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穩(wěn)
因為大概念是高度濃縮且具有概括性和指向性的。所以提煉單元大概念后,教師需要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及分課時具體目標,并在活動情境中落實。以下是筆者以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所作的嘗試。
大概念教學是教學變革與課程創(chuàng)新的著力點,在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可視的現(xiàn)在與無限的未來之間搭建了一座牢固的橋梁。工業(yè)時代大部分工作對勞動者的要求并不高,很多技能可以在崗位上現(xiàn)學現(xiàn)用,所以掩蓋了“教育低效”這一事實[1]。而信息時代、人工智能時代需要精準高效的教育,因此教育不應滿足于教授“專家結論”,而應注重培養(yǎng)具有“專家思維”的人才。大概念教學正是切合時代的要求應運而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前言說道:“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guī)律?!辈⒚鞔_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內涵是文化傳承與理解、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當然,一個單元學習不必面面俱到,以此為據(jù)即可。
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單元導語為:“本單元課文都是關于‘小人物’的故事。這些小人物雖然平凡,且有弱點,但在他們身上又常常閃現(xiàn)優(yōu)秀品格的光輝,引導人們向善、務實、求美。其實,普通人也一樣可以活得精彩,抵達某種人生的境界?!睋?jù)此,我們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可以把本單元學習的大概念確定為“思維能力訓練”,重點是辯證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當然,本單元大概念也可以確定為學習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形象情感(單元大概念的確立沒有唯一性)。
單元教學強調教師所擬定的學習目標要立足于學科育人的本質,要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當然,不能泛化素養(yǎng)目標,它需要有一條清晰的主線,有具體教學活動的安排,能讓學生經(jīng)歷一步步的建構,從而強化對某一主題的深刻認知,形成可遷移的能力。
美國課程專家格蘭特·維金斯和杰伊·麥克泰認為,基于大概念的單元教學在目標設計時應從學習結果開始逆向思考,也就是學習這些知識的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何在,可以做哪些遷移。作為教者,特別是在“雙減”背景下,我們應該思考這個單元的哪些知識是必須學習的,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這個單元的知識價值與精神價值。
結合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提示:“引導人們向善、務實、求美,其實,普通人也一樣可以活得精彩,抵達某種人生的境界?!蔽覀儗⒃搯卧慕虒W目標確定為“關注小人物,理解小人物,成就小人物”。
如果我們把大概念確定為“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形象情感”,就可以把單元教學目標確定為“揣摩文本中的關鍵語句和細節(jié)描寫,感受文章的意蘊,品味人物的情感歷程,理解凡人微光”。
限于版面,下面只介紹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種大概念“思維能力訓練”統(tǒng)攝下的單元整體設計,單元內劃分課型(一個單元可以分單元起始課、精讀課、整合課、讀寫結合課、實踐拓展課五種課型)并明確各自目標。
1.單元起始課學習目標:掌握單元生字詞等基礎知識;整體閱讀感知單元四篇文章;討論確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
2.單元精讀課學習目標:關注小人物
(1)回顧課文,結合文中細節(jié)描寫,感受小人物的精神世界;描述討論小人物的形象。
(2)結合原文尋依據(jù),歸納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
(3)任選一位小人物寫一篇不少于60 字的人物簡介。
3.單元整合深化課學習目標
(1)理解小人物
圍繞大概念設計思考題:①你認為阿長為什么給“我”買《山海經(jīng)》?設想一下,稱《山海經(jīng)》為“三哼經(jīng)”的阿長買《山海經(jīng)》的過程情景。②你認為老王去世前為什么掙扎著給“我”送香油和雞蛋?你認為楊絳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老王》?③賣油翁為什么要表演酌油技藝?④父親是怎樣造臺階的?父親為什么要這樣辛勞地造臺階?父親造好臺階后,精神狀態(tài)怎么樣?
師生討論后明確:小人物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可,渴望彰顯自己存在的價值。物質能帶來精神的愉悅,但精神需求和物質發(fā)展不一定同步,怎樣實現(xiàn)二者的和諧,并沒有終極答案。
(2)成就小人物
①創(chuàng)設辯證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情境:父親這樣辛勞終生值得嗎?臺階雖然建成了,父親內心快樂嗎?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父親走向快樂?此時,教師應充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達到明晰思維、立德樹人之目的。
生討論后明確:個體生命、人類社會就是由一個個“臺階”組成,攀登“臺階”是生命存在的價值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源泉!父親只完成家庭物質層面的改變,未能獲得社會層面中精神臺階的滿足,所以父親很難獲得精神的愉悅。
②依據(jù)思維訓練的大概念,勾連本單元名著閱讀——《駱駝祥子》,思考祥子的出路在哪里,以體現(xiàn)名著閱讀的現(xiàn)實價值。生思考后明確:學會抗爭,把個人命運與社會命運結合起來,改變黑暗的社會。
③組織學生討論:小人物怎樣活得更有價值、尊嚴?教師可補充啟迪性閱讀材料——2019 年感動中國人物守島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的事跡。而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浪的執(zhí)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兩代人無言付出,兩百面旗幟收藏了太多風雨。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
學生反復誦讀后明確:只有把個人命運與社會集體命運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地成就生命的價值,小人物應學會在集體中成長。
4.單元讀寫結合課學習目標:學會抓住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
細節(jié)描寫是對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xiàn)對象的細微刻畫,往往能起到以小見大、畫龍點睛的作用。細節(jié)描寫是本單元一大特色,如阿長把《山海經(jīng)》叫做“三哼經(jīng)”,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什么文化的保姆,卻惦念著我喜歡的書。細節(jié)雖小,卻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師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回憶學過的課文或讀過的書中有哪些細節(jié)描寫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并進行寫作。教師應結合單元文章提醒學生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真實。真實才能打動人,引起人的情感共鳴。如對老王蹬三輪車送錢鐘書先生去看病的細節(jié)描寫,細微之處,凡人微光盡顯,讓人難忘。②典型。細節(jié)要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人物性格特征,且具有代表性。如《臺階》中父親坐臺階上感到不自然和建房時燃放的爆竹紙散落頭上感到不自在的細節(jié)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父親淳樸的農(nóng)民形象。③生動。描寫生動形象,文章才能傳神,讓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境。如《賣油翁》中“康肅忿然曰……康肅笑而遣之”,就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
隨后,教師可開展寫作訓練。
以《_____那一刻》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 字。要求:回憶“那一刻”的細節(jié)或場面,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要盡量寫得具體,還要寫出當時的感覺。
5.單元拓展延伸課學習目標:拓展閱讀與實踐運用
開展名著閱讀(《駱駝祥子》)讀書交流會。①介紹《駱駝祥子》的創(chuàng)作背景。②討論:如果你是現(xiàn)代都市的祥子,你該如何生活?怎樣積極樂觀地成就自身?(教師可結合具體例子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婚戀觀)
教學評價對教學具有導向、激勵、診斷作用。評價可以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jù)評價效果調整教學行為、學習行為。評價可以采取試卷檢測、提問觀察、作業(yè)展覽、小組互評、家長評價等形式進行,但目標始終應該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大概念視域下的測評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具有針對性、遷移性和可操作性,通過設計與真實情境相關聯(lián)的問題,考察學生對大概念統(tǒng)攝下的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和遷移能力,以發(fā)揮單元教學指揮棒的作用。如果以“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為本單元的大概念,教師在設計單元測試題時就要關注“怎樣評價小人物—小人物的精神需求—小人物如何成就自身”。具體單元檢測可作如下設計:
1.勾畫并有感情地朗讀能表現(xiàn)小人物形象情感的語句,能分析其中語言意蘊。
2.本單元中你最喜愛的小人物是誰?說出你喜歡的原因。
3.假如你是文中的一個小人物,你打算怎樣讓自己生活得更有價值?
4.我們自己和絕大多數(shù)的親人都是小人物,你認為我們怎樣才可以生活得更好?條理清晰地寫出你的觀點和理由,不少于80 字。
5.請以“歷史與蒼生”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200 字的演講稿,并在班級內進行演講比賽。
當然,按照新課標理念,學習評價是多元的。多元化的課堂評價體現(xiàn)了大概念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原則,既關注單元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又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最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