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琴 常學蘭 逄曉燕
在當代醫(yī)學和衛(wèi)生領域,獻血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行為,扮演著挽救生命、維護社會健康的重要角色。然而,盡管獻血的價值和意義廣受認可,實際的獻血率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1]。為了有效地提升獻血率,研究人員和健康專家不斷在探索各種干預手段和策略,以激發(fā)更多人參與到獻血行為中[2]。其中,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作為潛在的促進獻血率的方法,引起了研究界的廣泛關注。心理疏導注重通過情感支持和心理輔導,幫助個體在面對獻血過程中的焦慮和抗拒情緒時更好地應對,從而減輕情感負擔[3-4]。認知干預則側(cè)重于通過認知重構(gòu)和思維轉(zhuǎn)變,改變個體對于獻血的看法和態(tài)度,進而影響其獻血意愿[5]。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對提升400 mL 獻血率的實際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24 700 名志愿者參與研究。納入標準:年齡18 ~60 歲;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能夠理解并配合研究要求;自愿參與獻血;身體健康狀態(tài)良好,符合獻血中心的體檢標準;無心理疾病史。排除標準:曾有嚴重心臟疾病、肝病、腎病等影響身體健康的慢性疾??;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或情緒障礙;正在接受藥物治療,可能影響研究結(jié)果的藥物;曾有獻血不適反應或惡心、嘔吐等癥狀;參與其他相關研究項目。按獻血時間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其中2021年1月—2022年4月接受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12 350 名志愿者為對照組,2022年5月—2023年8月接受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的12 350 名志愿者為試驗組。對照組中男性6 292 名,女性6 058 名;年齡23 ~45 歲,平均(34.18±3.56)歲;職業(yè)分布:公司職員8 162 名,學生983 名,公務員1 036 名,其他2 169 名;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7 361 名,大專以下4 989 名。試驗組中男性6 387 名,女性5 963 名;年齡25 ~46 歲,平均(34.72±3.61)歲;職業(yè)分布:公司職員8 115 名,學生959 名,公務員1 044 名,其他2 232 名;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7 406 名,大專以下4 944 名。2 組年齡、性別、職業(yè)分布、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健康教育。向志愿者提供關于獻血的基本知識,包括獻血的意義、過程、注意事項等信息;詳細介紹獻血的具體步驟以及獻血過程中的檢查、采血、恢復等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獻血對于挽救生命、支持醫(yī)療治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回答志愿者可能關心的問題,如獻血的安全性、頻率等。試驗組接受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1)心理疏導。第一,采血工作人員與志愿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志愿者可以自由表達他們的擔憂、疑慮和恐懼等情感,采血工作人員會傾聽并提供情感支持。第二,指導志愿者學習情緒管理技巧。采血工作人員會教授患者深呼吸、放松訓練和正念練習等方法,幫助志愿者在緊張時保持冷靜。第三,心理輔導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采血工作人員與志愿者進行深入交談,共同探討情感問題和心理挑戰(zhàn)。采血工作人員會提供有關情感管理和情緒調(diào)節(jié)的建議,使志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以便更有效地應對獻血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緒波動。第四,鼓勵志愿者參與情感引導的小組活動,與其他志愿者分享經(jīng)驗和感受。(2)認知干預。第一,對志愿者進行系統(tǒng)性的指導,使其了解獻血的益處。認知干預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傳達詳盡的信息,讓志愿者清楚地認識到獻血對生命挽救和醫(yī)療治療的直接支持作用。第二,引導志愿者關注獻血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如對他人的幫助、對社會的貢獻等。第三,志愿者可能擔憂獻血會帶來疼痛或風險,或認為自己難以完成獻血過程。認知干預通過逐步解釋獻血的實際過程,引導志愿者識別并質(zhì)疑這些消極信念,進而減少對獻血的擔憂和恐懼。第四,志愿者通過與健康專家的交流,討論和解決可能存在的疑慮。(3)信息分享。第一,志愿者將得到關于獻血的詳細說明,包括獻血的步驟、采血器材的使用、消毒程序以及采血后的恢復等方面的信息。第二,志愿者將了解獻血的實際體驗。他們將收到實際的獻血過程描述,包括采血的時間、采血過程中的感覺以及采血后的休息安排等。第三,志愿者將了解到獻血的安全性和醫(yī)療支持。信息分享強調(diào)血站嚴格的衛(wèi)生和安全措施以及有專業(yè)醫(yī)務人員保障,以確保獻血過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四,志愿者將得到有關獻血后的關懷和建議,包括分享獻血后的恢復指導方法,飲食建議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情況。
(1)比較獻血知識知曉率。通過無償獻血知識調(diào)查問卷進行評估,共計12 題,滿分為100 分,得分>90 分為完全知曉,60 ~90 分為基本知曉,<60 分為不知曉。總知曉率=(完全知曉+基本知曉)人數(shù)/總?cè)藬?shù)×100%。(2)統(tǒng)計獻血量。計算400 mL 獻血率并比較。(3)比較焦慮和抗拒情緒評分。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估焦慮情緒,總分0 ~56 分[6];通過自行設計的抗拒自評量表評估抗拒情緒,主要涉及緊張、擔心、不安等情緒項目,總分0 ~15 分;分值越低表示獻血志愿者的焦慮、抗拒情緒越輕。(4)比較獻血滿意度。通過自擬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進行評估,問卷滿分為100 分,其中>90 分表示非常滿意,>80 ~90 分為滿意,60 ~80 分為基本滿意,<60 分為不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人數(shù)/總?cè)藬?shù)×100%。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均數(shù)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獻血知識知曉率、400 mL 獻血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獻血知識知曉率、400 mL 獻血率比較[名(%)]
干預前,2 組焦慮和抗拒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的焦慮和抗拒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試驗組與對照組焦慮和抗拒情緒評分比較(分, ±s)
組別焦慮抗拒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試驗組(n =12 350)41.17±5.4226.75±2.6111.65±2.195.65±1.03對照組(n =12 350)41.09±5.1128.42±2.4811.61±2.366.91±1.68 t 值1.19351.5471.38171.056 P 值0.233<0.0010.167<0.001
試驗組獻血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試驗組與對照組獻血總滿意度比較[名(%)]
獻血作為一項突顯人道主義精神的重要醫(yī)療行為,不僅有助于挽救生命,還為醫(yī)療緊急情況提供了寶貴的支持[7]。然而,盡管其在醫(yī)療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全球范圍內(nèi)提高獻血率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各個國家和地區(qū)普遍存在獻血短缺的問題,這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導致醫(yī)療系統(tǒng)運作緊張[8]。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因素逐漸成為影響獻血行為的關鍵因素之一。焦慮和抗拒情緒作為常見的情感反應,往往是伴隨著新事物、未知環(huán)境或不確定性而產(chǎn)生[9]。在獻血過程中,個體可能面臨針頭、采血過程以及獻血可能帶來的不適和風險等因素,從而產(chǎn)生焦慮和抗拒情緒。這些情感和情緒成了個體參與獻血的障礙,進而影響獻血率的提高[10]。鑒于心理因素在獻血行為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開始關注通過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如何在心理層面上消除或減輕這些負面情緒,以鼓勵更多人積極參與獻血。
心理疏導旨在通過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緒管理技巧,幫助個體應對焦慮和抗拒情緒。認知干預則致力于改變個體對獻血過程的認知和看法,以減輕其情緒負擔[1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獻血知識知曉率、400 mL 獻血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有助于提升獻血知識知曉率及400 mL 獻血率。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通過教育和信息分享,為志愿者提供關于獻血的準確知識。心理疏導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幫助志愿者更好地理解獻血的重要性和過程,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參與興趣[12]。認知干預通過引導個體改變對獻血的認知,消除誤解和負面觀念,使他們更愿意積極參與獻血。因此,這些干預策略可以增加志愿者對獻血的認識,促進知識知曉率的提升。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可以減輕個體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積極應對獻血過程中可能的不適和擔憂。心理疏導可以減少因焦慮和抗拒情緒導致的獻血意愿下降,從而增加400 mL 獻血率。認知干預可以改變個體對獻血的態(tài)度和看法,使其更愿意參與400 mL 獻血,從而進一步提高獻血率。試驗組干預后的焦慮和抗拒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心理疏導及認知干預有助于改善獻血志愿者的不良情緒。這得益于心理疏導通過情緒管理技巧、深呼吸等方法,幫助個體減輕焦慮和抗拒情緒。情緒管理可以讓志愿者更好地應對獻血過程中的緊張和不安,從而降低焦慮情緒。認知干預則通過改變個體對獻血的認知,減少獻血可能帶來的負面想法,從而減輕抗拒情緒。這些干預策略共同幫助志愿者更好地應對心理壓力,改善情緒體驗。在獻血總滿意度方面,試驗組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心理疏導及認知干預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的獻血滿意度。分析原因主要是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可以幫助志愿者更好地應對獻血過程中的情緒和不適,從而改善整體獻血體驗。心理疏導通過情緒管理技巧,減輕焦慮和抗拒情緒,使獻血過程更加順利和舒適。認知干預可以改變個體對獻血的期望和預期,使其更加積極參與,從而提升滿意度。這些干預策略共同促使獻血成為積極的體驗,從而增加志愿者的總體滿意度。此文的研究結(jié)果為《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11)[13]后期標準制定提供了借鑒內(nèi)容。
綜上所述,心理疏導和認知干預在提升400 mL 獻血率、減輕焦慮和抗拒情緒方面具有顯著效果,這些干預方法不僅在促進獻血行為方面有潛在作用,還能提升獻血體驗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