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秀,馬懷麗△,符 錦,梅雙娟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1.神經內科 2.護理部,云南 曲靖 655000)
橫向暴力特指同事同學內部發(fā)生不良行為,包括孤立他人、破壞自尊、口頭侮辱、有偏見報告、身體威脅、利用歧視、支持不足等[1]。臨床實習是培養(yǎng)合格護理人才重要環(huán)節(jié),實習護士年齡普遍較小、社會閱歷和專業(yè)經驗缺乏,在臨床實習期間較易遭受橫向暴力,可導致實習護生的職業(yè)認同感顯著降低,遭受心理暴力比身體暴力更明顯[2],還降低實習護生的自我效能[3],引發(fā)睡眠紊亂、焦慮、消化功能紊亂等多種不適[4],嚴重者出現(xiàn)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甚至自殺[5]。中國的橫向暴力研究尚處起步階段,本研究采用改良的《NAQR問卷》調查學生和教師,分別對實習護士和臨床帶教老師進行調查,為臨床教師提供防范橫向暴力指導,現(xiàn)報道如下。
連續(xù)入選2022年4月-2023年2月在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臨床實習的146名護理實習生、328名擔任臨床帶教的護理人員。實習護士納入標準:(1)臨床實習≥3個月;(2)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所在實習部門非臨床科室。臨床教師納入標準:(1)有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2)有一年以上帶教經驗;(3)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調查時段不在醫(yī)院;(2)所在部門非臨床科室。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問卷
包括實習護士的性別、年齡、家庭住址、是否獨生子女、學歷、性格類型、選擇護理專業(yè)的原因、在校成績、護理專業(yè)喜愛程度、對工作場所欺凌行為了解程度。
1.2.1.2 負性行為調查
采用1997年挪威學者研制[6,7]、國際常用于工作場所負性行為評估的量表《the Negative Acts Questionnaire Revised》,該問卷包含19個條目,根據(jù)本院實際做了調整,保留條目中工作相關負性行為和人際關系負性行為兩個維度,被欺凌的程度采用Likert 5級量化:1分=“從未遭受過”、2分=“有但很少遭受”、3分=“幾乎每月一次”、4分=“幾乎每周一次”、5分=“幾乎每天一次”,得分越高實習期間遭受的負性行為越多。問卷還調查負性行為的原因,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可選擇至少1項。該問卷的整體Cronbach’s alpha值0.974。
1.2.1.3 臨床教師
采用國內學者[11]研制的《預防橫向暴力知信行調查問卷》,問卷調整后含橫向暴力認知、防范態(tài)度、防范行為三個維度,防范程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量化:5分=“非常熟悉”、4分=“較熟悉”、3分=“一般熟悉”、2分=“不熟悉”、1分=“非常不熟悉”,總分值215分,60%分位數(shù)160分,其中知識問卷總分65分、態(tài)度問卷總分70分、行為問卷總分80分,分值越高教師預防橫向暴力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越好,問卷的Cronbach’s alpha值0.933。
實習護士發(fā)放和回收問卷均146份,回收率100%;臨床教師發(fā)放和回收問卷均328份,回收率100%,剔除答卷時間少于90秒的無效問卷16份,問卷總有效率95.1%。
146位實習護士中女性占89.73%、男性占10.27%;平均年齡21.63歲;80.82%來自農村,19.18%來自城市;91.78%為非獨生子女,8.22%為獨生子女,見表1。
表1 146名實習護士基本情況
將146名實習護士分為未遭受欺凌者47名(32.2%)和遭受欺凌99名(67.8%)2組,負性行為總分及工作績效、人際關系兩個子維度與年齡正相關(r分別=0.296、0.299、0.281,P<0.001);與對護理職業(yè)的喜愛程度顯著正相關(r分別=0.292、0.293、0.279,P均<0.001),與欺凌了解程度正相關(r分別=0.231、0.246、0.209,P<0.001,見表2。
表2 負性行為相關分析
實習護士超80%認為橫向暴力發(fā)生與工作相關,超70%認為與組織管理和社會大環(huán)境相關。認為與護士個性、團體凝聚力、護士間溝通能力相關分別占比82.88%、84.93%、84.25%。認為與工作壓力大相關的占比90.41%,認為與醫(yī)患沖突、人力資源、工作環(huán)境相關的占比分別為80.82%、79.45%、69.86%。認為與等級制度、渠道支持、能力不足、職權濫用相關的占比分別為81.51%、76.03%、75.34%、71.92%。認為與社會地位、教育缺失、其他原因相關的占比分別為83.56%、80.14%、7.53%,見表3。
表3 橫向暴力產生原因調查
臨床教師防范橫向暴力的能力總分215分,實際得分155.45±21.50,≥60%分位數(shù)160分者少于<160分者[117人(37.5%)]與195人[(62.5%),P<0.05)]。知識維度總分65分,平均得分34.38±10.44,態(tài)度維度總分70分,平均得分55.56±6.28分,行為維度總分80分,平均得分61.08±14.03,見表4。多重線性回歸發(fā)現(xiàn),影響總分最大的觀點依次是“我認為橫向暴力會促進護理人員流失”、“我認為很有必要提高護理人員對橫向暴力的認知”、“我認為管理者有必要建立橫向暴力的應對方案”,見表5。
表4 臨床教師防范橫向暴力能力調查
表5 影響總分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臨床實習期間實習護士的年齡越大,越易遭受橫向暴力,可能是年齡較大的實習護士學歷較高,認知水平更高,更容易發(fā)現(xiàn)遭遇橫向暴力[9-11]。
本研究67.8%的實習護士遭受橫向暴力,高于國內外同類研究[12],提示本院實習護士在臨床實習期間遭受負性行為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護理人員在國內外均屬緊缺人才,遭遇橫向暴力嚴重影響實習護護士的身心健康和職業(yè)認同感,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降低橫向暴力發(fā)生率及其危害必要而緊迫。
本研究來自實習護士的調查發(fā)現(xiàn),橫向暴力與專業(yè)工作、組織管理、社會地位均相關,但主要原因仍是工作壓力較大[13]。護理工作與醫(yī)療安全息息相關,實習護士出現(xiàn)差錯的責任人是帶教老師,可能引發(fā)臨床教師對實習護士的橫向暴力[3]。以上結果提示:為積極防范橫向暴力,應健全管理制度,改善實習護士的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為減少橫向暴力,實習護士和臨床教師均應提高專業(yè)功底和動手能力,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以提高自身社會地位,贏得上級、同事、患者及家屬的理解、支持、尊重。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臨床教師防范橫向暴力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均存在不足,尤其對橫向暴力的認知能力,與張茜[8]的報道類似,可能原因是橫向暴力相關知識的培訓不充分,但臨床教師對相關培訓需求明顯[14]。管理層需為臨床教師和實習護士提供表達訴求、溝通交流的渠道以及橫向暴力快速應對方案,最大程度降低被橫向暴力護理人員受到的傷害[3]。
臨床實習期間實習護士較常遭遇橫向暴力,師生雙方增加防范知識培訓、提高關注度和改進干預措施,是有效防范實習護士群體橫向暴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