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治洲
職稱評定是教師職業(yè)生涯中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凡是過來人都有著說不盡的酸甜苦辣。就我而言,雖說評審過程沒遭遇什么大風大浪,但個中甘苦卻也識得一二。
混沌·錯失
剛參加工作那幾年,自己年紀輕,對職稱評定的事并未放在心上,心想這是論資排輩的事兒,急也急不來。不過,看到同時進校的幾位“室友”先后評上了二級或一級教師,我內(nèi)心開始不安起來。原來職稱評定和工資待遇、年終績效掛鉤,怪不得他們一入校就和負責職稱評定的主任“打得火熱”。我的后知后覺讓我錯過好幾次機會!
2012年機會又來了。當時教育局給我校的名額只有一個,好在我是研究生畢業(yè),各項指標都符合。我和另一位中層干部并駕齊驅(qū)。當時還天真地以為上級會再給一個名額,否則,這如何操作呢?結(jié)果,負責評審的王主任發(fā)來短信:“小宋啊,實在不好意思,這次教育局就給了咱們一個名額,李老師在發(fā)表論文方面確實比你多。不過,你還年輕,明年還有機會……”“王主任,那能讓我看下我倆的評分成績嗎?”我心有不甘地回復他。幾分鐘后,王主任打來電話:“小宋誒,原本評審是不公開的。但沈校(新來的校長)說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原則,對公示結(jié)果不同意者可以在明天下班前來我辦公室了解?!钡玫交貜偷奈覞M心歡喜。第二天一早我就在王主任辦公室門口等候了。王主任一邊開門,一邊開玩笑道:“小伙子,凡事不能心急啊,要沉住氣才能干大事啊。”說著,他把評審材料攤開給我一項一項地核對。“你看,你就是教科研這塊差點兒,老李可是咱們學校的筆桿子啊,論文發(fā)表年年都有……”他從牛皮紙袋中抽出厚厚的一摞證書和復印件,“你看看,這一點咱們都得向李老師學習!”翻看著花花綠綠的證書,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李老師在辦公室伏案寫作的身影?!笆茄?,我們侃大山、逛超市、擺龍門陣的時間,人家李老師都拿來閱讀和寫作,這次我是心服口服了。”我不好意思地把材料還給王主任?!靶∷危闶茄芯可厴I(yè),基礎(chǔ)好,又是教語文的,多下點功夫,也能像老李一樣。我看好你!”王主任笑著對我說。
這次參評,我的體會就是剛?cè)肼毜哪贻p人一定要重視職稱評定。哪怕一次評不上也不要緊,關(guān)鍵是積累經(jīng)驗,現(xiàn)在評審越來越透明化,所以新教師要做的就是做好前期準備。
積淀·夯實
有了之前的經(jīng)歷,我逐漸開始把功夫用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認為在職稱評定中有可控與不可控因素之分。不可控因素指教齡、學位、學歷、班主任年限、青年教師三年工程(我所在城市的規(guī)定)等等,這些我們無法改變的只能等待。而可控因素比如公開課、評優(yōu)課、基本功大賽、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成績、論文發(fā)表、教科研成績等等,則必須時刻關(guān)注,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如我所在城市有一個“百節(jié)優(yōu)秀課”的評比,名額有限,競爭也十分激烈。而且學校為了名聲也多會派有實力、有經(jīng)驗的教師參加。年輕教師就更需要抓住機會,即使參加不了也要全程跟蹤參與,做一個有心的“局外人”。當年我就是一節(jié)不落的聽了整整五天的課,所有課程都聽后,感覺對于本學科也有極大的啟發(fā)意義。
職稱評定中論文與教科研具有重要意義。也許很多人是為評職稱而評職稱,論文教科研不夠,花錢請槍手來湊。固然,一線教師尤其是做了班主任,的確是時間有限、精力有限。但這不能成為不求上進的理由,更不能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老師的借口。因為我們頭上頂著“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我們每一位教師不僅要做“經(jīng)師”更要努力成為“人師”。這一方面,李鎮(zhèn)西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據(jù)說當年他是兩個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平時還有很多社會活動要參加。即使身兼數(shù)職,他仍然規(guī)定自己每天必須寫5000字的教學日記。想想看,每天5000字!我們很多老師一年也未必能寫出5000字的文章。但李老師做到了。長期不懈的寫作不僅使他自得其樂,而且在不斷寫作、不停思考的過程中,課題也水到渠成。李鎮(zhèn)西老師曾無不自豪地說:他的論文絕不水,他的課題也最接地氣。
而我也學著李老師的樣子開始寫論文、做課題。每天上課或聽課后我都會寫一篇反思小記,字數(shù)不拘,唯求真實,所思所感,援筆記錄。所記所得,美其名曰“寫心札記”。你會發(fā)現(xiàn)越寫越會寫,思考的維度與深度也會更廣闊更深刻。而論文乃至課題的題目也會從中源源不斷地生發(fā)出來。當然,我寫論文或做課題時,并不是為了評職稱,完全是興趣使然。但結(jié)果往往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常常在關(guān)鍵時刻,我的論文讓我拔得頭籌。
記得某一年全市評選“教學能手”。那一次,新規(guī)定把“教學能手”分成業(yè)務(wù)與科研兩類。很多人由于論文欠缺或沒做過課題,紛紛轉(zhuǎn)向業(yè)務(wù)能手的申請。結(jié)果人員爆滿,競爭十分激烈。而我則輕而易舉地申請到了科研能手。去教育局審批時,辦公室張主任當著眾人的面夸獎:“你們看看,人家小宋同志有這么多篇論文發(fā)表,而且都是貨真價實的期刊!平時我一再勸你們要多看看書,多鉆研下課題,你們不聽,這回吃虧了吧!”其他老師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眼神。此后回到學校,不少老師竟以“宋才子”相稱,還有幾位剛?cè)肼毜睦蠋熞菸覟閹?,搞得我很不好意思?/p>
因此我個人的體會,職稱評定論文與課題一定要在平時下功夫。本來職稱一級、高級抑或特級不僅僅是一個教師資歷的問題,更應(yīng)該成為職業(yè)水平、能力的指標。每晉升一級都意味著自身教學能力、教育視野、教育情懷的提升。切記不要把職稱評定僅僅鎖定在與工資掛鉤這一最低訴求。
細心·坦然
職稱評定就像是人生職業(yè)道路上的一座山峰。對待它既不能馬虎、輕易視之,但也不必恐懼、患得患失。有時申請時間有限,材料又繁雜,就必須耐心、細致地研究好文件,一步一步嚴格按文件要求來做。我們學校的初審都是教師發(fā)展中心來把關(guān)的。每次開會,中心的王主任都會反復強調(diào)一些細節(jié),如格式、字體、字號、標點,還有文件中特別說明等等,可材料一多,時間一急,往往就會忙中出亂。
記得一次我陪王主任去教育局交材料。教育局門口停滿了車輛,辦事人員也進進出出的。我倆擠出電梯,見審核材料的大會議室里人頭攢動,都是各校送材料的。我和王主任抱著一摞材料,剛擠進人群,就聽見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員扯著嗓子喊:“幼兒園的下午,高中的明天,教育局的文件你們沒看嗎?瞎湊什么熱鬧!”“哎,這份材料怎么手寫的?還有格式也變了?”“所有材料格式必須統(tǒng)一,拿回去重改!下一位!”不少人因材料問題被打回重做,可見細心準備材料多么重要,但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坦然面對不如人意之結(jié)果也很必要。懷著忐忑等待一下午之后,我們也不幸淪為其中一員。這次評審以我和另外一名老師被刷為結(jié)局,事后王主任很不好意思,說他沒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耽誤了我倆。我確實也很難過,畢竟辛辛苦苦地準備了一個多月,卻功虧一簣。但發(fā)現(xiàn)問題,總比不知道問題所在要好。至少說明我其他項目沒大問題,也挺好。凡事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坦然面對。
回顧自己的職稱評審之路,有痛苦、有焦慮,但也有快樂。每一次職稱的提升都是對自身能力與業(yè)績的考驗,只有未雨綢繆、不斷堅持,才能夠“守得云開見月明”。親愛的老師,我們一起努力吧!
(作者單位:江蘇昆山禮仁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