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島德占時期獨具特色的城市建筑群,既反映了多種西方建筑風格,又吸納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元素,形成了中西建筑元素相融合的折中主義風格,極具歷史文化價值。青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加上紅色屋面,形成了“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獨特城市風貌,極具美學價值。從屋頂?shù)臓I造技術(shù)、材料、形式等方面研究青島紅瓦屋頂?shù)莫毺孛栏小?/p>
關鍵詞:青島;屋面;德式建筑
一、德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營造技術(shù)
(一)傳統(tǒng)的德國建筑屋頂形式
德國傳統(tǒng)建筑所采用的屋面形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平屋頂,在屋頂四周有女兒墻加以圍擋。采用這種平屋頂?shù)慕ㄖ蠖嗍求w量小的兩層或三層住宅(圖1)。其他兩種屋面形式都是坡屋頂(主要區(qū)別在于正脊與斜脊的數(shù)量):一種是只有正脊的形式(圖2);另一種是五脊頂。五脊頂除了有一根正脊外,在正脊兩側(cè)的末端還各有兩根斜脊,形式根據(jù)房屋的平面造型會有所變化,但基本形式都是一條或多條穿插正脊,正脊的末端連接兩條斜出的斜屋脊,通常情況下,斜脊的角度都為45°(圖3)。
正脊的數(shù)量取決于建筑的平面布局,中軸對稱的平面形式為德國傳統(tǒng)建筑的普遍處理方式,因此有幾條對稱軸便對應布置幾條屋面正脊。常見的有一條對稱軸的“一”字形屋脊、兩條相互垂直對稱軸的“十”字形屋脊。
屋面除正脊線外,亦會視情況而增加與正脊線垂直的抱廈或老虎窗進行點綴。突出的抱廈可以有效增加房屋閣樓層的空間,更有利于采光,增加的老虎窗也有同樣的作用。
(二)傳統(tǒng)的德國建筑屋頂構(gòu)造
德國傳統(tǒng)建筑的屋頂大致有兩種構(gòu)造形式,即桁架屋頂和椽屋頂(表1),這兩種建筑屋頂存在相互混雜的情況。椽頂在桁架頂之后出現(xiàn),二者的方式、承重、位置等方面均有差異。桁架頂是懸吊式的,其常置于橫梁之上,并主要依靠水平橫梁來承重,有的桁架頂?shù)臉?gòu)造也有背柱,屋頂?shù)闹亓客ㄟ^橫梁傳到立柱和墻上;椽頂是站立式的,采用榫接的形式,坡度較陡,其常置于柱上、墻上,主要依靠柱承重,不需要背柱,其穩(wěn)定性要優(yōu)于桁架頂。
這種桁架建筑的木材結(jié)構(gòu)用榫接技術(shù),用磚或土填充其間形成墻體。我們在外墻上所看到的各種線條構(gòu)圖,正是用于加固各個方向的支撐結(jié)構(gòu)。和中式建筑進行類比的話,桁架式與中式建筑中的抬梁式和穿斗式做法相似,二者的差別主要在于傳力方式的不同。
二、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屋頂材料及形式
屋面也被稱為建筑的“第五立面”,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見??梢哉f,建筑屋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面貌特征。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由于都有矮墻將其圍合,建筑立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遮擋,因此屋頂?shù)男问斤@得尤其重要。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屋頂形式被設計得十分豐富,不同形式的屋頂進行組合,也使得青島這個城市的天際線具有獨一無二的美感。
紅瓦是青島建筑的顯著特點之一,也使青島形成了“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貌特征,使青島享譽世界。
(一)屋頂?shù)纳拭?/p>
青島的建筑屋頂為什么采用紅色?這種基調(diào)正是在德占時期形成的。德占之前的青島作為一個普通的小漁村,其屋面色彩符合我國整體建筑風貌,都是青灰色。德占之后,德國人按照自己民族的建筑特色進行建設,并且出文件規(guī)定房屋建筑必須使用紅瓦。同時,青島獨特的地理資源也為紅瓦的生產(chǎn)提供了便利。
那個時期的青島,德國式的紅色屋頂與高聳的塔樓高低相襯,錯落有致,紅磚取代了中國常見的青磚,建筑外墻以灰泥抹面后涂上明快的顏色,屋頂之紅、墻面之黃、樹之綠、天之藍、海之碧,五種顏色相互協(xié)調(diào)。這奠定了青島百余年的城市基調(diào)與色彩,紅瓦也成為青島最獨特的文化符號。青島德占時期建筑屋頂之所以有如此獨特的美感,還要歸功于建筑整體造型結(jié)構(gòu)與屋頂?shù)年P系上。德國人在青島建造的建筑,屋頂部分相較于整個建筑體量而言面積較大,因此更加突出了紅瓦的裝飾效果。“它不像帽子,而像紅色披肩,給人以瀟灑之感。”這句話十分生動地闡釋了青島德占時期建筑屋頂?shù)拿缹W特征。紅瓦的美不單是色彩的美,更是青島建筑造型藝術(shù)、青島城市美學價值的體現(xiàn)(圖4)。
(二)屋頂材料
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法規(guī)禁止將瓦楞鐵皮作為屋面材料,因此青島的德式建筑普遍采用紅色陶瓦來建造屋面。當時的青島建筑屋頂多為紅色牛舌瓦鋪面,德國總督官邸、11號官邸等個別建筑使用了紅色筒瓦。為防止屋頂漏風、漏水,牛舌瓦屋頂將雙層瓦片相互疊加懸掛。據(jù)測算,屋頂每平方米需用牛舌瓦70塊,而一般瓦片每平方米僅需不到30塊。這種牛舌瓦多燒制于當時的大窯溝,先用青島當?shù)氐酿ね林瞥赡嗯鳎L干后再入窯燒制,一般燒制成瓦的時間為15—20天。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不僅將牛舌瓦、紅筒瓦用于建筑屋頂,還將其用于建筑立面,以裝飾為主,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和美感。
(三)屋頂形式
任何建筑都可以在立面上看出上、中、下三段不同的處理手法和形式。在這種美學觀念下,屋頂作為最上端,在構(gòu)圖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屋頂形式可以起到打造視覺焦點、提示主體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呼應外立面、統(tǒng)一構(gòu)圖的作用。
德國人在侵占青島時期頒布了建筑法規(guī),規(guī)定建筑高度不能超過18米,因此當時的建筑多為2至3層,這使得建筑的屋頂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德國人為表現(xiàn)德國傳統(tǒng)民族建筑風格,將傳統(tǒng)的德國屋頂形式移植到青島,將屋頂做得十分陡峭(圖5),內(nèi)部形成一個外開老虎窗的閣樓空間。坡屋頂?shù)男问街饕须p坡式和多坡式屋頂、多折式屋頂、MONTHA屋頂?shù)榷喾N形式。
多折式屋頂在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屋頂中較為多見,也最具特色。多折式屋頂在同一坡面上將屋面一分為二,其截面呈折線形,上部坡度較緩,下部較陡,彼此之間有一條清晰的分隔線。這種屋面折線處理手法,在擴大屋面空間、增大屋檐下可利用面積的同時,使屋面造型更加飽滿(圖6)。
由于通風和采暖的需要,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屋頂出現(xiàn)了老虎窗和煙囪,二者分別呈點狀和線狀對屋頂進行了點綴,豐富了屋頂?shù)谋憩F(xiàn)形式。其中,作為德式建筑的重要元素,老虎窗的功能除了實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形體造型的作用。老虎窗一般是用來給臥室提供采光的,既可以和墻壁在一個平面上,也可以伸出屋頂。老虎窗有蓋頂、窗套、玻璃三個部分,就其頂蓋來劃分,可分為三角形、長方形、弧線形三種。三角形老虎窗蓋頂?shù)牟A螤睿斜鈭A形的,也有三角形的,有尖券形的,也有圓形的;長方形的老虎窗立面從側(cè)面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坡頂?shù)?,一種是橫向的;圓弧老虎窗造型也因弧度的不同而相應有所差異。
三、塔樓
塔樓屬于屋頂?shù)姆懂?,在青島,幾乎每一棟德占時期的建筑中都有塔樓的身影。彼時由于德國本土財力雄厚的農(nóng)場主對中世紀歐洲城堡的青睞,因此建筑師將城堡中的塔樓元素融入本土住宅建筑中,這種形式很快傳遍德國,并影響到同時期遠在中國的青島建筑。塔樓在整體建筑構(gòu)圖中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同時也豐富了街道輪廓和城市的天際線,這是德占時期青島建筑構(gòu)圖中的重要元素。
德式建筑多為不規(guī)則的自由形式,塔樓在不對稱的形式中可以均衡構(gòu)圖,協(xié)調(diào)建筑的體量,在尺度上和造型上與主體建筑形成對比,豐富建筑的造型。如膠澳德意志帝國郵局舊址建筑在兩個面向道路交叉口的轉(zhuǎn)角處高起的塔樓,帶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格,突出了面向街口的轉(zhuǎn)角,使建筑體量更加協(xié)調(diào),屋頂形態(tài)更加活潑;位于歐人監(jiān)獄西側(cè)的圓形塔樓是整棟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其上部為錐形屋頂,并安放風向標,打破了屋頂平淡的構(gòu)圖,環(huán)繞塔樓的墻面上有沿樓梯走勢排布的小條窗,更加豐富了建筑的形式感;警察署舊址的塔樓是整棟建筑的視覺中心,上部四面起小山墻,外砌紅磚裝飾表面,豐富了建筑的造型。
四、結(jié)語
就美學價值而言,青島德占時期的建筑屋頂通過其瀟灑的色彩、豐富的形式,創(chuàng)造了富有美學價值的藝術(shù)形象,形成了獨特的美學價值,研究德占時期的建筑屋頂有助于更好地認識青島的城市風貌特征;從文化價值方面來說,青島德占時期建筑的紅坡頂已經(jīng)成為青島的城市文化符號,早就超越了其自身作為建筑物中一個元素的概念,具有濃厚的社會文化意義。
參考文獻:
[1]袁賓久.青島老建筑之旅[M].北京: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9.
[2]孫釗.青島德占時期居住類建筑外表皮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
[3]李瑞.德占時期青島歐洲人居住建筑研究:以獨立式住宅為例[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5.
[4]吳濤.以青島警察署舊址為例:青島殖民時期建筑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3.
[5]徐飛鵬.青島提督樓建筑[J].華中建筑,1988(3):100-101.
[6]荊科,王崇恩.德國傳統(tǒng)建筑坡屋頂營造形式簡析:以青島歐人監(jiān)獄舊址“仁”字號監(jiān)房屋頂為例[J].工業(yè)建筑,2015(增刊1):165-168.
作者簡介:
張馳,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