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中國古代畫論十九講》是想把從宗炳《畫山水序》以來的畫論經(jīng)典做一個階段性的研究。時間上是從魏晉南北朝到宋代,選擇一些最有理論價值的畫論名篇,做一點兒美學上的探索。
對這些經(jīng)典畫論名作進行探討解析,已有很多著名學者做過,此外,還有不少對畫論經(jīng)典進行選注的著述。那么,我的這本小書還有什么出版的必要嗎?這是一個應該回答的問題。
筆者不是搞文獻研究出身,也很少做選注解析的工作,因此,本書對畫論經(jīng)典的詮解,就不是從這個角度來入手中國古代畫論十九講的。在我的觀念里,如果只是跟隨別人為這些畫論經(jīng)典做一些注解的工作,這本小書也就沒有問世的意義了。在盡可能客觀復原的前提下闡發(fā)中國古代畫論經(jīng)典提出的重要理論命題,也許就是我在寫作此書時的旨趣所在。
對一些畫論史、美學史上罕有學者研究的畫論經(jīng)典,如姚最的《續(xù)畫品》、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荊浩的《筆法記》等進行理論探尋,深究畫論中很多重要命題在其原來語境中的立意,都是本書的基本出發(fā)點。而挑選畫論家本人在畫論經(jīng)典中提出的主要命題作為題目,則需要一個研究的過程。
回過頭來看,中國古代畫論中的很多命題,確實能夠集中體現(xiàn)畫論家的繪畫美學觀念。以這些命題為靈魂,來理解和把握這些畫論經(jīng)典,應該不失為一種研究路徑和方式。既然是“講”,當然要評述這些畫論經(jīng)典的主要內容,使讀者一覽便了解它的基本含義。這也是這本小書走向公眾的理由。另外,以畫論命題提挈畫論經(jīng)典的思想背景和美學傾向,則是這本小書的一個清晰的致思方向。
本書所探尋的畫論經(jīng)典,當然只是畫論中很小的一部分,并非一般性地詮解文本的詞語和畫史的常識,而是以經(jīng)典文本的核心命題為開掘通道,使畫論中的美學脈絡得以彰顯。如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揭示其“山水有靈”的觀念,將中國哲學中關于“形神”關系的論爭引入到山水畫領域之中。顧愷之的“以形寫神”和“遷想妙得”延伸了畫論中“形神”范疇的內涵。他所說的“以形傳神”之“形”,并未停留在一般哲學意義上的形體或肉體的含義上,而是包含了人物的形貌、骨法、摹寫與用筆等要素。而王微在《敘畫》中提出的“形者融靈”,進一步深化了美學中的“形神”關系?!办`”不是與“形”并列的狀態(tài),而是融化在“形”之中的。這些都構成了彼此相聯(lián)系的理論脈絡。
畫論經(jīng)典中的命題,其實也是中國藝術美學和哲學相通的紐結。中國哲學重自然、重生命,這在畫論中體現(xiàn)得非常鮮明。如謝赫的“氣韻生動”,在古代畫論中有著極為重要的理論價值,也是影響至為深遠的命題。
這些繪畫經(jīng)典中的命題,對于中國畫論的研究,可以算是獨特的角度,也是可以延伸的路徑。借這些命題來探究畫論的內在理路,一是有“草蛇灰線”可尋,二是增強其思想力度。當然不能孤立地看待這些命題,而是要將其置于繪畫和畫論發(fā)展的長河中去把握其深層意蘊。這在邏輯上是并不困難的事,因為這些命題正是從豐富的繪畫作品和畫論經(jīng)典中提煉出來的。將它們作為研究的焦點,并不是要把畫論經(jīng)典封閉起來,恰恰相反,是將它們作為貫通畫論史乃至美學史的脈絡線索。這本小書遠非厚重之作,所選畫論經(jīng)典也非常有限,而就其研究觀念來說,應該是可以給學術界提供一點別樣的參照。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人文學院院長,本文節(jié)選自《中國古代畫論十九講》前言,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