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
張愛玲自稱“晦澀”的短篇小說《心經(jīng)》相關(guān)研究多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上,尤其是厄勒克特拉情結(jié)的解讀最為普遍。然而,弗氏在女性心理上的短板不容忽視。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運用少有人使用的阿琳·克萊默·理查茲的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理論,針對《心經(jīng)》中的“戀父情結(jié)”和母女關(guān)系給予女性主義視角的闡釋,幼女心智下的生殖器焦慮、創(chuàng)傷防御機制下對施暴者父親的認同、女性主體性貶抑狀態(tài)下小寒對母親的“去認同”是女主人公戀父情結(jié)的三大原因。本研究豐富了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理論在文本細讀當中的應(yīng)用,以供后來者參考。
阿琳·克萊默·理查茲的
女性主義新精神分析理論
一、女性主義新精神分析
古典精神分析主要關(guān)注女性的精神病學和心理學領(lǐng)域,具有濃厚的男性中心預(yù)設(shè)。弗洛伊德用術(shù)語“閹割焦慮”來描述男性對陰莖喪失的恐懼,而女性害怕失去幻想中的陰莖或者她們相信自己已被閹割。針對這一概念,女性主義者兼精神分析學家紛紛提出質(zhì)疑和反對,阿琳·克萊默論證小女孩對生殖器的感官體驗要追溯到早年生活,持續(xù)的肌肉深度感覺以及陰蒂和陰唇刺激的表面體驗積累的大量愉悅感,而將女性發(fā)展的理論放在看見男孩的生殖器這樣一個純視覺的、不一定成型的、相對短暫的單一體驗之上,是不理性的。
隨著霍妮、拉康等新精神分析學派的崛起,他們用社會文化來取代具有性別歧視色彩的生物學闡釋,使精神分析的女性觀超越了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范圍。在歷代女性主義者兼精神分析的努力下,女性主義新精神分析由一種無意識的女性心理學體系發(fā)展成為一種影響極大的性別理論。
此外,張愛玲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她將女性放置在自身的地位演繹,深入女性的精神世界。她的作品不是對男權(quán)社會的蒼白控訴,民國女性自我救贖和與男權(quán)社會的對抗是更重要的主題。同樣,阿琳·克萊默·理查茲在完善自己的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理論的同時,也不局限于反對男性精神分析學者對女性的刻板印象,而是重點放在張愛玲的作品是一種描摹女性欲望的女性表達,她所展示的是一個女人的、關(guān)于女人的世界。阿琳·克萊默·理查茲對于男性治療師權(quán)力圖景中女性來訪者心理被扭曲后的重構(gòu)與突圍恰恰與張愛玲在民國時期的男性權(quán)力下在現(xiàn)實的禁錮中青年女性心理的刻畫相輔相成。
二、女性生殖器焦慮
由于女性的生理基礎(chǔ),女性生殖器內(nèi)部和外部的體驗同時貫穿女性的整個發(fā)展階段。而女孩和男孩一樣重視能帶來快感的生殖器以及恐懼喪失生殖器提供的快感。為了替代弗洛伊德的“陰莖嫉妒”概念,阿琳·克萊默認為“女性生殖器焦慮”是詮釋女性這一體驗很準確的方式。
阿琳·克萊默對女性生殖器焦慮劃分為三種恐懼:對于插入疼痛的恐懼;對于喪失快感的恐懼;對于喪失生殖器官生殖功能的恐懼。其中,對于喪失快感的恐懼為兒童期女性幻想只有父親才能給她們帶來快樂。阿琳·克萊默的這個概念為解釋女性性欲相關(guān)的負面情緒提供了符合女性真實生理結(jié)構(gòu)的理論基礎(chǔ)。張愛玲在《色戒》中提及,到女人心里的路通過陰道。張愛玲對性在女性心理中重要性的高度肯定正與阿琳·克萊默·理查茲的觀點不謀而合。
三、對母親的認同和去認同
從嬰兒的角度看,母親的強大近乎全知全能。女孩的第一個認同對象是母親,強大母親的形象會讓女兒獲得自我價值感,一個不能認同母親的女孩,很難感到自信。當女孩遇到強烈和痛苦的危機之時,女孩會發(fā)展對母親的“去認同”,感到男人對自己有性吸引力,跟男人比跟自己的母親更親近。在女兒尚未性成熟之時,母親是有性吸引力的成年女性,而當女兒長大具有生殖能力,她可以選擇報復(fù)過去在母親陰影下自己的無力。女性主義精神分析指出,女孩先是和母親認同,然后需要一種戀父的力量來和母親分離,但她不能維持在戀父的小女孩狀態(tài),從女孩到女人最終的成長要放棄戀父回歸到對慈母的認同。相較于弗洛伊德的厄勒克特拉情節(jié),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對母女關(guān)系的闡釋更符合女性心理特質(zhì)的發(fā)展。
四、《心經(jīng)》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故事梗概
《心經(jīng)》是一部張愛玲在1943年夏季創(chuàng)作,并于同年刊登在柯靈主編的《萬象》8、9月雜志上的短篇小說。該作品以女主人公小寒和父親的主要糾葛展開,小寒十一二歲開始便對父親抱有一種超越普通父女關(guān)系的感情,隨著小寒漸漸長大,她對父親抱有的傾慕和性欲日益增長并付諸行動—破壞父親母親之間的感情。父親卻選擇了和小寒長得十分相似的同齡人凌卿作為出軌對象。小寒與父親當面對質(zhì),依然遭受了父親對她愛意的回絕。母親面對父親的出軌懦弱隱忍。最后,小寒被送到了三舅母家,這段不倫的感情最終畫上了句號。
《心經(jīng)》中對婚姻和愛情不可遏制的否定,反映了原生家庭在張愛玲身上的烙印。幼年母親的缺位、母愛的缺失,作為“父親的女兒”對父親的復(fù)雜情感體驗、被囚禁半年的創(chuàng)傷以及出走經(jīng)歷,無疑在《心經(jīng)》中有所投射,而這些自我成長中的缺失性體驗與創(chuàng)傷記憶積累的壓抑,在其創(chuàng)作中將會被不同程度地釋放出來。作品中小寒在父親陰影下的苦苦掙扎、戀父情結(jié)的追尋,暴露了作者對理想父親的渴望及對現(xiàn)實中充滿壓抑的父權(quán)的批判。最后對于母女之愛的肯定,也許反映了內(nèi)心掙扎的張愛玲對缺位母親的呼喚和對理想母親的渴慕。
對《心經(jīng)》的文本細讀
一、女主人公服裝的心智表達
阿琳·克萊默·理查茲認為,服裝可以成為女性穩(wěn)固自體感的中心,女性可以借由服裝和化妝來改變身體進而去表達心靈。小寒向父親稚拙示愛時,張愛玲描寫她的衣服為“袍子是幻麗的花洋紗,朱漆似的紅底子,上面印著青頭白臉的孩子”。前人研究中有學者認為,青頭白臉孩子即是小寒的意象,而小寒借助這樣的服裝表達的是她壓抑凝固在孩童狀態(tài)的心靈自體。小寒著紅袍向父親示愛,更是向父親傳達自己作為女兒的愛意:見衣如見人,見童如見己。紅袍與小說開篇小寒所穿的白禱子的意象相呼應(yīng),白禱子意在營造出小寒天真爛漫甚至懵懂無知之形象。大體而言,小寒的衣著形象著重渲染出小寒與其年齡不相稱的孩童心智。
二、女主人公的“戀父情結(jié)”與女性生殖器焦慮
阿琳·克萊默·理查茲提出的女性生殖器焦慮之一—喪失快樂的恐懼和小說中女主人公的“戀父情結(jié)”緊密相關(guān)。擁有這種恐懼的兒童期女性會幻想只有與那個獨一無二的男人—父親在一起才能擁有快樂,如果她們的幻想延宕到了成人階段,依然會相信沒有父親她們將不會再有性快感。小寒理直氣壯地對父親說:“我有什么不好?我犯了什么法?我不該愛我父親,可是我是純潔的!”“純潔”一詞的本義指的是純真和貞潔,在語境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是小寒除了父親以外沒有和任何男性具有實質(zhì)意義上抑或想象中的性緣,這從側(cè)面反映出小寒認定父親以外的男人都無法給她帶來快樂,恰恰符合阿琳·克萊默·理查茲對戀父情結(jié)的論述?!皯俑盖榻Y(jié)”并非前人口中張愛玲對厄勒克特拉情結(jié)的拙劣套用,而是小寒女性生殖器焦慮的反映。小寒的生殖器焦慮根源來自如前文所述的凝固的幼女心智,因而她始終保有幼女童的不成熟幻想??梢哉f,幼女心智下的生殖器焦慮是小寒產(chǎn)生“戀父情結(jié)”的第一大原因。
三、父女悖論故事中隱身的母親
小寒對父親的愛還迎合了她另一種擇偶觀“女人對于男人的愛,總得帶點崇拜性”。雖然小說中沒有明確寫出父親的職業(yè),但是同學談到小寒父親恭敬的態(tài)度、小寒在和父親的對白中稱他比男性配角“有錢,有地位”和父親言談之中透露出他還有下屬書記等人,反映出他是一個事業(yè)成功的男性。小寒崇拜著她的父親,她“愿意永遠不長大”,甚至“守在家里做一輩子孩子”。
過去對《心經(jīng)》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小寒的戀父情結(jié),而忽視了在小寒插入父親母親的婚姻后,小寒和被邊緣化的母親的關(guān)系同樣重要。在小寒眼中,母親不是母親,而是愛著同一個男人的另一個她。然而,小寒和父親對母親堪稱刻薄,母親控訴道:“我三十歲以后,偶然穿件美麗點的衣裳,或是對他稍微露一點感情,你就笑我……他也跟著笑……”誠然小寒是父女二人對母親隱形攻擊的發(fā)起者,但根據(jù)文章中的年齡線索推算這時的小寒不到十歲,她更多是在認同對母親言語施虐的攻擊性父親,以便防御認同夫妻關(guān)系中的受暴母親帶來的失控感。
小寒在揭發(fā)父親出軌而母親選擇不管之時,小寒指責母親:“你別得意!別以為你幫著他們來欺負我,你就報了仇—”小寒感到母親的隱忍是對小寒的報復(fù)和攻擊,事實上小寒的潛意識中對母親存在巨大的攻擊沖動,而小寒把自己的攻擊性投射給了母親,以此來防御認同童年目睹受暴母親產(chǎn)生的無助,小寒對母親的攻擊性是一種創(chuàng)傷防御機制。至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女兒對母親強烈的厭憎并非只是簡單地排斥和性緣競爭,而是一種創(chuàng)傷防御機制。創(chuàng)傷防御機制下向施暴者父親無限認同是小寒“戀父情結(jié)”的第二大原因。
四、女性主體性受損的家庭與社會環(huán)境
民國女性困境反映在張愛玲的筆下,即小寒這樣的女學生在思想依舊保守的家庭和將女性物化的社會之間困頓迷茫,社會并未給受教育女性提供合適的謀生出路。究其原因,民國女子教育的本質(zhì)是男性權(quán)力和婚姻的附庸,女學生難以找到自身身體價值和人生出路,民國女性的個體獨立與解放往往走向失敗。張愛玲筆下的女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命運走向能折射出民國時期新式教育背景下女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男性與社會將女子接受教育看作一種規(guī)訓手段,女性接受教育是為了取悅男性以及給予男性更多的理解和生活趣味,父親在同為女學生的小寒和凌卿身上尋找的“安慰”便是如此。
社會上,小寒和凌卿都要面臨不可避免的父權(quán)同盟的壓抑。家庭是社會的縮影。阿琳·克萊默·理查茲提出,女孩的第一個認同對象是母親,強大母親的形象會讓女兒獲得自我價值感。而小寒的母親只是一個家庭主婦,顯然無法給小寒做出獨立成功女性的表率,間接影響了小寒自愿依附于強大的父親,和他永不分開?!澳腥藢τ谂说膽z憫,也許是近于愛。一個女人決不會愛上一個她認為楚楚可憐的男人?!迸陨婵臻g被占有的內(nèi)在根源表現(xiàn)在男性和女性的主體性建構(gòu)上,男人的主體性建構(gòu)在征服其憐憫的女人,女人的主體性建構(gòu)在被其崇拜男人征服之上,小寒飽受現(xiàn)實和父權(quán)道德倫理的打擊,她不禁體味到家庭和社會中女性狹窄的生存空間。
阿琳·克萊默·理查茲提出當女孩遇到強烈和痛苦的危機之時,女孩會發(fā)展對母親的“去認同”,感到男人對自己有性吸引力,跟男人比跟自己的母親更親近,這也加劇了幼年小寒戀父情結(jié)的發(fā)展。在這篇小說中,此危機應(yīng)為與許家女性主體性的貶抑狀態(tài)有關(guān)。家庭中女性主體性的貶抑狀態(tài)導致小寒對母親“去認同”是小寒“戀父情結(jié)”的第三大原因。
五、對母親認同的回歸與女性主體的成長
從女孩到女人最終的成長要放棄戀父回歸到對慈母的認同,否則小寒還是會停留在幼女的女性生殖器焦慮。文中還有一處藤的意象,“籬上的藤努力往上爬,滿心只想越過籬笆去,那邊還有一個新的寬敞的世界。……過了籬笆,什么也沒有,空蕩蕩的,空得令人眩暈。”藤暗示小寒的心智,她的心智朝著戀父的方向發(fā)展,即使越過世俗的藩籬,也注定是踏入“空蕩蕩”,缺乏了對母親和女性主體認同的小寒,只能獲得年齡的疊加而非心智的成熟。
在故事的最后,女主人公許小寒終于獲得了母親影響下的女性成長。面對她的脆弱迷茫,母親堅毅地承擔了女兒的痛苦,沉著鎮(zhèn)定地為女兒謀劃去三舅母家寄住,她把手擱在女兒頭發(fā)上,告訴她:“你放心。等你回來的時候,我一定還在這兒……”母親充滿主體性的主動行為,不僅讓母女在經(jīng)年累月的裂縫中達到和解,也釋放了小寒受壓抑貶損的女性自我—“小寒伸出手來,攀住她母親的脖子,哭了”。此處的擁抱,暗示小寒對母親的能動性的重新發(fā)現(xiàn),從而認同母親,回歸女性本我。許小寒接受母親的安排后“出走”,則是真正擺脫了從幼女時期固著的女性生殖器焦慮,超越幼稚的戀父情結(jié),使她即將踏上建立自我意識的新的征程。
(作者單位:洛陽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