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明 華
(江西師范大學 當代形態(tài)文藝學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2)
趙勇在2022年時候出了好幾本書。如果我們想當然地以為他出的都是些學術(shù)著作,那就當然想得不對。雖然在現(xiàn)行的知識生產(chǎn)體制下,學者出書大多出得“守正創(chuàng)新”,但了解趙勇的人都知道,他已經(jīng)三番兩次地“奇而不正”。比如,他隔三差五地就寫點非學術(shù)的篇什,寫到一定分量的時候,還能得到青睞,并結(jié)集出版。目前已經(jīng)出版了《書里書外的流年碎影》《抵抗遺忘》《劉項原來不讀書》《人生的容量》等四部。出來后,還頗有些回響。著名文論家童慶炳先生就曾專門評論趙勇散文,說他寫得“情信而辭巧”[1]。知名作家聶爾、海波等人也紛紛給予過好評,一些學者也撰文評價,當然還有很多“群眾”在豆瓣、公眾號給予各種關(guān)注,甚至還有熬夜讀趙勇散文,以至于第二天起床都晚了一個小時的“閱讀事件”[2]。凡此種種,都使得趙勇贏得了“會寫散文”的名聲。
而名聲在外,就需要繼續(xù)“名副其實”。于是,作為“會寫散文”的他,居然在2022年這一年中就趕一起出了兩本散文大作。一本名為《人生的容量》,一本叫作《劉項原來不讀書》。我試了一下,讀這兩本書比較容易,一口氣就可以讀完一本。只不過,我不舍得一口氣讀完,這里因此以我“幾口氣”所讀,并結(jié)合我對趙勇的理解,來談?wù)勞w勇散文的意義問題。
簡單說來,趙勇散文寫的都是自己?!度松娜萘俊方话胧菍懽约旱那髮W經(jīng)歷、家庭故事和家族記憶等,另一半則主要寫他與師友的交往情誼?!秳㈨椩瓉聿蛔x書》寫的是他自己的讀書史、學術(shù)成長經(jīng)歷等??梢哉f,趙勇的這兩部散文,言之有物,是“為情造文”之作,寫得自然樸素、中正大方,而非聽風感悟、聽雨思人的“為文造情”式寫作,幾乎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痕跡,寫得很是真與誠。那么,趙勇為什么要如此又真又誠地寫呢?我覺得原因之一是對他自己有意義。不妨揣摩一二如下。
其一,可以讓他自己的工作生活更為自覺。敘述自己,其實也是在反思自己。反思反思,值得一過的人生就開顯了,而已經(jīng)過去的人生也就“存在”了。大抵“人生的容量”是離不開這種敘述與反思的。而“劉項原來不讀書”也可能因此成為一種自我的解嘲與警醒。畢竟,要無功利無目的地讀書實在不易,甚至要無目的無功利地寫作也很是艱難。
其二,可以愉悅自己。趙勇散文的絕大多數(shù)篇什或者可以說全部,應(yīng)該都是他自己愿意寫的,是自由狀態(tài)下的“游戲”活動,這種寫作是可以讓作者收獲美感的。當寫出一個稱心如意的句子時,當完成一次“胸中之竹”的“無中生有”時,我猜想趙勇體會到了不能與外人道的語文之美,當然也就經(jīng)驗了一種創(chuàng)作的“自我實現(xiàn)”。作為讀者的我,之所以能夠一口氣讀完一本,而且有審美的愉悅感,我想與他寫作時苦思冥想是偶然,欲罷不能為常態(tài)有關(guān)。寫作的快樂,應(yīng)該是支持他認真寫作的重要原因。
其三,趙勇的散文有些也是為工作應(yīng)酬而寫的,但這種寫作是有意義感的。趙勇寫這些篇什應(yīng)該沒有完全受工作應(yīng)酬的“必然性”所束縛,他可以寫也可以不寫,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那樣寫。趙勇選擇的是阿倫特意義的“行動”,也就是他努力擺脫了作為“勞動”、作為“工作”的書寫,寫得很自由,很舒展,不應(yīng)付,不草率。他的寫作因此為他獲得了理想的“自我”,恐怕也幫他實現(xiàn)了“無目的的合目的”,頗有意義,大概也很有成就感。舉例來說。比如,《人生的容量》里他完全可以不寫奶奶,不寫姑姑,不寫……但趙勇分別都寫了,而且寫得那么有情有義,有長句有短句,有敘事有議論……他為什么要去寫?其實不為什么,就因為他想寫,想“展示”自己一下,證明自己是個“寫手”,至于奶奶讀不讀,姑姑看不看,都不是很重要。又比如,《劉項原來不讀書》里所寫李春青教授榮休儀式上的發(fā)言,他其實也可以用“套話”表達,但他卻寫得那么有真才情。這又有什么用呢?趙勇可能并沒有考慮這個問題,而很可能就在發(fā)言前的某個夜晚,油然而生地感興,很不自覺地情動,然后就“發(fā)言為詩”了。寫與《文藝研究》的交往,其實也可以忽略細節(jié),但他卻寫得翔實寫得有可讀性、趣味感,以至于《南方文壇》都覺得能夠被趙勇寫寫,可能是一種榮耀。的確,我都會好奇,都會期待,多年后他一定會寫的《南方文壇》錦繡文章會是怎樣的!可以說,趙勇將這類工作散文寫得很有文學超越性,展示了才情,表現(xiàn)了真情,寫出了性情!雖不能完全說因此就可立言,但不可否認這些文字會讓趙勇好似頗有收獲。雖他實際上并沒有得到什么,但一定得到了不可多得的意義感!大概每一篇作品都作為了他自己孕育的寧馨兒。
其四,可以讓趙勇心安理得地活著。無論是《人生的容量》,還是《劉項原來不讀書》,對趙勇來說,恐怕都有這種作用。一方面,他真實地寫下自己的過往,給自己心里有一個交待,這是活得認真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趙勇對師友親人的記述,對學生的“書面教誨”,寫得也是悅耳目悅心意甚至悅志神,十分真誠真摯,沒有辜負一番相識相遇與相知!我相信,寫作時候的趙勇可能文思泉涌,但寫作后的趙勇會是寧靜踏實的。所謂散文寫一篇就少一篇,大概也是因為寫完一篇后就會心安理得之故。
誠然,趙勇散文的意義是屬于他自己的。然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去閱讀趙勇散文,又有怎樣的意義呢?
竊以為,對趙勇自己有意義的,對我們讀者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比如,趙勇如果寫作時候體會了美感,那么,我們讀者讀其作品時候也往往會被感染被感動。這都是文學接受的常識了。當然,在今天,趙勇散文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還可能會收獲粉絲一二也未必。這算是一種理想讀者的意義吧。而就一般讀者來說,趙勇散文可能還有其他的意義。這里不妨簡要闡發(fā)一二。
其一,讀趙勇散文可見證讀書的重要。趙勇如果不讀書,他寫不出今天的散文??蹿w勇這兩本有“自我解密”性質(zhì)的散文,可以發(fā)現(xiàn),趙勇一直在讀書,保持了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這為他后來的寫,無疑奠定了很好的基礎(chǔ)。這是我們可以從趙勇散文閱讀中體會到的讀書之重要。
但讀書的重要更是指趙勇如果不通過讀書考大學,他可能就沒有今天寫散文的機會。據(jù)《人生的容量》之《從土高中到復(fù)習班》記載,趙勇參加了三次高考才成功,繼而才有了作為大專老師的他。再后來,如果不是考研,他可能還在晉東南。如果不堅持一而再再而三地考博,不努力與法蘭克福學派較勁寫學位論文,他可能也不是現(xiàn)在的“北師趙勇”。簡言之,趙勇一直在讀書拿學位。他最終成功了,算是把書讀好了??少F的是,趙勇的成功很“親民”,他的道路,即使到今天,依然是一條光明大道,一條可大體被復(fù)制的“趙勇小道”。就此而言,趙勇散文所塑造的趙勇是很有“人民性”的,可以作為教育“人民子弟”的讀物。如果高三復(fù)讀班班主任,給同學傳閱《人生的容量》之“三次高考”恐怕是合適的。如果研究生輔導(dǎo)員給同學講述趙勇考博的經(jīng)歷,大概也是可以的。當然,學趙勇者生,完全模仿則不一定行。何況,現(xiàn)在也早已不是那個“萬般皆下品”的讀書時代了。但無論什么人,從事怎樣的工作,讀書都是必須的。趙勇那種讀書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和發(fā)揚的。
其二,趙勇散文具有文化記憶的功效。他雖然沒有刻意去寫歷史,但是,他的寫作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寫出了一點鮮活歷史的。比如,讀《人生的容量》至少可以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一個1960年代的人,他幾十年的教育境況大致會是怎樣的,繼而也可以窺見時代的變遷;而讀《劉項原來不讀書》則可以了解一個學人的發(fā)表能力是如何一點一點煉就的。雖然趙勇的“記憶書寫”難免是“集體記憶”,是有選擇的,但“放下了面具”的散文書寫,建構(gòu)的是大體真實的歷史。趙勇的散文因此既是他的個人歷史的表征,也是我們的文化記憶。
同時,我們從他娓娓道來的講述中,還可以感受到超越個人的更廣闊的歷史。比如《人生的容量》中,趙勇寫他的20世紀70年代,就有公共記憶的作用。而其他篇什的戲仿文字,如“我等破落戶一看有此等好事,頓時瘋了。于是我們比學趕幫超,論文大生產(chǎn),眾宿舍歌聲響徹云霄:‘婦女們呀么嗬嗨,都爭先呀么嗬嗨,手搖著紡車吱嚀嚀嚀吱嚀嚀嚀嗡嗡嗡嗡吱兒,紡線線呀么嗬嗨’”[3]等,則可能不經(jīng)意地傳達出了一些時代的蹤跡,也算是一種“記憶的分享”。
當然,文化記憶在趙勇這兩本散文中還另有所指,即趙勇用文字記錄的人與事,對于當事人來講也是有文化記憶之用的。比如通過《人生的容量》,趙勇的奶奶、姑姑、外甥、程繼田、童慶炳、陳傳才、王富仁、雷達、席揚、劉再華、魏填平、梁歸智等親朋師友就在人世間留下了多一點的痕跡,他們的時間與存在就這樣關(guān)聯(lián)了起來。不管時短時長,無論容量大與小,趙勇都給他們賦予了存在的意義。這可能是文學的作用,大抵也是趙勇散文所具有的記憶功效。
其三,尤其值得說的是,趙勇散文還具有文體學的意義。把趙勇的散文放在散文的大海里,大概是可以被識別出來的。這與趙勇散文已然形成了不妨名之為的“趙勇體”有關(guān)。
“趙勇體”是“山西體”,其散文偶有方言出沒。比如,《人生的容量》里所用趙家圪洞,爐煿等,“山東人”可能就不太有體會。但不可否認,趙勇用的山西方言并不多,可謂寥寥無幾,因此“山西體”對于趙勇散文而言,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是說它容易讓人看懂,大概不到大學的語文水平就夠了。二是指他的作品好看??勺x性強,沒有磕磕巴巴,不會用“梗”用得“隔”人于千里之外。其實,說趙勇散文的所謂“山西體”,意在表明他抓取到了趙樹理的精髓,走的是“趙樹理的方向”。這可能和他昵稱自己為“山藥蛋”有關(guān),當然與其是趙樹理研究會副會長的身份也多少脫不了干系。不過,按趙勇自己的說法,還可能與他的老師劉懷仁有關(guān),因為劉老師山藥蛋味道也相當純正[4]。
“趙勇體”更有美學風格。幽默,有趣,好玩。因此讀趙勇這兩本散文一定會笑,甚至偶有解放感從心底涌起。但這種幽默、有趣與好玩不是表層的,也不是做作的,而是自然的,有一定社會意義的,并且有一定的諷刺意味。需要強調(diào)的是,趙勇散文的這種社會諷刺卻不尖酸刻薄。這可能與其幽默諷刺主要是后現(xiàn)代式的拼貼、戲仿有關(guān)?!秳㈨椩瓉聿蛔x書》的《大塊假我以文章》《今朝相送東流后》等篇什中就有不少這種幽默諷刺,如“北京的這兩家名刊卻一再把我拒之門外。對此,我并無任何怨言,因為我那時為文,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上是一畝地,兩頭牛,種點玉米做窩頭,遠沒有到‘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地步”[3]6。這種表達就很有拼貼藝術(shù)性,甚至可與畫家王廣義當年的“大批判”系列媲美。區(qū)別可能在于,趙勇散文寫作更多的是“回憶性”的,所以他的藝術(shù)審美之情更中和,更需要我們?nèi)ァ斑^度闡釋”,而王廣義的繪畫則更有解構(gòu)的力量,但也更有“拒絕欣賞”的現(xiàn)代派意味。
“趙勇體”當然還有學識。這是非讀書人難以做到的。比如他偶爾會用一兩個法蘭克福學派的術(shù)語,有時候又會冒出幾句唐詩宋詞,更不要說其內(nèi)容還有些頗有學問等。閱讀趙勇散文恐怕因此有必要“區(qū)隔”一下讀者。大體分兩類即可。一類是喜歡讀書的,一類是沒有怎么讀書的。
喜歡讀書的讀者,看了趙勇的散文后可能會會心一笑,覺得讀書非一日之功,只有讀到一定程度才能向趙勇看齊,去寫好散文。當然,喜歡讀書卻讀得只會學術(shù)寫作,而把學術(shù)之外的寫作遺忘有年,甚至還視之為雕蟲小技者,則可能不太關(guān)注趙勇散文,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關(guān)注一下,恐怕也會發(fā)出一番“散文論”:若要寫散文,卻不一定要讀書,然不多讀書則不能極其至。
而沒有怎么讀書的讀者,當然有可能識不出比如《劉項原來不讀書》所用之典,也可能對其所寫讀書之人與事不怎么有感受。但即便如此,也并不妨礙這部分讀者用趙勇散文《人生的容量》《劉項原來不讀書》來反觀自己,甚至用于教育他人。
順帶說明一下的是,“趙勇體”不僅僅表現(xiàn)在其散文寫作中,也表現(xiàn)在他的學術(shù)論文里。他是有自覺文體意識追求的學者。就學術(shù)寫作而言,他在嘗試追求“論筆體”[5]。所謂“論筆體”,其特點主要是把學術(shù)文字不寫得那么正經(jīng),努力賦予其一點文學性,讓它保有隨筆的特點。換言之,就是要寫得有自己的性情,有自己的風格,盡量讓讀書不讀書的人都可以看一點看懂一點。晚近有學者吳子林專門研究述學文體,力倡“畢達哥拉斯文體”多年[6]。這是值得肯定的,研究的確實是個真問題,因為無論如何,我們寫的都是文章,是文章就要遵循和追求可交往的“書寫倫理”,就要向著文章之美奔去。竊以為,趙勇就有這樣的自覺追求,也許他都已經(jīng)和畢達哥拉斯文體“私奔”了呢?!這是很讓人羨慕的。因此,讀包括《人生的容量》《劉項原來不讀書》二書在內(nèi)的趙勇文字,多少會讓我們和他一樣有文體意識和追求。當然,就我而言,還可以偶爾去模仿他一二。這一意義可不能小覷。
其四,趙勇散文還可以啟發(fā)我們有關(guān)文學理論與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的關(guān)系之思。作為學者的趙勇,他主要是搞理論研究的,但他搞的大抵不是“沒有文學”的文學理論,相反,他搞的是“有文學”的文學理論。他經(jīng)常以文學文本作為研究對象,常常在作家作品圈里出沒,我就受他影響而喜歡上了閻真、奧爾罕·帕慕克等人的作品。趙勇也曾經(jīng)是“十博士直擊當代文壇”的參與人之一。而且,趙勇不但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還維護審美論文學觀念,對審美范式文學理論恐怕也心有戚戚焉,他畢竟從事過“審美閱讀與批評”的研究。
那么,趙勇為何能夠堅持文學的理論與批評,為何對審美論文學觀有認同呢?這恐怕與其散文寫作有一定的關(guān)系。散文雖不是文學之大宗,沒有詩歌的位置,不如小說的偉大,但散文畢竟是文學,散文寫作無疑能夠帶來審美的快樂,這種快樂體驗使得趙勇不僅堅持寫散文,還多少會影響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文學研究的選擇。趙勇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寫作有一定的文學性,恐怕也與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有關(guān)。當然,趙勇對文學對審美的理解和認同是開放式的,所以他也積極參與大眾文化的研究,對文化詩學的審美觀還做了有效的反思與建構(gòu)。
最后,我想說的是,趙勇散文《人生的容量》《劉項原來不讀書》的意義是豐盈的,很難被一次接受完,其意義也是不可說盡的。但在結(jié)束這一次的言說前,我還想順帶道一聲期望于此——誠然,需要“打理”“法蘭克福學派內(nèi)外”的趙勇,有可能不太有條件用心用情用時于“趙勇體”散文寫作,在短時期里恐怕更沒條件去寫詩歌、小說與劇本,但我期望他至少能夠繼續(xù)堅持寫散文!因為他對于趙勇自己,對于我這樣的散文讀者甚至對于文藝理論與批評的事業(yè),都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