,揚子洲學校依托當?shù)刭Y源建立“食育工坊”“壓花教室”和“競創(chuàng)苑(盆景、根雕)”等勞動教室。有著“中國工農紅軍南昌‘八一’紅軍小學”榮譽稱號的東湖小學,引進非遺人才,建起了“泥塑之家”“編織(草、竹)工坊”,傾力打造學校勞動教育的“紅心”品牌。地處城郊的八一嘉實希望小學教育集團建起了校內勞動實踐場地“嘉實農場”和“紅星農耕園”。
東湖區(qū)教育體育局還將在百花洲小學籌建“中草藥粗加工”勞動教室,在右營街小學籌建“菌菇栽培”勞動教室,在北湖小學籌建“金工機床”勞動教室;在育新學校教育集團北京西路校區(qū)籌建校內勞動實踐場所“豆角長廊”,在郵政路小學教育集團天驥校區(qū)籌建校內勞動實踐場所“和平鴿護養(yǎng)區(qū)”。
“東湖區(qū)將積極落實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總要求,持續(xù)在教師隊伍建設、實踐基地建設、勞動課程建設及評價等方面進行實踐摸索,整合利用多方資源,竭力打造勞動教育的東湖樣本。”東湖區(qū)教育體育局局長馮玉成說。◆(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