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
填寫個人信息表時,我們很容易會遇到四個“靈魂拷問”:
Q1:你的現(xiàn)居地是?
Q2:你的戶籍所在地是?
Q3:你的出生地是?
Q4:你的籍貫是?
一連串“靈魂拷問”后,不少小伙伴感到一絲頭疼。其實仔細想想,個人信息表中需要填寫現(xiàn)居地、戶籍地、出生地這些信息并不奇怪。畢竟,這些地點與我們生活關聯(lián)度很高。
相較而言,地點中“籍貫”一詞有些奇特。籍貫指祖居地,意思接近于老家或是祖籍,寫到縣級單位。一般而言,籍貫與你終身相伴,不會發(fā)生變化。
為什么我們個人信息表中要填寫老家信息?古人介紹自己時也會寫祖籍信息嗎?
當然會!
古人在介紹自己時經(jīng)常會提及自己的祖籍地信息,尤其是魏晉到隋唐這一時期。他們甚至比現(xiàn)在的我們更重視自己的祖籍,尤其是一些出身很顯貴的士大夫。
只是那個階段,祖籍地并不用“籍貫”一詞指代,而是用“郡望”一詞。所謂郡望,是指自己家族在州郡顯貴的世族。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視祖籍地郡望,主要是受門閥制度的影響。魏晉以后,涌現(xiàn)出許多大姓,如《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提到的王、謝兩姓,王、謝兩姓就是指王導、謝安二人的姓氏。
魏晉時期,開始按照地區(qū)劃分大姓,山東一帶出現(xiàn)了王、崔、盧、李四大姓。望姓氏族大多步入仕途,身居要職,代代相襲。由于這些望姓在一地長久居住,影響力逐漸擴大,這些大姓,乃至他們居住的地點,逐漸成為普通人仰慕的對象。門閥制度的影響下,郡望的重要性逐漸提升??ね畔⒁欢ǔ潭壬洗砉湃说纳矸莸匚?。古人非常喜歡討論自己的祖居地,魏晉時期還一度產(chǎn)生“郡望熱”,名門望族的士大夫都以郡望為豪。清人錢大昕曾提到這一現(xiàn)象:“魏晉以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士大夫姓始以郡望自矜。”那出身寒微的人郡望PK不過望族怎么辦?
他們有辦法扭轉這樣的局面嗎?有一個方法——修改郡望。魏晉以后,不少寒族子弟為了攀附名門望族,不惜暗戳戳改掉自己的祖籍地。比如當時隴西李氏、太原王氏、瑯琊王氏是望族,但凡是姓李的就一口咬定自己郡望是隴西,姓王的就咬定自己郡望是太原或瑯琊。這一做法相習成風,于是出現(xiàn)了非常詭異的局面。當時如果你去問一些寒族子弟郡望信息,凡是問到姓周的,他們就說自己老家汝南的,姓劉的就說自己是彭城的,姓張的就說自己是清河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好像都成了同根同源之人。
“郡望熱”一直到隋唐之際還有。比如唐代詩人劉禹錫,他在提及自己郡望時,就會說自己是彭城的。清代有人總結了郡望和姓氏的規(guī)律,唐代的郡望,“王則太原,鄭則滎陽,李則隴西、贊皇,杜則京兆,梁則安定,張則河東、清河,崔則博陵之類,雖傳志之文亦然”。
反正問的是祖籍,想考證幾百年前的情況大概也有些困難,你不妨就信了吧。唐以后,士族門閥制度取消,郡望的熱度隨之下降。后來的人們在介紹自己時,祖籍地郡望不再是一個必須要提供的信息。不過,宋以后直到當代,文人們在寫書或題詞時還是喜歡提一提自己的郡望,尋根問祖觀念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這么看,古代“祖居地”由“郡望”一詞代替。那古代還有“籍貫”這一說法嗎?
也有。古代的“籍貫”更接近于我們現(xiàn)在“戶籍地”這一概念,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更為緊密。在古代,若你拿著“籍貫在哪兒”這一問題詢問古人,他一定會摸著胡子,嚴肅而又認真地回答你:
“問籍貫吶……那你是想聽我的‘籍’還是‘貫’呢?”
對他們而言,“籍”與“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籍貫”也可以倒個個兒,稱為“貫籍”。古人書寫履歷時,常常是先寫“貫”,再寫“籍”。比如下面這份明代《進士登科錄》,進士的個人信息格式寫法就是“貫 ××省××府××縣 ×籍”。
“貫”,也被稱為“鄉(xiāng)貫”。古代政府主要是通過“貫”來編戶,而古人“籍貫”中的“籍”主要指役籍。
說到“籍”,大家馬上會聯(lián)想到前段時間的熱播古裝劇《夢華錄》,女主趙盼兒早期的身份是樂籍。想的沒錯,樂籍是“籍”的一種。古代樂籍隸屬于賤籍(如果對賤籍感興趣,可以戳:古人想脫離賤籍?哪有那么容易),賤戶的社會地位很低。
不過,古裝劇呈現(xiàn)的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小部分。社會中有賤籍,自然也有良籍。而在古代,絕大多數(shù)百姓都是良籍,也就是以良民身份生活的普通民眾。
普通百姓按照承擔的徭役不同,可以被繼續(xù)劃分為不同的役籍。比如元代“諸色戶計”,把百姓劃分為冶金戶、打捕戶、姜戶、葡萄戶(以種植葡萄為業(yè)的人戶)、軍戶、匠戶……這也是按照徭役劃定戶類。
但要論劃分役籍最嚴格與規(guī)范的,還得是明代。明代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政府運用黃冊、魚鱗圖冊、路引等方法把民眾牢牢鎖在土地上。明代普通百姓被劃分到不同的役籍中,包括民籍、軍籍、匠籍,灶籍、鹽籍、商籍、官籍……明《后湖志》載:“人有千門萬戶,總出于軍、民、匠、灶。”大意是明代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以軍籍、民籍、匠籍、灶籍這些身份生活。不同役籍的百姓幸福感也有差別,軍籍因為有被勾軍的風險,幸福感比較低,灶籍因為可以免除一些雜泛差役,幸福感更強。
擁有役籍就意味著需要承擔相應差役。古代當差主要是通過繳納實物或承擔差役的方式。例如,民戶需要承擔常規(guī)徭役,匠戶需要承擔手工業(yè)勞役,灶戶、鹽戶需要承擔制鹽工作。雖然聽上去這些差事也挺累人,但他們總體還是要比前面說的樂戶(賤籍)社會地位高。畢竟,他們有成為生員與參與科舉考試的資格。
清代中前期,百姓仍被分為民籍、軍籍、商籍、灶籍四大類。不過,此時的賦役征收方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明中后期,張居正進行“一條鞭法”,將田賦、徭役和其他雜征合一,統(tǒng)一征收銀兩。清中期,又進一步實行“攤丁入畝”政策,丁銀全部攤入田賦中進行征收。簡單來說,就是人不用親自去當差,可以通過交納錢糧的方式完成差役。
隨著明清兩代賦役制度的改革,籍貫中役籍信息逐漸弱化,地域性含義逐漸增加。與此同時,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劇,出現(xiàn)了許多與居住地點相關的新詞語,比如表示現(xiàn)居地的“寄籍”,這些詞語的出現(xiàn),又讓“籍貫”一詞表現(xiàn)出原籍與祖籍的含義。
百姓需要承擔的徭役種類與其所屬的“籍”有著直接聯(lián)系。打個比方,在古代,如果你是軍戶,那你的“籍”就是軍籍。按照當時的規(guī)定,你所在的戶里必須得派一個人到軍隊當差,其他人負責補役、資助(幫貼)。若是前去當差的這位中途逃跑了,那你們還得再出一個人接替前往。換個情況,如果你是個民戶,那你就是民籍。你需要承擔正役,負責朝廷攤派的一些雜役。當然,賦役制度改革后,你可以足不出戶完成這些差事,交納錢糧就完事兒了。
“籍”的種類與學額分配也有關聯(lián)。學額主要是指科舉考試時每次考試錄取府縣學生的名額。古代在哪兒考試,以什么身份考試,成功的概率有很大不同。清代初期,商籍、灶籍有特殊的學額。由于商籍、灶籍進學率高,清代還發(fā)生過一些民籍考生冒充商籍考生應試的情況。
“籍貫”所含的地點信息同樣非常重要,它與考生參加科舉考試的應試地點和做官地點的分配有直接關聯(lián)。按照慣例,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應當在原籍應試。但是隨著明清之際人口流動的加速,這一做法也出現(xiàn)許多不適性。科舉考試中出現(xiàn)了一些“冒籍”現(xiàn)象。
《萬歷野獲編》記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明人王國昌的冒籍案。
王國昌原籍是徽州籍,后來成為余姚籍人胡膏的養(yǎng)子。最早,王國昌以余姚籍生源的身份參加了順天鄉(xiāng)試,中試后,被說是冒順天通州籍,不幸除名。王國昌雖然郁悶,但也只能選擇再考,這一次他以徽州籍人身份參加了應天鄉(xiāng)試??忌虾?,仍然被說是冒籍,繼續(xù)除名。這次王國昌很生氣,跑到京師申辯說:“既斥于順天之浙籍,再斥于應天之徽籍,姓胡既不可,姓王又不容,則天壤之間,當置臣何?”因為做了養(yǎng)子,去哪兒考試都被說是冒籍,聽上去確實有點無奈。
故事一方面反映出明代人口流動加速后對回原籍科考規(guī)定的沖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籍貫地點對于科舉考試的重要性。
對古代官員來說,籍貫還影響了做官地點的分配。古人做官實行地域回避制度。明代,早期北人任南官,南人任北官,后來,逐漸演變?yōu)椴坏迷诒臼楣佟!昂槲溟g,定南北更調(diào)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后官制漸定,自學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也。”到清代,考慮到人口流動的因素,清代官員既不能在祖籍的方圓五百里地為官,也不能在長期居住地的方圓五百里為官(長期居住地也被稱為寄籍)。
這么看,籍貫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普通人的社會地位與生活質(zhì)量。“籍”與差役直接關聯(lián),那如果古人不想干手頭的差,想換另一個差,可以向上面申請修改“籍”嗎?
非常、非常、非常困難?!洞竺鲿洹份d:“凡軍、民、醫(yī)、匠、陰陽諸色戶,許各以原報抄籍為定,不許妄行變亂,違者治罪,仍從原籍?!薄睹髀伞袈伞粢邸份d“人戶以籍為定”。一般而言,役籍是世襲的,出生時隸屬于哪個役籍,就屬于哪個役籍,待你孩子出生后還是隸屬于哪個役籍。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例如嘉靖年間,禮部尚書夏言“疏乞除其家府軍左衛(wèi)軍籍”,獲得批準。差役折合為錢糧后,為了獲得某種戶的賦役優(yōu)惠,民間也會通過某種特殊方法改籍,比如通過頂替絕戶(原戶下無人)、析戶等方式進行改籍。
“籍”也隨政策變動而發(fā)生變化。清代初年,匠籍取消。雍正年間,賤籍廢除。這也是“籍”變化的表現(xiàn)。
還有個問題,如果古人換了地方居住,回去原籍考試路途遙遠,想改“貫”可以嗎?
對個人來說,“貫”指原籍,一般是固定的。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清人想了個辦法來應對人口流動與回原籍應試的矛盾——允許寄籍應試。寄籍就是入籍他省,滿足科考條件后,在寄籍地參加考試,聽上去人性化很多。清人想獲得寄籍也得經(jīng)過重重考驗。首先,你得在當?shù)刭I上房;其次,你再住上二十年,等各方面都像是本地人了,才可以獲得寄籍。吳榮光《吾學錄初編》載“他省人于寄居地方置有墳廬已逾二十年者,準其入籍,是為寄籍”。清代很多地方志中記載的官員,都標注了寄籍。
民國以后,隨著科舉制的消亡,“籍貫”一詞的重要性進一步減弱,成為主要指代祖居地的詞語,而這一含義則沿用至今。
總的來看,古代的祖居地信息主要是通過“郡望”一詞來表現(xiàn),而古代的“籍貫”一詞更接近于當代的戶籍地概念。籍貫與民眾承擔徭役種類、科舉考試息息相關,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古代人口對土地的依附。隨著人口流動加劇,“寄籍”“出生地”“現(xiàn)居地”“戶籍地”等新的地點名詞出現(xiàn),“籍貫”逐漸退到幕后,成為指代祖籍的詞語。
有人會問,籍貫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還要登記籍貫呢?這是因為,籍貫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qū)人口變遷的歷史與人口遷移狀況。更多的時候,我們自身也需要籍貫信息。它默默地提醒著我們,無論走到哪兒,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王曦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