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官
名家引路
一
老余用電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掃射了一圈,又發(fā)現(xiàn)墻上寫著幾行粗大的字:“屋后邊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鹽巴,有辣子?!?/p>
我們開始燒火做飯。溫暖的火、噴香的米飯和滾熱的洗腳水,把我們身上的疲勞、饑餓都攆走了。我們躺在軟軟的干草鋪上,對小茅屋的主人有說不盡的感激。我問老余:“你猜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說:“可能是一位守山護林的老人?!?/p>
正說著,門被推開了。一個須眉花白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手里提著一桿明火槍,肩上扛著一袋米。
“主人”回來了。我和老余同時抓住老人的手,搶著說感謝的話;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幾次想說話插不上嘴。直到我們不作聲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過路人呢!”
(節(jié)選自彭荊風《驛路梨花》)
●閱讀心得
《驛路梨花》圍繞“小茅屋的主人是誰”層層設(shè)置懸念,巧設(shè)了“兩次誤會”“三個懸念”。選段是第一次誤會:“我們”認為瑤族老人是“主人”,但他不是。于是懸念產(chǎn)生: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作者通過懸念和誤會的安排和展開,使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
我小時候,家在勒阿弗爾,并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父親做著事,很晚才從辦公室回來,掙的錢不多。我有兩個姐姐。
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jù)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里樣樣都要節(jié)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yīng)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十五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那時候,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開進港口來,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
“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節(jié)選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閱讀心得
本選段是整個故事的開篇,主要寫了菲利普一家拮據(jù)的生活狀況和他們迫切期待富有的于勒回家的心情。但于勒是何許人?他何以有錢?何以成為全家唯一的希望?這些信息都是未知的,這便構(gòu)成了懸念。此外,下文還提到了于勒發(fā)出的兩封被稱為“救命信”的書信,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并解答了前期的一些疑問,成功地引發(fā)了讀者的好奇心。
三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閱讀心得
文中從一開始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shè)下懸念:迷路了會怎樣呢?“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接著寫桃園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懸念又生:桃花林走完了么?“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時又為之生疑:前面是什么地方?接著便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舉動?!俺鯓O狹,才通人”再次產(chǎn)生了懸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嗎?……就這樣,在一個又一個懸念的推動下,組成了一個有頭有尾、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曲折回環(huán),懸念迭起,引人入勝。
寫作借鑒
設(shè)置懸念是記敘文寫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能引起讀者對人物或事物的高度好奇、關(guān)切之心,使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加引人入勝,從而收到“出奇制勝”的表達效果。那么,在寫作中怎樣設(shè)置懸念呢?我們可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
1.倒敘法。采用倒敘法,即把文章的結(jié)局放在開頭,讓讀者一開始就陷入疑問之中,激發(fā)讀者的探索欲,并引導讀者帶著這個疑問繼續(xù)讀下去,直至解開謎團。
2.行為反常法。文章以人物的反常行為開頭,引人思考,產(chǎn)生疑問。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父親總要重復那句話,表現(xiàn)出了他期待于勒回家的迫切心情,引發(fā)了讀者的好奇心。
3.疑問法。即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故意設(shè)置一些疑問,以引起讀者的深思,造成懸念。
4.誤會法。即利用作品中人物之間的猜疑或誤解來激化矛盾,掀起波瀾,不斷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最終釋疑解惑。
5.巧合法。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寫記敘性的文章,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的巧合去構(gòu)思故事,興起波瀾,以收到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效果。
6.省略法。在敘述故事時故意省略一些內(nèi)容,讓讀者一時難以琢磨,引起他們的種種猜疑和推想,以此來設(shè)置懸念。
學生習作
找到一個好辦法
◎千 惠
“這里,可以了——”嘹亮清澈的聲音劃破了空寂的山林,震得正在棲息的鳥雀都在細碎的陽光下飛走了。
那天下午,我們沿著顛簸的山路來到了四川省樂山市的一個小村子。遠遠望去,一棟棟矮小的磚房緊密地貼在一起,伴著陡峭的山壁延伸向遠方。
“終于到家了?!备赣H疲憊地倒在木椅上,喃喃道,“家里沒有水洗衣服,這該怎么辦呢?”那年是我第一次去太爺爺?shù)募遥瑢δ抢锬吧沫h(huán)境感到十分的好奇。
“什么,沒有水?”我詫異道:“這怎么可能?這里沒有井嗎?”我焦急地在不大的院子里來回尋找,連附近的山路上都細細察看了,但是一無所獲。
我回到屋子里四處打量,水龍頭倒是有一個,但是一滴水都不舍得流。正當我坐在跛腳凳上愁眉苦臉時,爸爸笑著對我說:“你找找,房間里還有什么東西能派得上用場?”
我的目光掠過木櫥里的紙箱、羊角錘和一些舊的瓶瓶罐罐,突然眼前一亮:一條用黑色的細繩牢牢纏繞住的橡膠皮管赫然映入眼簾。
“這……難道是用來……”我抓起橡皮管,一溜煙跑了出去。果不其然,老屋后面的小樹林遮掩住了一條小溪,溪水混濁不已,與岸邊赭色的泥土幾乎融在了一起。
“這么臟的水,還能洗衣服嗎?”“怎么不能?等山下送來水之后再過一遍不就行了?”我抬頭一看,說話的是一個十來歲的男孩。他隨手薅了一把狗尾巴草,小草正隨著風的節(jié)奏左右輕輕晃蕩。
“給我吧,是叔叔讓我來幫你的。”我將水管遞給了這個身高比我低一頭的少年。只見他靈巧地蹲下,把水管在岸旁的簡陋水泵上迅速一插一擰,再打開旁邊的紅色旋鈕,便大功告成了。
我與他交談起來,得知他就在山腳下的一所小學上學,是太爺爺家對面鄰居的孩子。我向他講述了城市里的一些新奇的玩意兒,他稚嫩的小麥色的面龐顯露出無比向往的神情,澄凈的眼眸里閃耀著細碎的光芒。我試探性地問道:“你長大之后會離開這里嗎?”
他臉上頑皮的笑容漸漸消失了,似乎在猶豫。過了一會兒,他笑著揉了揉頭發(fā),說:“總會找到好辦法的,不是嗎?”
萬事開頭難,但總會找到好辦法的。就像太爺爺,自己摸索著做了一個簡易水泵;就像小男孩,享受著生活賜予他的幸福和滿足;而我也似乎找到了一個解決生活中困難的好辦法——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知足常樂!
【江蘇如東縣洋口港實驗初中】
點評
小作者緊扣題目中的一個“找”字,寫了自己在四川樂山一個偏僻的農(nóng)村尋找生活用水的過程。作文開篇就設(shè)下懸念:“洗衣服沒有水,怎么辦?”接著層層渲染:“這里沒有井”“水龍頭倒是有,但是一滴水都不舍得流”“房間里還有什么東西可能派得上用場”,最后終于找到一條“渾濁不已”的溪流,“我”對這溪水能不能洗衣服產(chǎn)生了懷疑,最終是一個小男孩給“我”指點迷津,揭開了懸念?!拔摇币灿纱宋虺觥敖鉀Q生活中困難的好辦法——“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知足常樂”,完成了主題的升華。