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做好古籍普及傳播。加大古籍宣傳推廣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體化做好古籍大眾化傳播”。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國家版本館時再次叮囑:“中華民族的一些典籍在歲月的侵蝕中已經(jīng)失去了不少,留下來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把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xù)傳承下去?!?/p>
江蘇是文化大省,也是古籍大省。據(jù)統(tǒng)計,全省古籍收藏總量約450萬冊,其中1422部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占全國總量的10.9%,位列各省份第一。作為省內(nèi)古籍藏量最豐富的收藏單位,南京圖書館所藏古籍數(shù)量之豐、種類之多、版本之珍,在業(yè)內(nèi)素有盛名,館藏中不乏唐代寫本,遼代寫經(jīng),宋、元、明、清歷代刻印珍本,已有631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豐厚的“家底”賦予古籍宣傳推廣以光榮使命。2009年,南京圖書館組建了自己的視頻拍攝團隊,基于豐富的館藏古籍資源創(chuàng)作了大量宣傳推廣視頻,有效助推了古籍的保護與傳承。
視頻,讓古籍鮮活起來
2019年,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號召全國各古籍收藏單位開展“中華傳統(tǒng)曬書活動”,邀請各大公共圖書館館長親自“曬寶”,“曬”出各省或各館所藏最珍貴、最有特色、最有傳奇色彩、最有文化代表性的國家典籍。南京圖書館針對活動專門制作了3條短視頻,分別推薦館藏《天下郡國利病書》《永樂大典》和《玉琴齋詞》。該視頻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和光明網(wǎng)專題網(wǎng)頁上展示,起到了良好的古籍推廣效果。
2022年,南京圖書館館長陳軍在世界讀書日當天,作為薦讀人走進央視一套的紀錄片《品讀中國·南京》直播間,面向全球講述《文心雕龍》在南京誕生的故事和其中的美學精神。很多國外的朋友看到視頻后,紛紛點贊,被博大精深的中國古籍深深吸引。
南京圖書館制作的“書林錦繡:南京圖書館藏珍貴古籍賞析”系列短視頻,由資深古籍專業(yè)館員擔任推薦官,每期選取一種古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所選古籍的版本價值、內(nèi)容大旨、書籍的遞藏源流等。視頻配合講解,加入大量古籍實拍素材和相關資料畫面,在表達古籍珍貴性的同時,兼顧了古籍基礎知識的普及。視頻在“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古籍珍本欣賞”專欄展示后,讓更多人感受到了古籍的魅力,認識到古籍保護的重要性。古籍在人們的心中鮮活了起來。
視頻,讓古籍走進日常
由于圖書館的古籍工作大多處于幕后,使得大眾對于古籍工作相對陌生。其實,古籍工作不僅包括古籍修復,還包括古籍編目、古籍借閱、古籍數(shù)字化、古籍整理出版等等。為了讓讀者能對古籍工作有一個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南京圖書館依托雄厚的古籍人才優(yōu)勢,創(chuàng)作了多部古籍工作揭秘類短視頻。
《古籍的一天》用精煉的鏡頭語言生動地展示了圖書館古籍工作者們一天的工作,他們有的負責古籍的出入庫管理,有的負責古籍的整理與編目,有的負責古籍的數(shù)字化掃描,有的負責古籍修復……《古籍人的年終總結》則采擷多種古籍日常工作場景的精彩瞬間,以集錦形式集中呈現(xiàn)給觀眾。除此之外,還針對大眾比較感興趣的古籍修復、古籍編目等古籍工作,策劃拍攝了專題短片。《編舟人——沈燮元與黃跋》以著名版本目錄學家沈燮元先生為主人公,講述其數(shù)十年如一日整理黃丕烈題跋的故事。通過多媒體的呈現(xiàn),觀眾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古籍編目者的日常,感受古籍編目工作的艱辛與不易。
遇到閱讀節(jié)、圖書館服務宣傳周、七彩假日等活動,南京圖書館會制作宣傳推介類視頻。如為“歷史文獻 瀚海尋蹤——南京圖書館藏四庫底本圖片展”等專題文獻展制作講解視頻,在“南圖網(wǎng)上展廳”同步推出線上展覽。拍攝制作《禮部韻略》,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圖書館聯(lián)盟交流互鑒,向海外展示中華典籍之美。受《紅樓夢》與南京城淵源頗深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書寫城事》短視頻,從館藏書籍的視角,講述書與人、人與城(市)、城與書三者之間相互交融、彼此成就的故事,該片在2022年南京文旅新媒體優(yōu)秀視頻征集大賽中榮獲“優(yōu)秀獎”。在獻禮二十大的《禮贊新時代——南京圖書館風采錄》中,以館員復原清代文學家袁枚《隨園食單》里的美食引出本片的“古籍篇章”,新穎且有趣,該片被“水韻江蘇 有你會更美”視頻號等多家媒體平臺轉(zhuǎn)載。
視頻,讓古籍的魅力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據(jù)第51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2018至2022年間,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從6.48億增長至10.12億;用戶使用率從78.2%增長至94.8%,可見,大眾對短視頻的接受與喜愛程度極高。古籍的普及推廣可借助短視頻的宣傳優(yōu)勢,同時,不應局限于簡單的記錄,而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延伸創(chuàng)新:1、古籍類視頻的腳本撰寫應在尊重史料與事實的基礎上深入研讀相關資料,抓準其核心要義;2、解說應深入淺出,敘述方式應層層遞進、引人入勝;3、視頻內(nèi)容應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傳達最有價值的信息;4、畫風和配樂宜輕松活潑,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古籍知識文化的熏陶。
古籍蘊含的故事不僅具有研究價值,更是視頻創(chuàng)作不可多得的創(chuàng)意來源。以南京圖書館制作的短片《編舟人——沈燮元與黃跋》為例,該片以黃丕烈豪擲千金買書的故事開篇,引出館藏元刻本《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再以該書上的黃跋為例,評析黃跋的高妙之處,最后引出沈燮元先生潛心多年整理黃跋的事跡。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媒體報道過沈燮元先生整理黃跋的事跡,而本片別出心裁,以“公元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黃丕烈用92.7兩黃金買書”的故事作為切入點,通過詼諧的動畫和互動提問,激發(fā)觀眾的興趣,讓人耳目一新。該片的獨特構思不僅使其在眾多同類宣傳中脫穎而出,也深層次揭示出黃跋本身的巨大價值,突出沈燮元先生整理黃跋的功績。
古籍是一片正待開拓的肥沃土壤,除了優(yōu)秀典籍的推薦、古籍修復技藝的展示、古籍整理編目等古籍日常工作的介紹以外,古籍類宣傳推廣視頻內(nèi)容的創(chuàng)作還應廣開思路,發(fā)掘更多新鮮主題。不論是復原古籍里的食譜、茶藝、藥方,還是以情景演繹的方式再現(xiàn)古籍遞藏中的跌宕故事,甚至是基于典籍創(chuàng)作舞蹈劇、音樂劇、話劇、戲劇等,都是值得嘗試的有效路徑。在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持續(xù)推進下,視頻的創(chuàng)作也可以結合新興技術,借助AR、環(huán)屏投放等智能技術,為觀眾打造沉浸式的空間,使傳統(tǒng)古籍從“平面閱讀”走向“立體觀看”。
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好、傳承好、發(fā)展好,對賡續(xù)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如何讓這些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古籍從塵封中“活”起來,卻是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用鏡頭記錄呈現(xiàn)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取得了社會的熱烈反響,激發(fā)了大眾對于古籍保護的興趣與熱情。但古籍的保護與傳承任重而道遠,創(chuàng)作者仍需繼續(xù)發(fā)揮視頻在古籍知識與文化普及及傳播中的重要作用,用心用情書寫好古籍故事,讓古籍的魅力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戴麗:南京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