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經(jīng)常聽到學生抱怨:“寫作文難,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更難。”可以說,怵頭寫作文已成為學生中的普遍現(xiàn)象。特別是還在學習寫作的小學生,很多時候搜腸刮肚也憋不出幾個字,即使能夠下筆,寫出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以描寫風景的作文為例,一個班里有時候會出現(xiàn)十幾篇以“萬里無云,秋高氣爽”“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等雷同字眼為開篇的文章。“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即使看到同一處風景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愫,會用不同的語言去書寫描摹,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文章開篇雷同呢?這說明很多學生的寫作脫離生活實際,缺乏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變成了機械化的“寫作套路”。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與提升寫作水平的“黃金期”,因為他們充滿靈性,有著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能夠用充滿童真的“慧眼”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在這一階段,無論老師還是家長,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從生活中提煉寫作素材。那么,如何讓生活成為孩子的“作文老師”呢?只有幫助孩子建立起寫作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他們才能夠將生活經(jīng)歷作為自己的“素材庫”,在生活中感悟,于生活中思考,讓寫作文像記錄說話那樣簡單。
在批改作文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雖然寫了滿滿當當?shù)膸醉摷?,但幾乎全是空話和套話,從他們的文章里,看不到他們真實的視角,更讀不出他們真摯的情感,如果不及時糾正這些問題,“假大空”將成為孩子寫作的常態(tài)。其實,現(xiàn)在的學生在寫作方面有困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對生活觀察不足。可以說,不少孩子從周一到周五在家庭與學校間過著“兩點一線”、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到了周末不是在家寫作業(yè)就是輾轉奔波于各個輔導班之間,即使出去游玩也是走馬觀花。步履匆匆的生活導致孩子缺少觀察生活的機會,正因為他們忽視了身邊的人、事、物,所以下筆寫作文時就會出現(xiàn)詞窮的情況。
孔子說:“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边@其實就是要讓孩子走進生活,了解生活,最終理解周遭的事物,并由此生發(fā)出獨特的感悟。這既開闊了孩子的眼界,又能夠進行審美教育與陶冶情操,是寫作能力提升的必要基礎。有些老師或家長在指導孩子寫作文時,習慣于傳授技巧、講大道理,但如果孩子對身邊的事物一知半解,這些套路、技巧、道理又怎么能夠被充分吸收、靈活運用呢?比如,在練習寫景作文時,家長或老師指導孩子如何用寫作技巧去描寫一朵花、一棵樹,可是孩子在生活中并沒有停下腳步駐足欣賞一朵花的經(jīng)歷,也沒有站在樹下久久停留觀察樹蔭下陽光碎影變化的時刻,他們該如何去寫好一朵花、一棵樹呢?他們只能“照貓畫虎”,根據(jù)老師、家長的舉例“二次創(chuàng)作”出一朵花、一棵樹的樣子,這樣的寫作難免會導致“假大空”。因此,父母需要帶領孩子走進生活,認識身邊的“鳥獸草木之名”。
想要提高孩子對生活的觀察力,家長可以著眼于孩子的身邊。例如,小學階段的孩子無論身處于哪一省市,往往習慣在寫秋天景象的作文開頭寫上一句:“萬里無云,秋高氣爽?!睂嶋H上,“秋高氣爽”形容的往往是北方的秋天,很多南方城市的秋天卻是多云、潮濕的,如果學生不分城市統(tǒng)一這樣寫,那整篇文章只能是空話、套話。為改變這一情況,在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具體特點。帶孩子去公園時,既要告訴孩子不同植物的名稱、特點,又要引導孩子留意哪些是家鄉(xiāng)特有或常見的植物,讓孩子從認識植物、觀察天氣、見聞傳說中深刻認識家鄉(xiāng)這片土地,感受到歸屬感與認同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寫作感悟與體會,當他們再寫秋景時,提筆便不再是“萬里無云,秋高氣爽”了,而是抬頭認真看一看頭頂?shù)哪瞧炜铡?/p>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給一個八歲孩子講如何寫好作文時,曾說過:“比如你早晨去學??吹揭欢浠?,你要看這朵花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散發(fā)著什么樣的氣味、有沒有蜜蜂來采蜜……”這就告訴我們,在寫作文時,只有調(diào)動自己的全部感官進行觀察,才能夠塑造出形象化、立體化的生活畫面。想要真正建立起孩子與生活的聯(lián)結,走進生活只是第一步,沉浸于生活才是關鍵。想要做到這一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調(diào)動自己的全部感官。
為什么同樣是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有的學生能夠寫出活靈活現(xiàn)、生動有趣的作文,而有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卻空洞乏味、刻板無趣呢?這是因為前者全身心地投入了生活,通過觀察、體驗真正感受到了活動中的點點滴滴,后者走馬觀花,在寫作時只一味地注重自己的視覺感受。因此,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文時,可以就寫作素材多問幾個為什么:“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期待什么?”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孩子會調(diào)動多重感官,在生活中能更細心地觀察,原本簡單的小事也能妙筆生花。
例如,一個學生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她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媽媽買了一塊巧克力作為母親節(jié)的禮物,但由于當時天氣較熱,等母親看到時,巧克力已經(jīng)開始融化變得黏膩了。即便這樣,媽媽捧著這塊巧克力,依然興高采烈。在描寫媽媽收到禮物的喜悅與幸福時,這個學生寫了這么一句話:“當我頂著蓬亂的頭發(fā)回家時,母親激動地在我腦門上親了一大口,夸我‘像一只毛茸茸的小動物’,要知道平日里她看到我亂糟糟的自來卷總是欲言又止、連連搖頭。”這一段描寫,說明學生不僅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用心捕捉周圍人的反應,還能夠進一步地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的能力——母親平日看到孩子亂糟糟的頭發(fā)總是“欲言又止”,但在收到孩子精心準備的母親節(jié)禮物后,她被幸?;\罩,“蓬亂的頭發(fā)”在她眼里都變得可愛了。
當孩子沉浸于生活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時,隨著感官的調(diào)動,想象力與聯(lián)想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這是讓孩子走進“寫作之門”的必備技能。
遲子建曾經(jīng)說過:“我熱愛世俗生活,安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逼鋵?,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夠寫的內(nèi)容并不多,無非是說說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但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指導孩子寫作文時,都不能忽視最基本的“生活”,世俗生活雖然平淡、樸素,但并不潦草。
生活本身就是寶藏,要寫好作文就要小心對待、細心挖掘、靈活應用。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孩子未來的寫作之路才能夠更加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